Monday 4 May 2009

Gustav Mahler

听他的no 5由衷开始喜欢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波希米亚出生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当时被视为杰出的指挥家,现在则被视作连接十九世纪晚期与现代音乐的重要作曲家。
马勒生于波希米亚的喀里斯特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1875年获准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向茱里奥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学习钢琴,随后又到维也纳大学修读布鲁克纳讲授的课程。他第一次尝试作曲,是为了参加一场歌剧比赛而写下悲叹之歌(后来马勒把这部作品改为合唱曲)。不过他并未成功,于是把注意力转向指挥。1980年他在巴德哈尔市(Bad Hall夏季剧院获得第一份指挥工作,以后他陆续担任多家大型歌剧院指挥──1881年在卢布尔雅那,1882年在奥洛穆茨,1884年在卡塞尔,1885年在布拉格,1886年在莱比锡,1891年则在布达佩斯。
1891年马勒在汉堡歌剧院首次获得长期聘任,直到1897年离开。于汉堡歌剧院任职期间,他在史坦因巴赫度过夏天并专心于作曲,这段时间里马勒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和“少年魔号角”。
1897年,为了保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这个极具声望的位置,原是犹太教徒的马勒改信天主教(当时并不容许犹太教徒担任这个职务),自此十年他都留在维也纳,以其近乎苛求的完美主义著称。一年之中他花费九个月管理歌剧院,剩下三个月主要待在麦亚尼希作曲;他有一栋小房子位于沃特湖畔,马勒在此创作了第二号至第八号交响曲。1902年,与爱尔玛‧辛德勒结婚,育有两个女儿;长女在1907年过世,同年他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还失去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职务──马勒试着在维也纳表演他并未被广泛接受的作品,却受到多数反犹太的媒体攻讦抨击。纵然第四号交响曲曾获得些许好评,一直到1910年第八号交响曲首演,马勒才真正在音乐上得到肯定,之后的作品皆未在他生前公开演出。
马勒一直承受着越发严厉的反犹太攻击,直到1907年几乎已是忍无可忍,同年接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职务,1908年也指挥了一季,却因为大都会转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职。隔年又回到纽约担任新成立的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大约此时他完成“大地之歌”与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号交响曲。1911年2月最后一次前往美国,此时马勒的病况严重,在他要求之下被送回维也纳。1911年5月18日,马勒因链球菌感染病逝于奥匈帝国内的维也纳,留下未完成的第十号交响曲。死后葬于维也纳格林清墓园。

Tuesday 28 April 2009

Ernő Rubik



mr tea拿了一个rubik's clock回来
实在觉得是头大,以为是50年代或60年代的玩具
后来才知道,这是魔方的发明人的其他作品
上网看后,才晓得,原来连魔方也是70年代的产物
太绝妙了!他有好多好多奇妙的puzzle玩具

鲁比克·艾尔内(匈牙利文:Rubik Ernő),出生于1944年7月13日,是匈牙利籍的发明家、雕刻家和建筑学教授。他为世界所知是因为发明了魔方系列玩具


Ernő Rubik was born in Budapest, Hungary July 13, 1944 during World War II. His father, Ernő Rubik was a flight engineer at the Esztergom airplane factory, his mother a poet. He graduated from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Budapest (Műszaki Egyetem) in 1967 as an architectural engineer and began postgraduate studies in sculpting and interior architecture. From 1971 to 1975 he worked as an architect, then became a professor at the Budapest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Iparművészeti Főiskola). He has spent all his life in Hungary.

"Space always intrigued me, with its incredibly rich possibilities, space alteration by (architectural) objects, objects' transformation in space (sculpture, design), movement in space and in time, their correlation, their repercussion on mankind,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space, the object and time. I think the CUBE arose from this interest, from this search for expression and for this always more increased acuteness of these thoughts..."

In the early 1980s, he became editor of a game and puzzle journal called ...És játék ("...and games"), then became self-employed in 1983, founding the Rubik Stúdió, where he designed furniture and games. In 1987 he became professor with full tenure; in 1990 he became the president of the Hungarian Engineering Academy (Magyar Mérnöki Akadémia). At the Academy, he created the International Rubik Foundation to support especially talented young engineers and industrial designers.
Presently he is mainly working on video game development and architectural topics and is still leading the Rubik Studios.
He is known to be a very introverted and hardly accessible person, almost impossible to contact or get for autographs. He typically refuses to attend speedcubing events. However, he attended the 2007 World Championship in Budapest.

