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iteratur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iterature. Show all posts

Friday, 24 April 2009

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

懒惰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看看我懒到多久没有读书记了?

因为电影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重新想读他的书,以前读过中文版种种
后来去买了他的英文短篇来
而且买了夜未央,还没有看完。。。
太多书开了头没有看完了,慢慢来吧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費茲傑羅(英語: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1月21日),簡稱史考特·費茲傑羅,中國大陸、港澳譯作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美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
費茲傑羅最著名的小說為《了不起的蓋茨比》(或譯《大亨小傳》)。此書堪稱美國社會縮影的經典代表。描述1920年代美國人在歌舞昇平中空虛、享樂、矛盾的精神與思想。

費茲傑羅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是曾經有錢但已潦倒的商人之子,父親經商失敗,只得投靠岳家,寄人籬下的生活,滋味並不好受。大學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因為搞社團、辦刊物而被留級,休學一年之後,又復學取得 文憑。1917年從軍,1920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塵世樂園》,此書甫出版大受歡迎,讓他名利雙收,並娶門名之女賽爾妲·莎爾(Zelda Sayre)為妻。在1930年代,費茲傑羅飽受妻子精神狀態不佳,負債累累的經濟狀況影響,以及他本身的酗酒問題,因此作品並不多,1940年他因心臟病過世於好萊塢的格拉姆(Sheilah Graham)公寓。費滋傑羅一生為兩樣東西所困:一是才華,一是金錢,他都曾一度擁有,最後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時候,評論家都批評他生活腐化、自暴自棄,所以短壽早夭,浪費了自己的才華。費滋傑羅一生總共寫了4部長篇小說,150篇短篇小說。1930年4月,他的老婆賽爾妲精神崩潰,從此他的生活便充滿了痛苦。為了支付醫療費用和女兒的學費,他只得不斷替流行雜誌跟晚報寫散文、短篇小說,賺稿費過活,稿費高至四千美元一篇。他自我解嘲,說這是用粗製濫造的東西來換取時間,以便精心創作。1937年開始替好萊塢編劇,不斷通信遙控遠在東部瓦薩學院就讀的女兒,並開始動手寫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影壇大亨》》(The Last Tycoon),結果還沒完成就過世了,初稿完成四分之三。身後文名如日中天,躍登二十世紀美國小說家數一數二的地位。

Novels

This Side of Paradise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22)
The Beautiful and Damned (New York: Scribner, 1922)
The Great Gatsby (New York: Scribner, 1925)
Tender Is the Night (New York: Scribner, 1934)
The Last Tycoon – originally The Love of the Last Tycoon – (New York: Scribners, published posthumously, 1942)

Short Story Collections

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20)
Tales of the Jazz Age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22)
All the Sad Young Men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26)
Taps at Reveille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35)
Babylon Revisited and Other Storie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60)
The Pat Hobby Storie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62)
The Basil and Josephine Stories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73)
The Short Stories of F. Scott Fitzgerald (Short Story Collection, 1989)

Short Stories
Bernice Bobs Her Hair (Short Story, 1920)
Head and Shoulders (Short Story, 1920)
The Ice Palace (Short Story, 1920)
May Day (Novelette, 1920)
The Offshore Pirate (Short Story, 1920)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Short Story, 1921)
The Diamond as Big as the Ritz (Novella, 1922)
Winter Dreams (Short Story, 1922)
Dice, Brassknuckles & Guitar (Short Story, 1923)
The Freshest Boy (Short Story, 1928)
"A New Leaf" (Short Story, 1931)
Babylon Revisited (Short story, 1931)
Crazy Sunday (Short Story, 1932)
The Fiend (Short Story, 1935)
The Bridal Party (Short Story)
The Baby Party (Short Story)

Other
The Vegetable, or From President to Postman (play, 1923)
The Crack-Up (essays, 1945)

Friday, 18 July 2008

Ethel Lilian Voynich

小时候,是书架上有什么书都拿来读
但是,对小说兴致一直不大
所以,才老成这样,却对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连入门的水准都没有
可,这样的自己,居然时不时涂抹两笔小说
实在,有点讽刺

那时,不爱小说
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和上下五千年
到了中学开始,一天盯着古文书

所以说,牛虻是罕见的我读了两遍以上的小说
自己真的不是小说爱好者

觉得牛虻在南美的13年一定很厉害
他后来成长为了这样的酷角色

据说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

由此可见,牛虻是很疯狂的虫子!:)



Ethel Lilian Voynich, née Boole (May 11, 1864, County Cork, Ireland – July 27, 1960, New York City) was a novelist and musician, and a supporter of several revolutionary causes. Her father was the famous mathematician George Boole. Her mother was Mary Everest (niece of George Everest) She was married to Wilfrid Michael Voynich, revolutionary, antiquarian and bibliophile; who is the eponym of the Voynich manuscript.

She is most famous for her novel The Gadfly, first published in 1897 in the United States (June) and Britain (September), about the struggles of an international revolutionary in Italy. This novel was very popular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was the top best seller and compulsory reading there, and was seen as ideologically useful; for similar reasons, the novel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By the time of Voynich's death The Gadfly had sold an estimated 2,500,000 copies in the Soviet Union.
In 1955, the Soviet director Aleksandr Fajntsimmer adapted the novel into a film of the same title (Russian: Ovod). Composer Dmitri Shostakovich wrote the score (see The Gadfly Suite). The Romance, a segment from this composition, along with some other excerpts, has since become very popular. Shostakovich's Gadfly theme was also used in the eighties, in the BBC TV series about Reilly's life.
According to historian Robin Bruce Lockhart, Sidney Reilly — a Russian-born adventurer and secret agent employed by the British 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 met Ethel Voynich in London in 1895. Ethel Voynich was a significant figure not only on the late Victorian literary scene but also in Russian émigré circles. Lockhart, who was also a British Secret Service agent, claims that Reilly and Voynich had a sexual liaison and voyaged to Italy together. During this scenic tarriance, Reilly apparently "bared his soul to his mistress," and revealed to her the story of his strange youth in Russia. After their brief affair had concluded, Voynich published in 1897 her critically acclaimed novel, The Gadfly, the central character of which, Arthur Burton, was allegedly based on Sidney Reilly's own early life.[1] However, Andrew Cook, a noted biographer of Reilly, disputes Lockhart's version and counters instead that Reilly was perhaps informing on Voynich's radical, pro-émigré activities to William Melville of the Metropolitan Police Special Branch.[2]
Our Friend Ethel Lilian Boole/Voynich [1], a 2007 English translation by Séamus Ó Coigligh of Evgeniya Taratuta's Russian work of 1957 can be downloaded free from the Catalogue of Cork City Libraries [2] in PDF form.

A minor planet 2032 Ethel discovered in 1970 by Soviet astronomer Tamara Mikhailovna Smirnova is named after her.[3]

Works

Stories from Garshin (1893)
The Gadfly (1897)
Jack Raymond (1901)
olive Latham (1904)
An Interrupted Friendship(Russian Ovod v Izgnanii(meaning The Gadfly in exile) (1910)
Put Off Thy Shoes (1945)

《牛虻》内容提要:

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伯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院长蒙泰尼里神父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伯顿家中,名义上他是伯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泰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泰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作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

蒙泰尼里调到罗马当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父。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他们的被捕,琼玛本是不相信亚瑟出卖了革命党人的,但亚瑟却在出狱时精神崩溃般的说出了是自己出卖的。并且没有发现琼玛一直在自己的身边。琼玛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而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泰尼里神父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想过要自杀,但为了一个该死的教士不值。他一铁锤打碎了曾经心爱的耶稣蒙难像,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他们 都只是昨日曾崇拜的偶像,泥塑的雕像!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他受命于玛志尼党揭露教会的骗局。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乃是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突然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泰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因曾经的旧伤发作,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泰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动情地诉说了他的悲惨经历,企图打动蒙泰尼里—那个自己一直深爱的人。要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作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蒙泰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因心脏动脉瘤致死。

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自己解决掉了自己的枪决,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

无论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来飞去的牛虻

至此,琼玛才豁然领悟:牛虻就是她曾经深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

埃塞尔·伏尼契因《牛虻》一书蜚声全球。然而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却鲜为人知,她娴静外表下澎湃着革命激情,她的作品问世之初,在英美并无多少拥趸者,而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找到了知音…… 俄罗斯《环球月刊》介绍了伏尼契夫人的传奇人生:

她写了众多小说,但仅有一部流传后世。她在英美读者中并无多少拥趸者,但她娴静外表下澎湃的革命激情,却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找到了知音。人们争相阅读她的作品,将主人公奉为偶像。而她,直到垂暮之年,才知道自己的书在俄罗斯受到如此膜拜,甚至被奉为自由的旗帜。她就是《牛虻》的作者埃塞尔·伏尼契夫人。

埃塞尔1864年出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她呱呱坠地半年后,父亲便撒手人寰。孀居的母亲决定带5个女儿前往伦敦谋生。背井离乡前,母亲领着埃塞尔来到该市最著名的布拉尔尼古堡。

埃塞尔是头一回来到古堡。妈妈指着布满苔藓、经历了海风洗礼的布拉尔尼石说: “人们深信,所有触摸过这块石头的人,都会被赋予天赋。”

生性好奇的埃塞尔反问道:“如果摸两次,是不是能获得双倍的天赋?”母亲被问住了。勤思善问的埃塞尔经常令学识渊博的母亲不知所措。

埃塞尔喜欢歪着脑袋,听母亲讲述收容落难的意大利革命家卡斯泰拉马列伯爵与玻埃里奥的往事。他们被判终身流放美国。赴美途中,他们要求船长调转船头,前往英国,遭到拒绝,他们便掀起了叛乱,并得到了船员的支持。古道热肠的埃塞尔一家收留了他们,帮助他们恢复了健康。埃塞尔听得分外专注。她暗想,当流放犯是何等浪漫的事啊!成为流放者的救星,也很不错。

