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2 July 2008

Democritus

小时候读名人名言录,读到他名字时,觉得好长
他说的话,奥妙得不易懂
反正孩童期的我,对他的名言,记忆不深刻,因为拗口
现在英文不用每句必查单词了,他的名言读着,有了不同意境

There are two forms of knowledge: one legitimate, one bastard. To the latter form belong all the following: sight, hearing, smell, taste, touch. The legitimate is quite distinct from this. When the bastard form cannot see more minutely, nor hear nor smell nor taste nor perceive through touch, then another, finer form must be employed.

Sweet exists by convention, bitter by convention, color by convention; but in reality atoms and the void alone exist.

如果现代也有所谓的挥霍财产罪,自己大约是关进大牢第一位
自己是狂热爱旅行,绝对旅行狂
想想这位德先生,不仅没有因此进了牢,却还挣了5倍的钞票出来,真是了得

不过,他是对了
当书籍不能满足知识需求时,旅行游历才是最好的老师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其实,或许这才是自己对旅行,真正疯狂原动力 :)



德谟克利特(希腊语:Δημόκριτος ,前460年——前370年或前356年)来自古希腊爱琴海北部海岸的自然派哲学家。德谟克立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他是“原子论”的创始者,由原子论入手,他建立了认识论。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原子不可分割,并不完全一样。在自然界中,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一个自然的原因,这个原因原本即存在于事物的本身。并在哲学、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医学、心理学、论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艺术等方面,他都有所建树。可惜大多数著作都散失了,至今只能看到若干残篇断简,这对理解他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生平

德谟克立特所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公元前440年后,即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奴隶制社会最为兴旺、科学学术活动欣欣向荣的伯里克利时代。 他早年一度经商,但由于他童年的教育,使他淡薄名利和学位,他的教师,使有学问的波斯术士与加勒底的星相家。
当他学问越钻越深的时候,他感到小小的书房已经不足以供他研究了。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 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他决定外出游学。 他和他的两兄弟划分了祖上的家产,各拿一份。 德谟克立特分到了最少的那分,100塔仑特现金。 他拿着这笔钱,漫游了希腊各地,度过地中海,到达了埃及,到达红海,到达巴比伦平原,往南一直到达埃塞俄比亚,往东到达印度,还在波斯结识了众多星相家。
他无所不学、无所不问。
在德谟克立特之前,亦即前蘇格拉底(the Pre-Socratic)時代,哲学和美学大都建立在研究大自然上。而他,却转向社会、转向人。跨出了一大步。
在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中,他通晓哲学的每一个分支,对物理学、伦理学、数学、教育学等等,也无所不知。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
然而,当德谟克立特回到阿布德拉之后,却遭到了一场审判。 在这个大商业城市,有一条不允许挥霍祖上财产的法律。这样的人死后,不得在本土上接受丧礼。 此时的德谟克立特游历各国,已经耗尽了祖上的财产,回到家乡,只有靠兄弟之一的达马修供养度日。 于是,他便被控“挥霍财产罪”。
在法庭上,他为自己做了辩护:
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讲演;在我同辈的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就是埃及所为丈量土地得人也未必能超得过我……
并且,他在庭上当众阅读了他的名著——《宇宙大系统》。 他的学识和他的雄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征服了阿布德拉。
法庭不但判他无罪,并决定以5倍于他“挥霍”掉财产的数字——500塔仑特的报酬,奖赏他的这一部著作。
与此同时,并把他当成城市的伟人,在世就给他建立了铜像。
在他死后,以整个国家的名义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
在生前,他被称为笑的哲学家。他平等待人、处世开朗。

哲学和思想

万物的本源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所为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源于运动的场所。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相对于由充实的原子而言,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与存在都是实在的。世界是由原子在虚空的漩涡运动中产生的。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在不断的生成与灭亡。人所存在的世界,无非是其中正在变化的一个。所以他声称:人是一个小宇宙。(小世界)

作品

《宇宙大系统》
《宇宙小系统》
《论荷马》
《节奏与和谐》
《论音乐》
《论诗的美》
《论绘画》


Hendrick ter Brugghen, "Democritus Laughing" (1629)

Monday 21 July 2008

Epicurus

我是所谓的Epicurean吗?
反思ing 。。。

他是位诚恳的教育家,他的学校允许女人和奴隶进入读书
这一点,自己深深钦佩。他是光明至尚的!

他的理论里,下面的部分令我很受用

Epicurus' philosophy is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all good and bad derive from the sensations of pleasure and pain. What is good is what is pleasurable, and what is bad is what is painful. Pleasure and pain were ultimately, for Epicurus, the basis for the moral distinction between good and bad. If pain is chosen over pleasure in some cases it is only because it leads to a greater pleasure. Moral reasoning is a matter of calculating the benefits and costs in terms of pleasure and pain. Although Epicurus has been commonly misunderstood to advocate the rampant pursuit of pleasure, (primarily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 polemics) what he was really after was the absence of pain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i.e., suffering) - a state of satiation and tranquility that was free of the fear of death and the retribution of the gods. When we do not suffer pain, we are no longer in need of pleasure, and we enter a state of 'perfect mental peace' (ataraxia).
Epicurus explicitly warned against overindulgence because it often leads to pain. For instance, in w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a "hangover" theory, Epicurus warned against pursuing love too ardently. However, having a circle of friends you can trus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for securing a tranquil life.
Epicurus also believed (contra Aristotle) that death was not to be feared. When a man dies, he does not feel the pain of death because he no longer is and he therefore feels nothing. Therefore, as Epicurus famously said, "death is nothing to us." When we exist death is not, and when death exists we are not. All sensation and consciousness ends with death and therefore in death there is neither pleasure nor pain. The fear of death arises from the false belief that in death there is awareness.



伊比鳩魯(Ἐπίκουρος, 公元前341年~前270年)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學派的創始人。伊比鳩魯成功地發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樂主義,並將之與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結合起來。他的學說的主要宗旨就是要達到不受干擾的寧靜狀態。
伊比鳩魯生於公元前341年的薩摩斯,但父母親都是雅典人,他在18歲時搬到雅典,之後曾去過小亞細亞,並在那裡受到德謨克利特哲學的影響,公元前207年開始在雅典建立了一個學派,這個學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動。傳說中該學派居於他的住房和庭院內,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因此被人稱為「花園哲學家」。據說在庭院的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寫著:「陌生人,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Stranger, here you will do well to tarry; here our highest good is pleasure.
伊比鳩魯的學說和蘇格拉底及柏拉圖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強調遠離責任和社會活動。伊比鳩魯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快樂包括肉體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伊比鳩魯區分了積極的快樂和消極的快樂,並認為消極的快樂擁有優先的地位,它是「一種厭足狀態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同時,伊比鳩魯強調,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趣時,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是否可能獲得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他還強調,肉體的快樂大部分是強加於我們的,而精神的快樂則可以被我們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賞藝術等也是一種樂趣。自我的慾望必須節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
伊比鳩魯相信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但他並不認為原子的運動受各種自然法則的支配。伊比鳩魯否定宗教,否認神是最高的法則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視必然原則。伊比鳩魯悖論(Epicurean Paradox)是其著名遺產之一。伊比鳩魯也同意德謨克利特的有關「靈魂原子」的說法,認為人死後,靈魂原子離肉體而去,四處飛散,因此人死後並沒有生命。他說:「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伊比鳩魯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因為對自身對死亡認識是對死亡本身的無知。
伊比鳩魯的學說並沒有發展出科學的傳統,但它自由思維的態度和反對迷信的實踐,一直得到羅馬帝國早期一些上層階級成員的尊敬。而在今天,「Epicurean」這個詞已經具有貶義,用來形容那些追求享樂的人們。

罪惡問題(Problem of evil)是宗教哲學和神學中如何使邪惡或苦難與全知全能全善的神和諧的問題,由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提出。罪惡問題又被稱為邪惡問題、苦難問題或伊壁鳩魯悖論(Epicurean Paradox)。試圖解決這一難題的理論稱為神義學(en:theodicy)。

前提

在分析罪惡問題前,一些概念必須加以明確定義,這是由於宗教信仰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神是誰或什麼?
什麼是惡?
什麼是全能(en:omnipotence)?
以及什麼是全善(en:omnibenevolence)?

表述

伊壁鳩魯的表述
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惡」而阻止不了,那麼上帝就是無能的;
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惡」而不願阻止,那麼上帝就是壞的;
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惡」,那麼上帝就是既無能又壞;
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惡」,那為什麼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惡」呢?

邏輯表述

文句式
神存在(前提)
神全能(前提,或者由「神」的定義得為真)
神全善(前提,或者由「神」的定義得為真)
所有全善的生物都反對任何的惡。(前提,或者由「全善」的定義得為真)
所有全善的生物如果可能會立即消滅任何的惡。(前提)
神反對任何的惡。(由3和4得出的結論)
神可以立即徹底的消滅惡。(由2得出的結論)
神會立即徹底的消滅惡。(由3、5和7得出的結論)
惡存在而且可能永遠存在。(前提)
8和9矛盾,因此至少一個前提不成立:或者神不存在,或者神不全善全能,或者神有理由不立即這麼做,再或者惡不存在。

反面意見

1710年,萊布尼茨提出神義學系統研究罪惡問題,解釋為什麼神允許惡存在同神的全善不矛盾。

惡的定義
5世紀神學家奧古斯丁針對罪惡問題提出反駁,後來成為最常見的反駁之一。他定義「惡」為善的喪失。所有的「惡」都是與善的事物相對立而言的,例如不和諧、不公平、失去生命或自由等。這一論證被稱為對比神義論。但是對比神義論是建立在一個對於道德的形上學的解釋上——善和惡沒有道德標準。
奧古斯丁還提出經受苦難有潛在的好處。對此的反駁則是一個全能的神可以給世界這些好處,但不需要世人經受這些苦難。
一種反駁認為,「惡存在」這一判斷需要一個道德標準判斷善惡。有神論認為是神制訂了這個標準,因此如果沒有神,則沒有辦法判斷善和惡。但無神論認為善惡不需要神制訂標準就可以通過推理進行判斷,實際上這一標準就是社會上所有人都同意的一個契約。
還有一些神學理論認為人不知道善和惡的確切意義,神為人準備了一個人可能不理解的善的計劃,一切以人的理解判斷神是否存在都是短視行為。問題在於這一理論並不是經驗性的,從而是不能被證偽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人們不理解善和惡,我們的一切思維和行動都基於我們的感受。根據這些感受我們得出推論,例如認為我們是人有四肢,而事實上我們可能僅僅是做夢的蝴蝶只有翅膀(參見莊周夢蝶)。但既然我們感受不到這些,則我們的推理和我們的感受是自圓其說的。

反面意見之謬誤
在最近熱門的網路文章《教授與學生》中提到: 「惡是善的欠缺」只是提出一個說法來解釋「什麼是惡」, 而並沒有解決「為什麼上帝不去解決惡」。
例如,有個人預知了大海嘯的發生,並且他有能力阻止此事件的發生, 但是他不去阻止,並且數十萬人死亡因此死亡, 我們絕對不會說他是善的,甚至有絕大部分的人會認為此人是惡者,因為有能力卻不做。
並且,進一步的說明「神的善或許跟我們的善不同?」的說法。 若神的善與我們認知的善不同,那麼許多我們自認為的事情也會不同。 例如文章中提到,神說在審判之後給基督徒永生,而只給他們十天,說這是神定義的永生。 或是把基督徒丟到地獄裡,說那是神說的天堂。
也就是說,從定義上去試圖解釋善惡的矛盾是不太可行的。

Sunday 20 July 2008

Carl Jung

另一位泰斗
发现,泰斗之间一般都吵翻了

卢梭和伏爾泰
弗洛伊德和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也是个精神科医生。他是分析心理学的始创者。

生平

出生于瑞士一个凯斯威尔的村庄。荣格六个月大时,家庭移居到莱因瀑布边的洛封城堡。父亲是一个牧师。荣格从小受家庭宗教气氛的影响,对宗教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他认为其父身为牧师却丧失真心的信仰且无力面对现实,只能讲述空洞的神学教条,再加上他本人在少年时期在领圣餐时心中毫无感觉,不符他的期望,对基督教非常失望。荣格更做过一梦,其中上帝的粪便击碎精美的教堂,因此荣格背离了基督教。
1895-1900年,荣格在巴塞尔大学学习医学,随后在苏黎世伯格尔茨利精神病院谋得助理医师职位,在布洛伊尔手下实习。其间他进行了高尔顿词语联想实验的研究,积累了最初的声誉。荣格1905年任苏黎世大学精神病学讲师,后来辞去职务自己开业。荣格对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很感兴趣,与之通讯,参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运动,共同创立了一个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并任第一屇主席,后因两人的学说产生分歧而决裂。由于此决裂弗洛伊德将荣格的名字一笔勾消。荣格曾任联邦技术大学及母校巴塞尔大学教授,又获牛津大学及哈佛大学等颁授荣誉博士学位。1961年6月6日去世。
荣格在与弗洛伊德决裂后成曾经忧郁数年。他曾见到幻像也曾感觉到众多鬼魂聚集在他家中。其中一个幻像是一位有翅膀而又跛脚的老人菲利门,另一个幻像是一位美貌的女士。这两位成为他日后老智者(自性)及阿尼玛的样本。
因为荣格对宗教毫无忌讳,他对中国道教的《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易经》,及佛教的《西藏度亡经》、禅宗皆深入研究。他也对西方炼金术着迷。他在《太乙金华宗旨》及西方炼金术找到与他个性化观念相同之处:调和有意识的自我与无意识的心性。
他也在解梦方面有杰出成就。据他估计,自己一共大约解过80000个梦。荣格的学说与弗洛伊德最大的分别,是他的理论得到较广泛的考察证据。相对于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愿望的隐晦表达,荣格更强调梦具有一种补偿作用。梦不是伪装和欺骗,而是一部用特殊语言写成的书。在梦的分析上,荣格强调不应该仅局限于单独的梦,而是关注梦的系列,着重分析与个人有重要影响的“大梦”。同时,荣格对梦的一些神秘现象也产生了兴趣。荣格按时间顺序把梦分成指向过去的梦(即通常的对过去生活进行回应的梦)、同时不同地的梦(即梦见的一件事正好在现实的某一角落同时发生)和指向未来的梦(即预言的梦)。对于后两者因违反因果律,在当今科学无法得到解释。荣格认为应该用现象学的观点理性地看待,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排斥。
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对原始人类的心理进行考察,提出集体无意识这一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他提出内倾和外倾的心理类型。并与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功能类型进行匹配。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性、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
在他晚年时,荣格在梦中得到启示,回头研究西方的宗教。在最满意著作《答约伯》中批判犹太教、基督教的耶和华。也许因为个人的经历,他批判约伯记中耶和华对约伯的回答。此一充满怨恨苦毒的批判招致宗教界的反对与批评。由于他年事已高,他对这预料中的批评并不在乎。他也认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并不完全,欠缺一女性的角色。
荣格是一位学贯东西、著作等身的学者,在世界心理学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是心理学的鼻祖之一。

个性化

个性化(Individuation)或译个体化:心灵成长的目标,也就是自性的实现(Self Realization),其方法为融合有意识的自我(ego)与无意识中的阴影与阿尼玛或是阿尼玛斯让自性实现。

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荣格认为在潜意识中有个人潜意识及集体潜意识。他考察非洲及美洲等地原始人类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梦并比较西方人与东方人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与梦,发现许多共同的原型而得到的结论。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的部分,它是几千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一种遗传倾向。这些遗传倾向被称为原型。各种原型在梦、幻觉、幻想、神经症中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相对于弗洛伊德的无神论顷向,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中充满了神的形象。

原型

原型(archetype)是集体潜意识中荣格所发现人类不分地域与文化的共同象征(symbols)。
阿尼玛(Anima):男人潜意识中的女性性格,只有一个。阿尼玛也是男人心目中女人的形象。当男人对女人有一见钟情的感觉时,他可能是将他心目中阿尼玛的形象投射在这女人身上。荒原狼中的赫尔米娜就是黑赛心中的阿尼玛。
阿尼玛斯(Animus):女人潜意识中的男性性格,可以有多个。泼妇很可能有负面阿尼玛斯。青蛙王子中的青蛙与王子都是公主心中阿尼玛斯形象的投射。
阴影(Shadow):潜意识中与自我(ego)相反的性格。电影《蝙蝠侠:开战时刻》(Batman Begins)中的阴影联盟(the League of Shadows)代表人性中负面的阴影。布鲁斯为父母复仇的意念就是他心里的阴影。要成为济弱扶倾打击犯罪的蝙蝠侠,布鲁斯必须先克服心中为父母复仇的意念。
自性(Self):也就是心、性、或本性,人心灵的中心,以曼荼罗(mandala)为象征。其他代表象征有太阳,黄金,石头,树等等。

其他学说/概念

情结(the complex):情结是个人无意识中的成份。
共时性(synchronicity):荣格认为两件或多件事于同时发生有其特殊的意义。在有翅膀的菲利门出现前,荣格发现一只少见的鱼狗死在湖畔。他认为这两件事于同时发生有关联。
里比多(libido):与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纯粹性的潜力不同,荣格认为里比多是普遍的生命力,除表现在生长及生殖方面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
人格面具(persona):人们在他人眼中表现出的形象,通常是社会和公众期许的形象。中国大陆的样板雷峰就是一个理想的人格面具。
内向/外向(introvert/extravert)

著作列表

荣格著作极丰,全集共19卷,其中卷6至卷9是他理论体系的主干,包括心理类型、心理结构与动力,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潜意识心理学》(1912年)、《心理类型学》(1921年)、《分析心理学的贡献》(1928年)、《回忆、梦、反思》(1965年)、《答约伯》等。
以下为已翻译为中文的著作:
《心理类型学》(Psychological types or the psychology of individuation)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Analytical psychology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
《人及其象征》(Man and his symbols)
《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The spirit in man art and literature)
《回忆、梦、反思》(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Saturday 19 July 2008

Sigmund Freud

大人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猶太人。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由此演變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著作《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性衝動」(Libido)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慾望和戀母情結(即伊底帕斯情結,參見:伊底帕斯),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娶父的慾望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參見:厄勒克特拉),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其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論自誕之生到如今,卻一直飽受爭議。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奧地利帝國摩拉維亞(今捷克)弗萊堡(Příbor,Czech Republic)一個猶太人家庭。他母親共生了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他是長子;但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他的家庭財政緊張,居住擁擠,但他的父母儘力撫養他們。
弗洛伊德的早年生活很少為人所知,因為他至少兩次銷毀他的個人紀錄,一次是1885年,第二次是1907年。

弗洛伊德幾乎終生每天抽一盒雪茄;直到1939年9月23日因下顎癌而安樂死去世。

人格基本構結

弗洛依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弗洛依德把人的動機歸納為餓、渴、睡、性等,其中性慾佔主導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會法規等現實條件的制約(超我),受到壓抑得不到紓解的衝動而透過夢、失語等形式來尋求滿足。弗洛依德相信一個人如果以前曾經有一些創傷性的事件而引致心理有問題,只要他能夠知覺地再將那事重演一次,並將本我、自我和超自我作回平衡的處理,那麼問題就會解決。
[編輯]夢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他更大膽地認為這些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多半是和「性」有關的。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心理防衛機制把人的本我願望壓抑下去,在潛意識的活動中的主要內容被壓抑的願望並非是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徵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徵的。佛洛依德認為夢是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組成的。前者乃夢的表面形式,像經過扭曲與偽裝的「密碼」,以表現隱夢。佛洛依德認為夢可以使睡者的內心渴望滿足;另一個是睡者的求生機制,藉著在夢中重新經歷生命的創痛來保護自己。

創新

早期著作
潛意識
弗洛伊德對當代思潮貢獻最著者,許為其動態潛意識之概念。19世紀西方主流思潮為實證論,相信人可取得關於自身及其所處環境之真確認知,並以明智判斷予以掌握。弗氏則認為自由意志本為幻念,人無法全然意識到自我所思,且行為之因由與意識層次所思,關係極微。潛意識之概念所以有破有立,在於弗氏提出意識的層次之說,「在表層之下」另有思緒運作。弗氏稱夢為「通往潛意識之王道」,提供與聞潛意識生活的最佳入徑,並為說明潛意識「邏輯」之佳例,此邏輯則與意識層次思緒之邏輯迥異。弗氏在其夢的解析一書,發展最初的心理拓樸學,論證潛意識之存在,並描述如何與聞潛意識之法。前意識(the preconscious)則視為存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思緒層,欲探求之不難。弗氏認為啟蒙理念、實證論、與理性論之完備,可藉由理解、轉化、與掌控潛意識而得,而非予以否認或壓抑。