魔方(英语:Rubik's Cube),在台湾称为魔术方块,在香港称为扭计骰,是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和雕塑家鲁比克·艾尔内(Rubik Ernő),于1974年发明的机械益智玩具,最初的名称叫Magic Cube,后来被Ideal Toys改为Rubik's cube。根据估计,魔方自发明以来在全世界已经售出了3亿多个。魔方在1980年代最为风靡,至今未衰。面世不久后,很多类似的玩具也纷纷出现,有些出自发明人鲁比克,包括2阶、4阶和5阶版本的魔方;有些则是出自别人之手。魔方发明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获得匈牙利专利号HU170062,他认为别人不太愿意生产这种玩具,因此没有申请国际专利,但实际上克隆产品几乎马上就出现了。最早的魔方是鲁比克教授发明的,但是并不是为了投入生产和娱乐。因为他是建筑学和雕塑学教授,所以他自己动手做出了第一个魔方的雏形来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在他完成第一个作品以后,转动了几下,发现原本齐整的魔方竟然很难恢复,于是他意识到这个新的发明会很不简单。但是他想不到的是,这个边长不到6厘米的玩具竟然会在未来风靡全球,甚至出现了以魔方为道具的运动。

Sunday 26 April 2009

Tomaso Giovanni Albinoni

这首曲子,G小调柔板(Adagio in G minor),大约人人耳熟能详
但作者却并没有太多作品遗世



托马索·乔瓦尼·阿尔比诺尼(意大利语:Tomaso Giovanni Albinoni,1671年6月8日威尼斯 - 1750年1月17日威尼斯),意大利巴洛克作曲家,代表作《G小调柔板(Adagio in G minor)》。
托马索·乔瓦尼·阿尔比诺尼(1671.6.8-1751.1.17),意大利巴洛克作曲家,代表作《G小调柔板(Adagio in G minor)》。
托马索·齐奥凡尼·阿尔比诺尼1671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是一个富裕的造纸商的长子。少年时当过歌手,而作为小提琴手他当时更出名,后来从事歌剧和乐器作曲。因为父子关系不和,1709年其父亲去世前在遗嘱中免除了他的财产继承权(按意大利人的惯例,家庭财产应由长子继承)。从此他专心孜孜地为自己的爱好而作曲,并办了一所相当成功的专门培养歌唱家的艺校。他妻子就是一位歌剧演员。阿尔比诺尼一生在威尼斯度过,但去过许多地方,并得到当地名流的款待。他创作过81部歌剧,但大多数未出版,以后手稿遗失。其乐器作曲较为幸运,出版过10集,当时深受欢迎,并多次印刷,可惜他所有的音乐手稿和印刷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中几乎毁于一殆。1945年,莱莫·齐亚左托,米兰的一位音乐理论家,为了完成阿尔比诺尼的传记和作曲总表,来到原来保存阿尔比诺尼手稿的、但已被炸成废墟的图书馆。在废墟中,齐亚左托只发现了一些手稿的碎片,从中齐亚左托整理出惊人之作的《G小调柔板》,这也是能使人们想起阿尔比诺尼的唯一一首曲子。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把阿尔比诺尼和齐亚左托联系在一起,通常会在《G小调柔板》后面写上:阿尔比诺尼作曲,齐亚左托整理。

Friday 24 April 2009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懒惰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看看我懒到多久没有读书记了?

因为电影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重新想读他的书,以前读过中文版种种
后来去买了他的英文短篇来
而且买了夜未央,还没有看完。。。
太多书开了头没有看完了,慢慢来吧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費茲傑羅(英語: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1月21日),簡稱史考特·費茲傑羅,中國大陸、港澳譯作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美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
費茲傑羅最著名的小說為《了不起的蓋茨比》(或譯《大亨小傳》)。此書堪稱美國社會縮影的經典代表。描述1920年代美國人在歌舞昇平中空虛、享樂、矛盾的精神與思想。

