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1 July 2008

Epicurus

我是所谓的Epicurean吗?
反思ing 。。。

他是位诚恳的教育家,他的学校允许女人和奴隶进入读书
这一点,自己深深钦佩。他是光明至尚的!

他的理论里,下面的部分令我很受用

Epicurus' philosophy is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all good and bad derive from the sensations of pleasure and pain. What is good is what is pleasurable, and what is bad is what is painful. Pleasure and pain were ultimately, for Epicurus, the basis for the moral distinction between good and bad. If pain is chosen over pleasure in some cases it is only because it leads to a greater pleasure. Moral reasoning is a matter of calculating the benefits and costs in terms of pleasure and pain. Although Epicurus has been commonly misunderstood to advocate the rampant pursuit of pleasure, (primarily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 polemics) what he was really after was the absence of pain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i.e., suffering) - a state of satiation and tranquility that was free of the fear of death and the retribution of the gods. When we do not suffer pain, we are no longer in need of pleasure, and we enter a state of 'perfect mental peace' (ataraxia).
Epicurus explicitly warned against overindulgence because it often leads to pain. For instance, in w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a "hangover" theory, Epicurus warned against pursuing love too ardently. However, having a circle of friends you can trus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for securing a tranquil life.
Epicurus also believed (contra Aristotle) that death was not to be feared. When a man dies, he does not feel the pain of death because he no longer is and he therefore feels nothing. Therefore, as Epicurus famously said, "death is nothing to us." When we exist death is not, and when death exists we are not. All sensation and consciousness ends with death and therefore in death there is neither pleasure nor pain. The fear of death arises from the false belief that in death there is awareness.



伊比鳩魯(Ἐπίκουρος, 公元前341年~前270年) 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學派的創始人。伊比鳩魯成功地發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樂主義,並將之與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結合起來。他的學說的主要宗旨就是要達到不受干擾的寧靜狀態。
伊比鳩魯生於公元前341年的薩摩斯,但父母親都是雅典人,他在18歲時搬到雅典,之後曾去過小亞細亞,並在那裡受到德謨克利特哲學的影響,公元前207年開始在雅典建立了一個學派,這個學派在他去世之前一直在雅典活動。傳說中該學派居於他的住房和庭院內,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因此被人稱為「花園哲學家」。據說在庭院的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寫著:「陌生人,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Stranger, here you will do well to tarry; here our highest good is pleasure.
伊比鳩魯的學說和蘇格拉底及柏拉圖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強調遠離責任和社會活動。伊比鳩魯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快樂包括肉體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伊比鳩魯區分了積極的快樂和消極的快樂,並認為消極的快樂擁有優先的地位,它是「一種厭足狀態中的麻醉般的狂喜」。
同時,伊比鳩魯強調,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趣時,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也必須考慮是否可能獲得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他還強調,肉體的快樂大部分是強加於我們的,而精神的快樂則可以被我們所支配,因此交朋友、欣賞藝術等也是一種樂趣。自我的慾望必須節制,平和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
伊比鳩魯相信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但他並不認為原子的運動受各種自然法則的支配。伊比鳩魯否定宗教,否認神是最高的法則制定者,因此也就蔑視必然原則。伊比鳩魯悖論(Epicurean Paradox)是其著名遺產之一。伊比鳩魯也同意德謨克利特的有關「靈魂原子」的說法,認為人死後,靈魂原子離肉體而去,四處飛散,因此人死後並沒有生命。他說:「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伊比鳩魯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因為對自身對死亡認識是對死亡本身的無知。
伊比鳩魯的學說並沒有發展出科學的傳統,但它自由思維的態度和反對迷信的實踐,一直得到羅馬帝國早期一些上層階級成員的尊敬。而在今天,「Epicurean」這個詞已經具有貶義,用來形容那些追求享樂的人們。

罪惡問題(Problem of evil)是宗教哲學和神學中如何使邪惡或苦難與全知全能全善的神和諧的問題,由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提出。罪惡問題又被稱為邪惡問題、苦難問題或伊壁鳩魯悖論(Epicurean Paradox)。試圖解決這一難題的理論稱為神義學(en:theodicy)。

前提

在分析罪惡問題前,一些概念必須加以明確定義,這是由於宗教信仰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神是誰或什麼?
什麼是惡?
什麼是全能(en:omnipotence)?
以及什麼是全善(en:omnibenevolence)?

