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8 July 2008

Ethel Lilian Voynich

小时候,是书架上有什么书都拿来读
但是,对小说兴致一直不大
所以,才老成这样,却对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连入门的水准都没有
可,这样的自己,居然时不时涂抹两笔小说
实在,有点讽刺

那时,不爱小说
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和上下五千年
到了中学开始,一天盯着古文书

所以说,牛虻是罕见的我读了两遍以上的小说
自己真的不是小说爱好者

觉得牛虻在南美的13年一定很厉害
他后来成长为了这样的酷角色

据说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

由此可见,牛虻是很疯狂的虫子!:)



Ethel Lilian Voynich, née Boole (May 11, 1864, County Cork, Ireland – July 27, 1960, New York City) was a novelist and musician, and a supporter of several revolutionary causes. Her father was the famous mathematician George Boole. Her mother was Mary Everest (niece of George Everest) She was married to Wilfrid Michael Voynich, revolutionary, antiquarian and bibliophile; who is the eponym of the Voynich manuscript.

She is most famous for her novel The Gadfly, first published in 1897 in the United States (June) and Britain (September), about the struggles of an international revolutionary in Italy. This novel was very popular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was the top best seller and compulsory reading there, and was seen as ideologically useful; for similar reasons, the novel has been popula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By the time of Voynich's death The Gadfly had sold an estimated 2,500,000 copies in the Soviet Union.
In 1955, the Soviet director Aleksandr Fajntsimmer adapted the novel into a film of the same title (Russian: Ovod). Composer Dmitri Shostakovich wrote the score (see The Gadfly Suite). The Romance, a segment from this composition, along with some other excerpts, has since become very popular. Shostakovich's Gadfly theme was also used in the eighties, in the BBC TV series about Reilly's life.
According to historian Robin Bruce Lockhart, Sidney Reilly — a Russian-born adventurer and secret agent employed by the British 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 met Ethel Voynich in London in 1895. Ethel Voynich was a significant figure not only on the late Victorian literary scene but also in Russian émigré circles. Lockhart, who was also a British Secret Service agent, claims that Reilly and Voynich had a sexual liaison and voyaged to Italy together. During this scenic tarriance, Reilly apparently "bared his soul to his mistress," and revealed to her the story of his strange youth in Russia. After their brief affair had concluded, Voynich published in 1897 her critically acclaimed novel, The Gadfly, the central character of which, Arthur Burton, was allegedly based on Sidney Reilly's own early life.[1] However, Andrew Cook, a noted biographer of Reilly, disputes Lockhart's version and counters instead that Reilly was perhaps informing on Voynich's radical, pro-émigré activities to William Melville of the Metropolitan Police Special Branch.[2]
Our Friend Ethel Lilian Boole/Voynich [1], a 2007 English translation by Séamus Ó Coigligh of Evgeniya Taratuta's Russian work of 1957 can be downloaded free from the Catalogue of Cork City Libraries [2] in PDF form.

A minor planet 2032 Ethel discovered in 1970 by Soviet astronomer Tamara Mikhailovna Smirnova is named after her.[3]

Works

Stories from Garshin (1893)
The Gadfly (1897)
Jack Raymond (1901)
olive Latham (1904)
An Interrupted Friendship(Russian Ovod v Izgnanii(meaning The Gadfly in exile) (1910)
Put Off Thy Shoes (1945)

《牛虻》内容提要:

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伯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院长蒙泰尼里神父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伯顿家中,名义上他是伯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泰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泰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作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

蒙泰尼里调到罗马当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父。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他们的被捕,琼玛本是不相信亚瑟出卖了革命党人的,但亚瑟却在出狱时精神崩溃般的说出了是自己出卖的。并且没有发现琼玛一直在自己的身边。琼玛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而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泰尼里神父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想过要自杀,但为了一个该死的教士不值。他一铁锤打碎了曾经心爱的耶稣蒙难像,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他们 都只是昨日曾崇拜的偶像,泥塑的雕像!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他受命于玛志尼党揭露教会的骗局。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乃是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突然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泰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因曾经的旧伤发作,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泰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动情地诉说了他的悲惨经历,企图打动蒙泰尼里—那个自己一直深爱的人。要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作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蒙泰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因心脏动脉瘤致死。

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自己解决掉了自己的枪决,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