費茲傑羅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是曾經有錢但已潦倒的商人之子,父親經商失敗,只得投靠岳家,寄人籬下的生活,滋味並不好受。大學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因為搞社團、辦刊物而被留級,休學一年之後,又復學取得 文憑。1917年從軍,1920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塵世樂園》,此書甫出版大受歡迎,讓他名利雙收,並娶門名之女賽爾妲·莎爾(Zelda Sayre)為妻。在1930年代,費茲傑羅飽受妻子精神狀態不佳,負債累累的經濟狀況影響,以及他本身的酗酒問題,因此作品並不多,1940年他因心臟病過世於好萊塢的格拉姆(Sheilah Graham)公寓。費滋傑羅一生為兩樣東西所困:一是才華,一是金錢,他都曾一度擁有,最後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時候,評論家都批評他生活腐化、自暴自棄,所以短壽早夭,浪費了自己的才華。費滋傑羅一生總共寫了4部長篇小說,150篇短篇小說。1930年4月,他的老婆賽爾妲精神崩潰,從此他的生活便充滿了痛苦。為了支付醫療費用和女兒的學費,他只得不斷替流行雜誌跟晚報寫散文、短篇小說,賺稿費過活,稿費高至四千美元一篇。他自我解嘲,說這是用粗製濫造的東西來換取時間,以便精心創作。1937年開始替好萊塢編劇,不斷通信遙控遠在東部瓦薩學院就讀的女兒,並開始動手寫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影壇大亨》》(The Last Tycoon),結果還沒完成就過世了,初稿完成四分之三。身後文名如日中天,躍登二十世紀美國小說家數一數二的地位。

Novels

This Side of Paradise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22)
The Beautiful and Damned (New York: Scribner, 1922)
The Great Gatsby (New York: Scribner, 1925)
Tender Is the Night (New York: Scribner, 1934)
The Last Tycoon – originally The Love of the Last Tycoon – (New York: Scribners, published posthumously, 1942)

Short Story Collections

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20)
Tales of the Jazz Age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22)
All the Sad Young Men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26)
Taps at Reveille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35)
Babylon Revisited and Other Storie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60)
The Pat Hobby Storie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62)
The Basil and Josephine Storie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73)
The Short Stories of F. Scott Fitzgerald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89)

Short Stories
Bernice Bobs Her Hair (Short Story, 1920)
Head and Shoulders (Short Story, 1920)
The Ice Palace (Short Story, 1920)
May Day (Novelette, 1920)
The Offshore Pirate (Short Story, 1920)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Short Story, 1921)
The Diamond as Big as the Ritz (Novella, 1922)
Winter Dreams (Short Story, 1922)
Dice, Brassknuckles & Guitar (Short Story, 1923)
The Freshest Boy (Short Story, 1928)
"A New Leaf" (Short Story, 1931)
Babylon Revisited (Short story, 1931)
Crazy Sunday (Short Story, 1932)
The Fiend (Short Story, 1935)
The Bridal Party (Short Story)
The Baby Party (Short Story)

Other
The Vegetable, or From President to Postman (play, 1923)
The Crack-Up (essays, 1945)

Tuesday 22 July 2008

Democritus

小时候读名人名言录,读到他名字时,觉得好长
他说的话,奥妙得不易懂
反正孩童期的我,对他的名言,记忆不深刻,因为拗口
现在英文不用每句必查单词了,他的名言读着,有了不同意境

There are two forms of knowledge: one legitimate, one bastard. To the latter form belong all the following: sight, hearing, smell, taste, touch. The legitimate is quite distinct from this. When the bastard form cannot see more minutely, nor hear nor smell nor taste nor perceive through touch, then another, finer form must be employed.

Sweet exists by convention, bitter by convention, color by convention; but in reality atoms and the void alone exist.