表述

伊壁鳩魯的表述
如果是上帝想阻止「惡」而阻止不了,那麼上帝就是無能的;
如果是上帝能阻止「惡」而不願阻止,那麼上帝就是壞的;
如果是上帝既不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惡」,那麼上帝就是既無能又壞;
如果是上帝既想阻止又能阻止「惡」,那為什麼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惡」呢?

邏輯表述

文句式
神存在(前提)
神全能(前提,或者由「神」的定義得為真)
神全善(前提,或者由「神」的定義得為真)
所有全善的生物都反對任何的惡。(前提,或者由「全善」的定義得為真)
所有全善的生物如果可能會立即消滅任何的惡。(前提)
神反對任何的惡。(由3和4得出的結論)
神可以立即徹底的消滅惡。(由2得出的結論)
神會立即徹底的消滅惡。(由3、5和7得出的結論)
惡存在而且可能永遠存在。(前提)
8和9矛盾,因此至少一個前提不成立:或者神不存在,或者神不全善全能,或者神有理由不立即這麼做,再或者惡不存在。

反面意見

1710年,萊布尼茨提出神義學系統研究罪惡問題,解釋為什麼神允許惡存在同神的全善不矛盾。

惡的定義
5世紀神學家奧古斯丁針對罪惡問題提出反駁,後來成為最常見的反駁之一。他定義「惡」為善的喪失。所有的「惡」都是與善的事物相對立而言的,例如不和諧、不公平、失去生命或自由等。這一論證被稱為對比神義論。但是對比神義論是建立在一個對於道德的形上學的解釋上——善和惡沒有道德標準。
奧古斯丁還提出經受苦難有潛在的好處。對此的反駁則是一個全能的神可以給世界這些好處,但不需要世人經受這些苦難。
一種反駁認為,「惡存在」這一判斷需要一個道德標準判斷善惡。有神論認為是神制訂了這個標準,因此如果沒有神,則沒有辦法判斷善和惡。但無神論認為善惡不需要神制訂標準就可以通過推理進行判斷,實際上這一標準就是社會上所有人都同意的一個契約。
還有一些神學理論認為人不知道善和惡的確切意義,神為人準備了一個人可能不理解的善的計劃,一切以人的理解判斷神是否存在都是短視行為。問題在於這一理論並不是經驗性的,從而是不能被證偽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人們不理解善和惡,我們的一切思維和行動都基於我們的感受。根據這些感受我們得出推論,例如認為我們是人有四肢,而事實上我們可能僅僅是做夢的蝴蝶只有翅膀(參見莊周夢蝶)。但既然我們感受不到這些,則我們的推理和我們的感受是自圓其說的。

反面意見之謬誤
在最近熱門的網路文章《教授與學生》中提到: 「惡是善的欠缺」只是提出一個說法來解釋「什麼是惡」, 而並沒有解決「為什麼上帝不去解決惡」。
例如,有個人預知了大海嘯的發生,並且他有能力阻止此事件的發生, 但是他不去阻止,並且數十萬人死亡因此死亡, 我們絕對不會說他是善的,甚至有絕大部分的人會認為此人是惡者,因為有能力卻不做。
並且,進一步的說明「神的善或許跟我們的善不同?」的說法。 若神的善與我們認知的善不同,那麼許多我們自認為的事情也會不同。 例如文章中提到,神說在審判之後給基督徒永生,而只給他們十天,說這是神定義的永生。 或是把基督徒丟到地獄裡,說那是神說的天堂。
也就是說,從定義上去試圖解釋善惡的矛盾是不太可行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