结识偶像

1882年,埃塞尔继承了一笔遗产,前往德国学习钢琴。布拉尔尼石赋予了她出众的音乐禀赋,但不幸却降临在她头上:毕业后,她患上了严重的手指痉挛,不得不忍痛放弃成为职业钢琴家的理想。

她非常沮丧,决定用支付学费后余下的钱做路费,游历欧洲。她的足迹遍布德国、波兰、瑞士,并在巴黎居住了一年。

参观卢浮宫时,一位无名画家于16世纪创作的肖像作品深深吸引了她。画中的意大利小伙,黑衣黑帽,目光忧郁,但却异常高傲。凝望这位与自己不同时代的青年,埃塞尔心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他曾经历过痛彻心扉的磨难。突然间,埃塞尔觉得自己的失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她的心情豁然开朗,三天两头地前往卢浮宫,只为与画中的青年进行目光的交流。

埃塞尔平时只穿黑衣服,她是在模仿她最崇拜的意大利烧炭党人朱泽培·马志尼。马志尼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放中度过,他青年时代便发誓只穿黑衣,以哀悼灾难深重的祖国。离开巴黎时,埃塞尔买下了那幅无名肖像的复制品,并终身携带它。

但与真正的偶像结识,是在1881年春。英国报纸上处处是沙皇遇刺的消息,埃塞尔在阅读了《俄罗斯的地下革命》一书后,非常崇拜其作者斯捷普尼亚克。终于,在《自由》杂志出版人夏洛特的帮助下,英国女子结识了她的俄罗斯偶像。斯捷普尼亚克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医生家庭,在圣彼得堡炮兵学院学习期间接触了自由思想,并投身革命。他写传单、绘制木版画、向普通百姓宣传革命理想,后来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与许多民粹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斯捷普尼亚克与妻子芬妮非常喜欢埃塞尔,昵称她为“小面包”,并教会她俄语。埃塞尔萌生了游历俄罗斯的念头。两年间,她在圣彼得堡居住过,又到沃罗涅日的大贵族韦涅维季诺夫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并参加了当地革命组织的活动。两年后,她返回了英国。

收获爱情

当时,流亡英国的俄罗斯革命者生活窘困,而埃塞尔能言善辩,一直努力帮助他们募集资金。她向英国富商们讲述了她在俄罗斯的见闻、俄罗斯革命者的大义凛然,每次都能引得对方慷慨解囊。她总是分文不留,将支票或是现金转交给斯捷普尼亚克。

在帮助俄罗斯革命者的同时,埃塞尔也收获了爱情。1890年秋,埃塞尔在斯捷普尼亚克家中喝茶时,忽然闯进来一位衣衫褴褛的不速之客。他叫米哈伊尔·伏尼契,是从俄罗斯辗转来到英国的流浪者。伏尼契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他参加过俄罗斯和波兰的革命,曾被流放西伯利亚。突然,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埃塞尔:“你1887年的复活节是在华沙过的吗?”

埃塞尔点点头。

“你去过城堡对面的街心花园吗?”埃塞尔有些吃惊。

“当时我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被捕,被囚禁在城堡里。天天望着花园发呆,有一天偶然发现了你。后来,你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了。没想到能在这里再见到你。”

旧制度的反抗者、蒙难者、为自由事业而饱经磨难、浪漫的邂逅……这契合了埃塞尔对终身伴侣的所有期盼。1892年夏天,埃塞尔成了伏尼契夫人。

创作生涯

斯捷普尼亚克建议埃塞尔以那幅她所挚爱的肖像为原型,写一部小说,她欣然同意了。

在《自由俄罗斯》杂志从事编辑和翻译工作的同时,埃塞尔开始构思她的小说。她把肖像画中意大利青年的忧郁眼神与斯捷普尼亚克的传奇经历结合在一起,又回忆起被她家所收容过的意大利革命者。或许,主人公应该是俄罗斯人?

考虑再三,最终,主人公被起名为亚瑟,一半英国血统,一半意大利血统,他“ 个子不高、软弱,很像那幅意大利肖像画中的男子……”

繁重的工作加上小说创作,令埃塞尔身心俱疲,她独自前往佛罗伦萨,想稍事休息,并完成《牛虻》一书。在那里,她笔耕不辍,她感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亚瑟的生活。有时,她会为亚瑟感到惋惜,是不是给他制造的打击太多了?

她太投入了,以致当地发生地震,居民惊慌失措,她竟然完全没有感觉到。一页又一页的稿纸铺满了居室的每个角落,亚瑟的形象日益丰满。4个月后,她携书稿返回伦敦。

正在她筹备出版此书时,她的偶像斯捷普尼亚克突然去世了。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终于病倒了。但她挣扎着站了起来,她要出版这本书,献给这位拥有“雄狮一样坚强的心脏和婴孩一般友善心灵”的友人。 小说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发行,印数不多。美国书评人认为,这本书对于年轻人相当有害,因为“书中充满了不恭和对神明的亵渎”。恶毒的评论反倒给书做了广告,该书在美国很快便销售一空。在老友萧伯纳的帮助下,《牛虻》被搬上了伦敦甚至纽约的戏剧舞台。

埃塞尔非常希望《牛虻》被译成俄文。直到1898年,该书才开始在俄罗斯的一家杂志上连载,部分章节被强令删节。

始为人知

1920年,伏尼契夫妇前往美国定居,有两件行李被她视若珍宝:意大利青年肖像的复制品和挚友斯捷普尼亚克的照片。 

丈夫开始在纽约一家书局工作,大腹便便、锱铢必较,他早就抛弃了昔日的革命思想,夫妻感情出现了危机。1930年,丈夫去世了,她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荒疏许久的钢琴成了她的知音。

而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俄罗斯,《牛虻》成为最抢手的书籍。主人公的浪漫英雄主义令不少青年男女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不少人因此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55年,苏联读者终于从《Who is who?》中得知她仍然健在,居住在美国。众多苏联记者蜂拥而来,将她的陋室挤得水泄不通。美国记者自然也不肯放过她,这位英国作家60年前写成的作品,如今在苏联变成了经典!苏联人给她寄去稿费,她每天都能收到苏联读者的热情洋溢的信件。苏联人甚至将电影放映器材搬到她家中,给她播放了苏联拍摄的同名电影。1960年底,96岁高龄的埃塞尔平静地合上了双眼。她留下遗言,希望将骨灰撒在纽约中央公园,让它们随风飘散

Friday, 11 July 2008

Daniel Handler



跑去找电影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结果,没寻到
寻到了Lemony Snicket's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2004)

于是,昨天夜里,在这亦幻亦真的童话里,呆了一晚
非常好看的电影,布景设计巧妙心思!!!!!
美极了!
尤其是那几所房子,真酷!
最棒的是Meryl Streep(Aunt Josephine)悬崖边上的那所!!!!!

三个小朋友很可爱
Emily Jane Browning 小小十几岁,却长着和Angelina Jolie一样的性感美唇
Liam Aiken忧郁眼神,不知道,会不会星途无限呢?
演sunny的实际是双胞胎Kara and Shelby Hoffman,才1岁多
(让我想到growing pains里的小朋友也是用双胞胎来演)

Jim Carrey 是一样永久的夸张耍宝表演
他学苏格兰口音,还真像!
dvd里,在special feature有一大堆被删除的镜头
金凯里在里面的即兴表演,真的是多到看到眼悃

不用说,Meryl Streep依旧是闪闪发光
这位女人,是演技派里常青的大树
爱!爱!爱!爱她演戏!

里面mr poe的扮演者是位obe
Uncle Monty的扮演者是位cbe

就连话外音,还是jude law!

星光熠熠!

这么有趣的电影,故事确是相当年轻的
不象其他的童话,动不动都是上了年纪的,统统都是天山童姥级那么老的

Daniel Handler 和我们同一个decade!?
汗!年轻吧!
除了写书,还是音乐家?!
更汗!



Daniel Handler (born February 28, 1970) is an American writer, screenwriter and accordionist.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under the pen name Lemony Snicket.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niel_Handl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mony_Snicket
http://en.wikipedia.org/wiki/A_Series_of_Unfortunate_Events

Books

The Bad Beginning
The Reptile Room
The Wide Window
The Miserable Mill
The Austere Academy
The Ersatz Elevator
The Vile Village
The Hostile Hospital
The Carnivorous Carnival
The Slippery Slope
The Grim Grotto
The Penultimate Peril
The End

Wednesday, 9 July 2008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

星期天在liverpool,坐在亲爱美女a家看电视
看到超熟悉的福尔摩斯
在这,赶快先把这记忆里的伟岸形象记下
大约侦探片,比较迷恋的他是头号种子
后来还有Death on the Nile系列侦探片,电视动画片柯南(据说日本人是根据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创作的),希区科克的悬疑片,到现在疯狂流行的csi等。。。
不过,似乎还是福尔摩斯最原汁原味

他的帽子,他的风衣,他的烟斗,他的不苟言笑,他的挚友华生医生
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柯南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书写的
最搞笑,他写福尔摩斯写到不耐烦,甚至想谋杀他的畅销人物
quote -- 1891年11月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道尔写道,“我考虑杀掉福尔摩斯……把他干掉,一了百了。他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

哈哈,太可爱了!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英国小说家,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

