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还模仿唱日文歌,学的歌就是一休
一休的主题曲真的是如雷灌耳
卡通中文叫《聪明的一休》
天天看,多希望可以和他一样足智多谋
一直记得,片中,他会说,啊,休息休息一下
还有他妈妈做的晴天娃娃,阴晴会转化表情
晴天娃娃,又稱掃晴娘、掃天婆、晴天和尚,是一種懸掛在屋檐上祈求晴天的布偶。
Teru teru bōzu (Japanese: てるてる坊主; "shiny-shiny Buddhist priest")
于是,自己也学做了一个挂在家里
记得,用的是乒乓球和白色手帕 :)
可见电视的影响力是多么威慑
连小朋友都会陷进去
长大才知道,原来,一休是真有其人啊!
还会用中文吟诗。。。
一休宗純(日語平假名:いっきゅう そうじゅん,1394年2月1日-1481年12月12日)是日本室町時代禪宗臨濟宗的著名奇僧,也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和畫家。“一休”是他的號,“宗純”是諱,通常被稱作一休。乳名千菊丸,後來又名周建,別號狂雲子、瞎驢、夢閨等。
身世
一休的父親是日本南北朝時期的後小松天皇,母親是日野中納言的女兒伊予局,一說是藤原顯純的女兒藤侍從。當時的日本在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統治下,結束了長達六十多年的南北對峙的局面,政權中心從鐮倉轉移到京都,史稱室町時代。
由於一休的母親是被擊敗的南朝權臣藤原氏人,足利義滿逼迫後小松天皇將其逐出宮廷。足利義滿令一休從小就在京都安國寺出家,以免有後代。一休從未受過皇子的待遇,也從未以皇子自居。其父親在位期間曾數次召其入宮。
經歷
一休少時在安國寺出家,又在京都其他幾座寺院學習。1410年,17歲的一休師從西金寺的謙翁。謙翁給他起名“宗純”。4年後,謙翁過世,一休自殺未遂。後來,一休投入京都大德寺高僧華叟宗雲門下。一休25歲時,華叟以一休作的一首和歌中的一個詞“一休”作為他的法號。在大德寺期間,一次一休在船上聽到烏鴉叫聲而悟道。
1428年,華叟病故,34歲的一休開始在民間雲游。在這期間,日本室町幕府的權力,日益受到地方諸侯大名們的削弱。1471年,一休78歲時遇到盲女藝人森而與之相愛,之後一直照顧她。
1474年一休81歲時,受後土御門天皇的詔令,任大德寺第四十七代住持,以修繕因應仁之亂而荒廢的寺院。他晚年住在今天京都府京田邊市的酬恩庵(俗稱“一休寺”)。1481年12月12日(文明十三年11月21日)卯時,一休因高燒不退病逝,享年88歲。而日本此時已經進入了地方豪強混戰的戰國時代。
對於日本禪門臨濟宗來說,一休既是銳意革新的聖徒,又是一個離經叛道的狂徒。他個人雖然曾出家持戒,但後來卻認為禪宗的禁欲教條虛偽,自己喝酒吃肉,甚至出入風月場所,作了不少描述他尋歡作樂,及後來對盲女「森」的愛情詩。他的弟子中有不少有才華的人,在和歌、連歌、茶道、和畫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
文化
一休精通漢詩。13歲時作《長門春草》,15歲作《春衣宿花》(“吟行客袖幾時情,開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風寐耶寤,一場春夢不分明”),備受贊譽。
另外,一休的書法藝術和水墨畫技藝也頗有名氣。
著作
《狂雲集》、《續狂雲集》、《骸骨》、《自戒集》、《一休法語》和《佛鬼軍》等。
電視動畫中的一休
1975年10月15日到1982年6月28日,日本東映動畫出品的卡通片《一休さん》(中國大陸譯為《聰明的一休》,台灣直接譯為《一休和尚》,香港譯為《機靈小和尚》)描寫一休在安國寺出家的童年時代。劇中,一休總是能以過人的機智解決複雜的難題,成為日本、中國等地的兒童心目中的英雄,他在思考時盤坐的樣子也被許多兒童仿效。
以历史人物一休宗纯禅师的童年为背景(和真正的一休禅师的生平事迹有很大出入),故事发生在室町幕府时期。曾经是皇子的一休不得不与母亲分开,到安国寺当小和尚,并且用他的聪明机智解决无数的问题。一休不光聪明过人,还富有正义感,他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气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教训那些仗势欺人的人,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有动脑筋是先粘点口水,然后在往头上转圈的动作)。此外,善良的小叶子、鲁莽的新佑卫门、和蔼的长老、贪心的桔梗店老板和弥生小姐、骄傲的足利将军也都塑造的很成功,他们鲜明的个性和充满哲理的动人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主要人物
一休
小葉子(さよちゃん,台譯:小妍妹妹,港譯:小野妹妹)
桔梗屋的老闆(桔梗屋利兵エ,台譯:何老闆,港譯:桔梗號)
桔梗屋彌生小姐(弥生,台譯:麗心小姐、麗心姑娘,港譯:彌生)
足利義滿(室町幕府第3代將軍,台譯:洪將軍,港譯:足利義滿將軍,早期只叫作「將軍」)
蜷川新右衛門(台譯:李武靖、總兵大人,港譯:新右衛門。歷史上,他不是足利義滿手下的武士,而是其子足利義教手下的連歌師,他與一休的相識是在一休晚年)
露姬公主(五条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KOpvoaN0p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rMpz_MQLNU
母上(ははうえ)さま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
昨夜(ゆうべ)すぎのこずへに开()かりくひかり欲(ほ)し一(ひと)つ
见(み)つけました
欲(ほ)しを见(み)つけます
母上(ははうえ)のよにとても易(やさ)しく
私(わたし)は欲(ほ)しに话(はな)します
口(くし)けませんよ
男(おとこ)の子(こ)です
寂(さび)しくになったら
话(はな)しに闻(き)ますね
何时(いつ)か多分(たぶん)
それではまだお大要(たいよう)にします
母上(ははうえ)さま
ー休(いきゅう)
母上(ははうえ)さま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
昨日(きのう)お寺(てら)の仔猫(こねこ)が
となりの村(むら)にもらわれていきました
仔猫(こねこ)は亡(な)きました朝(あさ)
猫にしがみついて
私(わたし)悲(ひ)ました
泣(な)くのはおよし
寂(さび)しくないさ
男(おとこ)の子(こ)だろ
母(か)さんに会(あ)えるよ
何时(いつ)かきと
それではまだお大要(たいよう)にします
母上(ははうえ)さま
ー休(いきゅう)
Monday, 30 June 2008
Sunday, 29 June 2008
Hector Malot
‘落雨不怕
落雪也不怕
就算寒冷大風雪落下
能夠見到她
可以日日見到佢面
如何大風雪也不怕’
小时候,完全不会广东话,但学唱了一首广东歌
自然而然,还是因为看卡通片
这部卡通片叫《星仔走天涯》国语叫《咪咪流浪记》
(里面是金发碧眼的主角,可又是日本制造)