性心理發展
主條目:性心理發展
弗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慾的發展,如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慾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慾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陽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的禁忌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慾固著於父親。
弗氏希冀此模型能放諸四海皆準,故轉求古典神話和當代民族誌以為比較素材。弗氏戀母情結一詞,原名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弗氏如是言道:「我從自己身上發現對我母親的愛,對我父親的妒。如今我認為此乃孩童遍存之現象。」弗氏嘗試於心理動態層面落實此發展模式。每一階段均為邁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進程,該成熟期將產生堅實自我,並發展出延遲慾望滿足之能力。(參見《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弗氏視伊底帕斯衝突為性心理發展與啟蒙之型態,藉此指出他所確信人性對亂倫的渴求,與壓抑此慾望之必要。他並轉求文化人類學對圖騰崇拜的研究,主張此崇拜以儀式性演繹,正反映出部落型態之伊底帕斯衝突。
任何對弗氏思想的討論,若不觸及其影響力深遠又爭議不斷,關於女性角色與心理層面之議題,便無以稱之完備。雖弗氏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與教育之健將(參見其〈開化性道德與當代神經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義人士辯言,弗氏對女性性發展的看法,不過讓西方文化中女性的進步倒退數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靠攏。弗氏相信女人為殘缺之男,必須學習接受自身的毀傷(缺了陰莖),服膺想像的生理誡命。他據此提出如陰莖欽羨與進行閹割等術語,描述意欲於家庭以外場域,展其才學的女性心理,不僅「豐富」了歧視女性的辭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權的斲傷,並徒增女性進入傳統以來由男性主導之社會場域的障礙。
雖弗氏論點受到關心女性平權人士質疑,然如朱立葉·米契爾(Juliet Mitchell)、南西·查德羅(Nancy Chodorow)、潔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蓋洛普(Jane Gallop)、珍·弗萊斯(Jane Flax)等女性主義理論家,認為精神分析理論與女性主義所謀者並不分馳,可如面對如其他理論傳統,將其納為己用,去除其中性別歧視成分。另一女性主義者舒拉米斯·費爾史東(Shulamith Firestone),也認同弗氏理論對女性主義運動仍有所用。在其〈弗洛伊德主義:誤導之女性主義〉(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論及弗氏論點基本言之可謂正確,除一重要細節須作修正:即弗氏寫道「陰莖」處,都可換為「權力」一詞。
此外值得注意處,為弗氏早先認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時期之性踰矩(sexual abuse),但晚後捨棄此稱為誘姦理論(seduction theory)的說法(參見其〈性踰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許多案例中均發現,孩童時期性踰矩之記憶,並非出自事實,多源出想像。弗氏轉而重視伊底帕斯理論,斷言人潛意識均希冀與雙親發生性關係。

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與超我(id, ego, and superego)。
潛意識的本我(拉丁字為「it」,原德文字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我們最為原始,屬滿足需求的思緒;此字為弗氏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屬潛意識的超我(德文字為「Über-Ich」)代表社會引發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倫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屬於意識層次的自我(Ich)則存於原始需求與道德/倫理信念之間,以為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適應現實的能力,以涵納本我與超我的方式,與外在世界互動。認為心智並非具單一與同質性之物此一立論,仍持續深遠的影響著心理學領域以外的人們。弗氏極為關注心智這三部分之間的動態關係,特別是三者間如何互相產生衝突的方式。

心理防衛機制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衝突,會使用心理防衛機制。使用這個機制需要愛慾(Eros)——此為希臘愛神之名;羅馬神話則名為丘比特(Cu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衝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衝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禦機制此一領域的研究相當傑出,但她將首開防禦機制先河的榮耀歸於其父。防禦機制有以下數種:否認(denial),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轉移(displacement),壓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補償(compensation),昇華(sublimation),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否認」為避免去意識到對自我產生威脅的不快之事實或現實。例如學生接到表現不佳的成績單,而對自己說成績並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辯稱,弗氏的「否認」,與尼采歸為奴隸或畜群道德的「憤懣」(ressentiment )和「價值的再價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極高。
「反應結構」為意識性的採取某種與潛意識所欲之完全相反的進向。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一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
「轉移」為情緒從危險物轉向安全物。例如擊打枕頭,以避免攻擊某人。
「壓抑」為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如戰爭創傷),強制驅離意識層次;「抑制」則為有意識的進行同樣工作。
「投射」是將基本上本屬自身一部份某種不快的思緒、動機、慾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A不喜歡B,但不想如此承認的A,便將自身情感投射到B身上,而說是B不喜歡他(她)。
「理智化」為在情感上讓自我脫離壓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過接受現實,而經由合理化解釋來進行自我脫離。
「合理化」為透過建構邏輯的正當性來作出某個決定,而此決定最初之所以成形,是來自完全不同於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狀態。例如甲為了聽自我成長課程而購買MP3播放機,但卻怕真正的理由無法被人苟同,而告訴友人是為了聽古典搖滾才購買播放機。
「補償」乃因無法達成某種行為,而代之以另一種行為。例如第一個小孩很會讀書,第二個小孩便可能常逗父母開心來博取注意。
「昇華」是將衝動導引至社會認同的行為上。如以黑暗陰沉之詩描寫人生的女詩人愛蜜莉·狄金森,其創作活動本身即為一例。

生死驅力
弗洛伊德相信人類由相衝突的兩種中心慾望所驅動:原慾能量愛慾與死亡驅力死慾。弗氏所謂的愛/原慾,包含所有創造性、及產生生命的驅力。死亡驅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內在的衝動,欲回歸至平靜狀態,甚至最終回到不再存在。弗氏直到晚年才認知到死亡驅力,而這兩種驅力的對照,代表了弗氏思想風格的一大革命。

宗教心理學
弗洛伊德於不同作品中解釋宗教起源。《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一書,提出人類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弗氏精神分析裡論,男孩生命早期對母親抱有性慾,此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係而嫉妒他。兒子們瞭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可怖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象徵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
《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弗氏裡論重建聖經歷史,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弗氏思想在《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書另有發揚。論及宗教為一種幻象(illusion),弗氏強調其為一幻奇結構,人若要成長入成熟期,必須脫離此結構。弗氏對潛意識的處理,則偏向無神論。

弗洛伊德的遺產

心理療法
弗洛伊德身受醫師訓練,因此深信其研究與成果為科學產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後的心理學者與學院人士,對他的研究與實踐多所批判。某些如朱立葉特‧米契爾(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緣由在於弗氏基本立論──即潛意識的懼怕與慾望,啟動我們意識層次的思想及行為──挑戰了關於世界本身,屬於普遍性與客觀性的看法。某些擁護科學人士,認為此說讓弗氏理論失效,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另擁護弗氏人士,則認為此說同讓科學失效,也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與弗氏生前所經歷的醫學與學院二者,維持相同的曖昧關係。
當今嘗試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療師,以不同方式與弗式精神分析產生關連。某些治療師修改弗式取向,發展各種精神動態(psychodynamic)的模式與療程。有些則拒斥弗氏的心理模型,但將其療法的某些部分,特別其中仰賴患者言談以為治療形式者,加以改編再使用。精神醫師(psychiatrists)身受醫學訓練,但如同弗氏時代的醫師,多排斥弗氏的心理理論,療程中並不重視言談,而多仰賴激活心理藥物(psychoactive drugs)。
弗氏的心理理論今日爭議仍大,許多重要的學院與研究領域之精神醫師,認為他不過是個郎中;但也有其他這方面的重量級人士,認同弗氏的理論核心。精神失序常視為純然的腦疾,基本上屬遺傳性病源。此觀點強調心理疾病的生理構成。弗洛伊德則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構成與環境因素之共成,何者較為重要,則因人而異。

哲學
不論精神分析作為哲學的形式其價值為何,弗洛伊德引介下列三個概念,與前此西方哲學產生斷裂。
他創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笛卡兒的我思(cogito)。對弗洛伊德而言,思緒產生的程序,非主體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歷史角度觀之,馬克思意識型態的分析早於弗洛伊德,但後者更將主體性之闇眛不明視為根本。二者之後,人實踐的目標,及用來合理化其目標的想法,其構成核心不外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馬克思的社會階級角色。
在夢、口誤、神經病徵、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構建等,這些看起來全然難解、無理、和無意義的素材中,弗洛伊德檢視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對言之,在工作活動、政治哲學、制式社會行為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純然專斷和怪異的元素)。
弗洛伊德從言談治療引進創新的言說技術,藉此讓人透過間接洩漏潛意識內容的方式以消減沮喪。精神分析療程的逆向程序,顯示了個人如何依據符號壓縮與情緒轉嫁的邏輯,以潛意識方式形成其所遭遇的諸種問題。

批判回應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模型遭受諸多批判。有些人攻擊弗氏認為兒童為性生物的立論(連帶波及弗氏發揚的性概念)。另些人雖接受弗氏的性概念,但認為此種發展模式並不具普同性,對於健康成人的發展而言也非必須,另強調社會及環境因素的重要性,並認為需重視弗氏較為忽略的社會動能因素(例如階級關係)。這一支批判弗氏的思想,深受赫伯特·馬庫色作品影響。
也有人批評弗氏拒斥實證論的態度。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形構出一套分辨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他認為一切合理的科學理論,均具備能夠證明其存偽(falsifiable)的可能。若一理論無法存偽,便不能稱之為具備科學性。波普指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永遠可被「證實」,因無任何行為得以證明其存偽。雖然科學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然而在科學哲學與一般哲學領域內,仍有爭議。學院派心理學通常僅區分出「理論」與「假設」,前者過於抽象無法證明其存偽,後者雖源自理論,卻可能經研究予以驗證。
行為主義、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及認知心理學均視精神分析為偽科學,而予以拒斥。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堅持精神分析看待人的觀點,既苛刻也不正確。心理學其他學派則建構心理治療的替代方法,其中包含了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及諮情治療(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

弗洛伊德的學說造就了超現實主義的出現。

works
《歇斯底里症研究》,與約瑟夫·布魯爾(Josef Breuer)合著。(Studies on Hysteria / Studien über Hysterie,1895)
《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Die Traumdeutung,1899)
《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學》(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 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1901)
《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1905)
《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 / Totem und Tabu,1913)
《論自戀》(On Narcissism / Zur Einführung der Narzißmus,1914)
《超越快樂原則》(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 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1920)
《自我與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 Das Ich und das Es,1923)
《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 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1927)
《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1929)
《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 / Der Mann Moses und die Monotheistische Religion,1939)
《精神分析概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 Abriß der Psychoanalyse,1940)

Friday 18 July 2008

Ethel Lilian Voynich

小时候,是书架上有什么书都拿来读
但是,对小说兴致一直不大
所以,才老成这样,却对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连入门的水准都没有
可,这样的自己,居然时不时涂抹两笔小说
实在,有点讽刺

那时,不爱小说
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和上下五千年
到了中学开始,一天盯着古文书

所以说,牛虻是罕见的我读了两遍以上的小说
自己真的不是小说爱好者

觉得牛虻在南美的13年一定很厉害
他后来成长为了这样的酷角色

据说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

由此可见,牛虻是很疯狂的虫子!:)



Ethel Lilian Voynich, née Boole (May 11, 1864, County Cork, Ireland – July 27, 1960, New York City) was a novelist and musician, and a supporter of several revolutionary causes. Her father was the famous mathematician George Boole. Her mother was Mary Everest (niece of George Everest) She was married to Wilfrid Michael Voynich, revolutionary, antiquarian and bibliophile; who is the eponym of the Voynich manuscript.

She is most famous for her novel The Gadfly, first published in 1897 in the United States (June) and Britain (September), about the struggles of an international revolutionary in Italy. This novel was very popular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was the top best seller and compulsory reading there, and was seen as ideologically useful; for similar reasons, the novel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By the time of Voynich's death The Gadfly had sold an estimated 2,500,000 copies in the Soviet Union.
In 1955, the Soviet director Aleksandr Fajntsimmer adapted the novel into a film of the same title (Russian: Ovod). Composer Dmitri Shostakovich wrote the score (see The Gadfly Suite). The Romance, a segment from this composition, along with some other excerpts, has since become very popular. Shostakovich's Gadfly theme was also used in the eighties, in the BBC TV series about Reilly's life.
According to historian Robin Bruce Lockhart, Sidney Reilly — a Russian-born adventurer and secret agent employed by the British 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 met Ethel Voynich in London in 1895. Ethel Voynich was a significant figure not only on the late Victorian literary scene but also in Russian émigré circles. Lockhart, who was also a British Secret Service agent, claims that Reilly and Voynich had a sexual liaison and voyaged to Italy together. During this scenic tarriance, Reilly apparently "bared his soul to his mistress," and revealed to her the story of his strange youth in Russia. After their brief affair had concluded, Voynich published in 1897 her critically acclaimed novel, The Gadfly, the central character of which, Arthur Burton, was allegedly based on Sidney Reilly's own early life.[1] However, Andrew Cook, a noted biographer of Reilly, disputes Lockhart's version and counters instead that Reilly was perhaps informing on Voynich's radical, pro-émigré activities to William Melville of the Metropolitan Police Special Branch.[2]
Our Friend Ethel Lilian Boole/Voynich [1], a 2007 English translation by Séamus Ó Coigligh of Evgeniya Taratuta's Russian work of 1957 can be downloaded free from the Catalogue of Cork City Libraries [2] in PDF form.

A minor planet 2032 Ethel discovered in 1970 by Soviet astronomer Tamara Mikhailovna Smirnova is named after her.[3]

Works

Stories from Garshin (1893)
The Gadfly (1897)
Jack Raymond (1901)
olive Latham (1904)
An Interrupted Friendship(Russian Ovod v Izgnanii(meaning The Gadfly in exile) (1910)
Put Off Thy Shoes (1945)

《牛虻》内容提要:

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伯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院长蒙泰尼里神父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伯顿家中,名义上他是伯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泰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泰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作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

蒙泰尼里调到罗马当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父。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他们的被捕,琼玛本是不相信亚瑟出卖了革命党人的,但亚瑟却在出狱时精神崩溃般的说出了是自己出卖的。并且没有发现琼玛一直在自己的身边。琼玛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而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泰尼里神父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想过要自杀,但为了一个该死的教士不值。他一铁锤打碎了曾经心爱的耶稣蒙难像,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他们 都只是昨日曾崇拜的偶像,泥塑的雕像!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他受命于玛志尼党揭露教会的骗局。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乃是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突然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泰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因曾经的旧伤发作,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泰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动情地诉说了他的悲惨经历,企图打动蒙泰尼里—那个自己一直深爱的人。要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作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蒙泰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因心脏动脉瘤致死。

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自己解决掉了自己的枪决,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

无论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来飞去的牛虻

至此,琼玛才豁然领悟:牛虻就是她曾经深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

埃塞尔·伏尼契因《牛虻》一书蜚声全球。然而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却鲜为人知,她娴静外表下澎湃着革命激情,她的作品问世之初,在英美并无多少拥趸者,而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找到了知音…… 俄罗斯《环球月刊》介绍了伏尼契夫人的传奇人生:

她写了众多小说,但仅有一部流传后世。她在英美读者中并无多少拥趸者,但她娴静外表下澎湃的革命激情,却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找到了知音。人们争相阅读她的作品,将主人公奉为偶像。而她,直到垂暮之年,才知道自己的书在俄罗斯受到如此膜拜,甚至被奉为自由的旗帜。她就是《牛虻》的作者埃塞尔·伏尼契夫人。

埃塞尔1864年出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她呱呱坠地半年后,父亲便撒手人寰。孀居的母亲决定带5个女儿前往伦敦谋生。背井离乡前,母亲领着埃塞尔来到该市最著名的布拉尔尼古堡。

埃塞尔是头一回来到古堡。妈妈指着布满苔藓、经历了海风洗礼的布拉尔尼石说: “人们深信,所有触摸过这块石头的人,都会被赋予天赋。”

生性好奇的埃塞尔反问道:“如果摸两次,是不是能获得双倍的天赋?”母亲被问住了。勤思善问的埃塞尔经常令学识渊博的母亲不知所措。

埃塞尔喜欢歪着脑袋,听母亲讲述收容落难的意大利革命家卡斯泰拉马列伯爵与玻埃里奥的往事。他们被判终身流放美国。赴美途中,他们要求船长调转船头,前往英国,遭到拒绝,他们便掀起了叛乱,并得到了船员的支持。古道热肠的埃塞尔一家收留了他们,帮助他们恢复了健康。埃塞尔听得分外专注。她暗想,当流放犯是何等浪漫的事啊!成为流放者的救星,也很不错。

结识偶像

1882年,埃塞尔继承了一笔遗产,前往德国学习钢琴。布拉尔尼石赋予了她出众的音乐禀赋,但不幸却降临在她头上:毕业后,她患上了严重的手指痉挛,不得不忍痛放弃成为职业钢琴家的理想。

她非常沮丧,决定用支付学费后余下的钱做路费,游历欧洲。她的足迹遍布德国、波兰、瑞士,并在巴黎居住了一年。

参观卢浮宫时,一位无名画家于16世纪创作的肖像作品深深吸引了她。画中的意大利小伙,黑衣黑帽,目光忧郁,但却异常高傲。凝望这位与自己不同时代的青年,埃塞尔心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他曾经历过痛彻心扉的磨难。突然间,埃塞尔觉得自己的失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她的心情豁然开朗,三天两头地前往卢浮宫,只为与画中的青年进行目光的交流。

埃塞尔平时只穿黑衣服,她是在模仿她最崇拜的意大利烧炭党人朱泽培·马志尼。马志尼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放中度过,他青年时代便发誓只穿黑衣,以哀悼灾难深重的祖国。离开巴黎时,埃塞尔买下了那幅无名肖像的复制品,并终身携带它。

但与真正的偶像结识,是在1881年春。英国报纸上处处是沙皇遇刺的消息,埃塞尔在阅读了《俄罗斯的地下革命》一书后,非常崇拜其作者斯捷普尼亚克。终于,在《自由》杂志出版人夏洛特的帮助下,英国女子结识了她的俄罗斯偶像。斯捷普尼亚克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医生家庭,在圣彼得堡炮兵学院学习期间接触了自由思想,并投身革命。他写传单、绘制木版画、向普通百姓宣传革命理想,后来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与许多民粹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斯捷普尼亚克与妻子芬妮非常喜欢埃塞尔,昵称她为“小面包”,并教会她俄语。埃塞尔萌生了游历俄罗斯的念头。两年间,她在圣彼得堡居住过,又到沃罗涅日的大贵族韦涅维季诺夫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并参加了当地革命组织的活动。两年后,她返回了英国。

收获爱情

当时,流亡英国的俄罗斯革命者生活窘困,而埃塞尔能言善辩,一直努力帮助他们募集资金。她向英国富商们讲述了她在俄罗斯的见闻、俄罗斯革命者的大义凛然,每次都能引得对方慷慨解囊。她总是分文不留,将支票或是现金转交给斯捷普尼亚克。

在帮助俄罗斯革命者的同时,埃塞尔也收获了爱情。1890年秋,埃塞尔在斯捷普尼亚克家中喝茶时,忽然闯进来一位衣衫褴褛的不速之客。他叫米哈伊尔·伏尼契,是从俄罗斯辗转来到英国的流浪者。伏尼契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他参加过俄罗斯和波兰的革命,曾被流放西伯利亚。突然,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埃塞尔:“你1887年的复活节是在华沙过的吗?”

埃塞尔点点头。

“你去过城堡对面的街心花园吗?”埃塞尔有些吃惊。

“当时我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被捕,被囚禁在城堡里。天天望着花园发呆,有一天偶然发现了你。后来,你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了。没想到能在这里再见到你。”

旧制度的反抗者、蒙难者、为自由事业而饱经磨难、浪漫的邂逅……这契合了埃塞尔对终身伴侣的所有期盼。1892年夏天,埃塞尔成了伏尼契夫人。

创作生涯

斯捷普尼亚克建议埃塞尔以那幅她所挚爱的肖像为原型,写一部小说,她欣然同意了。

在《自由俄罗斯》杂志从事编辑和翻译工作的同时,埃塞尔开始构思她的小说。她把肖像画中意大利青年的忧郁眼神与斯捷普尼亚克的传奇经历结合在一起,又回忆起被她家所收容过的意大利革命者。或许,主人公应该是俄罗斯人?

考虑再三,最终,主人公被起名为亚瑟,一半英国血统,一半意大利血统,他“ 个子不高、软弱,很像那幅意大利肖像画中的男子……”

繁重的工作加上小说创作,令埃塞尔身心俱疲,她独自前往佛罗伦萨,想稍事休息,并完成《牛虻》一书。在那里,她笔耕不辍,她感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亚瑟的生活。有时,她会为亚瑟感到惋惜,是不是给他制造的打击太多了?