生平

柯南·道尔出生於1859年的爱丁堡,父母爲查爾斯及瑪麗·道爾。在9嵗那年,他被送入史東尼赫斯天主教修會私立小學就讀,但卻在1875年離校時對天主教產生厭惡的情緒,轉成爲一名不可知論者。1876年至1881年间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毕业后作为一名随船医生前往西非海岸,1882年回国后在普利茅斯开业行医。不过他行医并不太顺利,在此期间道尔开始写作。在搬到朴茨茅斯的南海城(Southsea)后,他才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上。道尔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发表於1887年的《比顿圣诞年刊》(Beeton's Christmas Annual for 1887)的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该部小说的主角就是之后名声大躁的歇洛克·福尔摩斯。
一个流行的传闻说在南海城期间,道尔参与了朴茨茅斯足球俱乐部的筹建,并成为该俱乐部第一位守门员,其实柯南道尔只是1882年-1884年间在当地朴茨茅斯协会组足球俱乐部(AFC)担任过业余门将并时常客串后卫。
1885年道尔与路易斯·霍金斯(Louise Hawkins)结婚,但是霍金斯在1906年因结核病过世。1907年道尔与珍·勒奇(Jean Leckie)小姐结婚。
1890年道尔到维也纳学习眼科,一年之后回到伦敦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这使得他有更多时间写作。1891年11月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道尔写道,“我考虑杀掉福尔摩斯……把他干掉,一了百了。他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1893年12月在《最后一案》中,道尔让福尔摩斯和他的死敌莫里亚蒂教授一起葬身莱辛巴赫瀑布。但是小说的结局令读者们非常不满,这使得道尔最终又让福尔摩斯重新“复活”,在1903年道尔发表了《空屋》,使福尔摩斯死里逃生。道尔一生一共写了56篇短篇侦探小说以及4部中篇侦探小说,全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
19世纪末英国在南非的布尔战争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道尔为此写了一本名为《在南非的战争:起源与行为》(The War in South Africa: Its Cause and Conduct)的小册子,为英国辩护。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发行,有很大影响。道尔相信正是由于这本书使他在1902年被封爵。20世纪初道尔两次参选国会议员,却都没有当选。
道尔本人也曾卷入两桩有趣的案件。一次是在1906年,一名英印混血律师被指控发送恐吓信以及虐待动物。虽然这名律师被逮捕后,依然有动物被虐待,警方却一口咬定这名律师有罪。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案件后,1907年英国建立了刑事上诉法庭。因此可以说道尔不但帮助了这名律师,还间接协助建立了一套冤案申诉机制。另一次则是在1908年,一名经营赌场的德国籍犹太人被控用棒子袭击一名82岁的老妇人。
到晚年时道尔开始相信唯灵论,甚至还曾以此为主题写过好几部小说,有人认为这和他的儿子在一战中丧生有关。柯南·道尔在1930年7月7日去世。

著作
关于福尔摩斯的著作
柯南·道尔一共写了60个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56个短篇和4个中篇小说。这些故事在40年间陆陆续续在《海滨杂志》(The Strand Magazine)上发表,这是当时的习惯做法(查尔斯·狄更斯也是用类似的形式发表小说)。故事的主要发生在1878年到1907年间,最晚的一个故事是以1914年为背景。这些故事中两个是以福尔摩斯第一人称口吻写成,还有2个以第三人称写成,其余都是华生的叙述。

Bibliography

]Holmes books
Main article: Canon of Sherlock Holmes
A Study in Scarlet (1887)
The Sign of Four (1890)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1892)
The Memoirs of Sherlock Holmes (1894)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1902)
The Return of Sherlock Holmes (1904)
The Valley of Fear (1914)
His Last Bow (1917)
The Case-Book of Sherlock Holmes (1927)
[edit]Challenger stories
The Lost World (1912)
The Poison Belt (1913)
The Land of Mist (1926)
The Disintegration Machine (1927)
When the World Screamed (1928)
[edit]Historical novels
Micah Clarke (1888)
The White Company (1891)
The Great Shadow (1892)
The Refugees (publ. 1893, written 1892)
Rodney Stone (1896)
Uncle Bernac (1897)
Sir Nigel (1906)
The British Campaign in France and Flanders: 1914 (1916)
[edit]Other works
"J. Habakuk Jephson's Statement" (1884), a story based on the fate of the ship Mary Celeste
The Mystery of Cloomber (1889)
The Firm of Girdlestone (1890)
The Captain of the Polestar, and other tales (1890)
The Great Keinplatz Experiment (1890)
The Doings of Raffles Haw (1891)
Beyond the City (1892)
Jane Annie, or the Good Conduct Prize (1893)
My Friend the Murderer and Other Mysteries and Adventures (1893)
Round The Red Lamp (1894)
The Parasite (1894)
The Stark Munro Letters (1895)
Songs of Action (1898)
The Tragedy of The Korosko (1898)
A Duet (1899)
The Great Boer War (1900)
The Green Flag and Other Stories of War and Sport (1900)
The Exploits of Brigadier Gerard (1903)
Through the Magic Door (1907)
Round the Fire Stories (1908)
The Crime of the Congo (1909)
The Lost Gallery (1911)
The Terror of Blue John Gap (1912)
Danger! and Other Stories (1918)
The New Revelation (1918)
The Horror of the Heights (1918)
The Vital Message (1919)
Tales of Terror & Mystery (1923)
The Black Doctor and Other Tales of Terror and Mystery (1925)
The Dealings of Captain Sharkey (1925)
The Man from Archangel and Other Tales of Adventure (1925)
The History of Spiritualism (1926)
The Maracot Deep (1929)



歇洛克·福尔摩斯[1](Sherlock Holmes,又译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一个虚构的侦探人物,是由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所塑造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侦探形象。福尔摩斯自己称自己是一名“咨询侦探”,也就是说当其他私人或官方侦探遇到困难时常常向他求救。故事透露福尔摩斯经常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但是大部分故事都集中讲述一些比较困难、需要福尔摩斯出门调查的案子。福尔摩斯善于通过观察与演绎法来解决问题。柯南·道尔是从自己就读的爱丁堡大学一名善于观察的老师的身上获得灵感,创造了福尔摩斯这一人物的。

福爾摩斯的助手

在很多故事中,福尔摩斯有一个助手,约翰·华生医生。华生在结婚前一直与福尔摩斯合租伦敦贝克街221号B(221B Baker Street)的房子,而华生结婚后福尔摩斯一个人住在那里。华生不仅是福尔摩斯的助手,还是福尔摩斯破案过程的记录者,几乎所有的福尔摩斯故事都是由华生叙述的,不过福尔摩斯经常批评华生以小说的手法描写破案过程,而不是客观科学地呈现事实。

福爾摩斯的家人

福尔摩斯还有一个哥哥,名叫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Mycroft Holmes),曾经在三个案件中出现:《希腊译员》(The Adventure of the Greek Interpreter)、《最后一案》(The Adventure of the Final Problem)以及《布鲁斯-帕廷顿计划》(The Adventure of the Bruce-Partington Plans)。在小说中这位哥哥是英国政府的一名重要智囊。福尔摩斯的家庭背景小说没有详悉提到,但是曾透露他是一个乡绅的后代,祖母是法国画家贺拉斯·凡尔奈的妹妹。
在三个故事中,福尔摩斯雇佣了一群街头孩子帮助搜集情报,他们被称为“侦缉队贝克街分队(the Baker Street Irregulars)”。

福爾摩斯的死對頭

在柯南·道尔笔下,福尔摩斯的死敌是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Professor Moriarty,“犯罪界的拿破仑”),此人最后在莱辛巴赫瀑布(Reichenbach Falls)与福尔摩斯決鬥时跌入深渊。道尔原先计划在《最后一案》(The Adventure of the Final Problem)中让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一同跌入深渊,以结束福尔摩斯的故事,但是该篇故事发表后引起读者的不满,纷纷要求作者让福尔摩斯“起死回生”。于是道尔在《空屋》故事中说明,只有莫里亚蒂教授跌入深渊,福尔摩斯却得以逃生,但他躲了起来,以让其他人以为他死了,这样他就可以更容易地追捕莫里亚蒂教授的余党。值得注意的是,莫里亚蒂教授从未直接在故事中出现,华生从未见到过莫里亚蒂教授,所有有关莫里亚蒂教授的故事都是福尔摩斯转述的。
福尔摩斯(与福尔摩斯迷们)始终称呼艾琳·艾德勒(Irene Adler)为“那位女人”(The Woman)。她只在《波希米亚丑闻》(A Scandal in Bohemia)中出现,但却是唯一一个曾打败过福尔摩斯的女人。有人认为她是福尔摩斯唯一爱过的女人,但也有人认为福尔摩斯不近女色,甚至对女人有些许厌恶。
法国作家莫里斯·勒布朗曾於《Arsene Lupin contre Herlock Sholmès》(台灣東方出版社和小知堂皆譯為怪盜與名偵探)中寫到亞森‧羅蘋與一位叫做『Herlock Sholmès』的偵探對決。在ㄧ開始於雜誌上連載《Arsène Lupin, gentleman-cambrioleur》(台灣小知堂譯:紳士怪盜)之時,莫里斯·勒布朗的確是將與羅蘋對決的對象寫為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但之後就受到柯南道爾的抗議,於是在單行本發行之時就將此名字改成 Herlock Sholmès。還有華生(Watson)也被改成威爾森(Wilson),貝克街221B(baker street 221B)改成帕克街219(parker street 219)。因此福爾摩斯其實是沒有跟亞森羅蘋對決過的。

福爾摩斯的紳士形象

當然福爾摩斯也不是一名標準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紳士。他很明顯是一名躁鬱症患者,能夠幾個星期興奮難安,卻也可以半個月都心緒不寧,無所適從。現代的讀者在讀福爾摩斯的故事時,往往會驚訝地發現福爾摩斯有時會對自己注射古柯鹼,而華生則認為這是福爾摩斯的唯一缺點。華生或許從未認為,福爾摩斯抽煙斗、偶爾犯法以尋得真相等都不是福爾摩斯的缺點。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大概只要是紳士們為了正當的理由,這些行為都算不上是錯誤。