最可爱的是,学会唱这首广东歌,是在长沙过春节的时候
住在我姥爷家前排,有一个女孩,天天在家唱这首广东歌
都不知道这个长沙小女孩怎么这么厉害
那时是小学生,于是喜欢和同年龄小朋友们一块玩
于是,跟着她,居然学会了一首广东歌
不过,说真的,歌词真的很凄凉
后来长很大了,才知道这部卡通来自法国人写的小说
日本人,很有趣,同一部小说,后来做了两部卡通,一男一女
其实一共三部,都是埃克多·马洛Hector Malot的作品
男版
《咪咪流浪記》REMI(家なき子,日本,1977年)是一部日本動畫電視影集,共51集。咪咪流浪記改編自法國小說《苦兒流浪記》(Sans famille)。1977年10月2日恰好是《苦兒流浪記》出版100周年,於是便從這一天開始在日本電視臺播出咪咪流浪記,一直播出到1978年10月1日。主角是出生在法國夏曼農村的男孩咪咪。東京ムービー新社制作 Tokyo Movie Shinsha
女版
《無家可歸的孩子蕾米》家なき子レミ,Remi,Nobody's Girl 為【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第23部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賀克多·馬洛的作品《苦兒流浪記》(無家可歸的孩子)(Sans famille)實際上本書的第二度被日本改編的電視卡通,舊版在香港的官式譯名是星仔走天涯。自1996年9月1日播至次年1997年3月23日,全26話(這部有3話電視未播映,播映當時只有播23話而已)。日本動畫公司、 富士電視台制作
女版
《佩琳物語》(小英的故事)ペリーヌ物語, The Story of Perrine 為【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第4部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賀克多·馬洛的作品《無家可歸的女孩》(En famille)。自1978年1月1日播至同年1978年12月31日,全53話。日本動畫公司、 富士電視台制作
另外还有部《尋母三千里》完全是另一部剧作
(萬里尋親記)為【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第2部作品。改編自義大利作家愛德蒙多·德·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Cuore)裡5月日記中的故事「Dagli Appennini alle Ande」(從亞平寧山脈到安地斯山脈)。自1976年1月4日播至同年1976年12月26日,全52話。
埃克多·马洛(Hector Malot,1830-1907),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读完法律专业后,他曾在法国的《民族舆论》报工作,撰写一些文学评论。埃克多·马洛于1859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情人们》(Les Amants),便获得了成功。自这一年起,马洛耕耘不止,先后共创作了七十多部小说。其中有小说连载《爱情的牺牲品》(Les Vic-times d'amour)(1859-1866)、《罗曼·卡尔布利奇遇记》(Les Aventures de Romain Kalbris)(1869)。《苦儿流浪记》(Sans famille)(1878)是马洛最有名的代表作,获法兰西学院奖。它和另一部创作于1893年的小说《孤女寻亲记》(En famille)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所喜爱的作品。马洛于1896年写了《我的小说之小说》(Le Roman de mesromans),这是一部有关他本人文学生涯的作品。
Hector Malot (May 20, 1830 - July 17, 1907) was a French writer born in La Bouille, close to Rouen. He studied law in Rouen and Paris, but eventually literature became his passion. He worked as a dramatic critic for Lloyd Francais and as a literary critic for L'Opinion Nationale.
His first book, published in 1859, was Les Amants. In total Malot wrote over 70 books. By far his most famous book is Sans Famille (Nobody's Boy, 1878), which deals with the travels of the young orphan Remi, who is sold to the streetmusician Vitalis at age 10. Sans Famille gained fame as a children's book, though it was not originally intended as such.
He announced his retirement as an author of fiction in 1895, but in 1896 he returned with the novel L'amour Dominateur as well as the account of his literary life Le Roman de mes Romans (The Novel of my Novels).
Works by Malot
Victimes d'Amour (a trilogy)
Les Amants (1859)
Les Epoux (1865)
Les Enfants (1869)
Les Amours de Jacques (1860)
Un beau-frère (1869)
Une belle-mère (1869)
Romain Kalbris (1869),
Une Bonne affaire (1870)
Mme Obernin (1870)
Sans Famille (Nobody's Boy, 1878)
En Famille (Nobody's Girl, 1893)
L'amour Dominateur (1896)
Le Roman de mes Romans (1896)
Pages choisies (1898)
Un Cure de Province (1872)
Un Mariage sons le Second Empire (1873)
L'Auberge du Monde (1875-1876, 4 vols.)
Les Batailles du Mariage (1877, 3 vols.)
Cara (1877)
Le Docteur Claude (1879)
Le Boheme Tapageuse (1880, 3 vols.)