她太投入了,以致当地发生地震,居民惊慌失措,她竟然完全没有感觉到。一页又一页的稿纸铺满了居室的每个角落,亚瑟的形象日益丰满。4个月后,她携书稿返回伦敦。

正在她筹备出版此书时,她的偶像斯捷普尼亚克突然去世了。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终于病倒了。但她挣扎着站了起来,她要出版这本书,献给这位拥有“雄狮一样坚强的心脏和婴孩一般友善心灵”的友人。 小说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发行,印数不多。美国书评人认为,这本书对于年轻人相当有害,因为“书中充满了不恭和对神明的亵渎”。恶毒的评论反倒给书做了广告,该书在美国很快便销售一空。在老友萧伯纳的帮助下,《牛虻》被搬上了伦敦甚至纽约的戏剧舞台。

埃塞尔非常希望《牛虻》被译成俄文。直到1898年,该书才开始在俄罗斯的一家杂志上连载,部分章节被强令删节。

始为人知

1920年,伏尼契夫妇前往美国定居,有两件行李被她视若珍宝:意大利青年肖像的复制品和挚友斯捷普尼亚克的照片。 

丈夫开始在纽约一家书局工作,大腹便便、锱铢必较,他早就抛弃了昔日的革命思想,夫妻感情出现了危机。1930年,丈夫去世了,她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荒疏许久的钢琴成了她的知音。

而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俄罗斯,《牛虻》成为最抢手的书籍。主人公的浪漫英雄主义令不少青年男女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不少人因此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55年,苏联读者终于从《Who is who?》中得知她仍然健在,居住在美国。众多苏联记者蜂拥而来,将她的陋室挤得水泄不通。美国记者自然也不肯放过她,这位英国作家60年前写成的作品,如今在苏联变成了经典!苏联人给她寄去稿费,她每天都能收到苏联读者的热情洋溢的信件。苏联人甚至将电影放映器材搬到她家中,给她播放了苏联拍摄的同名电影。1960年底,96岁高龄的埃塞尔平静地合上了双眼。她留下遗言,希望将骨灰撒在纽约中央公园,让它们随风飘散

Thursday 17 July 2008

Hieronymus Bosch



前两日,诹完了一篇小说,百无聊赖型的,自创的草莓歪理
文章的cover用了Hieronymus Bosch画的名画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第一次看见这画时,觉得它和dali的画一样抽象
后来,才知道,这是位古人
dali大约受了他的影响才对
不过,他那个年代,还没有所谓的超现实主义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是最典型的Tritych作品
Tritych可以翻译成中文:三联画
这是一种有趣的表现形态

在建筑上,Notre Dame de Paris巴黎圣母院据说也是Tritych诠释的

在电影世界里,自己曾很钟情一部戏
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1989)
当然内容过分血腥,但布景实在太美,用的就是典型Tritych
整部戏,犹如宏大歌剧般华美
但,据说实际上是导演对英国铁娘子政权的抨击与讽刺

无论如何,实在华美
(这是关于这电影的一份中文评论,写到心里去了!
赞!http://www.douban.com/subject/discussion/1006138/)

无论如何Hieronymus Bosch的创作,亦是华美!











希羅尼穆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其真名為Jeroen van Aken,另名Jeroen Bosch;西元1450年-西元1516年八月)是一位十五至十六世紀的多產荷蘭畫家。他多數的畫作多在描繪罪惡與人類道德的沉淪。波希以惡魔、半人半獸甚至是機械的形象來表現人的邪惡。他的圖畫複雜,有高度的原創性、想像力,並大量使用各式的象徵與符號,其中有些甚至在他的時代中也非常晦澀難解。波希被認為是20世紀的超現實主義的啟發者之一。
他的真名是Jheronimus(或Jeroen)van Aken,意思是「亞琛來的人」。他在一部份畫作上署名Bosch(荷蘭文,音近英文Boss),取自他的出生地斯海爾托亨博斯。在西班牙文中他則多被稱為El Bosco。
波希出生於繪畫世家,他的雙親分別是荷蘭與德國人。他大部分的人生都在斯海爾托亨博斯渡過,這是十五世紀當時布拉班特(今荷蘭南部)一個熱鬧的城市。1463年時,約13歲的他可能曾目睹在當地發生的嚴重火災。不久之後他成為知名的畫家,甚至曾接到海外的委託。1488年他加入了「Our Lady」兄弟會,一個極端保守的信仰組織,由40位斯海爾托亨博斯當地有權勢的市民,以及歐洲各地7000多名的會員組成。

風格

波希製作了多幅三連畫(triptych)──繪在三片接合起來的木質屏風上的畫作,其中最有名的是《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亦作《塵世樂園》[1])。這件三連畫的左幅,描繪了樂園中的亞當與夏娃與眾多奇妙的生物;中幅以大量裸身的人體、巨大的水果和鳥類描寫人間的樂園;右幅則是地獄的情境,充斥著大量造型奇幻的獄卒,以怪異的酷刑逞罰各式罪人。三件畫作合起時,觀賞者可見上帝創造地球的灰色裝飾畫。
這些畫作有一層較粗糙的顏料表層,與傳統法蘭德斯(Flemish)風格,以平滑的表面修飾人為的不自然的手法大異其趣。
到了晚年時,波希的風格已有所轉變,改以描繪大型、接近觀賞者的人物為表現方式。代表作是帶刺冠的基督(Christ Crowned with Thorns)。
波希從未在畫作上註明日期,也僅在部分作品上簽名(某些簽名則被認為並非本人);總括來說,目前確認出自波希之手的畫作,僅有25幅。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在他死後收藏了他的大部分作品,因此目前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Prado Museum)有最豐富的波希作品收藏,包括「樂園」。
稍晚期的法蘭德斯畫家布勒哲爾受波希影響,其作品風格與波希相當近似,如1562年之死亡的勝利(The Triumph of Death)。

作品列表

波希的各式畫作可能有不同的譯名。

已完成的三連畫(Triptych)
Haywain (1500–1515)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樂園,1466年)
The Temptation of St. Anthony(聖安東尼的誘惑)
The Last Judgement (最後的審判,1482年)
The Epiphany (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 (東方三賢者的朝拜,1510年)
The Crucifixion of St Julia

未完成的三連畫
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 (Madrid 版本)
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 (1515-1516)
The Last Judgement (1506-08)
記註為1494年後;曾為三連畫但現今其他部分已佚失:
The Ship of Fools
Allegory of Gluttony and Lust
Death of the Miser

油彩畫
Adoration of the Child
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 (1480s)
Christ Crowned with Thorns (1495-1500)
Christ Crowned with Thorns (El Escorial 版本)
Crucifixion With a Donor (1483後)
Death of the Reprobate
Ecce Homo (1476後)
Ecce Homo (1490s)
St. Jerome at Prayer (c. 1505)
St. Christopher Carrying the Christ Child (1490–1500)
St. John the Baptist in the Wilderness (1495後)
St. John the Evangelist on Patmos (1490後)
The Conjurer (1500s)
The Extraction of the Stone of Madness (The Cure of Folly) (1500後)
The Marriage Feast at Cana (1500)
The Seven Deadly Sins and the Four Last Things (1500–1510)
The Wayfarer
收藏於威尼斯公爵府的四張系列木板畫;1490之後
Ascent of the Blessed
Terrestrial Paradise
Fall of the Damned
Hell

素描
Animal Studies
Beehive and Witches
Beggars
Beggars and Cripples
Christ Carrying The Cross
Death of the Miser
Group of Male Figures
Mary and John at the Foot of the Cross
Nest of Owls
Portrait of Hieronymus Bosch
Scenes in Hell
Studies
Studies of Monsters
Temptation of St Anthony
The Entombment
The Hearing Forest and the Seeing Field
The Ship of Fools
The Ship of Fools in Flames
Tree-Man
Two Caricatured Heads
Two Monsters
Two Witches
Witches

瑣事

波希在2004年選出的「最偉大的荷蘭人(De Grootste Nederlander)」中列居第63位。[2]

大眾文化

在作家麥可‧康納利的小說中,主角之名Hieronymus Harry Bosch即是以波希為靈感。此外,在康納利2001年的作品「A Darkness More Than Night」情節中,波希的畫作有重要的份量。
童書繪本「Pish, Posh, Said Hieronymus Bosch」中,波希畫作中的各種生物,在一位畫家與他的女友家裡變成活生生的生命。



Wednesday 16 July 2008

Voltaire

他的这句话太经典!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觉得,跟他后来的死对头卢梭比起来,他最大的福气,应该是他的红颜Marquise du Châtelet
最神奇的事,他计算国家彩卷漏洞,赢钱后和国家打官司,最后才拿到钞票
这种伟人,做这种事,太可爱了!
让人觉得,其实他有学理工科男人那种特有的可爱!
但,他却是位文人!真掉眼镜!
他还翻译了赵氏遗孤成戏剧?更掉眼镜!



以前

伏爾泰(Voltaire,原名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年11月21日一1778年5月30日),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哲學家、作家,被尊為“法蘭西思想之父”。他不僅在哲學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衛公民自由,特別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聞名。儘管在他所處的時代審查制度十分嚴厲,伏爾泰仍然公開支持社會改革。他的論說以諷刺見長,常常抨擊基督教會的教條和當時的法國教育制度。
伏爾泰的著作和思想與托馬斯·霍布斯及約翰·洛克一道,對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主要思想家都有影響。

生平

伏爾泰出生在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位法律公證人,母親來自普瓦圖省的一個貴族家庭。伏爾泰在三兄弟中排行最末。伏爾泰先後在巴黎耶穌會和路易大帝高中(Collège Louis-le-Grand)接受教育。據說伏爾泰非常聰明,3歲能夠背誦文學名著,12歲能夠作詩。在高中時代,伏爾泰便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後來更通曉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英語。1711年至1713年間攻讀法律。投身文學之前,伏爾泰還為法國駐荷蘭大使當過秘書,並與一名法國女子墮入愛河。兩人私奔的計劃被伏爾泰的父親發現,被迫回國。
事實上,伏爾泰在高中畢業後便有從文的願望,但他的父親希望他讀法律。伏爾泰假裝在巴黎為一名律師擔任助手,實際上大多數時間用在創作諷刺詩上。這件事很快被他父親發現,將他送到外省(巴黎地區之外的地方)讀法律。然而,伏爾泰堅持寫作論文和作不太講究考證的歷史研究。伏爾泰的智慧很快就使他受不少貴族家庭的歡迎。伏爾泰的早期文學作品對王室及天主教會進行辛辣的諷刺,結果是多次的入獄及流亡。1717年,他因寫諷刺詩影射宮廷的淫亂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獄關押了11個月。在獄中,伏爾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劇本:關於路易十五的攝政,菲利普二世(奧爾良公爵)的《俄狄浦斯王》(Œdipe)。這部作品中,他首次使用了“伏爾泰”作為筆名,這來自他在法國南部的故鄉一座城堡的名字。出獄不久,劇本在巴黎上演,使他在文學界大露頭角。1726年,伏爾泰因遭誣告再次入獄,出獄後,伏爾泰被驅逐出境,流亡英國。
伏爾泰在英國流亡期間 (1726年-1728年) 對當地的政治、社會、宗教、科學等狀況非常感興趣。他詳細考察了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深入研究了洛克的哲學著作和牛頓的科學成果,形成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然神論的哲學觀點。後來還出版
回國後,伏爾泰發表了《英國書信集》 (英語:Letters Concerning the English Nation,法文:Lettres philosophiques sur les Anglais) ,宣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的成就,抨擊法國的專制政體。書信集出版後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女友夏特萊侯爵夫人 在西雷村的莊園,隱居14年。這期間他一度被宮廷任命為史官,並於1746年當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1749年,夏特萊侯爵夫人 逝世。1750年,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伏爾泰應腓特烈(當時已為國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的邀請到柏林,得到了一個不錯的職位,"la clef de chambellan", 以及很好的待遇。他作為一名哲學家,與法語說的近乎完美的國王建立了友誼。但是這兩位朋友沒有能夠長時間地互相包容對方的主要特點,前者擁有高超的智力與犀利的性格,後者喜怒無常,習慣於別人的唯命是從。分歧的擴大不可避免,並且在1753年,Voltaire與Maupertuis發生爭吵,後者支持國王。這一事件導致了他與國王關係的破裂,並促使他離開普魯士。他在居留柏林時期最重要的出版著作是《路易十四的世紀》(LE SIECLE DE LOUIS XIV)。
伏爾泰結束流亡回到法國以後不久便開始與夏特萊侯爵夫人 (Marquise du Châtelet, Gabrielle Émilie le Tonnelier de Breteuil) 長達十五年的愛情關係。除了哲學上的討論以外,他們在同居處設立物理實驗室,一起研讀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並且夏特萊侯爵夫人是最早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從拉丁文翻譯成法文的人。
伏爾泰死前幾年就經常被公認是啟蒙時代最主要的哲學家,受到法國大多數人民的愛戴。

主張

伏爾泰反對君主制度,提倡自然權論,批判天主教會,主張言論自由。他很有名的一句話:「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法文:Je ne suis pas d'accord avec ce que vous dites, mais je me battrai jusqu'à la mort pour que vous ayez le droit de le dire. 英文: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代表了他對於言論自由的主張。(一說認為伏爾泰並沒有說這句話, 而是Evelyn Beatrice Hall在1906年出版傳記《伏爾泰的朋友們》中表達伏爾泰主張時所記下的)
伏爾泰欣賞中國孔子。

作品

《哲學辭典》(Dictionnaire philosophique)
《哲學通信》
《關於英吉利國的書信》(Letters Concerning the English Nation)

小說
Candide

戲劇
Oedipe
La Henriade
《趙氏孤兒》(翻譯)

數學才能
伏爾泰與朋友聯手細緻地計算了政府發行的有獎抽簽的中選概率,併發現國家發行的獎券隱含著一大漏洞:「如果買入獎券全額,你就可以中彩金100萬里弗爾(只是貨幣計量單位)。」 於是,伏爾泰與朋友聯手借款,用借到的錢買進了所有的獎券。得知事情詳情的財政大臣立即命令停止支付獎金並狀告伏爾泰及其朋友詐欺罪。雖然當時還是專制時代,但國家還是輸掉了這場官司。 最後,伏爾泰及其朋友們共獲得了50萬里弗爾。

Major works
Œdipe (1718)
Zaïre (1732)
Lettres philosophiques sur les Anglais (1733), revised as Letters on the English (circa 1778)
Le Mondain (1736)
Sept Discours en Vers sur l'Homme (1738)
Zadig (1747)
Micromégas (1752)
L'Orphelin de la Chine (1755) (Note: This is a translation of a famous Chinese play Orphan of Zhao about the revenge of the orphan of the clan of Zhao on his enemies who killed almost every member of his clan. This play was based on an actual historical event in the Spring-Autumn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Candide (1759)
Dictionnaire philosophique (1764)
L'Ingénu (1767)
La Princesse de Babylone (1768)
Épître à l'Auteur du Livre des Trois Imposteurs (1770)

Plays
Voltaire wrote between fifty and sixty plays, including a few unfinished ones. Among them are these:
Œdipe (1718)
Eriphile (1732)
Irène
Socrates
Mahomet
Mérope
Nanine
Zaïre (1732)

Historical
History of Charles XII, King of Sweden (1731)
The Age of Louis XIV (1752)
The Age of Louis XV (1746 - 1752)
Annals of the Empire - Charlemagne, A.D. 742 - Henry VII 1313, Vol. I (1754)
Annals of the Empire - Louis of Bavaria, 1315 to Ferdinand II 1631 Vol. II (1754)
History of the Russian Empire Under Peter the Great (Vol. I 1759; Vol. II 1763)

Tuesday 15 July 2008

Jean-Jacques Rousseau

这个男人的生世,太离奇
他的著作和思想,把很多后代影响,好像是光芒一样
可是他的生平,未免太。。。比较见不得光
暴露狂,性虐倾向
可怜他是孤儿,但他抛弃自己的5个孩子
难道只是因为是和女仆生的吗?
他写的Émile: ou De l'éducation,是所谓的教育经典
只能猜想,他是反思自己的成长,写了这教育孩子的讨论书
他可一点也没教过小朋友
据说‘路易王太子也深受《愛彌兒》的影響,按照盧梭的觀點從小教育他的兒子,學一門手工匠人的手藝。據說,這就是路易十六那個著名的嗜好——業餘鎖匠的由來。’
真是晕倒!连皇上,也采纳这个没有教过小朋友的人,撰写的教育方法

和好友吵翻,对方讨厌他,暗地暴光他私生活
这位好友居然是伏爾泰!
最后,两人死在同一年
不过,卢梭死得很凄惨

实在没有话说了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是瑞士裔法國思想家、作家、政治理論家。

戲劇性的人生

日內瓦的孤兒
盧梭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的一個鐘錶匠家庭,祖上是從法國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他的母親在他出生後就去世,而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他而去。由於家境貧寒,他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當過學徒、雜役、家庭書記、教師、流浪音樂家等。後又被通緝流亡國外。期間得到了華倫夫人的愛護。

巴黎沙龍的寵兒
1742年盧梭搬到巴黎。在巴黎期間,盧梭與德尼·狄德罗認識,並從1749年起參與《百科全書》的撰寫,最重要的貢獻是1755年寫的關於政治經濟學的文章。但那以後不久,盧梭與狄德羅的關係緊張。
1750年盧梭對以《論科學與藝術》("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一文贏得第戎學區論文比賽首獎,因此成為巴黎名人。在這篇論文裡面盧梭主張,從道德的觀點來看,科學與藝術的發展並無益處。
盧梭的作品語言風格獨特(獨白式),具有浪漫激情。
1761年《新愛洛琦絲》出版,立刻轟動巴黎。

朋友與敵人
盧梭與他那個時代的一些著名思想家大多相識,但結果卻無一例外地反目成仇。這些人中包括法國的伏爾泰、狄德羅,英國的大衛·休謨。

性虐待及露體狂
盧梭除了開創政治學說外,他的私人生活亦成為性研究的對象。他在《懺悔錄》裡曾提及,8歲時受到女教師蘭貝爾斯的鞭罰,帶來的「肉慾的快感」,「正是這種懲罰註定了我終生的趣味、慾望和感情」。年長後,盧梭鍾情年輕少女,一心渴望著她們的鞭打。
他亦曾在躲在黑暗街頭,向陌生女子露出他的臀部,他曾說深知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行為,但每次做時總會帶來無比的性滿足,他最終被一名男子捉拿。

死於窮困潦倒
1778年7月2日,已患“迫害性心理分裂症”的盧梭在巴黎東北面的阿蒙農維拉(Ermenonville)去世。(恰與伏爾泰在同一年去世)死時窮困潦倒,死前被馬車撞翻,又被狗撲傷踐踏。
盧梭一生未婚,與一名女僕同居,生有5個孩子,並全部寄養在孤兒院。

身後備極哀榮
盧梭生前遭人唾棄,死後卻受人膜拜。盧梭被安葬于巴黎先賢祠(Le Panthéon)。1791年12月21日,國民公會投票通過決議,給大革命的象徵盧梭樹立雕像,以金字題詞——“自由的奠基人”。
盧梭的觀念滲入社會風氣,成為時尚。年輕人模仿《愛彌兒》,要做“居住在城裏的野蠻人”。路易王太子也深受《愛彌兒》的影響,按照盧梭的觀點從小教育他的兒子,學一門手工匠人的手藝。據說,這就是路易十六那個著名的嗜好——業餘鎖匠的由來。

文明社會的控訴者

盧梭提出:在自然狀態(動物所處的狀態和人類文明及社會出現以前的狀態)下,人本質上是好的,是“高貴的野蠻人”(noble savage)。好人被他們的社會經歷所折磨和侵蝕。而社會的發展導致了人類不幸的繼續。盧梭的《論科學與藝術》("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 1750)強調,藝術與科學的進步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好處。他認為知識的積累加強了政府的統治而壓制了個人的自由。他總結得,物質文明的發展事實上破壞了真摯的友誼,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懼和懷疑。

法國大革命的精神偶像

描述人和社會關係的《社會契約論》也許是盧梭最重要的著作,其中開頭寫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1]。這本書於1762年出版,當時無人問津,但後來成為了反映西方傳統政治思想的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與他早期作品相反,盧梭認為自然狀態是沒有法律和道德的獸性狀態,好人是因為社會的出現才有的。自然狀態下,常有個人能力無法應付的境況,必須通過與其他人的聯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願意聯合起來。[2]人們聯合在一起,以一個集體的形式而存在,這就形成了社會。社會的契約是人們對成員的社會地位的協議。
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Discours sur l'origine et les fondements de l'inégalité")中,盧梭嘗試把政府的出現解釋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一種契約。人們願意放棄個人自由並被他人所統治的唯一原因,是他們看到個人的權利、快樂和財產在一個有正規政府的社會比在一個無政府的、人人只顧自己社會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不過,盧梭又指出原始的契約有著明顯的缺陷。社會中最富有和最有權力的人“欺騙”了大眾,使不平等成為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特點。他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到,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契約應該被重新思考。政府不應該是保護少數人的財富和權利,而是應該著眼於每一個人的權利和平等。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沒有對每一個人的權利、自由和平等負責,那它就破壞了作為政治職權根本的社會契約。
這種思想是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的根本。事實上,說法國和美國革命是盧梭在社會契約上的抽象理論的直接結果毫不過分。羅伯斯庇爾就是盧梭的忠實信徒,被稱為“行走中的盧梭”。
盧梭是最早攻擊私人財產制度的現代作家之一,因此他也被認為是現代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見馬克思)的始祖之一。同時,他質疑多數人的意願是否一定正確。他指出,政府應該排除多數人(見民主)意願的影響,捍衛自由、平等和公正。
盧梭的政治哲學中最主要的原則是政治不應與道德分離。當一個國家不能以德服人,它就不能正常地發揮本身的功能,也不能建立對個人的權威。第二個重要的原則是自由,捍衛自由是國家建立的目的之一。這也是法國大革命由政治革命而社會革命,再由社會革命而道德革命,規模和程度遠超英美的一個淵源。

“教育的自然福音”

在《愛彌兒》中體現的盧梭對教育的觀念---自然主義,深深地影響了現代教育理論。他降低書面知識的重要性,建議孩子的情感教育先於理性教育。他尤為強調通過個人經驗來學習。
“讓我們回歸自然”
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為原始人所處的原始的狀態。後來,在伏爾泰(Voltaire)的批評下,他把自然描述為人建立自己個性和個人世界過程的自發性。所以,自然意味著內心的狀態、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社會在文明的幌子下進行的關押和奴役。因此,回歸自然就是使人恢復這種自然過程的力量,脫離外界社會的各種壓迫,以及文明的偏見。
1782年出版的自傳《懺悔錄》(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響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書中毫不掩飾個人醜行,對後世影響深遠。中國的作家郁達夫就深受盧梭自我暴露風格的影響。