如果现代也有所谓的挥霍财产罪,自己大约是关进大牢第一位
自己是狂热爱旅行,绝对旅行狂
想想这位德先生,不仅没有因此进了牢,却还挣了5倍的钞票出来,真是了得

不过,他是对了
当书籍不能满足知识需求时,旅行游历才是最好的老师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其实,或许这才是自己对旅行,真正疯狂原动力 :)



德谟克利特(希腊语:Δημόκριτος ,前460年——前370年或前356年)来自古希腊爱琴海北部海岸的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立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他是“原子论”的创始者,由原子论入手,他建立了认识论。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原子不可分割,并不完全一样。在自然界中,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一个自然的原因,这个原因原本即存在于事物的本身。并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论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他都有所建树。可惜大多数著作都散失了,至今只能看到若干残篇断简,这对理解他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生平

德谟克立特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公元前440年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社会最为兴旺、科学学术活动欣欣向荣的伯里克利时代。 他早年一度经商,但由于他童年的教育,使他淡薄名利和学位,他的教师,使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
当他学问越钻越深的时候,他感到小小的书房已经不足以供他研究了。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 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他决定外出游学。 他和他的两兄弟划分了祖上的家产,各拿一份。 德谟克立特分到了最少的那分,100塔仑特现金。 他拿着这笔钱,漫游了希腊各地,度过地中海,到达了埃及,到达红海,到达巴比伦平原,往南一直到达埃塞俄比亚,往东到达印度,还在波斯结识了众多星相家。
他无所不学、无所不问。
在德谟克立特之前,亦即前蘇格拉底(the Pre-Socratic)時代,哲学和美学大都建立在研究大自然上。而他,却转向社会、转向人。跨出了一大步。
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中,他通晓哲学的每一个分支,对物理学、伦理学、数学、教育学等等,也无所不知。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
然而,当德谟克立特回到阿布德拉之后,却遭到了一场审判。 在这个大商业城市,有一条不允许挥霍祖上财产的法律。这样的人死后,不得在本土上接受丧礼。 此时的德谟克立特游历各国,已经耗尽了祖上的财产,回到家乡,只有靠兄弟之一的达马修供养度日。 于是,他便被控“挥霍财产罪”。
在法庭上,他为自己做了辩护:
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讲演;在我同辈的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就是埃及所为丈量土地得人也未必能超得过我……
并且,他在庭上当众阅读了他的名著——《宇宙大系统》。 他的学识和他的雄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征服了阿布德拉。
法庭不但判他无罪,并决定以5倍于他“挥霍”掉财产的数字——500塔仑特的报酬,奖赏他的这一部著作。
与此同时,并把他当成城市的伟人,在世就给他建立了铜像。
在他死后,以整个国家的名义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在生前,他被称为笑的哲学家。他平等待人、处世开朗。

哲学和思想

万物的本源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所为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源于运动的场所。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相对于由充实的原子而言,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与存在都是实在的。世界是由原子在虚空的漩涡运动中产生的。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在不断的生成与灭亡。人所存在的世界,无非是其中正在变化的一个。所以他声称:人是一个小宇宙。(小世界)

作品

《宇宙大系统》
《宇宙小系统》
《论荷马》
《节奏与和谐》
《论音乐》
《论诗的美》
《论绘画》


Hendrick ter Brugghen, "Democritus Laughing" (1629)

Monday 21 July 2008

Epicurus

我是所谓的Epicurean吗?
反思ing 。。。

他是位诚恳的教育家,他的学校允许女人和奴隶进入读书
这一点,自己深深钦佩。他是光明至尚的!

他的理论里,下面的部分令我很受用

Epicurus' philosophy is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all good and bad derive from the sensations of pleasure and pain. What is good is what is pleasurable, and what is bad is what is painful. Pleasure and pain were ultimately, for Epicurus, the basis for the moral distinction between good and bad. If pain is chosen over pleasure in some cases it is only because it leads to a greater pleasure. Moral reasoning is a matter of calculating the benefits and costs in terms of pleasure and pain. Although Epicurus has been commonly misunderstood to advocate the rampant pursuit of pleasure, (primarily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 polemics) what he was really after was the absence of pain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i.e., suffering) - a state of satiation and tranquility that was free of the fear of death and the retribution of the gods. When we do not suffer pain, we are no longer in need of pleasure, and we enter a state of 'perfect mental peace' (ataraxia).
Epicurus explicitly warned against overindulgence because it often leads to pain. For instance, in w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a "hangover" theory, Epicurus warned against pursuing love too ardently. However, having a circle of friends you can trus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for securing a tranquil life.
Epicurus also believed (contra Aristotle) that death was not to be feared. When a man dies, he does not feel the pain of death because he no longer is and he therefore feels nothing. Therefore, as Epicurus famously said, "death is nothing to us." When we exist death is not, and when death exists we are not. All sensation and consciousness ends with death and therefore in death there is neither pleasure nor pain. The fear of death arises from the false belief that in death there is awareness.