Pompon, and Une Femme d'Argent (1881)
La Petite Soeur (1882)
Les Millions Honteux (1882)
Les Besogneux (1883)
Paulette (1883)
Marichette, and Micheline (1884)
Le Lieutenant Bonnet (1885)
Sang Bleu (1885)
Baccara (1886)
Zyte (1886)
Viceo Francis, Seduction, and Ghislaine (1887)
Mondaine (1888)
Mariage Riche, and Justice (1889)
Mere (1890)
Anie (1891)
Complices (1892)
Conscience (1893)
Amours de Jeunes et Amours de Vieux (1894)
咪咪流浪記/星仔走天涯 remi(家なき子,日本,1977年)是一部日本動畫電視影集,共51集。咪咪流浪記改編自法國小說《苦兒流浪記》(Sans famille)。1977年10月2日恰好是《苦兒流浪記》出版100周年,於是便從這一天開始在日本電視臺播出咪咪流浪記,一直播出到1978年10月1日。主角是出生在法國夏曼農村的男孩咪咪。
咪咪流浪記/星仔走天涯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於麗的電視(亞視的前身)播出的卡通。播出時相當受歡迎,尤其是那貼合劇情意境的主題曲。當時觀眾都沒留意是誰主唱,其後才知道主唱者是袁麗嫦。星仔走天涯見證了麗的卡通比無線強的日子。奇怪的是,主題曲歌詞不斷提及:”我要我要找我爸爸”,但其實劇中的主角一直在找的是媽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Kx6Y7zxsps
《苦儿流浪记》(Sans famille)描述了一个被人收养的孩子雷米的生活经历。主人公雷米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只有五六个月大的时候,他被人拐走然后被遗弃在巴黎一花园门口。他行是被一家农户收养,这家农户的男主人热罗姆•巴尔贝伦一直在巴黎当建筑工。雷米与巴尔贝伦奶妈在农村相依为命。虽然生活很艰辛,但雷米却享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母爱。在他八岁那年,热罗姆•巴尔贝伦因受伤致残,回到农村。出于生活所迫,他将雷米卖给了叫维泰利斯的一个意大利卖艺人。雷米跟着这一善良的艺人流浪卖艺多年,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从维泰利斯那里学会了唱歌和演奏乐器;学会了认字并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就在他开始适应这一卖艺生活时,维泰利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冻死在巴黎近郊的一个花农家门口,雷米也差点儿冻死。幸亏这家花农救了雷米并收留了他。雷米与花农及其四个孩子朝夕相处,感情融洽,共同生活了两年。不幸的是有一年花农种的花遭冰雹冰害,花农因还不起债而被捕入狱。雷米不得不离开他热爱的家,又一次过起了流浪的生活。
《孤女寻亲记》(En famille)是法国著名作家埃克多·马洛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语言生动、情节感人,曾获得法国法兰西学院奖。主人公裴丽娜是一位命运坎坷的希腊小女孩。父亲病逝,母亲和她离开希腊前往法国亚眠地区投奔一位远亲。一路风尘仆仆。刚刚进入法国,母亲便患了量病。她们只好在一村庄落脚,为母亲求医治病。裴丽娜变卖了仅有的马车和毛驴,但无济于事。母亲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裴丽娜悲痛万分,在当地乡亲的帮助下,埋葬了母亲。裴丽娜的母亲在世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抵达亚眠,投奔那里的亲人。母亲的离去,剩下裴丽娜孤身一人。当地乡民好心挽留她,但裴丽娜谢绝了。她告别了这些热心帮助她的异邦乡亲,决定一人徒步前往亚眠。在路途中,裴丽娜风餐露宿、雨淋日晒,几次险些丢了性命。最后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亚眠地区。路上,她幸运地遇到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同伴罗莎丽。罗莎丽在亚眠一家颇有名气的纺织厂做工。在她的帮助下,裴丽娜进了这家纺织厂。因为有了生计,裴丽娜也就打消了去投奔远亲的想法。在工厂,新的生活开始了,她的命运有了改变,但也充满了艰辛……
小说通过小主人公裴丽娜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贫民的生活。作者在故事中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小主人公不畏困难、勇于生活的个性。同时小说以刚刚兴起的法国工业社会为背景,反映了工厂工人生活的艰辛。
落雪也不怕
就算寒冷大風雪落下
能夠見到她
可以日日見到佢面
如何大風雪也不怕’
小时候,完全不会广东话,但学唱了一首广东歌
自然而然,还是因为看卡通片
这部卡通片叫《星仔走天涯》国语叫《咪咪流浪记》
(里面是金发碧眼的主角,可又是日本制造)
最可爱的是,学会唱这首广东歌,是在长沙过春节的时候
住在我姥爷家前排,有一个女孩,天天在家唱这首广东歌
都不知道这个长沙小女孩怎么这么厉害
那时是小学生,于是喜欢和同年龄小朋友们一块玩
于是,跟着她,居然学会了一首广东歌
不过,说真的,歌词真的很凄凉
后来长很大了,才知道这部卡通来自法国人写的小说
日本人,很有趣,同一部小说,后来做了两部卡通,一男一女
其实一共三部,都是埃克多·马洛Hector Malot的作品
男版
《咪咪流浪記》REMI(家なき子,日本,1977年)是一部日本動畫電視影集,共51集。咪咪流浪記改編自法國小說《苦兒流浪記》(Sans famille)。1977年10月2日恰好是《苦兒流浪記》出版100周年,於是便從這一天開始在日本電視臺播出咪咪流浪記,一直播出到1978年10月1日。主角是出生在法國夏曼農村的男孩咪咪。東京ムービー新社制作 Tokyo Movie Shinsha
女版
《無家可歸的孩子蕾米》家なき子レミ,Remi,Nobody's Girl 為【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第23部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賀克多·馬洛的作品《苦兒流浪記》(無家可歸的孩子)(Sans famille)實際上本書的第二度被日本改編的電視卡通,舊版在香港的官式譯名是星仔走天涯。自1996年9月1日播至次年1997年3月23日,全26話(這部有3話電視未播映,播映當時只有播23話而已)。日本動畫公司、 富士電視台制作
女版
《佩琳物語》(小英的故事)ペリーヌ物語, The Story of Perrine 為【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第4部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賀克多·馬洛的作品《無家可歸的女孩》(En famille)。自1978年1月1日播至同年1978年12月31日,全53話。日本動畫公司、 富士電視台制作
另外还有部《尋母三千里》完全是另一部剧作
(萬里尋親記)為【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的第2部作品。改編自義大利作家愛德蒙多·德·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Cuore)裡5月日記中的故事「Dagli Appennini alle Ande」(從亞平寧山脈到安地斯山脈)。自1976年1月4日播至同年1976年12月26日,全52話。