主要著作

《論科學與藝術》(1749)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1755)
《新愛洛伊斯》(1761)
《社會契約論》(《民約論》)(1762)
《愛彌兒》(1762)
《山中書簡》(1763)
《懺悔錄》(1788)

私生活

盧梭一生和數位女性有染,主要的有兩位。其一是華倫夫人,她在盧梭早年的生活中扮演了保護人、朋友、情婦、精神上的母親等多重角色。離開華倫夫人後,盧梭後來開始與戴萊斯同居。對於戴萊斯,盧梭同樣抱有多種複雜的感情。戴萊斯陪伴盧梭走完了後半程人生,盧梭只是在晚年和其舉行了一個極為簡單的形式上的婚禮。戴萊斯為盧梭共生育了五個孩子,全部被盧梭送進了巴黎的育嬰堂。而盧梭只是在後來草草地尋找了一下他留了標籤的第一個孩子。一本匿名發表的專門攻擊盧梭的名為《公民們的感情》的書記錄了盧梭拋棄其親生孩子的事實,而這本書的作者正是盧梭的敵人——伏爾泰。

Monday 14 July 2008

John Locke

他影响了卢梭,休谟
相当的强有力
启蒙运动里的代表人物之一



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英國的哲學家。在知識論上,洛克與大衛·休謨、喬治·貝克萊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會契約理論上做出重要貢獻。他發展出了一套與湯瑪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不同的理論,主張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並且保障人民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自然權利時,其統治才有正當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統治者的同意時,社會契約才會成立,如果缺乏了這種同意,那麼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權利。
洛克的思想對於後代政治哲學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並且被廣泛視為是啟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義者。他的著作也大為影響了伏爾泰和盧梭,以及許多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思想家和美國開國元勛。他的理論被反映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上。
洛克的精神哲學理論通常被視為是現代哲學中「本體」以及自我理論的奠基者,也影響了後來大衛·休謨、讓·雅各·盧梭、與伊曼努爾·康德等人的著作。洛克是第一個以連續的「意識」來定義自我概念的哲學家,他也提出了心靈是一塊「白板」的假設。與笛卡爾或基督教哲學不同的是,洛克認為人生下來是不帶有任何記憶和思想的。

生平

洛克的父親也叫做約翰·洛克,是一名在薩默塞特郡(Somerset)擔任地方法官書記的律師[1],曾經在英國內戰時擔任議會派部隊的軍官。洛克的母親艾妮絲·金恩則是一名製革工匠的女兒,據傳長的相當漂亮。洛克的雙親都是清教徒。洛克在1632年8月29日生於薩默塞特郡的威靈頓村,一個距離布裡斯托大約12英里的地方。他在同一天被受洗。出生後不久,洛克家搬到了布裡斯托以南7英里的Pensford鎮區,洛克便在那裏的一個農村長大。
1647年,在父親的友人、也是國會議員的Alexander Popham的資助下,洛克被送至倫敦就讀西敏中學(Westminster School)。在從西敏中學畢業後,洛克接著前往就讀牛津的基督教會學院(Christ Church)。雖然洛克的成績相當傑出,他卻對大學安排的課程感到相當乏味和不滿,他發現一些當時的哲學家例如笛卡爾等人的著作都要比大學裡教授的古典教材還要有趣。透過在西敏中學認識的同學理查·洛爾的介紹下,洛克開始將興趣轉向一些實驗哲學和醫學的研究,並且成為了英國皇家學會的成員。
洛克在1656年獲得學士學位,接著在1658年獲得碩士學位。由於在牛津期間廣泛學習醫學、並且曾與許多知名的科學家如羅伯特·波義耳、羅伯特·胡克共事,洛克後來還在1674年獲得了醫學學士的學位。在1666年,洛克認識了沙夫茨伯里伯爵(Anthony Ashley-Cooper),伯爵當時正為肝臟感染疾病所苦,在接受洛克的悉心治療後相當感激,於是說服洛克成為他的助手。
找到新工作的洛克於是在1667年搬進了沙夫茨伯里伯爵於倫敦的住所,兼任他的個人醫師。在倫敦,洛克在知名醫師湯瑪斯·西德納姆(Thomas Sydenham)的指導下繼續研讀醫學,西德萊姆對於洛克在自然哲學上的概念產生極大影響,這種影響可以在後來洛克所著的《人類理解論》一書裡發現。
隨著沙夫茨伯里伯爵的肝臟病情逐漸惡化,洛克所學習到的醫學知識也備受考驗。洛克負責協調其他幾名醫師一同參與治療,並且說服沙夫茨伯里伯爵接受一次開刀手術(開刀在當時本身就是可能致命的)以移除肝臟內的囊腫。手術進行得相當成功,疾病也逐漸復原了,伯爵感激的稱讚是洛克救了他一命。
在擔任沙夫茨伯里伯爵醫師的時期,洛克開始撰寫一些在後來被出版為《人類理解論》一書的草稿,其中有兩份草稿依然保存至今。也是在這個時期洛克擔任了伯爵所創建的貿易與種植園事務委員會的秘書,提供伯爵有關國際貿易和經濟上的意見。
沙夫茨伯里伯爵身為輝格黨的創立者之一,對於洛克的政治思想有極大影響。伯爵於1672年被指派為英國大法官(Lord Chancellor),洛克也隨之參與各種政治活動。1675年,在伯爵於政壇失勢後,洛克前往法國旅行。在1679年當伯爵的政治情勢稍微好轉時,洛克又回到了英格蘭。也是在這個時期,很可能是出於伯爵的鼓勵,洛克開始撰寫知名的《政府論》一書。在書中洛克替後來1688年的光榮革命提出辯護,但也批評了湯瑪斯·霍布斯等人的獨裁主義政治哲學。雖然洛克是與較具權勢的輝格黨共事,他所提出的自然權利以及政府理論在當時可說是相當激進而革命性的。
然而到了1683年,由於被懷疑涉嫌一件刺殺查理二世國王的陰謀(雖然根本沒多少證據能證明他直接參與了謀刺案),洛克逃亡至荷蘭。在荷蘭,洛克終於有時間繼續開始撰寫許多著作,花了許多時間重新校對他的《人類理解論》以及《論寬容》的草稿,直到光榮革命結束為止洛克都一直待在荷蘭。在1688年洛克跟隨奧蘭治親王的妻子一同返回英格蘭。在抵達英國後不久洛克開始將大量的草稿出版成書,包括了《人類理解論》、《政府論》、以及《論寬容》都在這段時期接連出版。
洛克的密友瑪莎姆女士(Masham)邀請洛克前往她在艾塞克斯郡的鄉下住所定居。雖然當時洛克的身體狀況已經因為哮喘病發作而飽受折磨,他仍成為了輝格黨的英雄人物。在這段期間洛克也經常與艾薩克·牛頓等人討論各種議題。
從1691年開始洛克一直住在瑪莎姆女士的家中。在健康狀況不斷惡化,洛克在1704年10月28日去世,並被埋在艾賽克斯郡東部的High Laver小鎮的一個教堂墓區[2]。洛克終身未婚,也沒有留下任何子女。
雖然洛克一生中經歷了王政復僻、倫敦大火、倫敦大瘟疫等許多歷史事件,他仍沒來得及在有生之年看到他的理念被實踐。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的發展在洛克的時代都還處於早期階段。

著作

洛克的著作中反映出了他的清教徒背景以及身為輝格黨員的一些政治立場。雖然洛克經常被視為是現代政治自由概念的奠基者,他在書中提出的一些觀點也難免與現代的主流觀點有些差別。
洛克的第一本主要著作是《論寬容》。洛克對研究當時英國的於宗教寬容程度相當感興趣,他在死前寫下了許多主張宗教寬容的論文。非國教徒的新教徒背景長大的洛克對於不同的神學觀點相當敏感。不過後來洛克改變了立場,因為他對許多非國教徒的教派的行徑感到反感,轉而成為了英國國教會的堅定支持者。洛克採取了較為寬容的宗教立場,但仍認為擁有一個國教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
而洛克最知名的兩本著作則分別是《人類理解論》和《政府論》。《人類理解論》早在1671年便開始撰寫,有如洛克描述的,在接下來18年裡斷斷續續撰寫才完成了整本書,最後於1689年出版。雖然洛克開始撰寫《政府論》的時間仍有待爭議,很明顯的是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1679-1682年期間撰寫的。因此《政府論》一書最初不太可能是為了1688年的光榮革命才撰寫的,雖然在光榮革命之後洛克的確曾大幅修訂全書以替革命辯護。

《論寬容》
洛克最初是以不具名的方式在阿姆斯特丹發表了拉丁文的《論寬容》一書,雖然這本書很快便被翻譯為英文出版。洛克區分了一個教會與民間政府的差異,包括兩者在目標上的差異、以及在實踐的手段上的差異。政府是為了維持和平才存在的,並且必須保有武力才能達成這個目標;而教會則是自願構成的群體,為了提供靈魂救贖才存在的,而且必須使用說服的手段傳教。個人並不能被從他們自己的靈魂上分開,也因此政府並沒有提供他們救贖的責任,武力也不可能達成救贖的目標,即使能夠達成,以這種壓迫方法傳教的宗教也並不一定是真正良善的宗教。因此,即使當政府傾向於支持某個特定的教會時,政府不能為此而干擾民間的和平。
不過,政府可以出自政治上的目標而管制宗教,例如禁止在公共場合宰殺動物以維持環境的衛生,即使是當這些政策妨礙了某些宗教傳統時亦然。而那些不願接受洛克提出的寬容原則的宗教教派必然會企圖改變政府,也因此政府有權以維持和平為由加以鎮壓。由於沒有了對上帝的恐懼便沒有了信守承諾的理由,而社會的和平也需要人們願意保持承諾,因此政府可以在這種情況下主動推廣一部份的宗教發展。

《人類理解論》
在《人類理解論》一書中,洛克批評了宣稱人生下來便帶有內在思想的哲學理論,他主張人所經歷過的感覺和經驗才是形塑思想的主要來源。由於他在這方面的理論,洛克可以被歸類為經驗主義者,而非他的批評者萊布尼茨等人所信奉的理性主義。《人類理解論》的第二卷提出了洛克對於思想的理論,他區分出了被動取得的簡單思想—例如「紅色」、「甜美」、「圓形」等等,與主動架構起來的複雜思想—例如數字、因果關係、抽象、實體觀念、本體、以及差異性概念。洛克也區分了物體既有的主要特質—例如形狀、動作、和長寬高,以及次要特質—亦即「在我們體內產生不同感覺的能力」(II.viii.10),例如讓我們感覺到「紅色」或「甜美」的能力。洛克主張次要特質是取決於主要特質的。在第二卷中洛克也討論到了人的本體以及人的思想,他在這裡所提出的理論直到今天都還有所爭議。第三卷主要討論語言,第四卷則討論知識,包括了直覺知識、數學、道德哲學、自然哲學(「科學」)、以及信仰和輿論。

《政府論》《Two Treatises on Government》
1689年到1690年寫成的兩篇《政府論》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論文。《政府論》的第一篇是對羅伯特·費爾默爵士(Robert Filmer)的《先祖論即論國王之自然權》的反駁。洛克極力並有效地駁斥了費爾默的君權神授的主張。洛克主張政府的權威只能建立在被統治者擁護的基礎之上,並且支持社會契約論。不過他也強調社會契約論是可以廢除的。在第二篇中洛克則試圖替光榮革命辯護,提出了一套正當政府的理論,並且主張當政府違反這個理論時,人們就有權推翻其政權。洛克還巧妙的暗示讀者當時英國的詹姆斯二世已經違反了這個理論。
洛克提出了一套與湯瑪斯·霍布斯的「自然狀態」不同的理論,他主張每個人都擁有自然權利,而他們的責任則是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並且尊重其他人的同等權利。透過洛克稱為「理性」的自然法的概念,人們就能理解為何他們必須尊重其他人的權利,包括了尊重他人經過勞動而獲得的財產的權利。由於在實踐上自然法經常被忽略,因此政府的保護是必要的,然而政府的統治必也須經過被統治者的同意,這樣的統治也只有在一個全體的法律體制下才能表現出來。因此所有的政府都只是人民所委託的代理人,當代理人背叛了人民時,政府就應該被解散。當立定的法律被違反、或是代理人濫用權力時,一個政府便是背叛了其人民。當政府被宣告解散後,人民便有權再建立一個新的政府,以對抗舊政府的不正當權威,這種情況又可以稱為「革命」。

影響

洛克對於哲學和政治哲學界產生極大影響,尤其是自由主義的發展。現代的自由意志主義者也將洛克視為其理論的奠基者之一。洛克對於伏爾泰有極大影響,而他在自由和社會契約上的理論也影響了後來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詹姆斯·麥迪遜、托瑪斯·傑佛遜、以及其他許多的美國開國元勳。洛克的理論激勵了後來的美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洛克在知識論上也有極大貢獻,他提出了「主觀性」—或稱之為「自我」的定義,Charles Taylor等歷史學家認為洛克的《人類理解論》一書是現代哲學中有關自我的概念的奠基者[3]。

財產理論
在《政府論》中洛克主張公民社會是為了對財產權利提供保護才產生的。洛克所謂的財產是以拉丁文的proprius一詞為基礎,代表了一個人所擁有的東西—包括了擁有他自己。也因此,洛克所謂的「財產」包括了擁有「生命、自由、和財產」的權利。政治社會創立的目標便是為了提供財產權利更好的保護,因為財產能夠代表其成員私人的(非政治性的)利益,但卻無法代表一些只有與共同體裡其他人結合才能實現的利益。
從這個理論延伸,每個人必然都在社會以外(利如在自然狀態下)擁有一些財產,因此政府並不是財產權利的唯一來源,也不能夠隨意挪用個人的財產。如果政府存在的目標是為了保護財產權利,財產必然是先於政府存在並且完全獨立的。洛克的對手羅伯特·費爾默爵士主張如果自然狀態真的存在(他否認其存在),那麼所有東西必然是屬於公共所有的,私人財產不可能存在。湯瑪斯·霍布斯對此也抱持類似的看法。洛克因此提出了一套解釋財產如何在沒有政府的情況下存在的解釋:
首先,洛克主張每個個人都「擁有」他自己,所以每個人在自然狀態下都是同樣自由而平等的。因此,每個人也必然擁有他勞動所得的產品,要否認這點便等同於將他視為奴隸。也因此每個人都有權在自然賦予的資源上混合他自己的勞動:一顆長在樹上的蘋果對所有人都沒有用處,只有當某個人將其採收後它才有可能被食用,而蘋果便成為了那個採收的人的財產。洛克同時提出另一種論點,他主張我們必須允許蘋果被採收為私人財產,否則無論世界上的資源有多麼豐富,所有人類都只有餓死一途。一個人也必須被允許進食,因此他有權利食用經過他勞動所得的果實(同時他也有權拒絕其他人食用他的果實)。當蘋果被他吃下的,他也必然是這顆蘋果的所有人,無論是在他咀嚼時、當他啃咬時、當他將蘋果送至嘴邊時,只要他在這棵蘋果上混合了他的勞動(透過採收它的動作)。
不過這還沒有說明為何一個個人應該被允許在自然賦予的資源上混合勞動。由於人必須進食,採收蘋果也是必要的,但這還不足以解釋為何人們必須尊重其他人的財產。因此洛克假設在自然狀態下資源是相當豐富的:只要其他人還有機會取得「同樣多」和「同樣好」的資源,一個人便有權利拿走一部分的自然資源,而由於自然資源是相當豐富的,一個人可以在拿走所有他自己會用到的資源的同時,也不會侵犯到其他人的資源。除此之外,一個人不可以拿走超過他能使用到的數量,以免資源被糟蹋。洛克也因此提出了兩個取得財產的但書:「同樣多和同樣好」的條件、以及避免「浪費糟蹋」的條件。
透過這一連串理論,洛克主張一個完整的經濟體制的確可以在沒有政府的自然狀態下存在。私人財產因此是先於政府而存在的,社會也是為了保護私人財產才形成的。

累積的限制
勞動創造財產,但財產的累積也有其限制。依據洛克的說法,沒有被使用的財產是一種浪費,也是對於自然的侵犯。不過,隨著「長久產品」的引進,人便可以賣出他們手上過多的會腐爛的產品以交換長久產品,如此一來便不會違反自然法了。由於黃金、銀塊、和其他各種貴金屬及寶石並不會腐爛,除了美觀價值以外,它們對於人的生存是沒有用處的。也因此一個人可以自由的累積它們,或者以它們進行貿易換取食物。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自願同意,它們便成為了貨幣(一個人可以用黃金換取蘋果、而另一個人則可以用黃金換取小麥)。透過貨幣的買賣,一個人便能夠避免對於資源的浪費,例如在果實腐爛之前便將它們變賣以讓他人食用;對於累積資源的限制也因此不復存在了。

政治理論
與湯瑪斯·霍布斯不同的是,洛克相信人的本質是帶有理性和寬容的。但與霍布斯相同的是,洛克認為自私是人性的本質,這也是他在貨幣理論上的基礎。洛克認為在自然狀態下所有人都是平等而獨立的,沒有人有權利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洛克也主張應該對政府權力實行監督與制衡,並且認為當政府背叛了人民時,革命不但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這些理論對於美國憲法及其獨立宣言都有極大影響。
對於洛克和其社會契約理論的一個常見誤解是洛克只支持民主制度,事實上,洛克認為一種合法的契約關係也可以在君主政體甚至是寡頭正體與其人民之間存在。

卡羅來納憲法
洛克經常被視為是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也是美國革命的先驅。不過,毀謗者批評洛克曾透過一間英國公司投資了在新大陸的奴隸交易,也批評他在擔任沙夫茨伯里伯爵秘書期間曾參與了卡羅來納憲法(Fundamental Constitutions of Carolina)的起草,那份憲法在新大陸的卡羅來納州建立了一套封建的貴族制度、並且給了奴隸主對奴隸的絕對控制權。一些人認為洛克提出的圈地財產的理論正當化了對於美洲原住民的土地侵佔。毀謗者舉出洛克在著作裡的反貴族和反奴隸理論,質疑他言行不一。然而,大多數美國學者都駁斥了這些毀謗者的批評,指出洛克並沒有實際參與卡羅來納憲法的起草,並且也否認了這些毀謗者對洛克著作的解釋。

自我理論
洛克是不列顛經驗主義的開創者,雖然他本人並沒有完全貫徹這種哲學思想。洛克認為人類所有的思想和觀念都來自或反映了人類的感官經驗。洛克將「自我」定義為「會以意識思考的東西(無論其本體,無論其是由何種精神、物質所單獨構成或混合而成,皆是如此),這種東西是可以進行感覺的,會感覺到快樂或痛苦、幸福或不幸,而其意識延伸的程度,便是其自我所關心的程度。」[4]但洛克並沒有忽略「本體」的重要性,他寫道:「肉體是構成人的一部分。」[5]因此洛克認為「自我」是一種在體內的自我察覺、以及自我意識的反射。在《人類理解論》中洛克解釋了這種意識靈魂的發展過程,他批評了聖奧古斯丁派所提出的人生下來皆帶有原罪的理論,也批評了笛卡爾提出的人生下來皆帶有基本邏輯知識的理論。洛克認為人的心靈開始時就像一塊「白板」,而向它提供精神內容的是經驗(即他所謂的觀念)。觀念分為兩種:感覺的觀念和反思(reflection)的觀念[6]。感覺來源於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則來自於心靈觀察本身。與理性主義者不同的是,洛克強調這兩種觀念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洛克還將觀念劃分為簡單觀念和複雜觀念,不過並沒有提供合適的區分標準。我們唯一能感知的是簡單觀念,而我們自己從許多簡單觀念中能夠形成一個複雜觀念。洛克在《教育漫話》一書就是他對於如何教育這種空白心靈的大綱;他相信教育才是構成人最重要的部分,或者更根本的說,心靈開始時都只是一個「空櫥櫃」,他還說:「我想我會說在我們所遇到的人之中,其中有九成的人的好壞或是能力高低,都是取決於他們所受到的教育。」[7]
洛克也主張「在我們嬰兒時期所受到的任何瑣碎印象,都會對我們以後有相當重大而持久的影響。」[8]他主張在一個人年輕時所形成的聯想(觀念的聯合)比那些後來才形成的更為重要,因為它們是自我的根源—它們是第一波留在「白板」上的印象。在《人類理解論》中,洛克引入了這些概念,還提出了一個例子:例如我們不應該讓一個「愚蠢的女僕」告訴小孩在晚上時會有「小妖精和鬼怪」出沒,否則「夜晚便會永遠和這些可怕的念頭結合在一起,他從此再也擺脫不掉這些想法了。」[9]洛克的聯想理論大大影響了後來的聯想心理學,對18世紀的思想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教育理論。幾乎所有的教育家都會警告父母不該讓小孩們發展出負面的聯想。這也推動大衛·哈特利在《人之觀察》(Observations on Man,1749年)一書中嘗試去發現聯想理論的生物學機制,從而導致了心理學和其他新學科的發展。

主要著作

(1689) 《論寬容》—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1690) 《論寬容第二篇》—A Second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1692) 《論寬容第三篇》—A Third Letter for Toleration
(1689) 《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1690) 《人類理解論》—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693) 《教育漫話》—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1695) 《聖經中體現出來的基督教的合理性》—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 as Delivered in the Scriptures
(1695) 《為基督教合理性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

未發表的著作
(1660) First Tract of Government (或 the English Tract)
(c.1662) Second Tract of Government (或 the Latin Tract)
(1664)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Law of Nature (拉丁文寫成,後被翻譯為英文).
(1667) Essay Concerning Toleration
(1706) Of the Conduct of the Understanding
(1707) A Paraphrase and Notes on the Epistles of St. Paul

洛克的墓誌銘

(從拉丁文翻譯而來)
「停下你的腳步阿,路人!躺在這裡的是就約翰·洛克。如果你想問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他會說他是一個以自己的小財產過著滿足生活的人。身為一個學者,他以追求真相為他學習的唯一目標,你可以在他的著作裡發現這點,任何有關他的事物都寫在他的著作裡了,也都比本墓誌銘對他的讚美還要真實。確實,他的美德,並不足以讓他自己提出來炫耀、也不足以拿來給你做為典範。讓他犯下的邪惡隨著塵土被掩埋吧。如果你要尋求作人的典範,去從聖經裡找尋吧;如果你要尋找邪惡的典範,希望你不會找到它;如果你要尋找死人(如果這能夠幫助你的話),你在這裡就可以找到一個、也可以在任何其他地方找到阿。」

Sunday 13 July 2008

Adam Smith

如果是学经济的,不可能不知道亚当斯密
自己在大学时,第一本英文原著,读的不是什么世界名著小说,是他的《国富论》
当时真的好变态,英文那么烂,居然去读这本书

读懂多少?
答案:很少!