福爾摩斯系列小说

福爾摩斯探案是英國作家柯南·道爾所著的,以私家偵探福爾摩斯(歇洛克·福爾摩斯)為主角的系列偵探小說。以下列出福爾摩斯探案各部小說的書名。

仿福爾摩斯作

所謂的仿福爾摩斯作,是指非阿瑟·柯南·道爾的作家以阿瑟·柯南·道爾的推理小說福尔摩斯探案內的相同的故事人物及時空背景創作,即是其他作家以十九世紀的倫敦為背景及以福爾摩斯和約翰·華生的探案過程為主軸的最新故事。

福尔摩斯纪念馆

福尔摩斯纪念馆(Sherlock Holmes Museum)位于伦敦贝克街221B,可乘火车在查林十字街车站下车(和福尔摩斯小说中描写的一样)。整个纪念馆体现了浓郁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纪念馆按照小说中的情景来布置,完整复制了福尔摩斯的起居室和卧室。里面有很多福尔摩斯的用品:旧烟斗,猎鹿帽,散落的实验仪器,只剩两根弦的小提琴,带黑斑的书桌等等。

伦敦贝克街地铁站中的福尔摩斯图案,由上千個小福尔摩斯拼貼组成。
无论你何时造访,都会有佣人为你开门,并且客气地对你说:“欢迎光临,不过很不凑巧,福尔摩斯先生刚好外出。请先上楼喝杯咖啡吧。”
所有寄往这个地址的邮件都有专人回复。
很多名人曾经参观这个小小的纪念馆,包括英国皇太后。

中文译本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卷,俞步凡译,译林出版社 ISBN 780657921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4卷,丁鍾華等譯,遠流 ISBN 957323775X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4卷,利文 ISBN 962-77bb-82-8[來源請求]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缩印本),丁钟华等译,群众出版社 ISBN 7-5014-1290-1/I·468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全三册,伍心铭、王云弟、陈爱义翻译,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 7-80128-802-5

Sunday, 29 June 2008

Hector Malot

‘落雨不怕
落雪也不怕
就算寒冷大風雪落下
能夠見到她
可以日日見到佢面
如何大風雪也不怕’

小时候,完全不会广东话,但学唱了一首广东歌
自然而然,还是因为看卡通片
这部卡通片叫《星仔走天涯》国语叫《咪咪流浪记》
(里面是金发碧眼的主角,可又是日本制造)

最可爱的是,学会唱这首广东歌,是在长沙过春节的时候
住在我姥爷家前排,有一个女孩,天天在家唱这首广东歌
都不知道这个长沙小女孩怎么这么厉害
那时是小学生,于是喜欢和同年龄小朋友们一块玩
于是,跟着她,居然学会了一首广东歌

不过,说真的,歌词真的很凄凉

后来长很大了,才知道这部卡通来自法国人写的小说
日本人,很有趣,同一部小说,后来做了两部卡通,一男一女
其实一共三部,都是埃克多·马洛Hector Malot的作品

男版
《咪咪流浪記》REMI(家なき子,日本,1977年)是一部日本動畫電視影集,共51集。咪咪流浪記改編自法國小說《苦兒流浪記》(Sans famille)。1977年10月2日恰好是《苦兒流浪記》出版100周年,於是便從這一天開始在日本電視臺播出咪咪流浪記,一直播出到1978年10月1日。主角是出生在法國夏曼農村的男孩咪咪。東京ムービー新社制作 Tokyo Movie Shinsha


女版
《無家可歸的孩子蕾米》家なき子レミ,Remi,Nobody's Girl 為【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第23部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賀克多·馬洛的作品《苦兒流浪記》(無家可歸的孩子)(Sans famille)實際上本書的第二度被日本改編的電視卡通,舊版在香港的官式譯名是星仔走天涯。自1996年9月1日播至次年1997年3月23日,全26話(這部有3話電視未播映,播映當時只有播23話而已)。日本動畫公司、 富士電視台制作


女版
《佩琳物語》(小英的故事)ペリーヌ物語, The Story of Perrine 為【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第4部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賀克多·馬洛的作品《無家可歸的女孩》(En famille)。自1978年1月1日播至同年1978年12月31日,全53話。日本動畫公司、 富士電視台制作


另外还有部《尋母三千里》完全是另一部剧作
(萬里尋親記)為【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第2部作品。改編自義大利作家愛德蒙多·德·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Cuore)裡5月日記中的故事「Dagli Appennini alle Ande」(從亞平寧山脈到安地斯山脈)。自1976年1月4日播至同年1976年12月26日,全52話。


埃克多·马洛(Hector Malot,1830-1907),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读完法律专业后,他曾在法国的《民族舆论》报工作,撰写一些文学评论。埃克多·马洛于1859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情人们》(Les Amants),便获得了成功。自这一年起,马洛耕耘不止,先后共创作了七十多部小说。其中有小说连载《爱情的牺牲品》(Les Vic-times d'amour)(1859-1866)、《罗曼·卡尔布利奇遇记》(Les Aventures de Romain Kalbris)(1869)。《苦儿流浪记》(Sans famille)(1878)是马洛最有名的代表作,获法兰西学院奖。它和另一部创作于1893年的小说《孤女寻亲记》(En famille)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所喜爱的作品。马洛于1896年写了《我的小说之小说》(Le Roman de mesromans),这是一部有关他本人文学生涯的作品。



Hector Malot (May 20, 1830 - July 17, 1907) was a French writer born in La Bouille, close to Rouen. He studied law in Rouen and Paris, but eventually literature became his passion. He worked as a dramatic critic for Lloyd Francais and as a literary critic for L'Opinion Nationale.
His first book, published in 1859, was Les Amants. In total Malot wrote over 70 books. By far his most famous book is Sans Famille (Nobody's Boy, 1878), which deals with the travels of the young orphan Remi, who is sold to the streetmusician Vitalis at age 10. Sans Famille gained fame as a children's book, though it was not originally intended as such.
He announced his retirement as an author of fiction in 1895, but in 1896 he returned with the novel L'amour Dominateur as well as the account of his literary life Le Roman de mes Romans (The Novel of my Novels).

Works by Malot

Victimes d'Amour (a trilogy)
Les Amants (1859)
Les Epoux (1865)
Les Enfants (1869)
Les Amours de Jacques (1860)
Un beau-frère (1869)
Une belle-mère (1869)
Romain Kalbris (1869),
Une Bonne affaire (1870)
Mme Obernin (1870)
Sans Famille (Nobody's Boy, 1878)
En Famille (Nobody's Girl, 1893)
L'amour Dominateur (1896)
Le Roman de mes Romans (1896)
Pages choisies (1898)
Un Cure de Province (1872)
Un Mariage sons le Second Empire (1873)
L'Auberge du Monde (1875-1876, 4 vols.)
Les Batailles du Mariage (1877, 3 vols.)
Cara (1877)
Le Docteur Claude (1879)
Le Boheme Tapageuse (1880, 3 vols.)
Pompon, and Une Femme d'Argent (1881)
La Petite Soeur (1882)
Les Millions Honteux (1882)
Les Besogneux (1883)
Paulette (1883)
Marichette, and Micheline (1884)
Le Lieutenant Bonnet (1885)
Sang Bleu (1885)
Baccara (1886)
Zyte (1886)
Viceo Francis, Seduction, and Ghislaine (1887)
Mondaine (1888)
Mariage Riche, and Justice (1889)
Mere (1890)
Anie (1891)
Complices (1892)
Conscience (1893)
Amours de Jeunes et Amours de Vieux (1894)

咪咪流浪記/星仔走天涯 remi(家なき子,日本,1977年)是一部日本動畫電視影集,共51集。咪咪流浪記改編自法國小說《苦兒流浪記》(Sans famille)。1977年10月2日恰好是《苦兒流浪記》出版100周年,於是便從這一天開始在日本電視臺播出咪咪流浪記,一直播出到1978年10月1日。主角是出生在法國夏曼農村的男孩咪咪。

咪咪流浪記/星仔走天涯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於麗的電視(亞視的前身)播出的卡通。播出時相當受歡迎,尤其是那貼合劇情意境的主題曲。當時觀眾都沒留意是誰主唱,其後才知道主唱者是袁麗嫦。星仔走天涯見證了麗的卡通比無線強的日子。奇怪的是,主題曲歌詞不斷提及:”我要我要找我爸爸”,但其實劇中的主角一直在找的是媽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Kx6Y7zxsps

《苦儿流浪记》(Sans famille)描述了一个被人收养的孩子雷米的生活经历。主人公雷米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只有五六个月大的时候,他被人拐走然后被遗弃在巴黎一花园门口。他行是被一家农户收养,这家农户的男主人热罗姆•巴尔贝伦一直在巴黎当建筑工。雷米与巴尔贝伦奶妈在农村相依为命。虽然生活很艰辛,但雷米却享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母爱。在他八岁那年,热罗姆•巴尔贝伦因受伤致残,回到农村。出于生活所迫,他将雷米卖给了叫维泰利斯的一个意大利卖艺人。雷米跟着这一善良的艺人流浪卖艺多年,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从维泰利斯那里学会了唱歌和演奏乐器;学会了认字并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就在他开始适应这一卖艺生活时,维泰利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冻死在巴黎近郊的一个花农家门口,雷米也差点儿冻死。幸亏这家花农救了雷米并收留了他。雷米与花农及其四个孩子朝夕相处,感情融洽,共同生活了两年。不幸的是有一年花农种的花遭冰雹冰害,花农因还不起债而被捕入狱。雷米不得不离开他热爱的家,又一次过起了流浪的生活。