埃克多·马洛(Hector Malot,1830-1907),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读完法律专业后,他曾在法国的《民族舆论》报工作,撰写一些文学评论。埃克多·马洛于1859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情人们》(Les Amants),便获得了成功。自这一年起,马洛耕耘不止,先后共创作了七十多部小说。其中有小说连载《爱情的牺牲品》(Les Vic-times d'amour)(1859-1866)、《罗曼·卡尔布利奇遇记》(Les Aventures de Romain Kalbris)(1869)。《苦儿流浪记》(Sans famille)(1878)是马洛最有名的代表作,获法兰西学院奖。它和另一部创作于1893年的小说《孤女寻亲记》(En famille)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所喜爱的作品。马洛于1896年写了《我的小说之小说》(Le Roman de mesromans),这是一部有关他本人文学生涯的作品。
Hector Malot (May 20, 1830 - July 17, 1907) was a French writer born in La Bouille, close to Rouen. He studied law in Rouen and Paris, but eventually literature became his passion. He worked as a dramatic critic for Lloyd Francais and as a literary critic for L'Opinion Nationale.
His first book, published in 1859, was Les Amants. In total Malot wrote over 70 books. By far his most famous book is Sans Famille (Nobody's Boy, 1878), which deals with the travels of the young orphan Remi, who is sold to the streetmusician Vitalis at age 10. Sans Famille gained fame as a children's book, though it was not originally intended as such.
He announced his retirement as an author of fiction in 1895, but in 1896 he returned with the novel L'amour Dominateur as well as the account of his literary life Le Roman de mes Romans (The Novel of my Novels).
Works by Malot
Victimes d'Amour (a trilogy)
Les Amants (1859)
Les Epoux (1865)
Les Enfants (1869)
Les Amours de Jacques (1860)
Un beau-frère (1869)
Une belle-mère (1869)
Romain Kalbris (1869),
Une Bonne affaire (1870)
Mme Obernin (1870)
Sans Famille (Nobody's Boy, 1878)
En Famille (Nobody's Girl, 1893)
L'amour Dominateur (1896)
Le Roman de mes Romans (1896)
Pages choisies (1898)
Un Cure de Province (1872)
Un Mariage sons le Second Empire (1873)
L'Auberge du Monde (1875-1876, 4 vols.)
Les Batailles du Mariage (1877, 3 vols.)
Cara (1877)
Le Docteur Claude (1879)
Le Boheme Tapageuse (1880, 3 vols.)
Pompon, and Une Femme d'Argent (1881)
La Petite Soeur (1882)
Les Millions Honteux (1882)
Les Besogneux (1883)
Paulette (1883)
Marichette, and Micheline (1884)
Le Lieutenant Bonnet (1885)
Sang Bleu (1885)
Baccara (1886)
Zyte (1886)
Viceo Francis, Seduction, and Ghislaine (1887)
Mondaine (1888)
Mariage Riche, and Justice (1889)
Mere (1890)
Anie (1891)
Complices (1892)
Conscience (1893)
Amours de Jeunes et Amours de Vieux (1894)
咪咪流浪記/星仔走天涯 remi(家なき子,日本,1977年)是一部日本動畫電視影集,共51集。咪咪流浪記改編自法國小說《苦兒流浪記》(Sans famille)。1977年10月2日恰好是《苦兒流浪記》出版100周年,於是便從這一天開始在日本電視臺播出咪咪流浪記,一直播出到1978年10月1日。主角是出生在法國夏曼農村的男孩咪咪。
咪咪流浪記/星仔走天涯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於麗的電視(亞視的前身)播出的卡通。播出時相當受歡迎,尤其是那貼合劇情意境的主題曲。當時觀眾都沒留意是誰主唱,其後才知道主唱者是袁麗嫦。星仔走天涯見證了麗的卡通比無線強的日子。奇怪的是,主題曲歌詞不斷提及:”我要我要找我爸爸”,但其實劇中的主角一直在找的是媽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Kx6Y7zxsps
《苦儿流浪记》(Sans famille)描述了一个被人收养的孩子雷米的生活经历。主人公雷米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只有五六个月大的时候,他被人拐走然后被遗弃在巴黎一花园门口。他行是被一家农户收养,这家农户的男主人热罗姆•巴尔贝伦一直在巴黎当建筑工。雷米与巴尔贝伦奶妈在农村相依为命。虽然生活很艰辛,但雷米却享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母爱。在他八岁那年,热罗姆•巴尔贝伦因受伤致残,回到农村。出于生活所迫,他将雷米卖给了叫维泰利斯的一个意大利卖艺人。雷米跟着这一善良的艺人流浪卖艺多年,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他从维泰利斯那里学会了唱歌和演奏乐器;学会了认字并懂得了许多人生哲理。就在他开始适应这一卖艺生活时,维泰利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冻死在巴黎近郊的一个花农家门口,雷米也差点儿冻死。幸亏这家花农救了雷米并收留了他。雷米与花农及其四个孩子朝夕相处,感情融洽,共同生活了两年。不幸的是有一年花农种的花遭冰雹冰害,花农因还不起债而被捕入狱。雷米不得不离开他热爱的家,又一次过起了流浪的生活。