那时,拼命感慨,博大精深呀!
其实,大约,是因为没有看懂!

据说他的头像在20英镑后,好像没有注意过。。。汗!
真的是生活到对一切事物,习以为常,take it for granted
不行,要好好过日子



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又譯亞當·史密斯,是一位英國蘇格蘭著名的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他所著的《國富論》成為了第一本試圖闡述歐洲產業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這本書發展出了現代的經濟學學科,也提供了現代自由貿易、資本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的理論基礎;他的頭像被印在2007年3月13日出版的二十元英鎊的背面上。

傳記

斯密生於蘇格蘭伐夫郡的可可卡地(Kirkcaldy),確切的出生日期並不清楚,他在1723年6月5日於可可卡地受洗,擔任關稅查帳員的父親在他出生前6個月便已去世。在大約4歲時,斯密曾被一群吉普賽人誘拐,不過很快便被他的叔叔救回。
在大約14歲時,斯密進入了格拉斯哥大學,在「永恆的」(斯密如此稱呼他)哈奇森的教導下研讀道德哲學。斯密在這個時期發展出他對自由、理性、和言論自由的熱情。在1740年他進入了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但他後來說「在牛津的時期對他後來的畢生事業沒有多少影響」,他在1746年離開了牛津大學。1748年他在亨利·霍姆·卡姆斯(Henry Home)的贊助下開始於愛丁堡演講授課。最初是針對修辭學和純文學,但後來他開始研究「財富的發展」,到了他年近30歲時,他第一次闡述了經濟哲學的「明確而簡易的天賦自由制度」,他後來將這些理論寫入被簡稱為「國富論」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裡。在大約1750年時他認識了大衛·休謨,兩人成為親密的好友。他也認識了一些在後來成為蘇格蘭啟蒙運動推手的人物。
斯密的父親對於基督教有強烈興趣[1]並且加入了溫和派的蘇格蘭長老教會(Scottish Presbyterianism, 自從1690年以來的蘇格蘭國教)。斯密可能曾經前往英格蘭尋求英格蘭教會的職業生涯:但這件事的真實性仍具爭議。為何他放棄信仰並回到蘇格蘭的原因仍然未知,但能肯定的是這時斯密已經成為自然神論者了[2]。

在1751年斯密被任命為格拉斯哥大學的邏輯學教授,並在1752年改任道德哲學的教授。他的講課內容包括了倫理學、修辭學、法學、政治經濟學、以及「治安和稅收」的領域。在1759年他出版了《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一書,具體化了一部分他在格拉斯哥的講課內容。在當時這些研究的發表使斯密獲得了廣泛名聲,這些研究主要是針對人類如何透過仲介者和旁觀者之間的感情互動來進行溝通(亦即,個人與社會其他成員的互動)。他對於語言發展的研究則較為粗淺。斯密流暢的、深具說服力的、甚至華麗的論述相當突出,他的論述基礎既不是像沙夫茨伯里和哈奇森一般根基於特殊「良知」,也不是像休謨一般根基於功利主義,而是根基在同情上的。
斯密的授課逐漸遠離道德的理論,而改專注於法律學和經濟學上。他在這段時間的思想發展可以由他的一名學生在1763年所抄錄的授課筆記得知[3]。到了1763年底,政治家查理·湯孫德(Charles Townshend,也就是引薦斯密認識了大衛·休謨的人)提供斯密一份收入更為豐厚的工作機會,擔任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布魯斯公爵的私人家教。斯密辭去了在大學的教授職位,並在1764年至1766年間和他的弟子一同遊覽歐洲,大多是在法國,在那裡斯密也認識了許多知識份子的精英,例如雅克·杜爾哥(Jacques Turgot)和達朗貝爾,尤其重要的是弗朗索瓦·魁奈(François Quesnay)—重農主義學派的領導人,斯密極為尊重他的理論。在回到可可卡地後,斯密在接下來10年時間裡專注於撰寫他的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又稱為《國富論》,在1776年出版。這本書備受推崇並且被普遍流傳,斯密也隨之聲名大噪。1778年他獲得了一份在蘇格蘭的關稅部長職位,得以和他的母親一同居住在愛丁堡。他在1790年7月17日於愛丁堡去世。在死後清點遺產時,人們發現他顯然秘密貢獻了相當大一部分的收入用作慈善用途。
斯密的遺囑執行人是他在蘇格蘭學界的兩名好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約瑟夫·佈雷克(Joseph Black)以及地質學家詹姆斯·赫頓(James Hutton)。斯密留下了許多未發表的著作,遺囑聲明要銷毀其中一部分斯密認為不適合發表的著作,其餘的著作則在後來陸續發布,包括在1795年出版的《天文學歷史》(History of Astronomy),以及《哲學論文集》(Essays on Philosophical Subjects)。

著作

在斯密死後不久,他遺留的手稿幾乎全都銷毀了。在他生前最後一年裡他似乎計畫撰寫兩篇主要的論文,一篇是有關法律的理論和歷史,一篇則是和藝術與科學有關。在死後才出版的《哲學論文集》所收錄的可能是後一篇論文的部分。
《國富論》一書是斯密最具影響力的著作,這本書對於經濟學領域的創立有極大貢獻,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西方世界,這本書甚至可以說是經濟學所發行過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國富論一書成為針對重商主義(認為大量儲備貴金屬是經濟成功所不可獲缺的理論)最經典的反駁,在這本書於1776年出版後,英國和美國都出現了許多要求自由貿易的聲浪。這些聲浪還認為當時經濟的艱難和貧窮是因為美國獨立戰爭所造成的。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被說服相信了自由貿易的優點:英國政府和議會依然繼續維持重商主義多年。
國富論一書也否定了重農主義學派對於土地的重視,相反的,斯密認為勞動才是最重要的,而勞動分工將能大量的提升生產效率。國富論一書非常成功,事實上還導致許多早期學派的理論被拋棄,而後來的經濟學家如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和大衛·李嘉圖則專注於將斯密的理論整合為現在所稱的古典經濟學(現代經濟學由此衍生)。馬爾薩斯將斯密的理論進一步延伸至人口過剩上,而李嘉圖則提出了工資鐵律(Iron law of wages)—認為人口過剩將導致工資連勉強餬口的層次都無法達成。斯密假設工資的增長會伴隨著生產的增長,這個觀點在今天看來則較為準確。
國富論一書的重點之一便是自由市場,自由市場表面看似混亂而毫無拘束,實際上卻是由一雙被稱為「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所指引,將會引導市場生產出正確的產品數量和種類。舉例而言,如果產品發生短缺,產品的價格便會高漲,生產這種產品所能得到的利潤便會刺激其他人也加入生產,最後便消除了短缺。如果許多產品進入了市場,生產者之間的競爭將會增加,供給的增加會將產品的價格降低至接近產品的生產成本。即使產品的利潤接近於零,生產產品和服務的利潤刺激也不會消失,因為產品的所有成本也包括了生產者的薪水在內。如果價格降低至零利潤後仍繼續下跌,生產者將會脫離市場;如果價格高於零利潤,生產者將會進入市場。斯密認為人的動機都是自私而貪婪的,自由市場的競爭將能利用這樣的人性來降低價格,進而造福整個社會,而提供更多產品和服務仍具有利潤的刺激。不過,斯密也對商人保持戒心,並且反對壟斷的形成。
斯密也大力批評過時的政府管制,他認為那些管制將會阻撓產業的擴展。事實上,斯密反對絕大多數政府管制經濟的行為,包括關稅在內,他認為關稅最終將導致長期的效率低落以及價格的居高不下。這個理論在今天被稱為「自由放任」,代表「讓他做、讓他去、讓他走」,這個理論後來影響了政府的立法,尤其是在19世紀裡。在國富論一書裡最知名也最常被後人引用的兩句話是:
我們不能藉著向肉販、啤酒商、或麵包師傅訴諸兄弟之情而獲得免費的晚餐,相反的我們必須訴諸於他們自身的利益。我們填飽肚子的方式,並非訴諸於他們的慈善之心,而是訴諸於他們的自私。我們不會向他們訴諸我們的處境為何,相反的我們會訴諸於他們的獲利。
因此,由於每個個人都會盡力把他的資本用以支持並管理國內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生產於是便能達到最大的價值;每個個人也必然竭力的使社會的年收入盡量擴大。確實,他通常並沒有打算要促進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促進了這種利益至何種程度。由於寧願支持國內的產業而非國外的產業,他只是盤算著他自己的安全;他管理產業的方式在於使其生產的價值能夠最大化,他所盤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這些常見的情況下,經過一雙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他也同時促進了他原先無意達成的目標。並非出自本意並不代表就對社會有害。藉由追求他個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為有效地促進了這個社會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我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多少好事是由那些佯裝增進公共利益而干預貿易的人所達成的。

「亞當·斯密問題」

對於亞當斯密在強調同情的《道德情操論》與強調私利的《國富論》兩書間是否存在矛盾一直有很大爭論。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得稱這為「亞當斯密問題」(das 'Adam Smith-Problem)。在道德情操論一書裡,斯密似乎強調人類在慈善動機下的意圖與行為的同步性,而在國富論裡這則被分裂為「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宣稱,在資本主義體制裡,個人依照他們自己的利益行動時也會提升共同體的利益。於是這便解除了私利的矛盾,他也多次指出對於利己和人類動機的狹窄定義所可能引發的矛盾。不過這並不表示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一書否定了私利的重要性,他寫道:
因此,物種自我保衛和繁殖的機能架構,似乎是自然界給予所有動物的既定目標。人類具有嚮往這些目標的天性,而且也厭惡相反的東西;人類喜愛生命、恐懼死亡、盼望物種的延續和永恆、恐懼其物種的完全滅絕。雖然我們是如此強烈的嚮往這些目標,但它並沒有被交給我們那遲緩而不可靠的理性來決定,相反的,自然界指導我們運用原始而迅速的天性來決定實現這些目標的方式。飢餓、口渴、尋求異性的情慾、愛情的快樂、和對於痛苦的恐懼,都促使我們運用這些手段來達成其本身的目的,這些行動都將實現我們原先所未料想到的結果—偉大的自然界所設定的善良目標。
亞當斯密本人並不認為這兩者存在矛盾,在國富論一書出版後,他又發行了經過稍微修正的道德情操論版本。他或許認為道德情操和私利最終都將達成相同的目標。

影響

國富論一書成為了第一本試圖闡述歐洲產業增長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也成為了開展現代經濟學科的先驅。它也提供了資本主義和自由貿易最為重要的論述基礎之一,極大的影響了後代的經濟學家。
國富論一書的原始版本則存在一些爭議,一些人主張書中的內容曾被竄改的較為溫和,以符合當時某些思想家如大衛·休謨和孟德斯鳩的既定理論。的確,許多斯密的理論都只簡單地描述歷史的走向將會遠離重商主義並朝向自由貿易,而當時這種走向早已發展了數十年,並且已對政府政策有極大影響。無論如何,斯密的作品廣泛地組織了他們的理論,因此至今仍是經濟學界最為重要而最具影響力的書籍之一。

主要作品

《道德情操論》(1759)
《國富論》(1776)
《哲學論文集》(在死後於1795年出版)

Saturday 12 July 2008

David Hume

在中国读大学学经济学时,提过他
在英国读文化研究时,又看到他名字,不过是在研究伦理时
才意识到,是位集大成的大人物

上课时曾提到empathy
当时让我感觉就是从小背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大衛·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1])是蘇格蘭的哲學家、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他被視為是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雖然現代對於休謨的著作研究聚焦於其哲學思想上,他最先是以歷史學家的身分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2]在當時成為英格蘭歷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3]。
歷史學家們一般將休謨的哲學歸類為徹底的懷疑主義,但一些人主張自然主義也是休謨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謨的學者經常分為那些強調懷疑成分的(例如邏輯實證主義)、以及那些強調自然主義成分的人。
休謨的哲學受到經驗主義者約翰·洛克和喬治·貝克萊的深刻影響,也受到一些法國作家的影響,他也吸收了各種英格蘭知識分子如艾薩克·牛頓、法蘭西斯·哈奇森、亞當·斯密等人的理論。

生平

大衛·休姆(後來改名為休謨)在1711年4月26日(儒略曆)生於蘇格蘭愛丁堡的一座公寓裡,父親是在寧威爾區(Ninewells)擔任律師的約瑟夫·休姆、母親是法爾科內夫人。休謨在長大後偶而也會回到寧威爾區的老家居住,他在1734年將名字從休姆改為休謨,因為英國人很難以蘇格蘭的方言正確念出休姆這個名字。休謨在年僅12歲時就被家裡送到愛丁堡大學就讀(當時正常的入學年齡是14歲)。最初休謨打算從事法律職業,但不久後他發現自己有了「一種對於學習哲學和知識以外所有事物的極度厭煩感,當我的家人想像我正在閱讀屋埃特和維尼阿斯(兩位當時著名的法學家)時,我實際上卻是在閱讀西塞羅和維吉爾的著作。」休謨對於大學裡的教授都不抱好感,他曾在1735年告訴一名朋友說:「你根本不能從教授身上學到任何東西,那些東西在書裡都有了。」[4]
在十八歲時休謨的哲學研究獲得了重大突破,使他得以讓自己徹底面對這個「全新的思考領域」,也使他下定決心「拋棄其他所有快樂和事業,完全奉獻在這個領域上。」[5]休謨並沒有說明這個重大突破為何,但一般推測很可能是他在因果上的理論—亦即我們對於世上因果關係的認知是取決於我們的情緒、習俗、和習慣,而不是取決於理性、也不是取決於抽象、永恆的自然定律。在那個時代,一個貧窮的蘇格蘭人能選擇的生涯途徑相當少,休謨面對的是成為家庭教師或是成為商人的職員這兩個選項,他最後選擇了後者。1734年,在於布里斯托經商數個月之後,休謨前往了法國安茹的拉弗萊舍(La Flèche)旅遊,在那裡休謨經常與來自Prytanée軍事學校的耶穌會學生進行哲學討論,勒奈·笛卡爾也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在那裡定居的四年中休謨替自己訂下了生涯計畫,決心要「過著極其簡樸的生活以應付我那有限的財產,以此確保我的獨立自主性,並且不用考慮任何除了增進我的文學天分以外的事物。」[6]在法國定居時休謨也完成了《人性論》(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一書,當時他年僅26歲。雖然現代的學者們大多將《人性論》一書視為是休謨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也是哲學歷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書剛出版時並沒有獲得多少重視。休謨在記載到當時自己缺乏大眾重視時這樣寫道:「媒體對這本書的反應是一片死寂,甚至連對那些狂熱的讀者群都沒有半點交代。不過我本來就養成樂觀而開朗的個性,很快就從這樣的挫折裡站了起來,並繼續在鄉下努力的進行研究。」他繼續寫下了《人性論摘要》一書,但沒有寫出自己的名子,他試著縮短並精簡他之前的冗長著作以吸引更多讀者,但即使經過這樣的努力,他依然沒有成功使《人性論》一書重獲重視[7]。
撰寫《人性論》的艱辛過程使得年輕的休謨近乎精神錯亂,為了回復正常的思考能力,休謨決定暫時返回平凡生活[8]。
在1744年出版《道德和政治論文集》(Essays Moral and Political)一書後,休謨申請擔任愛丁堡大學的「倫理學和精神哲學」系所的教授,但被大學拒絕。在1745年詹姆斯黨叛變的時期中,休謨成為當時被官方形容為「瘋子」的安那代爾侯爵(1720-1792)的家庭教師[9],這份工作只維持了一年左右便結束。不過,也是在這段時間,休謨開始撰寫他的歷史鉅作《大不列顛史》(The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一書[10],這本書的寫作持續了15年,寫成時已超過了一百萬字,最後從1754至1762年間分成六冊發行。在這段期間休謨參加了由詹姆斯·伯尼特(James Burnett)創辦的教規門講會(Canongate Theatre),藉此也認識了其他許多當時在愛丁堡的蘇格蘭啟蒙運動哲學家。從1748年開始他擔任了聖克萊爾將軍的秘書長達三年,同時一邊撰寫他的《人類理解論》一書(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然而和前幾本書一樣,這本書在當時出版時也沒有獲得重視。
這時休謨遭到教會指控為異端,休謨的一名年輕朋友以教士身分挺身替他辯護,主張休謨身為無神論者是屬於教會管轄的範圍之外。儘管後來休謨被判無罪,格拉斯哥大學仍然拒絕了休謨擔任哲學教授的申請,這可能也是因為另一名正大力批評休謨形而上學的哲學家Thomas Reid刻意阻撓所造成的。依據休謨的自傳,要直到他在1752年回到愛丁堡後「愛丁堡大學才讓我成為他們的圖書館館長,擔任這個職位只能獲得很少的薪水,但卻讓我有機會接觸一個這樣龐大的圖書館。」愛丁堡大學圖書館的豐富資源使休謨得以繼續他在《大不列顛史》上的研究。
休謨最終以一個評論家和歷史學家的身分聞名,他龐大的《大不列顛史》一書敘述了從撒克遜王國到光榮革命的歷史,這本書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在這本書裡休謨將政治體制下的人民形塑為一種文化習俗的產物,這些人傳統上傾向於服從既有的政府,只有在面對無法確定的情況時才會尋求改變。從這個觀點來看,只有宗教的差異才能使人偏離他們的日常生活、開始關注政治的事務。

休謨早期寫下的論文「論迷信與宗教」就已經立下了幾乎所有他之後有關宗教歷史的著作根基。在休謨那個年代,想批評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必須抱持謹慎的態度,舉例而言僅在休謨出生的15年前,一名18歲的大學生Thomas Aikenhead只因為評論基督教是「胡說八道」便被教會起訴,最後還被定罪以褻瀆罪名處以絞刑。因此休謨也是只以轉彎抹角的方式表達他的理論,大多是以虛構的角色在對話錄中呈現。休謨一直沒有承認自己是《人性論》一書的作者,直到1776年他去世的那年為止。他的論文《論自殺》和《論靈魂不朽》、以及他的《自然宗教對話錄》(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一書都是在他死後才出版(分別在1778和1779年出版),這些著作也都沒有註明休謨或是出版商的名子。休謨為了掩藏自己作者身分而做出的這些安排也使得今天學者們對於休謨究竟是自然神論者或是無神論者仍有極大的爭議。不管如何,在當時有關休謨是無神論者的謠言的確使得休謨求職時四處碰壁和受阻。
休謨曾向朋友提及有一次他在偶然間被「轉化」為基督徒的過程:當他前往監督自己新居建築工地的途中跨過愛丁堡市中心一片剛乾枯的湖泊時,他不小心滑入了泥沼中,由於身型肥胖而爬不出來被困在了那裡。這時一些賣魚婦人剛好路過,看到了休謨的窘境,但她們很快便認出他是那位知名的無神論者,於是拒絕救援他,直到休謨答應要成為一名基督徒、並且被迫在泥沼中朗讀主禱文和信經之後,這些壯碩的賣魚婦才將他拉起。休謨事後向朋友開玩笑道這些賣魚婦是「他所遇過最聰明的神學家了」。[11]
從1763年至1765年間休謨擔任巴黎的哈特福伯爵的秘書,在那裡他受到了伏爾泰的欽佩並且被捧為巴黎社交圈的名人。同時他也認識了讓-雅克·盧梭,兩人最初成為要好的朋友,但最後因理念不合而分散。休謨這樣描寫他的巴黎生活道:「我真的時常想回歸愛丁堡那平凡而粗糙的撲克牌俱樂部…以矯正並緩和這段時間以來那麼多的感官刺激。」在1768年休謨回到愛丁堡定居。到了1770年左右,隨著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誇讚是休謨讓他從「教條式的噩夢」中覺醒,休謨的哲學著作開始獲得大眾的注意,也是在那之後他才獲得了他一輩子都沒有獲得的聲譽。
詹姆士·包斯威爾在休謨去世的前一周拜訪了他,休謨向包斯威爾透露他坚定的将人在死後還會有來生的理論視為「最不合理的迷信」[12]。休謨替自己寫的墓誌銘是:「生於1711,死於[……]—空白部分就讓後代子孫來填上吧。」休謨在1776年去世後被埋葬在他生前所安排的「簡單的羅馬式墓地」,地點位在愛丁堡卡爾頓山丘(Calton Hill)的東側,俯瞰山坡下他位於城內的老家。