无论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来飞去的牛虻

至此,琼玛才豁然领悟:牛虻就是她曾经深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

埃塞尔·伏尼契因《牛虻》一书蜚声全球。然而她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却鲜为人知,她娴静外表下澎湃着革命激情,她的作品问世之初,在英美并无多少拥趸者,而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找到了知音…… 俄罗斯《环球月刊》介绍了伏尼契夫人的传奇人生:

她写了众多小说,但仅有一部流传后世。她在英美读者中并无多少拥趸者,但她娴静外表下澎湃的革命激情,却在千里之外的俄罗斯找到了知音。人们争相阅读她的作品,将主人公奉为偶像。而她,直到垂暮之年,才知道自己的书在俄罗斯受到如此膜拜,甚至被奉为自由的旗帜。她就是《牛虻》的作者埃塞尔·伏尼契夫人。

埃塞尔1864年出生在爱尔兰的科克市。她呱呱坠地半年后,父亲便撒手人寰。孀居的母亲决定带5个女儿前往伦敦谋生。背井离乡前,母亲领着埃塞尔来到该市最著名的布拉尔尼古堡。

埃塞尔是头一回来到古堡。妈妈指着布满苔藓、经历了海风洗礼的布拉尔尼石说: “人们深信,所有触摸过这块石头的人,都会被赋予天赋。”

生性好奇的埃塞尔反问道:“如果摸两次,是不是能获得双倍的天赋?”母亲被问住了。勤思善问的埃塞尔经常令学识渊博的母亲不知所措。

埃塞尔喜欢歪着脑袋,听母亲讲述收容落难的意大利革命家卡斯泰拉马列伯爵与玻埃里奥的往事。他们被判终身流放美国。赴美途中,他们要求船长调转船头,前往英国,遭到拒绝,他们便掀起了叛乱,并得到了船员的支持。古道热肠的埃塞尔一家收留了他们,帮助他们恢复了健康。埃塞尔听得分外专注。她暗想,当流放犯是何等浪漫的事啊!成为流放者的救星,也很不错。

结识偶像

1882年,埃塞尔继承了一笔遗产,前往德国学习钢琴。布拉尔尼石赋予了她出众的音乐禀赋,但不幸却降临在她头上:毕业后,她患上了严重的手指痉挛,不得不忍痛放弃成为职业钢琴家的理想。

她非常沮丧,决定用支付学费后余下的钱做路费,游历欧洲。她的足迹遍布德国、波兰、瑞士,并在巴黎居住了一年。

参观卢浮宫时,一位无名画家于16世纪创作的肖像作品深深吸引了她。画中的意大利小伙,黑衣黑帽,目光忧郁,但却异常高傲。凝望这位与自己不同时代的青年,埃塞尔心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他曾经历过痛彻心扉的磨难。突然间,埃塞尔觉得自己的失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她的心情豁然开朗,三天两头地前往卢浮宫,只为与画中的青年进行目光的交流。

埃塞尔平时只穿黑衣服,她是在模仿她最崇拜的意大利烧炭党人朱泽培·马志尼。马志尼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流放中度过,他青年时代便发誓只穿黑衣,以哀悼灾难深重的祖国。离开巴黎时,埃塞尔买下了那幅无名肖像的复制品,并终身携带它。

但与真正的偶像结识,是在1881年春。英国报纸上处处是沙皇遇刺的消息,埃塞尔在阅读了《俄罗斯的地下革命》一书后,非常崇拜其作者斯捷普尼亚克。终于,在《自由》杂志出版人夏洛特的帮助下,英国女子结识了她的俄罗斯偶像。斯捷普尼亚克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医生家庭,在圣彼得堡炮兵学院学习期间接触了自由思想,并投身革命。他写传单、绘制木版画、向普通百姓宣传革命理想,后来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与许多民粹党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斯捷普尼亚克与妻子芬妮非常喜欢埃塞尔,昵称她为“小面包”,并教会她俄语。埃塞尔萌生了游历俄罗斯的念头。两年间,她在圣彼得堡居住过,又到沃罗涅日的大贵族韦涅维季诺夫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并参加了当地革命组织的活动。两年后,她返回了英国。