《孤女寻亲记》(En famille)是法国著名作家埃克多·马洛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语言生动、情节感人,曾获得法国法兰西学院奖。主人公裴丽娜是一位命运坎坷的希腊小女孩。父亲病逝,母亲和她离开希腊前往法国亚眠地区投奔一位远亲。一路风尘仆仆。刚刚进入法国,母亲便患了量病。她们只好在一村庄落脚,为母亲求医治病。裴丽娜变卖了仅有的马车和毛驴,但无济于事。母亲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离开了人世。裴丽娜悲痛万分,在当地乡亲的帮助下,埋葬了母亲。裴丽娜的母亲在世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抵达亚眠,投奔那里的亲人。母亲的离去,剩下裴丽娜孤身一人。当地乡民好心挽留她,但裴丽娜谢绝了。她告别了这些热心帮助她的异邦乡亲,决定一人徒步前往亚眠。在路途中,裴丽娜风餐露宿、雨淋日晒,几次险些丢了性命。最后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亚眠地区。路上,她幸运地遇到一位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同伴罗莎丽。罗莎丽在亚眠一家颇有名气的纺织厂做工。在她的帮助下,裴丽娜进了这家纺织厂。因为有了生计,裴丽娜也就打消了去投奔远亲的想法。在工厂,新的生活开始了,她的命运有了改变,但也充满了艰辛……
小说通过小主人公裴丽娜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贫民的生活。作者在故事中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小主人公不畏困难、勇于生活的个性。同时小说以刚刚兴起的法国工业社会为背景,反映了工厂工人生活的艰辛。
Saturday, 28 June 2008
Zdeněk Miler
小时候,喜欢的所有卡通片里,大约,就这一部不是日本/美国制造
这只鼹鼠,真是老少皆益,连我老豆也喜欢它
因为它,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有一好长的名字,捷克与斯洛伐克
因为它,才知道,动画是默剧,也可以叫人喜欢
2005年,去捷克玩,抱着和我一样大的一只玩具鼹鼠照相
喜欢了它这么多年,却并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直到今天
这老爷爷真不容易
而且今天才搞清楚,鼹鼠的故事,英文是 Mole 捷克名是Krtek/Krteček
兹德内克·米莱尔(Zdeněk Miler) 1921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毕业于布拉格工艺大学。多才多艺的他是画家、平面艺术家,也是动画片制作家。他制作的影片在世界各地广受好评,并获得多项大奖。
第一部作品是"Jak krtek ke kalhotkám přišel",直译《鼹鼠是怎样得到裤子的》,于1956年在布拉格首映
第一部作品原来的计划中有旁白,但创作者后来希望各国观众都能看懂,于是便去掉旁白,改用自己女儿做配音演员,为片中角色配音,并且只用强调语气的嗓音,不用真实的对白。
《鼹鼠做裤子(How the Mole Got His Trousers)》1957年首度在意大利威尼斯影展中获奖,并陆续在世界各地十多个国家获奖。
Zdeněk Miler (February 21, 1921) Czech animator and illustrator best known for his Mole (Krtek or Krteček in original) character and its adventures.
Miler was born in Kladno just west of Prague what was then Czechoslovakia. He became an animator partly because of the Nazi occupation of Czechoslovakia. He took part in the demonstrations held because of the death of Jan Opletal that lead to the closing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e was fortunate enough not to be sent to a Concentration camp. Instead he wound up working as an animator.
Miler enjoyed painting as a child. His hobby developed when he joined the national graphic school in Prague in 1936. He later studied at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Crafts (uměleckoprůmyslová škola Praha). In 1942 he began work at the cartoon studio Baťa in Zlín. There he learned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kills relating to film production specializing in animated film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he started work at the cartoon company Bratři v triku and worked first as draughtsman then author and director. He later became the head of the company.
Krtek the Mole
Miler made about 70 films. In approximately 50 of them, the protagonist was his most famous creation, the small mole (Krtek in Czech). The idea for its creation came when he was commissioned to make an educational film for children in 1956. He was not happy with the script he was given. Since he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Walt Disney films, he looked for an animal as the main character. Later, he said that the idea to use the mole as his main character came to him when he stumbled over a mole hill during a walk. The first film was titled “How the mole got his trousers” (“Jak krtek ke kalhotkám přišel”), which won a silver lion in Venice. In the beginning, the mole spoke. But Miler wanted his mole to be understood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so he decided to use his daughters as voice actors, reducing the speech to short non-figurative exclamations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mole's feelings and world perception. His daughters were also his test audience, who got to see the films first. Thus Miler could see whether his message resonated with children.
Krtek was a huge success in Czechoslovakia, Eastern Europe and Germany from the beginning and today the mole can be seen in over 80 countries.