《孤女寻亲记》(En famille)是法国著名作家埃克多·马洛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语言生动、情节感人,曾获得法国法兰西学院奖。主人公裴丽娜是一位命运坎坷的希腊小女孩。父亲病逝,母亲和她离开希腊前往法国亚眠地区投奔一位远亲。一路风尘仆仆。刚刚进入法国,母亲便患了量病。她们只好在一村庄落脚,为母亲求医治病。裴丽娜变卖了仅有的马车和毛驴,但无济于事。母亲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裴丽娜悲痛万分,在当地乡亲的帮助下,埋葬了母亲。裴丽娜的母亲在世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抵达亚眠,投奔那里的亲人。母亲的离去,剩下裴丽娜孤身一人。当地乡民好心挽留她,但裴丽娜谢绝了。她告别了这些热心帮助她的异邦乡亲,决定一人徒步前往亚眠。在路途中,裴丽娜风餐露宿、雨淋日晒,几次险些丢了性命。最后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亚眠地区。路上,她幸运地遇到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同伴罗莎丽。罗莎丽在亚眠一家颇有名气的纺织厂做工。在她的帮助下,裴丽娜进了这家纺织厂。因为有了生计,裴丽娜也就打消了去投奔远亲的想法。在工厂,新的生活开始了,她的命运有了改变,但也充满了艰辛……
小说通过小主人公裴丽娜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贫民的生活。作者在故事中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小主人公不畏困难、勇于生活的个性。同时小说以刚刚兴起的法国工业社会为背景,反映了工厂工人生活的艰辛。

Friday, 27 June 2008

Selma Lagerlöf

骑鹅历险记The Wonderful Adventures of Nils,是小时候看的第一部电视卡通片
如果和我年纪不相上下的人,应该都记得

虽然是瑞典小说,却是日本制作的卡通
从小到大,可以说,我们都是泡在日本卡通片里长大的
当然,后来还有美国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鸭,和米高梅公司的猫与老鼠,再有花生漫画等等
反正,不是日本就是美国

其实,那么小的时候,第一部卡通片的内容完全不记得
印象里,只有个拇指大的孩子抱着鹅脖子在天上飞

无论如何,这是自己接触的第一部卡通片
从此,一辈子往卡通里痴迷
自己,也越长越卡通

大学时放假回家,抱着饭碗一边看卡通一边吃饭
我妈大惊,骇异我智力发育程度
她说,你几岁了?怎么还看卡通片?
头也没转,回妈妈大人,两岁!

关于这位骑鹅历险记的作者,其实以前,我也是一无所知的



塞尔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öf,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女性,瑞典人。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
塞尔玛·拉格洛夫出生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的一个世袭贵族地主的家庭。她的童年时代是在家乡美丽的庄园和家庭教师的陪伴下度过的。1885年她从斯德哥尔摩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受聘到伦茨克罗纳斯女子中学教了十年书,在这里她开始创作她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1891年,塞尔玛·拉格洛夫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戈斯泰·贝林的故事》出版,这部以19世纪20年代一位年轻的牧师的遭遇为主要情节的小说立刻成为了畅销书。这本书使塞尔玛·拉格洛夫一跃成为瑞典的著名小说家。1894年她又创作了短篇小说集《有形的锁环》。这一时期她的主要作品还有赞扬宗教慈善事业的小说《假基督的故事》(1897),故事集《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集》(1899)和以巴勒斯坦的瑞典移民的生活为题材的史诗小说《耶路撒冷》(1901~1902),后一部作品被认为是她艺术才华发展到完美的表现。
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4年后这部以童话形式写成的长篇小说《骑鹅旅行记》出版了,立刻大受欢迎。
鉴于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创作上的杰出贡献,1909年,她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一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深居简出,也使她忧心如焚。
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圣诞节的故事》出版于1938年,变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二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把自己的诺贝尔奖章送给芬兰政府,为后者筹钱进行苏芬战争。芬兰政府非常感动,但把奖章归还了她。
1940年3月16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庄园去世。在去世前不久,这位女作家还以她个人的影响力,通过瑞典皇室,向德国纳粹政权交涉,从集中营里救出了犹太女作家,后来于196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奈莉·萨克斯女士及她的母亲。
从1991年开始,她的肖像出现在瑞典货币20克朗钞票上。



骑鹅历险记是瑞典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尔玛·拉格洛夫写的一部著名的长篇童话小说。这也是她的代表作。台灣的出版社曾將本書重新命名為小矮人歷險記。
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对此她欣然同意。1904年夏她开始爬山涉水到瑞典各地考察,为写“一本关于瑞典的,适合孩子们在学校阅读的书”“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句假话的书”做准备。1906年至1907年这本书问世了,它成了一部世界名著。
故事描写了一名叫尼尔斯的14岁小男孩的故事,他家住瑞典南部,不爱读书学习,调皮捣蛋,好作弄小动物。一个春天,尼尔斯的父母去教堂,他自己独自在家,因为戏弄一个小精灵而被精灵用法术变成一拇指大小的小人儿。正在此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尼尔斯骑在家中的一只鹅身上一起随着大雁飞。从此,他骑在鹅背上,与大雁一起周游各地。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故事主要写了他在各地的种种经历,最后改掉了自己的缺点,培养了自己的优秀品德。
作品出版后,立刻获得教师们的好评和孩子们的欢迎。不仅学生们争着看,连大人也争着看,这部书很快风靡全国,有立刻流传到斯堪的纳维亚和欧洲大陆各国。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安徒生童话”。
在瑞典,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上自国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个人都自幼阅读过这本书。
作品以尼尔斯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小人儿再变成一个勤劳勇敢的好孩子的过程中,从中穿插了大量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还讲述了瑞典的地貌风光,历史演变,真正把寓教于乐的手段运用的恰到好处。这部作品很富有教育意义,它使少年儿童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富有同情和怜悯。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最有价值,读者人数最多的一部儿童小说。
日本人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动画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在20世纪80年代曾在香港及中国大陆电视台播出

Wednesday, 25 June 2008

Michael Bond





这位先生在圣诞节,伦敦 Paddington Station火车站附近,买了只孤单小熊
于是,世界上有了只提箱旅行的英国绅士熊

我最喜欢就是它的外套duffle coat
以前,一天到晚琢磨着,买一件自己来穿
当然,我对它的雨鞋不感冒

这只熊在2007年还开始代言Marmite 酱
这种酱,非常出名的銷魂酵母精
不是一般人接受热爱的食物,但,如果爱它,肯定是疯狂热爱!
出名到,描绘它就一句话 LOVE IT OR HATE IT!
2007年,Paddington bear 的广告实在可爱

Paddington bear 是1956年Michael Bond写的
由 Peggy Fortnum女士(出生名为Margaret Emily Noel Nuttall-Smith)最先画的
1972年第一次制作, Gabrielle Designs 这家当时的小小公司
这家公司是夫妇俩Shirley and Eddie Clarkson运营
他们把小熊做出来,给他们的孩子Joanna Clarkson 和 Jeremy Clarkson,当圣诞节礼物

这里得提一句Jeremy Clarkson,他就是大名顶顶top gear的三大名嘴主持人之一
(Jeremy Clarkson, Richard Hammond and James May)
(其实,个人比较热爱 James May,尤其他的wine美酒学习介绍节目)
第一次,看Jeremy Clarkson节目,实际是他开车去法国,介绍法国菜
照例,把法国人讽刺得一楞一楞的


好了,远了
回来说熊和Michael Bond

帕丁頓熊(Paddington Bear,又譯為柏靈頓熊)是英國兒童文學中的一個虛構角色。他第一次出現是在1958年,隨後有14本麥克·邦德(Michael Bond)所寫的書是以他為主角,由佩姬·佛特南(Peggy Fortnum)繪製的帕丁頓熊圖像獲得專售權。圖畫中的帕丁頓熊比較像是一隻泰迪熊,也就是小熊維尼的原型,而非是一隻真正的熊。帕丁頓熊的靈感來源據說是邦德及妻子在聖誕節期間在一家店內所看到的泰迪熊,因為那隻泰迪熊是貨架上最後一隻小熊,他們覺得它會感到孤獨因此把它買了回家。
帕丁頓熊是一隻擬人化的熊,說英語,總是戴著一頂舊帽子,無論到哪裡都帶著一個裝有他私人物品的舊皮箱(後來打開才知道裡面有一個秘密隔間,帕丁頓熊在內放置一些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例如:他的護照)。在初創及較早的版本中,他穿著一件厚呢風衣(duffle coat),及一雙威靈頓長統靴(wellington boots)。他總是有禮貌地以「先生」、「女士」或「小姐」來稱呼他人,很少直接用名字。他也總是心懷善意(雖然他會瞪他不同意的人),喜歡果醬三明治及可可,雖然大家知道他「非常努力想把每件事情做對」,但是他卻不斷惹出許多麻煩。

Michael Bond 生平
Michael Bond, OBE, (born January 13, 1926 in Newbury, Berkshire) is an English children's author. He is the creator of Paddington Bear and has written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a guinea pig named Olga da Polga, as well as the animated BBC TV series The Herbs. Bond also writes culinary mystery stories for adults featuring Monsieur Pamplemousse and his faithful bloodhound, Pommes Frites.
Bond was educated at Presentation College, a Catholic school in Reading. During World War II he served in both the Royal Air Force and the Middlesex Regiment of the British Army.
He began writing in 1945 and sold his first short story to a magazine London Opinion. In 1958, after producing a number of plays and short stories and while working as a BBC television cameraman (where he worked filming Blue Peter for a time) his first book A Bear Called Paddington was published. By 1967 he was able to give up his BBC job to work full-time as a writer. Paddington's adventur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nearly twenty countries.
He is married with two adult children and lives in London, not far from Paddington Station. The small bear he created has inspired pop bands, race horses, plays, hot air balloons and a TV series.
In 1997 Bond was awarded the OBE for services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On 6th July 2007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awarded him an Honorary Doctor of Letters.
Michael Bond's most famous books by far are the Paddington series, detailing the adventures of a bear from Darkest Peru whose Aunt Lucy sends him to England, carrying a jar of marmalade. He was found at Paddington Station by the Brown family who named and adopted him.