伊比鳩魯(Ἐπίκουρος, 公元前341年~前270年)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學派的創始人。伊比鳩魯成功地發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樂主義,並將之與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結合起來。他的學說的主要宗旨就是要達到不受干擾的寧靜狀態。
伊比鳩魯生於公元前341年的薩摩斯,但父母親都是雅典人,他在18歲時搬到雅典,之後曾去過小亞細亞,並在那裡受到德謨克利特哲學的影響,公元前207年開始在雅典建立了一個學派,這個學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動。傳說中該學派居於他的住房和庭院內,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因此被人稱為「花園哲學家」。據說在庭院的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寫著:「陌生人,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Stranger, here you will do well to tarry; here our highest good is pleasure.
伊比鳩魯的學說和蘇格拉底及柏拉圖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強調遠離責任和社會活動。伊比鳩魯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快樂包括肉體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伊比鳩魯區分了積極的快樂和消極的快樂,並認為消極的快樂擁有優先的地位,它是「一種厭足狀態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同時,伊比鳩魯強調,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趣時,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是否可能獲得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他還強調,肉體的快樂大部分是強加於我們的,而精神的快樂則可以被我們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賞藝術等也是一種樂趣。自我的慾望必須節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
伊比鳩魯相信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但他並不認為原子的運動受各種自然法則的支配。伊比鳩魯否定宗教,否認神是最高的法則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視必然原則。伊比鳩魯悖論(Epicurean Paradox)是其著名遺產之一。伊比鳩魯也同意德謨克利特的有關「靈魂原子」的說法,認為人死後,靈魂原子離肉體而去,四處飛散,因此人死後並沒有生命。他說:「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伊比鳩魯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因為對自身對死亡認識是對死亡本身的無知。
伊比鳩魯的學說並沒有發展出科學的傳統,但它自由思維的態度和反對迷信的實踐,一直得到羅馬帝國早期一些上層階級成員的尊敬。而在今天,「Epicurean」這個詞已經具有貶義,用來形容那些追求享樂的人們。

罪惡問題(Problem of evil)是宗教哲學和神學中如何使邪惡或苦難與全知全能全善的神和諧的問題,由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提出。罪惡問題又被稱為邪惡問題、苦難問題或伊壁鳩魯悖論(Epicurean Paradox)。試圖解決這一難題的理論稱為神義學(en:theodicy)。

前提

在分析罪惡問題前,一些概念必須加以明確定義,這是由於宗教信仰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神是誰或什麼?
什麼是惡?
什麼是全能(en:omnipotence)?
以及什麼是全善(en:omnibenevolence)?

表述

伊壁鳩魯的表述
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惡」而阻止不了,那麼上帝就是無能的;
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惡」而不願阻止,那麼上帝就是壞的;
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惡」,那麼上帝就是既無能又壞;
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惡」,那為什麼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惡」呢?

邏輯表述

文句式
神存在(前提)
神全能(前提,或者由「神」的定義得為真)
神全善(前提,或者由「神」的定義得為真)
所有全善的生物都反對任何的惡。(前提,或者由「全善」的定義得為真)
所有全善的生物如果可能會立即消滅任何的惡。(前提)
神反對任何的惡。(由3和4得出的結論)
神可以立即徹底的消滅惡。(由2得出的結論)
神會立即徹底的消滅惡。(由3、5和7得出的結論)
惡存在而且可能永遠存在。(前提)
8和9矛盾,因此至少一個前提不成立:或者神不存在,或者神不全善全能,或者神有理由不立即這麼做,再或者惡不存在。