Works
Krtek
How The Mole Got His Trousers (Jak krtek ke kalhotkám přišel)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1957
Krtek a autíčko. 1963 (The mole and the car)
Krtek a raketa. 1965 (The mole and the rocket)
Krtek a tranzistor. 1968 (The mole and the radio)
Krtek a zelená hvězda. 1969 (The mole and the green star)
Krtek a žvýkačka. 1969 (The mole and the chewing gum)
Krtek v zoo. 1969 (The mole in the zoo)
Krtek zahradníkem. 1969 (The mole as gardners)
Krtek a ježek. 1970 (The mole and the hedgehog)
Krtek a lízátko. 1970 (The mole and the lollipop)
Krtek a televizor. 1970 (The mole and the television)
Krtek a paraplíčko. 1971 (The mole and the umbrella)
Krtek malířem. 1972 (The mole as painters)
Krtek a muzika. 1974 (The mole and the music)
Krtek a telefon. 1974 (The mole and the telephone)
Krtek a zápalky. 1974 (The mole and the matches)
Krtek chemikem. 1974 (The mole as chemist)
Krtek A more buldozer. 1975 (The mole and the bulldozer)
Krtek A koberec. 1975 (The mole and the carpet)
Krtek A vejce. 1975 (The mole and the egg)
Krtek fotografem. 1975 (The mole as a photographer)
Krtek hodinářem. 1975 (The mole as watchmaker)
Krtek v poušti. 1975 (The mole in the desert)
Krtek o vánocích. 1975 (The mole to Christmas)
Krtek a karneval. 1976 (The mole in the carnival)
Krtek ve městě. 1982 (The mole in the city)
Krtek ve snu. 1984 (The mole in the snow)
Krtek a medicína. 1987 (The mole and the medicine)
Krtek filmová hvězda. 1988 (The mole as a film star)
Krtek a orel. 1992 (The mole and the eagle)
Krtek a hodiny. 1994 (The mole and the clock)
Krtek a kachničky. 1995 (The mole and the small duck)
Krtek a kamarádi. 1995 (The mole and its friends)
Krtek a oslava. 1995 (The mole and the celebration)
Krtek a robot. 1995 (The mole and the robot)
Krtek a uhlí. 1995 (The mole and the coal)
Krtek a víkend. 1995 (The mole and the weekend)
Krtek a houby. 1997 (The mole and the mushrooms)
Krtek a maminka. 1997 (The mole and the mummy)
Krtek a metro. 1997 (The mole and the underground)
Krtek a myška. 1997 (The mole and the mouse)
Krtek a sněhulák. 1997 (The mole and the snowman)
Krtek a zajíček. 1997 (The mole and the small hare)
Krtek a pramen. 1999 (The mole and the source)
Krtek a šťoura. 1999 (The mole and the grumbler)
Krtek a flétna. 1999 (The mole and the flute)
Krtek a vlaštovka. 2000 (The mole and the swallow)
Krtek a rybka. 2000 (The mole and the small fish)
Krtek a žabka. 2002 (The Mole and the small frog)
Other films
The Millionaire Who Stole The Sun (O milionáři, který ukradl slunce)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1948 after Jiří Wolker
Měsíční pohádka. 1958 (A moon history)
Jak šte(n(átko dostalo chut( well med. 1960 (As the puppy got appetite on honey)
O štěňátku. 1960 (Over the small puppy)
Jak štěňátko chtělo malé pejsky. 1960 (As the puppy wanted small dogs)
Jak sluníčko vrátilo štěňátku vodu. 1960 (As the sun returned its water to the small puppy)
O nejbohatším vrabci ve světě. 1961 (Over the richest Raben of the world)
Rudá stopa. 1963 (The red trace)
O Čtverečkovi a Trojúhelníčkovi. 1963 (Over the small square and the small triangle)
Sametka. 1967 (The Samtkropfband)
Romance helgolandská. 1977 (A Helgoländi romance)
Cvrček a stroj. 1977 (The cricket and the machine)
Cvrček a pavouk. 1977 (The cricket and the spider)
Cvrček a housličky. 1978 (The cricket and the violin)
Cvrček a slepice. 1978 (The cricket and the chicken)
Cvrček a pila. 1978 (The cricket and the saw)
Cvrček a bombardón. 1978 (The cricket and the Bombardon)
Cvrček a basa. 1979 (The cricket and the retort bass)
这只鼹鼠,真是老少皆益,连我老豆也喜欢它
因为它,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有一好长的名字,捷克与斯洛伐克
因为它,才知道,动画是默剧,也可以叫人喜欢
2005年,去捷克玩,抱着和我一样大的一只玩具鼹鼠照相
喜欢了它这么多年,却并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直到今天
这老爷爷真不容易
而且今天才搞清楚,鼹鼠的故事,英文是 Mole 捷克名是Krtek/Krteček
兹德内克·米莱尔(Zdeněk Miler) 1921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毕业于布拉格工艺大学。多才多艺的他是画家、平面艺术家,也是动画片制作家。他制作的影片在世界各地广受好评,并获得多项大奖。
第一部作品是"Jak krtek ke kalhotkám přišel",直译《鼹鼠是怎样得到裤子的》,于1956年在布拉格首映
第一部作品原来的计划中有旁白,但创作者后来希望各国观众都能看懂,于是便去掉旁白,改用自己女儿做配音演员,为片中角色配音,并且只用强调语气的嗓音,不用真实的对白。
《鼹鼠做裤子(How the Mole Got His Trousers)》1957年首度在意大利威尼斯影展中获奖,并陆续在世界各地十多个国家获奖。
Zdeněk Miler (February 21, 1921) Czech animator and illustrator best known for his Mole (Krtek or Krteček in original) character and its adventures.
Miler was born in Kladno just west of Prague what was then Czechoslovakia. He became an animator partly because of the Nazi occupation of Czechoslovakia. He took part in the demonstrations held because of the death of Jan Opletal that lead to the closing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e was fortunate enough not to be sent to a Concentration camp. Instead he wound up working as an animator.
Miler enjoyed painting as a child. His hobby developed when he joined the national graphic school in Prague in 1936. He later studied at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Crafts (uměleckoprůmyslová škola Praha). In 1942 he began work at the cartoon studio Baťa in Zlín. There he learned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kills relating to film production specializing in animated film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he started work at the cartoon company Bratři v triku and worked first as draughtsman then author and director. He later became the head of the company.
Krtek the Mole
Miler made about 70 films. In approximately 50 of them, the protagonist was his most famous creation, the small mole (Krtek in Czech). The idea for its creation came when he was commissioned to make an educational film for children in 1956. He was not happy with the script he was given. Since he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Walt Disney films, he looked for an animal as the main character. Later, he said that the idea to use the mole as his main character came to him when he stumbled over a mole hill during a walk. The first film was titled “How the mole got his trousers” (“Jak krtek ke kalhotkám přišel”), which won a silver lion in Venice. In the beginning, the mole spoke. But Miler wanted his mole to be understood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so he decided to use his daughters as voice actors, reducing the speech to short non-figurative exclamations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mole's feelings and world perception. His daughters were also his test audience, who got to see the films first. Thus Miler could see whether his message resonated with children.