哲學思想

雖然休謨屬於18世紀的哲學家,他的著作中討論到的題材大多與現代哲學界的主要爭論有密切關係,這與其他同時代的哲學家相較是相當罕見的。一些休謨最具影響力的哲學思想可以歸類為以下幾點:

因果問題
休謨主張大多數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兩件事物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關聯,使得後者伴隨前者出現(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它在那之後而來,故必然是從此而來)。休謨在《人性論》以及後來的《人類理解論》一書中反駁了這個理論,他指出雖然我們能觀察到一件事物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我們並不能觀察到任何兩件事物之間的關聯。而依據他懷疑論的知識論,我們只能夠相信那些依據我們觀察所得到的知識。休謨主張我們對於因果的概念只不過是我們期待一件事物伴隨另一件事物而來的想法罷了。「我們無從得知因果之間的關係,只能得知某些事物總是會連結在一起,而這些事物在過去的經驗裡又是從不曾分開過的。我們並不能看透連結這些事物背後的理性為何,我們只能觀察到這些事物的本身,並且發現這些事物總是透過一種經常的連結而被我們在想像中歸類。」(Hume, 1740: 93)也因此我們不能說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關連。休謨在這裡提出了「經常連結」(constant conjunction)這個詞,經常連結代表當我們看到某件事物總是「造成」另一事物時,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一件事物總是與另一件事物「經常連結」。因此,我們並沒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確造成另一件事物,兩件事物在未來也不一定會一直「互相連結」(Popkin & Stroll, 1993: 268)。我們之所以相信因果關係並非因為因果關係是自然的本質,而是因為我們所養成的心理習慣和人性所造成的(Popkin & Stroll, 1993: 272)。
休謨提出的這個說法有力駁斥了因果關係理論,在休謨之後的一些哲學家如伯特蘭·羅素還完全拋棄了因果關係的概念,只將其視為一種迷信。但從這裡也產生了因果的問題—我們對於因果連結的認知是從何而來的?而我們又能認知到怎麼樣的連結?這個問題至今仍沒有一定答案。休謨主張人類(以及其他動物)都有一種信賴因果關係的本能,這種本能則是來自我們神經系統中所養成的習慣,長期下來我們便無法移除這種習慣,但我們並沒有任何論點、也不能以演繹或歸納來證明這種習慣是正確的,就好像我們對於世界以外的地方一無所知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經常連結」的理論一般被認為是休謨所提出的,可能有其他哲學家早在休謨之前便已提出類似的概念。中世紀哲學家邁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的著作中便舉出了幾名同樣不相信「因果關係」的伊斯蘭哲學家,他在Guide for the Perplexed一書裡這樣寫道:「簡而言之:我們不應該說『這個』是造成『那個』的原因。」從這些依斯蘭哲學家的角度來看,造物主所創造出的任何東西都是獨立而不相連的,因此這些事物間並沒有一定的連結。

歸納問題
在《人類理解論》一書中[13],休謨主張所有人類的思考活動都可以分為兩種:追求「觀念的連結」(Relation of Ideas)與「實際的真相」(Matters of Fact)。前者牽涉到的是抽象的邏輯概念與數學,並且以直覺和邏輯演繹為主;後者則是以研究現實世界的情況為主。而為了避免被任何我們所不知道的實際真相或在我們過去經驗中不曾察覺的事實的影響,我們必須使用歸納思考。
歸納思考的原則在於假設我們過去的行動可以做為未來行動的可靠指導(這有時又被稱為自然劃一原則—uniformity of nature),舉例而言,如果依據過去的經驗太陽總是從東邊升起而從西方落下,那麼歸納推理就會告訴我們太陽在未來可能還是會從東邊升起而從西方落下。但我們又要怎麼解釋我們有能力做出這樣的推論呢?休謨主張我們不可能將我們的思考能力解釋為理性的產物,因為理性只有可能是從兩種方式得來,而這兩者都不可能做為我們推理思考的根基:
論證的或直覺的:這樣的思考在基本上是先驗的,我們不能以先驗的知識證明未來就會和過去一致,因為(在邏輯上)可以思考而出的明顯事實是世界早已不是一致的了。休謨在這裡並沒有清楚分出整體上的自然劃一原則與某個「特定的」劃一原則的差異。一個哲學家或許可以主張(或許就是康德那一派)在事實上我們的確很難想像世界竟不是以「某種」形式一致運作;然而休謨在這裡所提出的關鍵是,即使是自然運作中任何「特定的」劃一原則,也都有可能在未來停止運作。因此我們不能將歸納思考根基在先驗的知識基礎上。
歸納的:我們也不可能訴諸於在過去使用歸納推理的成功經驗來證明歸納推理的可靠性,因為這將會構成循環論證。
休謨接著總結道我們的思考能力並沒有一個理性的基礎,因為沒有任何形式的理性可以證實這樣的能力。在這裡要注意的是休謨並不是在主張以下幾點:他並不是主張因為歸納法不屬於演繹法,所以那並不理性(休謨並不是所謂的「演繹主義者」)。如同休謨在一段名為「論懷疑主義與理性」的章節中所講到的,他主張的是如果理性沒有任何的依據就能夠構成我們的思想、如果思想是從頭到尾都是由理性所構成的,那麼我們根本不可能會相信任何東西,包括了直覺或演繹得出的任何真相在內。除此之外,休謨並不是主張歸納法並不可行、也並不是認為歸納法就無法達成可靠的結論,相反的,休謨主張的是這種歸納思考在事實上並不是由理性所構成的。休謨理論中的另一個重點在於:雖然休謨對於歸納法屬於理性思考的可能性抱持悲觀態度,他仍認為歸納推理帶有相當值得注意的、也是相當神奇的預見未來的能力。為了解決我們在了解歸納推理上面對的問題,休謨提出「自然」作為解決問題的答案。自然決定了要我們期待未來的事物中會有比較多與過去類似,而「這種思考方式讓我們得以透過相同的原因推斷出可能的結果,反之亦然。這種思考方式是所有人類生存於世所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我們不能信賴我們的理性所做出的錯誤演繹,這種理性不但思考緩慢,而且打從我們出生下來在一生中都非常容易犯下錯誤」(《人類理解論》,5.2.22)。休謨的這個說法或許是在那個時代(前達爾文時代)對於人類歸納思考能力所做出最接近進化論的理論了,休謨在這裡也突顯了自己與所有無神論思想家的主要差異,完全呈現了他身為自然主義思想家的一面。

包裹的自我理論
休謨指出我們通常會假設現在的我們就和五年前的我們沒有兩樣,雖然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有了改變,呈現在五年前的我們和現在的我們都是同一個人。我們也會思考時光究竟可以在不改變一個人自身的情況下,改變一個人內在到什麼程度。不過休謨否認那神秘的自我與一個人所帶有的各式各樣人格之間是有所區分的。當我們開始自省時我們會發現:「除非依靠一種特定的感覺,我們從來不可能有任何的意識;人只不過是由許多不同的感覺累積而成的一個集合或一個包裹,這些感覺永遠處在一種快到無法想像的流動速度中互相交替汰換。」[14]
很明顯的是在我們思考的過程中我們的各種思想永遠都在改變,我們的想像力可以輕易的從一個想法轉換到另一個類似的想法,而想法本身的特質便足以形成一個連結和聯想。同樣的,我們的感覺也必然會不斷的改變,改變了的感覺也會類似於之前的感覺。想像力必然是經過長時間的習慣所培養下來的思考方式,隨著空間和時間的改變而不斷想出更新的想法[15]。
值得注意的是,從休謨的角度來看,這些感覺並不屬於任何事物。相反的,休謨將人的靈魂比喻為一個共和國,這個共和國並非依靠著什麼恆久的核心思想,而是靠著各種不同的、不斷改變、而卻又互相連結的思想才保持了其本體。也因此個人的本體是只不過由一個人的各種個人經驗所構成的鬆散連結。
簡而言之,對休謨而言「本體」是否存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各種感覺之間的因果關係、串連、以及彼此之間的類似。

實踐理性:工具主義和虛無主義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一些行為比其他一些行為要來的「合理」。舉例而言,吞食鋁箔片在大多數人來看是一種很奇怪的舉動。然而休謨否認那種理性在驅動或排斥特定行為上扮演了任何重要的角色,畢竟理性只是一種對於概念和經驗的計算罷了。在休謨來看,真正重要的是在於我們如何感覺這些行為。休謨的這個理論在現代被視為是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sm)的基本原則,主張一個行為的合理與否應該是取決於這個行為能否達成其預定的目標和欲望,無論這些目標欲望為何。理性只是扮演著一種媒介和工具的身分,用於告訴我們怎麼樣的行為才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和欲望,但理性本身永遠不能反過來指揮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目標和欲望。也因此,如果一個人想要吞食鋁箔片,理性可以告訴那個人他應該去哪裡尋找鋁箔片,「吃鋁箔片」或是「想要吃鋁箔片」本身並沒有任何不理性的地方(當然,除非一個人有強烈的健康慾望或是感覺能力,理性才會告訴他不應該這樣做)。不過在今天,許多人認為休謨在這裡其實已經到達虛無主義的境界,並且指出了一個人其實可以故意的阻撓他自己的目標與欲望而不會違反理性原則(「我想要吃鋁箔片,讓我把我的嘴巴綑起來」)。這樣的行為必然會顯得相當不正常,但是既然理性並沒有扮演任何角色、也不能用以評量行為,這樣的行為也就不會違反理性了。

感情為主的倫理學
休謨最先在《人性論》討論到了倫理學,他在後來一篇名為《道德原理研究》的短文中進一步闡述了他的理論。休謨的研究完全是根基於經驗主義之上,他並沒有試圖告訴讀者道德應該是要怎麼樣,而是告訴讀者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是怎麼進行道德判斷的。在提出了許多例子後,休謨總結認為大多數(雖然不是所有的)被我們認可的行為都是為了增進公共利益的。這是否代表著我們都是單純根據利益進行道德判斷呢?與另一位經驗主義者托馬斯·霍布斯不同的是,休謨主張在事實上並非全然如此。休謨拋棄了霍布斯在心理上的利己主義,除了考慮到私利以外,休謨認為我們也能夠被我們自身對其他人的同情所驅動,這種同情能夠讓我們向其他人施予並非出於自私的照顧和關心,也就是現代學者所稱呼的利他主義感情。休謨主張我們並不可能單純依靠理性做出道德判斷,我們的理性只能夠處理實際情況並且從中獲取結論,但假設其他情況不變,這樣的理性並不能協助我們做出選擇,只有我們的感情才能夠告訴我們哪個選項最值得我們實踐。而我們以同情為基礎建立的感情能夠驅使我們追求非私利的目標,例如增進其他人的利益。從休謨以及另一名同情理論家亞當·斯密來看,「同情」一詞代表的不只是對於其他人的關懷。對休謨而言同情是一種人們用以傳達並分享感情的基礎,正面和負面的感情都包含在內。從這個角度來看同情也就類似於現代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所謂的「移情」(empathy)。在發展這種以同情為基礎的道德情感理論的同時,休謨也拋棄了他的前輩法蘭西斯·哈奇森所提出的神授道德感理論,改提出了一種以自然主義和道德心理學為基礎的道德理論。休謨否定將道德架構在理性之上的理論在現代通常被視為是反現實主義道德觀的主要根基,如同受休謨影響的現代哲學家John Mackie指出的,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道德的真相,但卻是由人的理性和本能加以承認之,這未免也顯得太奇怪了。不過,休謨究竟屬於哲學上的現實主義者還是反現實主義者在現代仍有爭議。

自由意志與決定論
自由意志與決定論之間的衝突對所有人而言都是非常明顯的,假如我們今天採取的行為是在幾百萬年前就被決定的,那麼這些行為又怎麼由得我們做選擇?但休謨還注意到了另一個衝突,這個發現將自由意志問題進一步發展為一個完整的困境:自由意志是無法與非決定論共存的,設想我們今天的行為並不是由過去發生的事情所決定的,那麼我們的行為就好像是完全由隨機決定的一般。除此之外,休謨強調的重點在於,這些行為並不是由我們的人格所決定的—並不出自於我們的偏好、並不出自我們的價值觀等等。既然如此我們又要怎麼將一件行為的責任歸咎於那名做出了這件事、但卻完全不是出自其本性的人?我們怎麼可能要求他對一件被隨機決定的事情負起責任?從這樣看來自由意志似乎不能排除決定論,否則人本身和其採取的行動根本不會有任何自由選擇的機會。也因此,大多數的人都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自由意志似乎是與非決定論無法共存的,自由意志需要的其實是決定論。休謨的看法是人類的行為就和其他所有事物一樣,是「因」而不是「果」,也因此若要讓人們對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應該要專注於如何對人們的行為施予合適的獎勵或懲罰,以鼓勵他們做出道德的事情、避免犯下不道德的行為。

「是—應該」問題
休謨注意到許多的思想家經常將「是什麼」(what is)用作為「應該是什麼」(what ought to be)的論據基礎,然而他注意到在這種描述性陳述(現在是什麼)與規定性陳述(應該是什麼)之間存在著一點很大的差異。休謨指出我們不該習慣於在將這種應該是什麼的陳述與現在是什麼的陳述混為一談的同時,卻沒有解釋這兩者之間的重要分別。我們到底要如何從「現在是什麼」當中衍生出「應該是什麼」呢?休謨提出的這個問題成為了日後倫理學的主要爭議之一,在許多人看來,休謨本人對此的立場是我們根本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衍生(其他人則有不同解讀,認為休謨指的其實不是無法從事實陳述衍生出道德陳述,而是我們不能在沒有考慮到人性之下便做出這樣的衍生—亦即人類的情感)。休謨或許是第一個提出了實證(是什麼)與規範(應該是什麼)之間的差異的人,這兩者的混淆在社會科學與道德哲學領域都相當的廣泛。哲學家G. E. Moore在後來也提出了一個被稱為「自然主義謬論」(naturalistic fallacy)的類似理論,企圖駁倒任何試著將道德屬性與自然屬性混為一談的人。

功利主義
休謨與其他的蘇格蘭啟蒙運動成員或許也是最早開始主張道德原則應該要以其功利來做為解釋論據的哲學家。休謨的角色也不能被過於高估,因為法蘭西斯·哈奇森才是最早提出了功利主義最著名的「帶給最多的人最大的幸福」(greatest happiness for the greatest number)這一標語的人。但後來傑里米·邊沁的確是在閱讀休謨的《人性論》時才感覺到了功利主義的強烈說服力,他描寫道自己彷彿「感覺道德的天平從眼睛落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休謨的觀點其實與現代的功利主義有極大差異,休謨並不認為以基數排序所聚集的「功利」代表的就是道德的真相。相反的,休謨抱持的是道德情感主義的觀點,因此他認為道德原則並不能由人類的知識加以證實。一些原則會被我們所接受、但其他一些則不會,而功利主義的道德原則之所以會被我們接受,是因為它能促進我們本身以及其他被我們同情的人的利益。休謨以這個角度解釋人類是如何看待一系列的社會現象的:從各種社會制度到政府政策、乃至於人的性格和天分皆然。

神蹟的問題
對休謨而言,除了支持極端的信仰主義以外,唯一可以正當化有神論宗教的方式只剩下訴諸神蹟一途了。在《論神蹟》一文中他這樣解釋道:「…我們可能會總結認為,基督教不但在最早時是隨著神蹟而出現的,即使是到了現代,任何講理的人都不可能在沒有神蹟之下會相信基督教。只靠理性支撐是無法說服我們相信其真實性的,而任何基於信念而認同基督教的人,必然是出於他腦海中那持續不斷的神蹟印象,得以抵擋他所有的認知原則,並讓他相信一個與傳統和經驗完全相反的結論。」
休謨主張,即使是神蹟也不能給予宗教多少理論根據。休謨在文章中提出了幾點理由,所有的理由都指向了一個答案:神蹟只不過是一種對於自然法則的違逆。他在《人類理解論》一書中對神蹟的定義指出神蹟是對於基本自然法則的違逆,而這種違逆通常有著極稀少的發生機率。異常的主張需要異常的證據加以支撐,然而與此相反的是,休謨觀察到:「人們總是貪婪的一昧接收而沒有詳細檢驗那些能夠安哄迷信而提倡神蹟的事物。」
批評者主張休謨在檢驗神蹟論點之前便已假設了神蹟的特色以及自然法則,也因此構成了一種微妙的循環論證。他們也注意到休謨的主張其實依靠了歸納推論,因為從沒有人曾觀察過所有的自然現象或檢視過所有可能的神蹟例子(例如那些會在未來產生的神蹟),也因此依據休謨自己的理論,他對於神蹟的攻擊是有些問題的。另一項常見的批評則指出休謨假設了人類的證言永遠不能超越我們所擁有的自然法則。休謨對於神蹟的批評在後來也經常被套用至耶穌復活的爭論上,或許休謨對於耶穌復活的神蹟會提出以下的批評:「以下何者哪個比較有可能:一個人從屍體裡復活、還是一句證言被後人所誤解了呢?」

設計論
最古老也最常被用以主張上帝存在的論點是「設計論」—亦即世界上的所有秩序以及所有事物的「目標」都已經被上帝所預先設計好了,已有論証說設計論便是創造論在現代的翻版。休謨在《自然宗教對話錄》以及《人類理解論》中提出了對於設計論的經典批判,以下便是休謨的幾個論點:
如果設計論是真的,世界上的秩序以及目標也必然只有在它們被設計才被觀察到。然而秩序是定期被我們所觀察到的,其一連串發展過程就好像下雪或是水晶形成一般,設計只不過代表了我們經驗中的一小部分。
除此之外,設計論是建立在一個不完整的類比上:由於我們與物體相處的經驗,我們能夠認出哪些是由人類設計的,例如一道磚牆與一堆零散的石頭的對比。但若要證明宇宙是造物主所設計的,我們必然也要先具備對不同宇宙的知識。既然我們只具有對一個宇宙的經驗,這樣的類比是無法成立的。也因此我們必須自問,我們真的有資格在世界與一部機器之間做出比較嗎?
即使設計論完全成立,設計論也並不能證明出一個有說服力的有神論:挑戰者可以很容易的將這樣的宇宙設計解釋成是由其它因素而非上帝打造出的傑作,例如一些毫無智慧的隨機元素,或者是那些根本與設計論毫無關聯的創造者。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我們要質疑的是:造物主真的是上帝嗎?又或者,是誰創造出了造物主呢?
如果一個秩序井然的自然世界需要一名特殊的造物主加以設計調控,那麼這個上帝的腦袋(既然如此的聰穎而有秩序)也需要一名特殊的創造者,而這名創造者之前也必然需要另一名創造者,這樣追溯下去必然毫無了結。有人或許會回答道我們可以想像造物主是一個無法解釋的神性靈魂,但既然如此,為何不將這種假設直接描述為是一個無法解釋的、而卻又秩序井然的自然世界呢?
經常產生的一種假象是:假設物體X需要屬性F才能達成結果O,這過程之中似乎帶有一些既定的「目標」。然而我們若以過濾法來檢驗就會發現:很有可能物體X缺乏了屬性F便不可能存在,而結果O也只是我們將自己的目標投射到自然界上的一種假象罷了。休謨在這裡對於目的論的解釋也預見了後來的自然選擇理論(參見人擇原理)。

政治理論
許多人將休謨視為是政治上的保守主義者,有時候還稱他為第一名保守主義的哲學家。不過如果保守主義指的是現代的定義的話,這種說法也不見得完全正確。從現代觀點來看,休謨的思想同時包含了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也包含了契約主義論與功利主義,雖然這些稱呼都因為年代已久而與當今含義大不相同了。休謨的政治思想是要彰顯法治的重要性,他也在《道德和政治論文集》中強調溫和派立場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休謨認為社會最好是由一套普遍的而公正的司法體制所治理,並且根基在「狡猾的」契約原則上設計。休謨比較少注重這些維護法律的政府形式應該為何,他認為只要政府能夠保持公正便是好的政府(雖然他也覺得共和國在這方面會比君主國要來的有效)。
休謨一直表達他對於那些企圖改革社會而不顧既定傳統的激進政策的不信任態度,他也勸告人們不需反抗他們的政府,除非在遇到極為惡劣的暴政時以外。不過,休謨對當時英國的兩個主要政黨:輝格黨與托利黨都沒有表示支持,他相信我們應該試圖平衡自由與權威兩者,而不需犧牲其中一者。休謨支持新聞自由,並且也是民主制度的同情者—只要在政府權力被適當節制的前提下。一般認為休謨影響了後來詹姆斯·麥迪遜的著作,尤其是他的聯邦黨人第10號文集。休謨也對於社會的進步保持樂觀,他相信貿易的擴展會帶來經濟的繁榮,社會也會從一個「未開化狀態」發展為一個「文明」。一個有文明的社會是開放的、和平的、而且社會交流頻繁的,其市民也會因此而活得更為快樂。因此,將休謨直接歸類為懷疑主義的支持者也是不盡然正確的。
雖然一般認為休謨並沒有一個理想社會的願景,他的確曾在一篇名為一個理想中的完美共和國的論文中提出了他認為最好的政府形式。休謨的實用主義思想貫徹了全文,不過,他依然警告讀者我們只有在時機恰當時才能採取這樣的政府形式,而不該為此推翻現有的傳統架構。休謨也大力主張將政治權力分立、分散,並且支持將選舉權延伸到所有擁有財產的公民,同時也要限制教會的權力。休謨舉出瑞士的民兵制度是最好的國防體制。他也支持定期舉行選舉,並認為應該讓民意代表作為一種沒有薪酬的職位。