除了熊,他还写一只豚鼠(我们也叫它们荷兰猪)的故事 Olga da Polga
还有成人Monsieur Pamplemousse 和 Pommes Frites的系列厨房食物有关的神秘历险




Michael Bond作品

Paddington Bear Series
1958 A Bear Called Paddington ISBN 0-618-15071-4
1959 More About Paddington
1960 Paddington Helps Out
1961 Paddington Abroad
1962 Paddington at Large
1964 Paddington Marches On
1966 Paddington at Work
1968 Paddington Goes to Town
1970 Paddington Takes the Air
1972 Paddington's Garden
1974 Paddington on Top
1979 Paddington Takes the Test

Olga da Polga Series
1971 The Tales Of Olga da Polga
1975 Olga Meets Her Match
1975 Olga Counts Her Blessings
1975 Olga Makes a Friend
1975 Olga Makes a Wish
1975 Olga Makes Her Mark
1975 Olga Takes a Bite
1975 Olga's New Home
1975 Olga's Second House
1975 Olga's Special Day
1976 Olga Carries On
1983 Olga Takes Charge
1982 The Complete Adventures of Olga da Polga (omnibus volume)
1983 First Big Olga da Polga Book
1975 Second Big Olga da Polga Book
2001 Olga Moves House

Monsieur Pamplemousse Series
1983 Monsieur Pamplemousse
1985 Monsieur Pamplemousse and the Secret Mission
1986 Monsieur Pamplemousse on the Spot
1987 Monsieur Pamplemousse Takes the Cure
1989 Monsieur Pamplemousse Aloft
1990 Monsieur Pamplemousse Investigates
1991 Monsieur Pamplemousse Rests His Case
1992 Monsieur Pamplemousse Stands Firm
1992 Monsieur Pamplemousse on Location
1993 Monsieur Pamplemousse Takes the Train
1998 Monsieur Pamplemousse Omnibus Volume One
1998 Monsieur Pamplemousse Omnibus Volume Two
1999 Monsieur Pamplemousse Afloat
1999 Monsieur Pamplemousse Omnibus Volume Three
2000 Monsieur Pamplemousse on Probation
2002 Monsieur Pamplemousse on Vacation
2003 Monsieur Pamplemousse Hits the Headlines
2006 Monsieur Pamplemousse and the Militant Midwives
2007 Monsieur Pamplemousse and the French Solution

Other
1970 Thursday Rides Again
1972 The Day the Animals Went on Strike
1971 Michael Bond's Book of Bears (Editor)
1975 Windmill
1975 How to Make Flying Things (nonfiction)
1975 Mr. Cram's Magic Bubbles
1980 Picnic on the River
1980 J. D. Polson and the Liberty Head Dime
1981 J. D. Polson and the Dillogate Affair
1983 The Caravan Puppets
1986 (With Paul Parnes) Oliver the Greedy Elephant
1987 (And photographer) The Pleasures of Paris (guidebook)
1992 A Day by the Sea
1992 Something Nasty in the Kitchen
1996 Bears and Forebears: A Life So Far

2007年,Paddington bear 的广告实在可爱
Marmite commercial - Paddingt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jSER4WWaOs
The Making of Paddington Bear's Marmite Adver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fOprfltBrc


Saturday, 21 June 2008

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这是一位勇敢象谜一样的男人

我不能不幻想,当1942年,他坐在纽约长岛的房子里,记忆起1935年在沙哈拉沙漠飞机失事的幻景,敲击一种奇幻的文字
终于,幸福的我们,手握了《小王子》这本书

而他,奔回战场
在1944年执行任务,从此消失
据说,在法国toulon附近,有人看见法国战机坠亡
一位无名士兵尸体,几日后被在海滩发现
悄然埋葬

他订婚的对象是Louise Leveque de Vilmorin,后来成为女作家
大吵之后,取消婚约
他结婚的对象是Consuelo Suncín Sandoval Zeceña,后来也是女作家
聚少离多的爱情,悄悄写了The Tale of the Rose
死后,文稿在1979年被发现,2000年出版

你猜,哪一位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笔下小王子故事里的rose?

这本小王子,被翻译了180种语言
据说是除《圣经》和《飘》之外,被印付最多次的书
也是全世界最畅销书前50名,共800000000册

更奇妙的是,1998年,一名渔夫发现了银制Bracelet,有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的名字
2000年,一名潜水者在马赛附近,发现了飞机
2003年,剩余残骸被发现
2004年,被鉴定,确实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的座机
2008年3月,一位前德飞行员,宣称,在1944年7月31击落一法军战机入海

他叫Horst Rippert,他的弟弟在2008年2月去世,是德国歌手Ivan Rebroff
他说,他在二战后,开始相信,他击落的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他披露,「飛機直插水面,沒有人從飛機中走出來。我當時根本不可能知道他就是聖修伯里。到現在都希望那不是他。」
他本身还是喜欢 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的读者
他说,如果他知道那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他无论如何不会射击。 ‘我们很多人正是在读了他的书后才立志从事飞行员这一职业的。他们后来对我说那个人肯定就是圣艾克絮佩里,我禁不住对自己说到,我的天呀,你看看你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这就是人生
一位被視為世上最偉大的「機師作家」的人生

1996年,电影Saint-Ex: The Story Teller,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2002年,欧元50大钞法国版,印制了他的头像

我有送书给喜欢朋友的坏习惯
当很惬意与对方做朋友,我会送书作为礼物
知交我送《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爱恋的对象我送《Le Petit Prince》
很老土吧?

没办法,小王子的故事,是最依恋的情节
我们都是娇气的玫瑰
我们都是等爱的狐狸
我们都象小王子,孤独的生活在自我世界,孤寂星球



安托萬·瑪麗·羅傑·德·圣-埃克絮佩裡(Antoine Marie Roger de Saint-Exupéry,1900年6月29日~1944年7月31日?),法國作家,飛行員,1900年6月29日生於法國里昂,在他的經典兒童小說《小王子》出版一年後,為祖國披甲對抗納粹德軍。在1944年7月31日晚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失蹤。他以於1943年出版的童話《小王子》(Le Petit Prince)而聞名於世,其他著名的小說分別有《夜間飛行》、《人類的土地》等。位於其家鄉的里昂聖圣-埃克絮佩里國際機場是以他命名的。直到2004年4月,離奇失蹤近60年的埃克蘇佩裡飛機殘骸才在法國南部馬賽海底附近被尋獲。



作品
L'Aviateur (1926)
Courrier Sud (1929)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Southern Mail)
Vol de Nuit (1931) (Night Flight)
Terre des Hommes (1939) (Wind, Sand and Stars)
Pilote de Guerre (1942) (Flight to Arras)
Lettre à un Otage (1943) (Letter to a Hostage)
Le Petit Prince (1943) (The Little Prince)
Citadelle (1948) (The Wisdom of the Sands), posthumous
Lettres de jeunesse (1953), posthumous
Carnets (1953), posthumous
Lettres à sa mère (1955), posthumous
Écrits de guerre (1982), posthumous
Manon, danseuse (2007), posthumous

Friday, 20 June 2008

Oscar Wilde

他的快乐王子,大约是最痛苦的童话了
悲情荡漾在寒冬飘雪的季节

燕子,爱上了王子
放弃了远飞的生活规则
于是,宿命转捩,它冻死在他的身边

这就是爱吗?

小的时候,读它,无非觉得王子很伟大,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
大的时候,读它,觉得燕子的命运曲折,为了爱,完全忘却了自我

同样的童话,不同的年龄,于是,解读出不同意境

在二手店,买过一本彩绘王尔德童话集
封面蓝色,冰雪纷飞,快乐王子孤独站在冰凉的城市上方

书是1997年一对祖父母在圣诞节,送给一名叫sadie的小朋友
书扉页上写,to sadie who lives just over the river from where oscar wilde once lived!

童话书,怎样沦落到了二手店,无从知晓
无论如何,转手,书属于了爱童话的我
起码,我不会让它再流转
快乐王子,与好些lonely planet旅游书做伴,立于我书架

他是敢站在风浪尖上和社会拼同性恋平权的人
虽然,他当时只是告侯爵损害他名义
但,这个风雨满城的案子,后世,成为了同性恋平权运动史的典范
于是,到了现代,他成了同性恋文化的icon

枉费了他圣三一学院毕业的才华
沦落监狱的人,之后再也没有写童话
更是和唯美主义告别

最后,46岁,客死他乡,病逝于旅馆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不管怎样,永远记得中学老师说的
你们要有点文化,有点基本文学修养,不要以为王尔德姓王,纪伯伦姓纪!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

生平

婚前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为: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怀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他的父亲威廉·怀尔德(en:William Wilde)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珍·懷爾德是一位詩人與作家。
王尔德自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與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成婚,兩个兒子西里尔(Cyril)與维维恩(Vyvyan)亦分別在1885年與1886年出生。