Krtek was a huge success in Czechoslovakia, Eastern Europe and Germany from the beginning and today the mole can be seen in over 80 countries.
Works
Krtek
How The Mole Got His Trousers (Jak krtek ke kalhotkám přišel)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1957
Krtek a autíčko. 1963 (The mole and the car)
Krtek a raketa. 1965 (The mole and the rocket)
Krtek a tranzistor. 1968 (The mole and the radio)
Krtek a zelená hvězda. 1969 (The mole and the green star)
Krtek a žvýkačka. 1969 (The mole and the chewing gum)
Krtek v zoo. 1969 (The mole in the zoo)
Krtek zahradníkem. 1969 (The mole as gardners)
Krtek a ježek. 1970 (The mole and the hedgehog)
Krtek a lízátko. 1970 (The mole and the lollipop)
Krtek a televizor. 1970 (The mole and the television)
Krtek a paraplíčko. 1971 (The mole and the umbrella)
Krtek malířem. 1972 (The mole as painters)
Krtek a muzika. 1974 (The mole and the music)
Krtek a telefon. 1974 (The mole and the telephone)
Krtek a zápalky. 1974 (The mole and the matches)
Krtek chemikem. 1974 (The mole as chemist)
Krtek A more buldozer. 1975 (The mole and the bulldozer)
Krtek A koberec. 1975 (The mole and the carpet)
Krtek A vejce. 1975 (The mole and the egg)
Krtek fotografem. 1975 (The mole as a photographer)
Krtek hodinářem. 1975 (The mole as watchmaker)
Krtek v poušti. 1975 (The mole in the desert)
Krtek o vánocích. 1975 (The mole to Christmas)
Krtek a karneval. 1976 (The mole in the carnival)
Krtek ve městě. 1982 (The mole in the city)
Krtek ve snu. 1984 (The mole in the snow)
Krtek a medicína. 1987 (The mole and the medicine)
Krtek filmová hvězda. 1988 (The mole as a film star)
Krtek a orel. 1992 (The mole and the eagle)
Krtek a hodiny. 1994 (The mole and the clock)
Krtek a kachničky. 1995 (The mole and the small duck)
Krtek a kamarádi. 1995 (The mole and its friends)
Krtek a oslava. 1995 (The mole and the celebration)
Krtek a robot. 1995 (The mole and the robot)
Krtek a uhlí. 1995 (The mole and the coal)
Krtek a víkend. 1995 (The mole and the weekend)
Krtek a houby. 1997 (The mole and the mushrooms)
Krtek a maminka. 1997 (The mole and the mummy)
Krtek a metro. 1997 (The mole and the underground)
Krtek a myška. 1997 (The mole and the mouse)
Krtek a sněhulák. 1997 (The mole and the snowman)
Krtek a zajíček. 1997 (The mole and the small hare)
Krtek a pramen. 1999 (The mole and the source)
Krtek a šťoura. 1999 (The mole and the grumbler)
Krtek a flétna. 1999 (The mole and the flute)
Krtek a vlaštovka. 2000 (The mole and the swallow)
Krtek a rybka. 2000 (The mole and the small fish)
Krtek a žabka. 2002 (The Mole and the small frog)
Other films
The Millionaire Who Stole The Sun (O milionáři, který ukradl slunce) at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1948 after Jiří Wolker
Měsíční pohádka. 1958 (A moon history)
Jak šte(n(átko dostalo chut( well med. 1960 (As the puppy got appetite on honey)
O štěňátku. 1960 (Over the small puppy)
Jak štěňátko chtělo malé pejsky. 1960 (As the puppy wanted small dogs)
Jak sluníčko vrátilo štěňátku vodu. 1960 (As the sun returned its water to the small puppy)
O nejbohatším vrabci ve světě. 1961 (Over the richest Raben of the world)
Rudá stopa. 1963 (The red trace)
O Čtverečkovi a Trojúhelníčkovi. 1963 (Over the small square and the small triangle)
Sametka. 1967 (The Samtkropfband)
Romance helgolandská. 1977 (A Helgoländi romance)
Cvrček a stroj. 1977 (The cricket and the machine)
Cvrček a pavouk. 1977 (The cricket and the spider)
Cvrček a housličky. 1978 (The cricket and the violin)
Cvrček a slepice. 1978 (The cricket and the chicken)
Cvrček a pila. 1978 (The cricket and the saw)
Cvrček a bombardón. 1978 (The cricket and the Bombardon)
Cvrček a basa. 1979 (The cricket and the retort bass)
Friday, 27 June 2008
Selma Lagerlöf
骑鹅历险记The Wonderful Adventures of Nils,是小时候看的第一部电视卡通片
如果和我年纪不相上下的人,应该都记得
虽然是瑞典小说,却是日本制作的卡通
从小到大,可以说,我们都是泡在日本卡通片里长大的
当然,后来还有美国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鸭,和米高梅公司的猫与老鼠,再有花生漫画等等
反正,不是日本就是美国
其实,那么小的时候,第一部卡通片的内容完全不记得
印象里,只有个拇指大的孩子抱着鹅脖子在天上飞
无论如何,这是自己接触的第一部卡通片
从此,一辈子往卡通里痴迷
自己,也越长越卡通
大学时放假回家,抱着饭碗一边看卡通一边吃饭
我妈大惊,骇异我智力发育程度
她说,你几岁了?怎么还看卡通片?
头也没转,回妈妈大人,两岁!