經濟思想貢獻
在討論政治的同時,休謨也對經濟學領域做出了許多貢獻。這包括了在私人財產上、通貨膨脹、以及國際貿易的理論。
與約翰·洛克不同的是,休謨並不認為私人財產是一種自然權利,不過他主張既然資源是有限的,財產權利便是正當的。假如所有產品都是毫無限制而且唾手可得,那麼私人財產便顯得毫無意義,而且只會成為一種「空蕩的儀式」。休謨也相信財產的不均衡分配,因為完全的財富平等將會摧毀節儉的概念和產業的發展,最終將導致貧困。
休謨並不相信國際貿易的目標是要累積貨幣,而是相信貿易是一種刺激國家經濟發展的途徑。他並不認為世界貿易的總容量是固定的,因為國與國之間可以互相貿易並依賴彼此的財富維生,形成一個「繁榮的共同體」。就算一國在出口數量上佔了下風也不要緊,因為長期下來並沒有國家可以一直維持自己在貿易上的領導地位。
休謨也是最先提出了物價-貨幣流動機制(price-specie flow)理論的人之一,這個理論直接反駁了當時的重商主義體制。簡單而言,當一個國家因貿易順差而累積了大量黃金時,這些黃金會引發物價上升,而通貨膨脹則會迫使這個國家減少出口而增加進口,相反的那些之前累積了貿易逆差的國家也會開始減少進口而增加出口。長期下來這樣的機制會阻止一個國家不斷的累積黃金。

人種
休謨在他的論文《論國民特質》的草稿中寫下了這個段落:
我常會懷疑黑人以及其他的人種(其他的四到五個人種)天生就比白人低下。除了白人以外還沒有其他人種創建過什麼文明的國度,也從沒有出過什麼在智慧上或表現上傑出的個人。其他人種不曾出產過什麼精巧的產品、沒有藝術、也沒有科學。相反的,即使是最野蠻而未開化的白人,例如古代的條頓人、現在的韃靼人,也都有一些比較傑出的地方,像他們的價值觀、政府形式、或是其他的特質。假如不是這些人種天生下來便帶有一些能力差異,這樣統一而一致的現象不可能持續了那麼久而又遍布各國。更不用說在我們的殖民地,還有已遍布全歐洲的黑人奴隸們中,都沒有發現任何智慧的痕跡;即使讓這些下等人自幼便從我們的環境中長大,他們也會在工作上顯現出他們的能力差異。在牙買加確實有人試著將黑人視為我們的一員、並讓其受相同的教育,即使這個黑人在工作上的任何成就都會被我們所讚揚,就好像一隻鸚鵡一般,只會說幾句簡單的話。
但要注意的是休謨所處的年代背景,在當時這樣的觀點是非常普遍的,即使是在知識分子之中亦然,事實上要直到休謨去世一個世紀後這種看法才開始慢慢改變。而且與當時其他許多知識份子不同的是,休謨在1758年曾表達譴責任何形式的奴隸制度[16]。

評價

艾耶爾(1936)在發表他知名的邏輯實證主義時這樣說道:「我在這篇論文裡提出的觀點是源自從貝克萊和休謨的經驗主義衍生出的邏輯結論。」[17]
伯特蘭·羅素(1946)和Leszek Kołakowski(1968)都將休謨視為是實證主義者,認為知識只有可能是從對於事件的觀察上衍生而出—從「對感官的印象」或是「感覺的資料庫」裡得出,同時其它任何不是透過觀察經驗而得的知識都是「毫無意義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15)寫道當他在構思相對論時便是受到了休謨的啟發。
卡爾·波普爾(1970)指出雖然休謨思想中的理想主義在他看來是對於「常識的現實主義」(commonsense realism)的有力反駁,而且他也認為常識的現實主義是個錯誤,然而他後來發現休謨在本質上其實也是一個常識的現實主義者—這個發現還讓他無法置信了好一陣子。
埃德蒙德·胡塞爾(1970)認為休謨的著作中表現出現象學的特色,因為休謨證明了一些感覺是與其他的感覺有所關連或是互相連結而形成的,這些感覺集合起來便成為一個在心靈以外的世界。
Barry Stroud(1977)主張休謨是一名「自然主義」者,因為休謨將人類生命中的各層面都視為是與自然相連結。他將人類放在一個有智慧的自然世界中,而不只是把人視為是一種與外界不相連的思想靈魂。
Terence Penelhum(1993)則認為休謨是追隨了斯多亞學派、伊比鳩魯學派、以及懷疑主義學派傳統,因為休謨主張我們應該追隨自然以避免思想的焦慮。就如同那希臘化時代的哲學家一樣,休謨認為我們應該先了解我們自己所處的自然本質,而不是貿然進行任何哲學思考的冒險。

著作

A Kind of History of My Life (1734)
寫給一名匿名醫師的信,請求提供能夠治癒他身上「好學的疾病」的療法。信中休謨自承在他18歲時「似乎發現了一個新的思考領域…」並且使他下定決心「拋棄其他所有快樂和事業,完全奉獻在這個領域上。」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人性論》 (1739–40)
休謨打算觀察這本書是否能獲得好評,如果是的話他會繼續寫下有關政治和回應批評的部分。然而這本書並沒有獲得任何注意(如同休謨自己所說的:「媒體對這本書的反應是一片死寂,甚至連對那些狂熱的讀者群都沒有半點交代」),也因此休謨沒有繼續進行後半段的寫作計畫。
An Abstract of a Book lately Published: Entitled 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 etc. (1740)
原本一直被誤認為是亞當·斯密所著,直到最近才發現是休謨為了推廣他的《人性論》而寫的小冊子。
Essays Moral and Political—《道德和政治論文集》 (first ed. 1741–2)
收集了休謨多年累積的一系列論文,並在休謨去世前不久被集合為一冊出版。論文顯得相當雜亂而缺乏頭緒,即使是當中討論的話題也相當模糊。這些論文討論的範圍從美學鑑賞到英國政府的本質、戀愛、婚姻和一夫多妻制都有,甚至還包含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人口統計資料。不過,有一些重要的題材和話題曾重複出現,尤其是在討論有關什麼是「高雅」的品味、風格、和道德上。休謨的論文顯然模仿了約瑟夫·艾迪生的《閒談者》雜誌的風格,休謨在年輕時相當喜歡閱讀這份雜誌。
A Letter from a Gentleman to His Friend in Edinburgh. 愛丁堡 (1745).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人類理解論》 (1748)
包含了針對《人性論》一書中的幾點擴充,增添了有關自由意志、神蹟、以及設計論的討論。
Of Miracles—論神蹟
《人類理解論》一書的第X節,通常分開出版
An Enquiry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道德原理研究》 (1751)
另一本改寫自《人性論》以企圖獲得更多讀者青睞的書。休謨認為這是他所有哲學著作中最好的一本,無論是在哲學思想和文學風格上皆然。
Political Discourses 愛丁堡 (1752).
包含在Essays and Treatises on Several Subjects(1753-6)的1758-77年第二版中
Four Dissertations 倫敦 (1757).
包含在上述的Essays and Treatises on Several Subjects第二版中
The History of England (原先的標題The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大不列顛史》 (1754–62) 可以在自由圖書館閱讀全文[3]
比較像是一套叢書而不只是一本書。休謨討論的歷史範圍「包含了從凱薩大帝入侵到1688年的革命」,這套書後來再版了超過100個版本。許多人將其視為是英格蘭歷史學的標準著作,直到Thomas Macaulay的History of England一書出現為止。
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 (1757) ISBN 0-8047-0333-7
My Own Life (1776)
在四月開始撰寫,不久後休謨就去世了。這本書原先打算包含在新版的Essays and Treatises on Several Subjects裡出版。這本書後來由亞當·斯密出版,斯密稱這本書的出版使他招惹了「比我對英格蘭貿易體制的嚴苛批評還要激烈十倍的負面回應」。
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自然宗教對話錄》 (1779)
死後由他的外甥出版。書中藉由三個虛構角色討論上帝是否存在,尤其是有關設計論的問題。儘管有著不少爭議,大多數學者同意書中的Philo—三個人中最抱持懷疑主義立場的人,最接近休謨本人的觀點。

Friday 11 July 2008

Daniel Handler



跑去找电影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结果,没寻到
寻到了Lemony Snicket's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2004)

于是,昨天夜里,在这亦幻亦真的童话里,呆了一晚
非常好看的电影,布景设计巧妙心思!!!!!
美极了!
尤其是那几所房子,真酷!
最棒的是Meryl Streep(Aunt Josephine)悬崖边上的那所!!!!!

三个小朋友很可爱
Emily Jane Browning 小小十几岁,却长着和Angelina Jolie一样的性感美唇
Liam Aiken忧郁眼神,不知道,会不会星途无限呢?
演sunny的实际是双胞胎Kara and Shelby Hoffman,才1岁多
(让我想到growing pains里的小朋友也是用双胞胎来演)

Jim Carrey 是一样永久的夸张耍宝表演
他学苏格兰口音,还真像!
dvd里,在special feature有一大堆被删除的镜头
金凯里在里面的即兴表演,真的是多到看到眼悃

不用说,Meryl Streep依旧是闪闪发光
这位女人,是演技派里常青的大树
爱!爱!爱!爱她演戏!

里面mr poe的扮演者是位obe
Uncle Monty的扮演者是位cbe

就连话外音,还是jude law!

星光熠熠!

这么有趣的电影,故事确是相当年轻的
不象其他的童话,动不动都是上了年纪的,统统都是天山童姥级那么老的

Daniel Handler 和我们同一个decade!?
汗!年轻吧!
除了写书,还是音乐家?!
更汗!



Daniel Handler (born February 28, 1970) is an American writer, screenwriter and accordionist.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work under the pen name Lemony Snicket.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niel_Handler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mony_Snicket
http://en.wikipedia.org/wiki/A_Series_of_Unfortunate_Events

Books

The Bad Beginning
The Reptile Room
The Wide Window
The Miserable Mill
The Austere Academy
The Ersatz Elevator
The Vile Village
The Hostile Hospital
The Carnivorous Carnival
The Slippery Slope
The Grim Grotto
The Penultimate Peril
The End

Thursday 10 July 2008

Jeremy Brett

这男人太冷酷!
冷酷得叫人透彻心扉的害怕却爱他!

从小看太多童话,总觉得好人都长得慈眉善目的
这男人,颠覆了我对好人坏人的认知能力
原来,这样冰冷的脸孔,也是好人一个

某类特定美女,叫‘冰山美人’
那这哥们就是,‘冰山帅哥’

冰山帅哥,还是伊顿公学毕业的?!
晕倒!佩服!
有钱阶级!贵族生活!
果然,炼就了那酷酷的姿态!

他演绎的 Sherlock Holmes是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似乎, Sherlock Holmes就该长成这样,有这样的眼神,有这样的谈吐,有这样的不可一世的孤傲在血液里

看介绍,才知道,帅哥还演过华生!
天,想不出,那是怎样一位华生?!

如果不是看他生平介绍,绝对不会把1964年《窈窕淑女》(My Fair Lady)里追求 Eliza(Audrey Hepburn)的love fool年轻男子弗雷迪·埃斯福特-希尔(Freddy Eynsford-Hill)联系在一块
这微笑甜美的青年,怎么会是日后冰凉冷酷的福尔摩斯呢?

到了"The Merry Widow" (1968)《风流寡妇》,他还亲自开唱!

他还参演了War and Peace (1956) 战争与和平?
要再找这部电影来看看?
完全不记得他的扮相!(Nicholas Rostov )



杰里米·布雷特(Jeremy Brett,1933年11月3日-1995年9月12日),原名彼得·杰里米·威廉·哈金斯(Peter Jeremy William Huggins),英国电影演员。曾经在四部英国电视连续剧《歇洛克·福尔摩斯冒险史》、《歇洛克·福尔摩斯归来记》、《歇洛克·福尔摩斯新探案》和《歇洛克·福尔摩斯回忆录》中扮演侦探歇洛克·福尔摩斯。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is the name given to the TV series of Sherlock Holmes adaptations produced by British television company Granada Television between 1984 and 1994, although only the first two series bore that title on screen. The series was broadcast on the ITV network in the UK, and starred Jeremy Brett as the famous detective, a portrayal that many consider to be the definitive screen version of Sherlock Holmes, although this is a much-disputed subject. In addition, Holmes's faithful friend and companion Dr. Watson, scrupulously portrayed as the kind of thoroughly competent sidekick Holmes would want, was played in the two Adventures series by David Burke, before he elected to leave the series to be able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his wife and young son. He was replaced by Edward Hardwicke, who played Watson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run.The series was initially produced by Michael Cox, with later episodes being produced by June Wyndham Davies.

早期生平

布雷特出生在英国沃里克郡伯克斯韦尔的伯克斯韦尔农庄(Berkswell Grange),后就读于伊顿公学。布雷特后来声称他在伊顿公学曾经是“学院的灾难”,并把他之所以学习困难的问题归结于诵读困难。但是他在歌唱方面表现杰出,并且是学院唱诗班的一员。

表演生涯

布雷特在伦敦的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学习表演。[1] 1954年他首次在曼彻斯特的图书馆剧院(Library Theatre)正式登台表演,1956年首次在伦敦出演老威克公司(Old Vic)的舞台剧特洛伊罗斯和克雷西达(Troilus and Cressida)。[2] 同年他出现在百老汇并在《理查二世》中扮演奥墨尔公爵(Duke of Aumerle)[3] 他继续在舞台上扮演着许多经典的角色,包括早期在老威克(Old Vic)和后来在皇家国家剧院(Royal National Theatre)出演的无数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角色。布雷特首次在电视中露面是1954年,并于1955年首次在电影中出演角色。
1967年由于肖恩·康纳利的退出,电影制片人哈里·萨尔茨曼(Harry Saltzman)和艾伯特·R·布罗科利(Albert R. Broccoli)曾经略微谈到请布雷特在《女王密使》中出演詹姆斯·邦德,可是这一角色被澳大利亚演员乔治·拉兹比获得了。第二次试演《生死关头》中007这个角色也以罗杰·摩尔的获胜而告终。
60年代早期布雷特频繁出现在英国的电视银屏上。他出演了许多系列剧,其中尤其以在1966年改编的《三个火枪手》中扮演达达尼昂(D'Artagnan)而著名。他也扮演过少数几个经典的喜剧角色,比如《情敌》(The Rivals)中的绝对船长(Captain Absolute)。1973年,布雷特在通过电视转播的莎士比亚名作《威尼斯商人》中扮演巴萨尼奥(Bassanio),其中劳伦斯·奥立佛(Laurence Olivier)扮演夏洛克(Shylock),琼·珀劳怀特(Joan Plowright)扮演鲍西亚(Portia)。(布雷特、奥立佛和珀劳怀特三人曾在皇家大剧院扮演同样的角色。)布雷特因此开玩笑说,作为一个演员,他极少被允许进入二十世纪,更何况当前了。
尽管布雷特主演的电影鲜为人知,但他在1964年轰动一时的电影版的《窈窕淑女》中扮演了弗雷迪·埃斯福特-希尔(Freddy Eynsford-Hill)。虽然在这部电影中他的歌唱部分是由他人配音的,但是布雷特还能够歌唱,正如他后来在1968年英国电视中播放的《风流寡妇》中扮演的丹尼洛证实的那样。
值得一提的是杰里米·布雷特扮演的所有角色中他那精确完美的发音。由于天生的语言障碍,布雷特不能够正确的发“R”这个音。所以少年时的矫正治疗和之后年复一年的练习给了布雷特完美且令人羡慕的发音。他后来自称自己无论工作与否每天都练习对白。
尽管布雷特在他40年的表演生涯了扮演了许多不同的角色,但至今最令人记忆犹新的还是他扮演的歇洛克·福尔摩斯。这是1984到1994年间由格兰纳达电视(Granada Television)拍摄,约翰·霍克斯沃斯(John Hawkesworth)和其他作家改编的阿瑟·柯南·道尔爵士的小说。即使据传闻布雷特害怕被一直冠以同一角色,他还是出演了41集格兰纳达电视公司的系列剧。在接受了这个挑战性的角色后,布雷特很少扮演过其他角色。他被广泛的认为是那个时代最具权威性的福尔摩斯,就好像40年代的巴兹尔·莱斯伯恩(Basil Rathbone)。有趣的是,布雷特在1980年洛杉矶公演的舞台剧《血色十字架》(The Crucifer of Blood)中扮演过华生医生,而其中扮演福尔摩斯的是查尔顿·赫斯顿(Charlton Heston)。布雷特是仅有的曾经扮演过福尔摩斯和华生医生两个角色的三位演员之一(雷金纳德·欧文(Reginald Owen)和帕特里克·马可尼(Patrick Macnee))。

疾病与死亡

1985年7月4日,就在布雷特刚完成《最后一案》里福尔摩斯之“死”的拍摄,他的第二任妻子琼·威尔逊去世了,这加重了他原有的双极性情感疾病(又称为躁郁症)。于是他暂时退出了福尔摩斯系列剧的拍摄。然而当他在1986年重新回到新剧集的拍摄时,原有的悲痛和繁重的拍摄使他的病情更加恶化。“福尔摩斯威胁着我的生活。他就好像是月亮阴暗的那一面,喜怒无常并且独来独往,而我是喜爱交际的,这对我来说很危险。”[4] 严重的躁郁症使他不得不入院治疗。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布雷特曾经多次入院治疗,到他完成《福尔摩斯》系列剧最后剧集的拍摄时,他的健康和容貌都明显恶化了。梅尔·伽索(Mel Gussow)在《纽约时报》的讣告中写道:“布雷特先生被认为是最完美的福尔摩斯,其惊人的分析、非凡的伪装、阴郁低落的情绪和他那不屈不挠的解决最错综复杂罪案。”[5]
布雷特因心力衰竭死于自己在伦敦的家中,这使拍摄所有福尔摩斯小说的计划没能完成。大量的吸烟使布雷特那颗在幼年时就被风湿热摧毁心脏变得更加脆弱。在一次采访时,爱德华·哈德维克(Edward Hardwicke,在布雷特主演的福尔摩斯中第二位华生医生的扮演者)透露布雷特会在去拍摄的路上买60支香烟并且在一天里抽完。据传闻布雷特曾经在心脏被诊断有病后短时戒烟,但在1995年9月12日他去世不久前又重新开始吸烟了。
1996年夏天,也就是在杰里米·布雷特去世将近1年后,美国影片《情妇法兰德丝》公开发行。作为布雷特生前出演的最后一部作品,他扮演了“艺术家的父亲”角色,其中罗苹·莱特·潘(Robin Wright Penn)扮演主角。

家庭情况

1958年布雷特和演员安娜·梅西(Anna Massey)(雷蒙德·梅西(Raymond Massey)的女儿)结婚,二人于1962年离婚。他们的儿子,大卫·哈金斯(David Huggins)生于1959年,现在是英国著名的漫画家,插图画家和小说家。几年后,布雷特和梅西一起出演了英国广播公司改编的电影Rebecca(1978),其中布雷特扮演那个神出鬼没的英雄Max de Winter,梅西扮演了险恶女管家Mrs Danvers。(大卫·哈金斯也在其中扮演了不知名的小角色。)1977年布雷特和美国公共电视网(PBS)的制片人琼·威尔逊(Joan Wilson)结婚,琼于1985年死于癌症。威尔逊的死使布雷特备受打击,之后没有再娶。著名英国演员马丁·克拉斯(Martin Clunes)(因出演Men Behaving Badly而出名)的妈妈和布雷特是表兄妹。

1964年《窈窕淑女》(My Fair Lady)里追求 Eliza(Audrey Hepburn)的love fool年轻男子弗雷迪·埃斯福特-希尔(Freddy Eynsford-Hill)


War and Peace (1956) 战争于和平 Nicholas Rostov


Filmography
http://www.imdb.com/name/nm0107950/

List of actors who have played Sherlock Holm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actors_who_have_played_Sherlock_Holmes

两位华生
Sherlock Holmes Jeremy Brett | Dr Watson David Burke (1984-5) Edward Hardwicke (1986-93)
David Burke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Burke

Edward Hardwicke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ward_Hardwicke

Wednesday 9 July 2008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

星期天在liverpool,坐在亲爱美女a家看电视
看到超熟悉的福尔摩斯
在这,赶快先把这记忆里的伟岸形象记下
大约侦探片,比较迷恋的他是头号种子
后来还有Death on the Nile系列侦探片,电视动画片柯南(据说日本人是根据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创作的),希区科克的悬疑片,到现在疯狂流行的csi等。。。
不过,似乎还是福尔摩斯最原汁原味

他的帽子,他的风衣,他的烟斗,他的不苟言笑,他的挚友华生医生
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柯南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书写的
最搞笑,他写福尔摩斯写到不耐烦,甚至想谋杀他的畅销人物
quote -- 1891年11月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道尔写道,“我考虑杀掉福尔摩斯……把他干掉,一了百了。他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

哈哈,太可爱了!