反面意見

1710年,萊布尼茨提出神義學系統研究罪惡問題,解釋為什麼神允許惡存在同神的全善不矛盾。

惡的定義
5世紀神學家奧古斯丁針對罪惡問題提出反駁,後來成為最常見的反駁之一。他定義「惡」為善的喪失。所有的「惡」都是與善的事物相對立而言的,例如不和諧、不公平、失去生命或自由等。這一論證被稱為對比神義論。但是對比神義論是建立在一個對於道德的形上學的解釋上——善和惡沒有道德標準。
奧古斯丁還提出經受苦難有潛在的好處。對此的反駁則是一個全能的神可以給世界這些好處,但不需要世人經受這些苦難。
一種反駁認為,「惡存在」這一判斷需要一個道德標準判斷善惡。有神論認為是神制訂了這個標準,因此如果沒有神,則沒有辦法判斷善和惡。但無神論認為善惡不需要神制訂標準就可以通過推理進行判斷,實際上這一標準就是社會上所有人都同意的一個契約。
還有一些神學理論認為人不知道善和惡的確切意義,神為人準備了一個人可能不理解的善的計劃,一切以人的理解判斷神是否存在都是短視行為。問題在於這一理論並不是經驗性的,從而是不能被證偽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人們不理解善和惡,我們的一切思維和行動都基於我們的感受。根據這些感受我們得出推論,例如認為我們是人有四肢,而事實上我們可能僅僅是做夢的蝴蝶只有翅膀(參見莊周夢蝶)。但既然我們感受不到這些,則我們的推理和我們的感受是自圓其說的。

反面意見之謬誤
在最近熱門的網路文章《教授與學生》中提到: 「惡是善的欠缺」只是提出一個說法來解釋「什麼是惡」, 而並沒有解決「為什麼上帝不去解決惡」。
例如,有個人預知了大海嘯的發生,並且他有能力阻止此事件的發生, 但是他不去阻止,並且數十萬人死亡因此死亡, 我們絕對不會說他是善的,甚至有絕大部分的人會認為此人是惡者,因為有能力卻不做。
並且,進一步的說明「神的善或許跟我們的善不同?」的說法。 若神的善與我們認知的善不同,那麼許多我們自認為的事情也會不同。 例如文章中提到,神說在審判之後給基督徒永生,而只給他們十天,說這是神定義的永生。 或是把基督徒丟到地獄裡,說那是神說的天堂。
也就是說,從定義上去試圖解釋善惡的矛盾是不太可行的。

Sunday 20 July 2008

Carl Jung

另一位泰斗
发现,泰斗之间一般都吵翻了

卢梭和伏爾泰
弗洛伊德和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也是个精神科医生。他是分析心理学的始创者。

生平

出生于瑞士一个凯斯威尔的村庄。荣格六个月大时,家庭移居到莱因瀑布边的洛封城堡。父亲是一个牧师。荣格从小受家庭宗教气氛的影响,对宗教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他认为其父身为牧师却丧失真心的信仰且无力面对现实,只能讲述空洞的神学教条,再加上他本人在少年时期在领圣餐时心中毫无感觉,不符他的期望,对基督教非常失望。荣格更做过一梦,其中上帝的粪便击碎精美的教堂,因此荣格背离了基督教。
1895-1900年,荣格在巴塞尔大学学习医学,随后在苏黎世伯格尔茨利精神病院谋得助理医师职位,在布洛伊尔手下实习。其间他进行了高尔顿词语联想实验的研究,积累了最初的声誉。荣格1905年任苏黎世大学精神病学讲师,后来辞去职务自己开业。荣格对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很感兴趣,与之通讯,参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运动,共同创立了一个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并任第一屇主席,后因两人的学说产生分歧而决裂。由于此决裂弗洛伊德将荣格的名字一笔勾消。荣格曾任联邦技术大学及母校巴塞尔大学教授,又获牛津大学及哈佛大学等颁授荣誉博士学位。1961年6月6日去世。
荣格在与弗洛伊德决裂后成曾经忧郁数年。他曾见到幻像也曾感觉到众多鬼魂聚集在他家中。其中一个幻像是一位有翅膀而又跛脚的老人菲利门,另一个幻像是一位美貌的女士。这两位成为他日后老智者(自性)及阿尼玛的样本。
因为荣格对宗教毫无忌讳,他对中国道教的《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易经》,及佛教的《西藏度亡经》、禅宗皆深入研究。他也对西方炼金术着迷。他在《太乙金华宗旨》及西方炼金术找到与他个性化观念相同之处:调和有意识的自我与无意识的心性。
他也在解梦方面有杰出成就。据他估计,自己一共大约解过80000个梦。荣格的学说与弗洛伊德最大的分别,是他的理论得到较广泛的考察证据。相对于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愿望的隐晦表达,荣格更强调梦具有一种补偿作用。梦不是伪装和欺骗,而是一部用特殊语言写成的书。在梦的分析上,荣格强调不应该仅局限于单独的梦,而是关注梦的系列,着重分析与个人有重要影响的“大梦”。同时,荣格对梦的一些神秘现象也产生了兴趣。荣格按时间顺序把梦分成指向过去的梦(即通常的对过去生活进行回应的梦)、同时不同地的梦(即梦见的一件事正好在现实的某一角落同时发生)和指向未来的梦(即预言的梦)。对于后两者因违反因果律,在当今科学无法得到解释。荣格认为应该用现象学的观点理性地看待,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排斥。
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对原始人类的心理进行考察,提出集体无意识这一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他提出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并与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功能类型进行匹配。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性、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
在他晚年时,荣格在梦中得到启示,回头研究西方的宗教。在最满意著作《答约伯》中批判犹太教、基督教的耶和华。也许因为个人的经历,他批判约伯记中耶和华对约伯的回答。此一充满怨恨苦毒的批判招致宗教界的反对与批评。由于他年事已高,他对这预料中的批评并不在乎。他也认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并不完全,欠缺一女性的角色。
荣格是一位学贯东西、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世界心理学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是心理学的鼻祖之一。