婚後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妇女杂志的執行總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他的这些佳构剧被称为自谢里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
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上流社会新旧风尚的冲突激烈。王尔德的自由作风和大胆的政治作风很快使他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1895年,昆斯贝理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因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别名“波西”(Bosie))與王爾德交往而令到父子不和,并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鸡奸者(当时尚未產生“同性恋”这个概念)。
对此,愤怒的阿尔弗莱德叫王尔德立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结果王爾德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committing acts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other male persons)。根据当时英国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尔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这两年,王尔德停止了戏剧创作,在狱中写下了诗作《瑞丁监狱之歌》和书信集《深渊书简》。在这两部作品中,他的风格发生了转变,已很难寻得唯美主义的影响。在王爾德服刑期間,妻子康斯坦斯與兩個孩子改姓為荷兰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寥寥數人如剧作家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
1897年获释后,王爾德立刻动身前往巴黎,对于英国他失望透顶,不再有丝毫留恋。其後他為了兩名孩子曾嘗試與康斯坦斯復合,但阿尔弗莱德亦同時表示想與王爾德重歸如好,最後王爾德放棄兩名孩子而選擇了阿尔弗莱德。王爾德在以化名居住法国期间完成并出版了《瑞丁监狱之歌》,之后與阿尔弗莱德同游意大利。但幾個月後,兩人再次分手。
1900年王爾德終於在好友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幫助下改信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病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Hôtel d’Alsace)去世,享年46岁,死時只有罗比與另一朋友陪伴。他在巴黎的墓地,按照他在诗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成了一座小小的狮身人面像。



後世評論

20世纪末,在遭到毁誉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终于给了王尔德树立雕像的荣誉。1998年11月30日,由麦姬·汉姆林雕塑的王尔德雕像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莱德街揭幕。雕像的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处在沟中,但是其中一些人在仰望着天空中的星星。”(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王尔德的审判是英国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恋平权运动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在同性恋不再被视为异端、被普遍接受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他成了同性恋社群的一个文化偶像。

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和王尔德


Statue by Maggi Hambling - Adelaide Street, near Trafalgar Square
A Conversation With Oscar Wilde


代表作品

小说
《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
童话集
《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1888年)
《石榴屋》(A House of Pomegranates,1891年)

诗作
《诗集》(Poems,1881年)
《斯芬克斯》(Sphinx,1894年)
《瑞丁监狱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1898年)

剧本
《薇拉》(Vera,1880年)
《温德密尔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1892年。又译《温夫人的扇子》、《少奶奶的扇子》)
《帕都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dua,1893年)
《莎乐美》(Salomé,1893年)(原著用法语写成)
《无足轻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1892年)(1893年Theatre Royal Haymarket首演)
《真诚最要紧》(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1895年。又译《不可兒戲》)
《理想的丈夫》(An Ideal Husband,1895年。又译《好丈夫》)

其他著作
散文集:《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1891年。)
书信集:《深渊书简》(De Profundis,1897年。又译《自深深处》、《王尔德狱中记》原本是作者写给道格拉斯的书信集,1905年作者死后出版)

Thursday, 19 June 2008

Brothers Grimm

其实,我好像是先有格林童话的书,才有安徒生的书

阅读好格林兄弟和安徒生的生平,你就发现,写童话的人,不是靠这吃饭
他们的生活,也和童话相差很远,没有玫瑰色,也不是彩虹色
和艺术,更是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遥隔
这对出生于法律家庭的兄弟,在政治上还是有名的7君子?晕倒!

不论如何,他们是伟大的童话家
没有他们,童年会少了很多志趣
我开始想,他们生前,都超级有爱心吗?

忘了在从地球哪飞哪的旅途上,在飞机上观看了格林兄弟(2005)电影
居然还是暴力PG13级的
那两兄弟游手好闲无是生非,简直是对偶像的终极幻灭

当然,最后,还是fairy tale ending!
再险恶,童话,终于还是要美好结局,才让小朋友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反正,现实世界,不是童话
小时候,看再多童话,这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真理

(ps 最近开始反思,本小姐,小时候是不是看太多童话了?!为什么一直有幼稚病?!)



格林兄弟是指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童话搜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因两人兴趣相近,经历相似,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The Brothers Grimm (German: Die Gebrüder Grimm), Jacob and Wilhelm Grimm。

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兄弟俩分别于1785年1月4日和1786年2月24日生于美因河畔哈瑙的一个律师家庭,分别于1863年9月20日和1859年12月16日卒于柏林。两人的经历相近,爱好相似,并先后于1802年和1803年入马尔堡大学学法律。1808年兄雅科布在卡塞尔任拿破仑的弟弟威斯特法伦国王热罗默的私人图书馆管理员。1813年拿破仑兵败之后,威斯特法伦王国被废除,建立了黑森公国,雅科布任公使馆参赞,参加了维也纳会议。弟弟威廉从1814年起任卡塞尔图书馆秘书。1816年雅科布辞去外交职务,担任卡塞尔图书馆第二馆员。1819年格林兄弟获马尔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829年兄弟俩应汉诺威国王的邀请到格廷根 ,雅科布除任大学教授外,还和弟弟一起任哥廷根大学图书馆馆员 ,稍后威廉也担任了大学教授。1837 年格林兄弟和另 外5位教授因写信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而被 免去教授职务 ,这7位教授被称为格廷根七君子。格林兄弟被逐,后回到卡塞尔。1840年底格林兄弟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之邀去柏林,任皇家科学院院士,并在大学执教。1848年雅科布被选为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代表。兄弟俩去世后都葬于柏林马太教堂墓地 。

从1806年开始,格林兄弟就致力于民间童话和传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两卷集)和《德国传说集》(两卷)。雅科布还出版了《德国神话》,威廉出版了《论德国古代民歌》和《德国英雄传说 》。1806~1826年间雅科布同时还研究语言学 ,编写 了4卷巨著《德语语法》,是一部历史语法,后人称为日耳曼格语言的基本教程。在《德语语法》1822年的修订版中,他提出了印欧诸语言语音演变的规则,后人称之为格林定律。他指出 ,在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历史上,辅音分组演变,在英语和低地德语中变了一次,后来在高地德语中又再变一次。事实上,格林定律只是大体上正确,后来由K.A.维尔纳加以补充。1838年底格林兄弟开始编写《 德语词典 》,1854~1862 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这项浩大的工程兄弟俩生前未能完成 ,后来德国语言学家继续这项工作,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格林兄弟对民间文学发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受浪漫派作家布仑坦诺和阿尔尼姆的影响。他们收集民间童话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善于鉴别真伪,他们的童话一方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同时又进行了提炼和润色,赋予它们以简朴、明快、风趣的形式。这些童话表达了德国人民的心愿、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格林童话集》于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后一版,共收童话216篇,为世界文学宝 库增添了瑰宝 。格林兄弟在语言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他们是日耳曼语言学的奠基人。

以几十年时间(1812-1857)完成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即现在俗称的“格林童话”,它包括200多篇童话和600多篇故事。其中的代表作如《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均脍炙人口。由于这些童话源自民间故事,作为学者的格林兄弟又力图保持它们的原貌,因此其中篇章大多显得比较粗糙,更适合低幼儿童阅读。

“格林童话”的最早中译本是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格林童话全集》,由魏以新据莱比锡“德国名著丛书”译出,包括“儿童和家庭故事”与“儿童的宗教传说”两部分,共210篇童话。此后根据它不断再版。

他们俩编辑了巨大的《德語大詞典》,没能在生前完成。

Wednesday, 18 June 2008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大家都是从小朋友变大的
在做小朋友时,一定听过安徒生的童话

在那些奇幻美好的世界里,我们长大了




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麥作家,詩人,因為他的童話故事而世界聞名。

成長歷程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麥的歐登塞。父親是一名鞋匠,體弱多病。母親長父親幾歲,是一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里。在父母寬鬆的教育環境下,尤其是母親的溺愛,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現了其想象才能。他在家中塔起了玩具劇場,並且給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時他還閱讀所有可能借到的戲劇劇本,這些劇本包括路維·郝爾拜(Ludvig Holberg)和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後來他甚至記下了莎士比亞的所有劇本。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他給安徒生留下了所有的製鞋工具。安徒生也因此輟學在家。在這一期間他在織工和裁縫那裡當過學徒,還在一家香煙工場做過工,並且有逸聞稱那裡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孩子,還脫褲子檢查過。據證實,在1819年的複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歐登塞的聖克努特大教堂開始考慮他的未來。因為他希望成為一個歌劇演唱家,於是在1819年的九月去了哥本哈根,由於聲音比較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佣;但不久後嗓子壞了並且失業。據指,起初他在那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在劇院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他得到了音樂家Christoph Weyse和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年—1852年)的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可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由於他在後來變得懶散起來,所以逐漸失去了Frederik Hoegh Guldberg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Jonas Collin)的幫助,後來他們兩人成為終身的朋友。
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他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語法學校去深造幾年。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本書:《Ghost at Palnatoke's Grave》(1822年)。在1827年之前,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艾森諾(Elsinore)的另一所學校。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的得怪,不合群,老師也常責罵他。他後來說這些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作家經歷