阿瑟·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英国小说家,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

生平

柯南·道尔出生於1859年的爱丁堡,父母爲查爾斯及瑪麗·道爾。在9嵗那年,他被送入史東尼赫斯天主教修會私立小學就讀,但卻在1875年離校時對天主教產生厭惡的情緒,轉成爲一名不可知論者。1876年至1881年间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毕业后作为一名随船医生前往西非海岸,1882年回国后在普利茅斯开业行医。不过他行医并不太顺利,在此期间道尔开始写作。在搬到朴茨茅斯的南海城(Southsea)后,他才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上。道尔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发表於1887年的《比顿圣诞年刊》(Beeton's Christmas Annual for 1887)的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该部小说的主角就是之后名声大躁的歇洛克·福尔摩斯。
一个流行的传闻说在南海城期间,道尔参与了朴茨茅斯足球俱乐部的筹建,并成为该俱乐部第一位守门员,其实柯南道尔只是1882年-1884年间在当地朴茨茅斯协会组足球俱乐部(AFC)担任过业余门将并时常客串后卫。
1885年道尔与路易斯·霍金斯(Louise Hawkins)结婚,但是霍金斯在1906年因结核病过世。1907年道尔与珍·勒奇(Jean Leckie)小姐结婚。
1890年道尔到维也纳学习眼科,一年之后回到伦敦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这使得他有更多时间写作。1891年11月在一封给母亲的信中道尔写道,“我考虑杀掉福尔摩斯……把他干掉,一了百了。他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1893年12月在《最后一案》中,道尔让福尔摩斯和他的死敌莫里亚蒂教授一起葬身莱辛巴赫瀑布。但是小说的结局令读者们非常不满,这使得道尔最终又让福尔摩斯重新“复活”,在1903年道尔发表了《空屋》,使福尔摩斯死里逃生。道尔一生一共写了56篇短篇侦探小说以及4部中篇侦探小说,全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
19世纪末英国在南非的布尔战争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道尔为此写了一本名为《在南非的战争:起源与行为》(The War in South Africa: Its Cause and Conduct)的小册子,为英国辩护。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发行,有很大影响。道尔相信正是由于这本书使他在1902年被封爵。20世纪初道尔两次参选国会议员,却都没有当选。
道尔本人也曾卷入两桩有趣的案件。一次是在1906年,一名英印混血律师被指控发送恐吓信以及虐待动物。虽然这名律师被逮捕后,依然有动物被虐待,警方却一口咬定这名律师有罪。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案件后,1907年英国建立了刑事上诉法庭。因此可以说道尔不但帮助了这名律师,还间接协助建立了一套冤案申诉机制。另一次则是在1908年,一名经营赌场的德国籍犹太人被控用棒子袭击一名82岁的老妇人。
到晚年时道尔开始相信唯灵论,甚至还曾以此为主题写过好几部小说,有人认为这和他的儿子在一战中丧生有关。柯南·道尔在1930年7月7日去世。

著作
关于福尔摩斯的著作
柯南·道尔一共写了60个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56个短篇和4个中篇小说。这些故事在40年间陆陆续续在《海滨杂志》(The Strand Magazine)上发表,这是当时的习惯做法(查尔斯·狄更斯也是用类似的形式发表小说)。故事的主要发生在1878年到1907年间,最晚的一个故事是以1914年为背景。这些故事中两个是以福尔摩斯第一人称口吻写成,还有2个以第三人称写成,其余都是华生的叙述。

Bibliography

]Holmes books
Main article: Canon of Sherlock Holmes
A Study in Scarlet (1887)
The Sign of Four (1890)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1892)
The Memoirs of Sherlock Holmes (1894)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1902)
The Return of Sherlock Holmes (1904)
The Valley of Fear (1914)
His Last Bow (1917)
The Case-Book of Sherlock Holmes (1927)
[edit]Challenger stories
The Lost World (1912)
The Poison Belt (1913)
The Land of Mist (1926)
The Disintegration Machine (1927)
When the World Screamed (1928)
[edit]Historical novels
Micah Clarke (1888)
The White Company (1891)
The Great Shadow (1892)
The Refugees (publ. 1893, written 1892)
Rodney Stone (1896)
Uncle Bernac (1897)
Sir Nigel (1906)
The British Campaign in France and Flanders: 1914 (1916)
[edit]Other works
"J. Habakuk Jephson's Statement" (1884), a story based on the fate of the ship Mary Celeste
The Mystery of Cloomber (1889)
The Firm of Girdlestone (1890)
The Captain of the Polestar, and other tales (1890)
The Great Keinplatz Experiment (1890)
The Doings of Raffles Haw (1891)
Beyond the City (1892)
Jane Annie, or the Good Conduct Prize (1893)
My Friend the Murderer and Other Mysteries and Adventures (1893)
Round The Red Lamp (1894)
The Parasite (1894)
The Stark Munro Letters (1895)
Songs of Action (1898)
The Tragedy of The Korosko (1898)
A Duet (1899)
The Great Boer War (1900)
The Green Flag and Other Stories of War and Sport (1900)
The Exploits of Brigadier Gerard (1903)
Through the Magic Door (1907)
Round the Fire Stories (1908)
The Crime of the Congo (1909)
The Lost Gallery (1911)
The Terror of Blue John Gap (1912)
Danger! and Other Stories (1918)
The New Revelation (1918)
The Horror of the Heights (1918)
The Vital Message (1919)
Tales of Terror & Mystery (1923)
The Black Doctor and Other Tales of Terror and Mystery (1925)
The Dealings of Captain Sharkey (1925)
The Man from Archangel and Other Tales of Adventure (1925)
The History of Spiritualism (1926)
The Maracot Deep (1929)



歇洛克·福尔摩斯[1](Sherlock Holmes,又译夏洛克·福尔摩斯),是一个虚构的侦探人物,是由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阿瑟·柯南·道尔所塑造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侦探形象。福尔摩斯自己称自己是一名“咨询侦探”,也就是说当其他私人或官方侦探遇到困难时常常向他求救。故事透露福尔摩斯经常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但是大部分故事都集中讲述一些比较困难、需要福尔摩斯出门调查的案子。福尔摩斯善于通过观察与演绎法来解决问题。柯南·道尔是从自己就读的爱丁堡大学一名善于观察的老师的身上获得灵感,创造了福尔摩斯这一人物的。

福爾摩斯的助手

在很多故事中,福尔摩斯有一个助手,约翰·华生医生。华生在结婚前一直与福尔摩斯合租伦敦贝克街221号B(221B Baker Street)的房子,而华生结婚后福尔摩斯一个人住在那里。华生不仅是福尔摩斯的助手,还是福尔摩斯破案过程的记录者,几乎所有的福尔摩斯故事都是由华生叙述的,不过福尔摩斯经常批评华生以小说的手法描写破案过程,而不是客观科学地呈现事实。

福爾摩斯的家人

福尔摩斯还有一个哥哥,名叫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Mycroft Holmes),曾经在三个案件中出现:《希腊译员》(The Adventure of the Greek Interpreter)、《最后一案》(The Adventure of the Final Problem)以及《布鲁斯-帕廷顿计划》(The Adventure of the Bruce-Partington Plans)。在小说中这位哥哥是英国政府的一名重要智囊。福尔摩斯的家庭背景小说没有详悉提到,但是曾透露他是一个乡绅的后代,祖母是法国画家贺拉斯·凡尔奈的妹妹。
在三个故事中,福尔摩斯雇佣了一群街头孩子帮助搜集情报,他们被称为“侦缉队贝克街分队(the Baker Street Irregulars)”。

福爾摩斯的死對頭

在柯南·道尔笔下,福尔摩斯的死敌是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Professor Moriarty,“犯罪界的拿破仑”),此人最后在莱辛巴赫瀑布(Reichenbach Falls)与福尔摩斯決鬥时跌入深渊。道尔原先计划在《最后一案》(The Adventure of the Final Problem)中让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一同跌入深渊,以结束福尔摩斯的故事,但是该篇故事发表后引起读者的不满,纷纷要求作者让福尔摩斯“起死回生”。于是道尔在《空屋》故事中说明,只有莫里亚蒂教授跌入深渊,福尔摩斯却得以逃生,但他躲了起来,以让其他人以为他死了,这样他就可以更容易地追捕莫里亚蒂教授的余党。值得注意的是,莫里亚蒂教授从未直接在故事中出现,华生从未见到过莫里亚蒂教授,所有有关莫里亚蒂教授的故事都是福尔摩斯转述的。
福尔摩斯(与福尔摩斯迷们)始终称呼艾琳·艾德勒(Irene Adler)为“那位女人”(The Woman)。她只在《波希米亚丑闻》(A Scandal in Bohemia)中出现,但却是唯一一个曾打败过福尔摩斯的女人。有人认为她是福尔摩斯唯一爱过的女人,但也有人认为福尔摩斯不近女色,甚至对女人有些许厌恶。
法国作家莫里斯·勒布朗曾於《Arsene Lupin contre Herlock Sholmès》(台灣東方出版社和小知堂皆譯為怪盜與名偵探)中寫到亞森‧羅蘋與一位叫做『Herlock Sholmès』的偵探對決。在ㄧ開始於雜誌上連載《Arsène Lupin, gentleman-cambrioleur》(台灣小知堂譯:紳士怪盜)之時,莫里斯·勒布朗的確是將與羅蘋對決的對象寫為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但之後就受到柯南道爾的抗議,於是在單行本發行之時就將此名字改成 Herlock Sholmès。還有華生(Watson)也被改成威爾森(Wilson),貝克街221B(baker street 221B)改成帕克街219(parker street 219)。因此福爾摩斯其實是沒有跟亞森羅蘋對決過的。

福爾摩斯的紳士形象

當然福爾摩斯也不是一名標準的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紳士。他很明顯是一名躁鬱症患者,能夠幾個星期興奮難安,卻也可以半個月都心緒不寧,無所適從。現代的讀者在讀福爾摩斯的故事時,往往會驚訝地發現福爾摩斯有時會對自己注射古柯鹼,而華生則認為這是福爾摩斯的唯一缺點。華生或許從未認為,福爾摩斯抽煙斗、偶爾犯法以尋得真相等都不是福爾摩斯的缺點。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大概只要是紳士們為了正當的理由,這些行為都算不上是錯誤。

福爾摩斯系列小说

福爾摩斯探案是英國作家柯南·道爾所著的,以私家偵探福爾摩斯(歇洛克·福爾摩斯)為主角的系列偵探小說。以下列出福爾摩斯探案各部小說的書名。

仿福爾摩斯作

所謂的仿福爾摩斯作,是指非阿瑟·柯南·道爾的作家以阿瑟·柯南·道爾的推理小說福尔摩斯探案內的相同的故事人物及時空背景創作,即是其他作家以十九世紀的倫敦為背景及以福爾摩斯和約翰·華生的探案過程為主軸的最新故事。

福尔摩斯纪念馆

福尔摩斯纪念馆(Sherlock Holmes Museum)位于伦敦贝克街221B,可乘火车在查林十字街车站下车(和福尔摩斯小说中描写的一样)。整个纪念馆体现了浓郁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纪念馆按照小说中的情景来布置,完整复制了福尔摩斯的起居室和卧室。里面有很多福尔摩斯的用品:旧烟斗,猎鹿帽,散落的实验仪器,只剩两根弦的小提琴,带黑斑的书桌等等。

伦敦贝克街地铁站中的福尔摩斯图案,由上千個小福尔摩斯拼貼组成。
无论你何时造访,都会有佣人为你开门,并且客气地对你说:“欢迎光临,不过很不凑巧,福尔摩斯先生刚好外出。请先上楼喝杯咖啡吧。”
所有寄往这个地址的邮件都有专人回复。
很多名人曾经参观这个小小的纪念馆,包括英国皇太后。

中文译本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4卷,俞步凡译,译林出版社 ISBN 7806579214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4卷,丁鍾華等譯,遠流 ISBN 957323775X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4卷,利文 ISBN 962-77bb-82-8[來源請求]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缩印本),丁钟华等译,群众出版社 ISBN 7-5014-1290-1/I·468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全三册,伍心铭、王云弟、陈爱义翻译,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 7-80128-802-5

Tuesday 8 July 2008

Growing Pains

成长的烦恼
这部片在中国上演时,好像自己已经不是天天对电视的时期了
那些所谓的烦恼似乎离自己也很远,所以不算很关心

不过,这也是席卷一代的美国情景喜剧

里面的各位,都还在演艺圈里
最红的,是那位领养的无家儿Luke Brower Seaver,他是Leonardo DiCaprio,后来是红得发紫,大约,他是混最好的了
不知道,其他同台演出的演员,会不会很烦恼,也feeling 某种 pain呢?



Alan Thicke as Dr. Jason Roland Seaver
Joanna Kerns as Margaret Katherine "Maggie" Malone-Seaver
Kirk Cameron as Michael Aaron "Mike" Seaver
Tracey Gold as Carol Anne Seaver (1985–1991, 1992) (Replaced Elizabeth Ward after the pilot was shown to test audiences with poor results.)
Jeremy Miller as Benjamin Hubert Horatio Humphrey "Ben" Seaver
Ashley Johnson as Christine Ellen "Chrissy" Seaver (1990–1992)
Leonardo DiCaprio as Luke Brower Seaver (later became Seaver after they adopt him). (1991–1992)

《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台湾:歡樂家庭)是一部由美国ABC拍摄的情景喜剧。这部剧在美国从1985年9月24日开始播出,到1992年4月25日结束,共播出7季166集。

该剧主要讲述住在纽约长岛的西维尔一家(The Seaver's)的日常生活故事。心理医生杰森·西维尔(艾伦·锡克)为了支持他的妻子,玛姬·马龙·西维尔(乔安娜·克恩斯)重新回到记者岗位,决定将心理诊所开在家里。因此杰森不得不照看三个孩子:捣蛋鬼迈克(柯克·卡梅隆)、优等生开萝尔(特蕾茜·格尔德)和机灵鬼本(杰瑞米·米勒)。从1988年开始,克瑞斯·西维尔加入了这个欢乐的家庭。婴儿时期的小克瑞斯由双胞胎克莉丝汀和凯西·杜灵轮流演出。到了1990年的秋季,由阿什丽·约翰逊开始扮演年龄设定为6岁的克瑞斯。后来,卢克·鲍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作为养子也成为家庭成员。

Monday 7 July 2008

Small Wonder

中文叫,电脑娃娃
大约是和火星叔叔马丁一样的,有奇异幻想元素在内,所以很是喜欢
那vicky不会笑不会哭(最后好像学会了),但能量超人,电力十足
红色的小裙子,卷卷马尾头发
和满脸雀斑的隔壁小女孩,是天生两类
一个招人喜欢,一个招人不喜欢

这个电视节目里的演员,好像都没有在影视界有更巨大的突破
演vicky的女孩,现在好像是位护士



《電腦娃娃》(Small Wonder)是一部1985-1989播出的低成本美國情景喜劇。該劇講述薇姬(VICI, Vicky),一個看上去像是十歲小女孩的機械人,在其創造者勞森(Lawson)一家生活的故事。薇姬的力氣很大,速度驚人,右側腋窩有電源插座,後背有控制電路板,平時喝機油作飲料,晚上站在衣櫥里休息。勞森一家的鄰居布林道爾(Brindles)一家經常找麻煩,但每次薇姬的秘密身份都得以保全,種種危機都能化險為夷。

Victoria "Vicki" Ann-Smith Lawson (Tiffany Brissette) - A robot modeled after a real human girl. She has real hair and realistic skin. She possesses super human strength and speed and runs on atomic power. Vicki has an access panel in her back, an electric socket in her right armpit, and an RS-232 serial port under her left armpit. Vick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not perfect. She is incapable of emotion, speaks in a monotone voice, and interprets most commands literally. She does manage to blend in to the real world to a point. Vicki attends school, and no one but her family members and a few trusted friends know her secret. Occasionally VICI had rare abilities that seemed to only appear in one or two episodes, such as elongating her neck to reach a door's peephole, shrinking her size to become as small as a doll or making herself ten feet tall to get noticed by everyone. One recurring theme was that VICI had a superpowered learning system which enabled her to improve upon something such as a new detergent or to greatly increase the gas mileage of cars, to which Ted and Jamie see it as a chance to get rich quick, only to find her improvements were not perfect. Vicki lives in a large cabinet in Jamie's bedroom, and becomes more human over the course of the show.
Ted Lawson (Dick Christie) - Jamie's father. Vicki's creator. A robotics engineer. He originally created Vicki as a domestic servant whose girl-child appearance was only meant to be a selling point.
Joan Lawson (Marla Pennington) - Ted's wife. Joan regards Vicki as a real person more than anyone else on the show does.
Jamie Lawson (Jerry Supiran) - The 12 year old son of Ted and Joan.
Harriet Brindle (Emily Schulman) - The young and nosy little neighbors' daughter who has a crush on Jamie.
Brandon Brindle (William Bogert) - Harriet's father. Becomes Ted Lawson's boss after stealing Ted's ideas.
Bonnie Brindle (Edie McClurg) - Harriet's mother. Written out after the second season.
Ida Mae Brindle (Alice Ghostley) - Brandon's outspoken, know-it-all sister, who is nearly identical to his wife Bonnie.
Reggie Williams (Paul C. Scott) - Jamie's best friend.



Victoria "Vicki" Ann-Smith Lawson (Tiffany Brissette)
Tiffany Marie Brissette (born December 26, 1974 in Paradise, California) is an American actress. She is best known for her role as V.I.C.I. the Robot on the syndicated American sitcom Small Wonder, which aired from 1985 to 1989.
Brissette also appeared in the theatrical movie Heart Like a Wheel and had guest roles on such television series as Webster, Parker Lewis Can't Lose and Equal Justice. Her most recent television appearance was on The 700 Club in 1991. She has a degree in psychology from Westmont College and has competed in several marathons.
As of 2007, she works as a nurse in Boulder, Colorado,[1] as well as being an experimental dancer.

Ted Lawson (Dick Christie)
Dick Christie (born 1948 in Long Beach, California) is an American actor. He is best known for portraying Ted Lawson on the 1980s situation comedy Small Wonder. His other television credits include Who's the Boss?, Days of Our Lives, Hunter, Mama's Family, Knots Landing, Newhart, Hart to Hart, The Waltons and The Ropers. He also wrote the 1999 film Molly.

Joan Lawson (Marla Pennington)
Marla Pennington is an American actress. She is best known for her role as Joan Lawson on Small Wonder. Her other television credits include Soap, Diff'rent Strokes, Magnum, P.I., Charlie's Angels, Happy Days, The Incredible Hulk and General Hospital.
Pennington's film credits include National Lampoon's Class Reunion and The Day of the Locust. She also has published recipes in several magazines.
Like many castmates, she has not been heard of since Small Wonder ended in 1989. Marla is not related to Janice Pennington of The Price is Right fame.

Jamie Lawson (Jerry Supiran)
Jerry Michael Supiran (born March 21, 1973 in Arcadia, California) is an American child actor of the 1980s credited with roles close to twenty television and movie performances between the years of 1980 and 1989. He is perhaps best known for playing Jamie Lawson on the situation comedy Small Wonder which aired from 1985 to 1989. Since the show's cancellation, Supiran has not appeared in radio, film or television.
In 2004 reports of his death were confused with the death of his brother Anthony "Tony" Supiran who died that year at the age of 33.[citation needed]
There was an urban legend that Jerry became the leader singer of The Smashing Pumpkins since he resembled Billy Corgan but as a kid. However, this rumor has been proven false considering the age difference between Corgan and Supiran. Corgan was 18 years old during the series premiere of Small Wonder, which would make him too old to play the part of a preteen

Harriet Brindle (Emily Schulman)
Emily Schulman (born August 17, 1977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is a former actress and current commercial agent. She is perhaps best remembered as next-door neighbor Harriet Brindle on the sitcom Small Wonder, which ran from 1985 to 1989.
Emily began appearing before the cameras at the age of two. Her talents were soon apparent to commercial advertisers, and her freckle-splashed grin was captured in a host of spots that included McDonald's, Mattel, Quaker Oats, Pepsi, etc.
In 1984, at the age of 6, Emily was cast in the role of the spunky redhead Harriet on the pilot for Small Wonder. The show ran for four seasons and 96 episodes. Emily's childhood work, though often later lampooned for its perceived kitsch, was acclaimed by her contemporaries: she twice won Youth in Film awards [1] and was nominated for the peer honor three other times. Additional television credits include Hotel, Mr. Belvedere, ALF and The Wonder Years. Her last acting appearance was on the television series Christy, in which she played Ruby Mae Morrison. Emily also appeared in the 1989 films Troop Beverly Hills and Caddie Woodlawn.
Emily is currently the head of the commercial division at Acme Talent & Literary and has been with that agency since 1995.
Schulman married Derek Webster in 2002. They have a daughter Lasarina, who was born in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