个性化

个性化(Individuation)或译个体化:心灵成长的目标,也就是自性的实现(Self Realization),其方法为融合有意识的自我(ego)与无意识中的阴影与阿尼玛或是阿尼玛斯让自性实现。

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荣格认为在潜意识中有个人潜意识及集体潜意识。他考察非洲及美洲等地原始人类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梦并比较西方人与东方人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梦,发现许多共同的原型而得到的结论。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的部分,它是几千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一种遗传倾向。这些遗传倾向被称为原型。各种原型在梦、幻觉、幻想、神经症中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相对于弗洛伊德的无神论顷向,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中充满了神的形象。

原型

原型(archetype)是集体潜意识中荣格所发现人类不分地域与文化的共同象征(symbols)。
阿尼玛(Anima):男人潜意识中的女性性格,只有一个。阿尼玛也是男人心目中女人的形象。当男人对女人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时,他可能是将他心目中阿尼玛的形象投射在这女人身上。荒原狼中的赫尔米娜就是黑赛心中的阿尼玛。
阿尼玛斯(Animus):女人潜意识中的男性性格,可以有多个。泼妇很可能有负面阿尼玛斯。青蛙王子中的青蛙与王子都是公主心中阿尼玛斯形象的投射。
阴影(Shadow):潜意识中与自我(ego)相反的性格。电影《蝙蝠侠:开战时刻》(Batman Begins)中的阴影联盟(the League of Shadows)代表人性中负面的阴影。布鲁斯为父母复仇的意念就是他心里的阴影。要成为济弱扶倾打击犯罪的蝙蝠侠,布鲁斯必须先克服心中为父母复仇的意念。
自性(Self):也就是心、性、或本性,人心灵的中心,以曼荼罗(mandala)为象征。其他代表象征有太阳,黄金,石头,树等等。

其他学说/概念

情结(the complex):情结是个人无意识中的成份。
共时性(synchronicity):荣格认为两件或多件事于同时发生有其特殊的意义。在有翅膀的菲利门出现前,荣格发现一只少见的鱼狗死在湖畔。他认为这两件事于同时发生有关联。
里比多(libido):与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纯粹性的潜力不同,荣格认为里比多是普遍的生命力,除表现在生长及生殖方面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
人格面具(persona):人们在他人眼中表现出的形象,通常是社会和公众期许的形象。中国大陆的样板雷峰就是一个理想的人格面具。
内向/外向(introvert/extravert)

著作列表

荣格著作极丰,全集共19卷,其中卷6至卷9是他理论体系的主干,包括心理类型、心理结构与动力,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潜意识心理学》(1912年)、《心理类型学》(1921年)、《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年)、《回忆、梦、反思》(1965年)、《答约伯》等。
以下为已翻译为中文的著作:
《心理类型学》(Psychological types or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tion)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Analytical psychology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
《人及其象征》(Man and his symbols)
《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The spirit in man art and literature)
《回忆、梦、反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