收获爱情

当时,流亡英国的俄罗斯革命者生活窘困,而埃塞尔能言善辩,一直努力帮助他们募集资金。她向英国富商们讲述了她在俄罗斯的见闻、俄罗斯革命者的大义凛然,每次都能引得对方慷慨解囊。她总是分文不留,将支票或是现金转交给斯捷普尼亚克。

在帮助俄罗斯革命者的同时,埃塞尔也收获了爱情。1890年秋,埃塞尔在斯捷普尼亚克家中喝茶时,忽然闯进来一位衣衫褴褛的不速之客。他叫米哈伊尔·伏尼契,是从俄罗斯辗转来到英国的流浪者。伏尼契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他参加过俄罗斯和波兰的革命,曾被流放西伯利亚。突然,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埃塞尔:“你1887年的复活节是在华沙过的吗?”

埃塞尔点点头。

“你去过城堡对面的街心花园吗?”埃塞尔有些吃惊。

“当时我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被捕,被囚禁在城堡里。天天望着花园发呆,有一天偶然发现了你。后来,你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了。没想到能在这里再见到你。”

旧制度的反抗者、蒙难者、为自由事业而饱经磨难、浪漫的邂逅……这契合了埃塞尔对终身伴侣的所有期盼。1892年夏天,埃塞尔成了伏尼契夫人。

创作生涯

斯捷普尼亚克建议埃塞尔以那幅她所挚爱的肖像为原型,写一部小说,她欣然同意了。

在《自由俄罗斯》杂志从事编辑和翻译工作的同时,埃塞尔开始构思她的小说。她把肖像画中意大利青年的忧郁眼神与斯捷普尼亚克的传奇经历结合在一起,又回忆起被她家所收容过的意大利革命者。或许,主人公应该是俄罗斯人?

考虑再三,最终,主人公被起名为亚瑟,一半英国血统,一半意大利血统,他“ 个子不高、软弱,很像那幅意大利肖像画中的男子……”

繁重的工作加上小说创作,令埃塞尔身心俱疲,她独自前往佛罗伦萨,想稍事休息,并完成《牛虻》一书。在那里,她笔耕不辍,她感到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亚瑟的生活。有时,她会为亚瑟感到惋惜,是不是给他制造的打击太多了?

她太投入了,以致当地发生地震,居民惊慌失措,她竟然完全没有感觉到。一页又一页的稿纸铺满了居室的每个角落,亚瑟的形象日益丰满。4个月后,她携书稿返回伦敦。

正在她筹备出版此书时,她的偶像斯捷普尼亚克突然去世了。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终于病倒了。但她挣扎着站了起来,她要出版这本书,献给这位拥有“雄狮一样坚强的心脏和婴孩一般友善心灵”的友人。 小说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发行,印数不多。美国书评人认为,这本书对于年轻人相当有害,因为“书中充满了不恭和对神明的亵渎”。恶毒的评论反倒给书做了广告,该书在美国很快便销售一空。在老友萧伯纳的帮助下,《牛虻》被搬上了伦敦甚至纽约的戏剧舞台。

埃塞尔非常希望《牛虻》被译成俄文。直到1898年,该书才开始在俄罗斯的一家杂志上连载,部分章节被强令删节。

始为人知

1920年,伏尼契夫妇前往美国定居,有两件行李被她视若珍宝:意大利青年肖像的复制品和挚友斯捷普尼亚克的照片。 

丈夫开始在纽约一家书局工作,大腹便便、锱铢必较,他早就抛弃了昔日的革命思想,夫妻感情出现了危机。1930年,丈夫去世了,她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荒疏许久的钢琴成了她的知音。

而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俄罗斯,《牛虻》成为最抢手的书籍。主人公的浪漫英雄主义令不少青年男女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不少人因此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55年,苏联读者终于从《Who is who?》中得知她仍然健在,居住在美国。众多苏联记者蜂拥而来,将她的陋室挤得水泄不通。美国记者自然也不肯放过她,这位英国作家60年前写成的作品,如今在苏联变成了经典!苏联人给她寄去稿费,她每天都能收到苏联读者的热情洋溢的信件。苏联人甚至将电影放映器材搬到她家中,给她播放了苏联拍摄的同名电影。1960年底,96岁高龄的埃塞尔平静地合上了双眼。她留下遗言,希望将骨灰撒在纽约中央公园,让它们随风飘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