在他的朋友們認定他的古怪不會有好結果,從而對安徒生放棄希望之後,1829年他終於發表了一部比較成功的《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然後馬上又發表了一齣鬧劇和一冊詩集。這三部作品之後,他又寫不出來了。1833年,丹麥國王發給他一小筆生活費,安徒生以這筆錢第一次漫游歐洲。在Le Locle, in the Jura, 他寫出《埃格內特和美人魚》。1834年10月,他到達義大利羅馬。
1835年初,安徒生發表了第一部小說《即興詩人》,因此成名。同年,安徒生童話的第一部分在哥本哈根出版了,其他部分也分別於1836年和1837年出版。這些故事的價值並沒有被人們立刻意識到,他們的銷量非常糟糕。這時,安徒生出版了一部更成功的小說《奧·特》(1836年),和大量的《瑞典風光》的草稿;1837年他發表了他最好的長篇小說《不過是個提琴手》。
這時,他開始轉向了戲劇,雖然時間很短,但卻喚醒他的才華,寫出了著名雜記《沒有畫的畫冊》(1840年)。
安徒生是一位偉大的旅行者;他最遠的一次旅程,在1840年至1841年,穿越了德國(旅途中他第一次乘坐了火車)、義大利、馬爾他、和希腊,到達了君士坦丁堡。途徑黑海和多瑙河返回。而他的重要著作《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年),和常常被認為是他最好的旅行游記的旅遊書就是根據這段旅行經歷創作的。
同時他最著名的童話已經開始寫作了。而第二部分在1838年開始。三部分則開始在1845年。
儘管在丹麥1845年時他的社會地位還受到一些人的質疑,這時安徒生在歐洲已經非常受歡迎。1847年6月,他首次訪問英國,併在社交界取得了成功;當他離開的時候,查爾斯·狄更斯親自送他到Ramsgate碼頭。
那之後不久,狄更斯出版了《大衛·科波菲爾》,據說裡面的角色Uriah Heep是以安徒生為原形創作的;至少那個人物跟安徒生一樣,都是左撇子。
後來安徒生繼續出版了很多作品,他仍希望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小說家和劇作家;他非常蔑視“仙女精靈故事”,雖然那是他唯一的天分。儘管如此,他仍在創作這類作品,1847年到1848年,兩部新的作品問世。很長一段時間的寂靜之後,1857年年他創作了另外一部小說 To be or not to be。1863年,在經歷了一次有趣的旅行之後,他發表了另外一部旅行手記In Spain。
他的“仙女精靈故事”仍在陸續發表,直到1872年的聖誕,最後的故事也完成了。那一年的春天,他從床上摔下來並受了重傷,後來一直沒有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他很平靜的死在接近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一所叫Rolighed的房子,死後被葬在丹麥哥本哈根的Assistens 墓地。
在西方國家,《醜小鴨》、《國王的新衣》和《豌豆公主》等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然而只有少數的人可以說出它們的作者。他們跟查爾斯·佩羅的故事一樣成為人類共同的遺產,和格林兄弟的作品一樣,已經成為真正的民間故事了。

人名寫法慣例

大多數的英語(或者是德語、法語)資料使用“Hans Christian Andersen”這個叫法,但是在丹麥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安徒生的名字為“H.C. Andersen”。在丹麥,一個人的姓名只用首字大寫字母表示是個被接受的慣例,正如美國人姓名的中間單詞用單詞的首字大寫字母代替。這是沒有什麼一般準則的,但是要知道各自的正確用法。因此,在丹麥,人名的規範形式為:“H.C. Andersen”、“H.C. Ørsted ”、“N. F. S. Grundtvig”,而不是“Søren Kierkegaard”、“Tor Nørretranders”、“Lars von Trier”。

童話作品

他的最出名的童話作品包括:
國王的新衣
醜小鴨
美人魚
豬倌
豌豆公主
幸運的套鞋
樅樹
雪皇后
跳高者
接骨木樹媽媽
鐘聲
老房子
幸福的家庭
母親的故事
襯衫領子
影子
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杜克
頑皮的孩子
紅鞋
拇指姑娘
天堂飄來的葉子
屎殼郎
夜鶯
小錫兵

Monday, 16 June 2008

Eileen Chang 張愛玲

自己从来觉得,对于最爱,是永不足用单薄的语言去形容的
再华丽的辞藻,也说明不了心动的悸然,和热爱的绚烂

最爱的人,最爱的时光,最爱的剧,最爱的曲,最爱的小说 。。。
一切,冠以最爱的事物,都是脑海里飘浮的彩虹

所以,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多说了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本名張瑛,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張愛玲的家世顯赫,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1931年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中,改名愛玲。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1942年香港淪陷後輟學回到上海。這之後直到1945年的四年間,張愛玲在淪陷區的上海大放異彩,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1950年代後,張愛玲經香港輾轉到美國,1973年後定居洛杉磯,晚年於寓所深居簡出,直至病逝。

生平

1920年9月30日(一說為1921年),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今靜安區康定東路87弄,臨近蘇州河,周邊是鴻章紡織染廠)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她的父母給她取名叫做張煐。張愛玲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1]
1922年,張愛玲2歲時,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那裏,張愛玲四歲進入私塾學習。同年,母親黃素瓊出國留學。1928年,張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張煐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同年,張愛玲的父母離婚,張愛玲跟隨父親生活。
1931年,張愛玲開始在上海白利南路美國聖公會所辦的貴族學校聖瑪利亞女中就讀。
1932年,張愛玲在該校的校刊上發表了她的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在該校刊發表她的第一篇散文《遲暮》。1937年,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並在這一年從中學畢業。
1934年,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與民國政府前總理孫寶琦之女孫用番在國際飯店舉行婚禮。1938年,張愛玲與繼母發生衝突後,離家出走。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文學院。[2]成績優異,連獲獎學金,並有機會赴倫敦大學深造。日戰爆發後,不得不中斷學業,回滬從事文學創作為生,租住赫德路愛丁頓公寓65室(常德公寓),與姑母為鄰。1943年,張愛玲發表幾篇重要著作,包括《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等。
1943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並於1944年8月秘密結婚(婚禮上只有炎櫻和胡蘭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場)。一年之後,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蘭成匿名逃亡。她與胡蘭成在1947年離婚。
1948年,發表《十八春》(後來改名為《半生緣》)。
1952年,張愛玲離開上海,遷居到香港。到香港美國新聞處工作。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
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 MacDowell Colony 的寫作獎金。這一年她結識了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 。開始創作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小說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時期。由於作品與當時中共的主流格調不合,被作為“毒草”而批判。在大陸文學界,張愛玲也因此長期被作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有所改觀。
1957年—1964年,為香港電影業鉅子陸運濤的電影懋業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等劇本。
1967年,改編短篇小說《金鎖記》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
1967年,賴雅去世,張愛玲獲邀擔任美國紐約雷德克里芙學校駐校作家,並且開始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翻譯成為英文。
1968年,《十八春》的內容經過修改以後重新定名為《半生緣》,在《皇冠》雜誌、香港《星島晚報》進行連載。
1973年,定居洛杉磯。
1991年,《張愛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逝世於洛杉磯寓所,享年74歲。同年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其遺願,同將她的遺體在洛杉機惠提爾玫瑰崗墓園火化。同年張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與幾位文友將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遺物則由友人宋淇、鄺文美夫婦處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1997年,旅美學者張錯在美國南加大成立“張愛玲文物特藏中心”,得到宋淇遺孀鄺文美的同意,送了南加州大學圖書館兩箱張愛玲的遺稿,發現《海上花》英譯稿竟就在其中。

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張愛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緣》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於1960、70年代先後由臺北皇冠出版社重新出版,且於1980年代暢銷海內外。張愛玲小說風格對台灣戰後文壇的小說流派影響深遠。電影劇本有由陳燕燕主演的《不了情》和《太太萬歲》。
2004年2月,台灣皇冠文化集團在其50周年社慶之際,宣佈推出張愛玲的遺作《同學少年都不賤》,這本突然曝光的著作據稱是張愛玲的最後一部遺稿。其後該書的簡體中文版權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獲得。
2005年,皇冠出版社與大陸的書商合作,委託陳子善先生擔任主編,收錄她以往未曾正式結集出版的散文、電影劇作、親筆插畫和個人遺物的照片,輯成新書《沉香》。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
張愛玲.《封鎖》.
張愛玲.《心經》.
張愛玲.《色,戒》. 2007年被導演李安搬上銀幕,影片與小說同名,並獲得威尼斯金獅獎。

中篇小說
張愛玲.《金鎖記》. 曾分別改編成電視劇《金鎖記》、《金鎖記》
張愛玲.《第一爐香》.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45.
張愛玲.《傾城之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37. 曾改編成電影《傾城之戀》、舞臺劇《傾城之戀》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曾改編成電影《紅玫瑰白玫瑰》
張愛玲.《同學少年都不賤》.皇冠.ISBN 9573320223.

長篇小說
張愛玲.《秧歌》.皇冠文化.ISBN 9573305399, ISBN 9624510210.
張愛玲(1992).《半生緣》.皇冠.ISBN 9573305453, ISBN 9624510059. (又名《十八春》):曾改編成電影《半生緣》、舞臺劇《半生緣》、電視劇《半生緣》
張愛玲(1992).《赤地之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02, ISBN 9624510040.
張愛玲(1991).《怨女》.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29, ISBN 9573305399, ISBN 9624510067, ISBN 9624510210. 曾改編成電影《怨女》

散文集
張愛玲(1991).《流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10, ISBN 9624510229.
張愛玲(1991).《惘然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507, ISBN 9624510237, ISBN 957330550X.

學術研究
張愛玲(1992).《紅樓夢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77, ISBN 962451058X.

譯作
張愛玲.《海上花開》.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84.
張愛玲.《海上花落》.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96.
張愛玲(1992).《愛默生選集》.皇冠.ISBN 9573306778.

電影劇本
張愛玲.《不了情》.
張愛玲.《太太萬歲》.
張愛玲.《小兒女》.

其他
張愛玲.《張看》.臺北: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61.
張愛玲.《對照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10921.
張愛玲(1991).《餘韻》.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521, ISBN 9624510377.
張愛玲(1991).《回顧展 1》.皇冠.ISBN 9573305437, ISBN 9624510075.
張愛玲(1991).《回顧展 2》.皇冠.ISBN 9573305445, ISBN 9624510083.
張愛玲(2003).《續集》.皇冠文化.ISBN 9573305518, ISBN 9624511705.
張愛玲(2005).《沉香》.皇冠文化.ISBN 9573321750.

逸聞
張愛玲在上海時,好奇裝異服。當時在上海漫畫家文亭所繪的“上海女作家三畫像”中 ,給同時期在上海活躍的著名女作家蘇青和潘柳黛的定義分別是“輯務繁忙的蘇青”和“弄蛇者潘柳黛”,而張愛玲的特征則為“奇裝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