关于这位骑鹅历险记的作者,其实以前,我也是一无所知的
塞尔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öf,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女性,瑞典人。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
塞尔玛·拉格洛夫出生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的一个世袭贵族地主的家庭。她的童年时代是在家乡美丽的庄园和家庭教师的陪伴下度过的。1885年她从斯德哥尔摩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受聘到伦茨克罗纳斯女子中学教了十年书,在这里她开始创作她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1891年,塞尔玛·拉格洛夫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戈斯泰·贝林的故事》出版,这部以19世纪20年代一位年轻的牧师的遭遇为主要情节的小说立刻成为了畅销书。这本书使塞尔玛·拉格洛夫一跃成为瑞典的著名小说家。1894年她又创作了短篇小说集《有形的锁环》。这一时期她的主要作品还有赞扬宗教慈善事业的小说《假基督的故事》(1897),故事集《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集》(1899)和以巴勒斯坦的瑞典移民的生活为题材的史诗小说《耶路撒冷》(1901~1902),后一部作品被认为是她艺术才华发展到完美的表现。
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4年后这部以童话形式写成的长篇小说《骑鹅旅行记》出版了,立刻大受欢迎。
鉴于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创作上的杰出贡献,1909年,她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一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深居简出,也使她忧心如焚。
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圣诞节的故事》出版于1938年,变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二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把自己的诺贝尔奖章送给芬兰政府,为后者筹钱进行苏芬战争。芬兰政府非常感动,但把奖章归还了她。
1940年3月16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庄园去世。在去世前不久,这位女作家还以她个人的影响力,通过瑞典皇室,向德国纳粹政权交涉,从集中营里救出了犹太女作家,后来于196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奈莉·萨克斯女士及她的母亲。
从1991年开始,她的肖像出现在瑞典货币20克朗钞票上。
骑鹅历险记是瑞典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尔玛·拉格洛夫写的一部著名的长篇童话小说。这也是她的代表作。台灣的出版社曾將本書重新命名為小矮人歷險記。
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对此她欣然同意。1904年夏她开始爬山涉水到瑞典各地考察,为写“一本关于瑞典的,适合孩子们在学校阅读的书”“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句假话的书”做准备。1906年至1907年这本书问世了,它成了一部世界名著。
故事描写了一名叫尼尔斯的14岁小男孩的故事,他家住瑞典南部,不爱读书学习,调皮捣蛋,好作弄小动物。一个春天,尼尔斯的父母去教堂,他自己独自在家,因为戏弄一个小精灵而被精灵用法术变成一拇指大小的小人儿。正在此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尼尔斯骑在家中的一只鹅身上一起随着大雁飞。从此,他骑在鹅背上,与大雁一起周游各地。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故事主要写了他在各地的种种经历,最后改掉了自己的缺点,培养了自己的优秀品德。
作品出版后,立刻获得教师们的好评和孩子们的欢迎。不仅学生们争着看,连大人也争着看,这部书很快风靡全国,有立刻流传到斯堪的纳维亚和欧洲大陆各国。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安徒生童话”。
在瑞典,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上自国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个人都自幼阅读过这本书。
作品以尼尔斯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小人儿再变成一个勤劳勇敢的好孩子的过程中,从中穿插了大量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还讲述了瑞典的地貌风光,历史演变,真正把寓教于乐的手段运用的恰到好处。这部作品很富有教育意义,它使少年儿童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富有同情和怜悯。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最有价值,读者人数最多的一部儿童小说。
日本人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动画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在20世纪80年代曾在香港及中国大陆电视台播出
如果和我年纪不相上下的人,应该都记得
虽然是瑞典小说,却是日本制作的卡通
从小到大,可以说,我们都是泡在日本卡通片里长大的
当然,后来还有美国迪斯尼的米老鼠唐老鸭,和米高梅公司的猫与老鼠,再有花生漫画等等
反正,不是日本就是美国
其实,那么小的时候,第一部卡通片的内容完全不记得
印象里,只有个拇指大的孩子抱着鹅脖子在天上飞
无论如何,这是自己接触的第一部卡通片
从此,一辈子往卡通里痴迷
自己,也越长越卡通
大学时放假回家,抱着饭碗一边看卡通一边吃饭
我妈大惊,骇异我智力发育程度
她说,你几岁了?怎么还看卡通片?
头也没转,回妈妈大人,两岁!
关于这位骑鹅历险记的作者,其实以前,我也是一无所知的
塞尔玛·拉格洛夫(Selma Lagerlöf,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女性,瑞典人。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
塞尔玛·拉格洛夫出生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的一个世袭贵族地主的家庭。她的童年时代是在家乡美丽的庄园和家庭教师的陪伴下度过的。1885年她从斯德哥尔摩罗威尔女子师范学院毕业,受聘到伦茨克罗纳斯女子中学教了十年书,在这里她开始创作她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1891年,塞尔玛·拉格洛夫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戈斯泰·贝林的故事》出版,这部以19世纪20年代一位年轻的牧师的遭遇为主要情节的小说立刻成为了畅销书。这本书使塞尔玛·拉格洛夫一跃成为瑞典的著名小说家。1894年她又创作了短篇小说集《有形的锁环》。这一时期她的主要作品还有赞扬宗教慈善事业的小说《假基督的故事》(1897),故事集《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集》(1899)和以巴勒斯坦的瑞典移民的生活为题材的史诗小说《耶路撒冷》(1901~1902),后一部作品被认为是她艺术才华发展到完美的表现。
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4年后这部以童话形式写成的长篇小说《骑鹅旅行记》出版了,立刻大受欢迎。
鉴于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创作上的杰出贡献,1909年,她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一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深居简出,也使她忧心如焚。
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圣诞节的故事》出版于1938年,变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二战爆发后,塞尔玛·拉格洛夫把自己的诺贝尔奖章送给芬兰政府,为后者筹钱进行苏芬战争。芬兰政府非常感动,但把奖章归还了她。
1940年3月16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庄园去世。在去世前不久,这位女作家还以她个人的影响力,通过瑞典皇室,向德国纳粹政权交涉,从集中营里救出了犹太女作家,后来于196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奈莉·萨克斯女士及她的母亲。
从1991年开始,她的肖像出现在瑞典货币20克朗钞票上。
骑鹅历险记是瑞典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塞尔玛·拉格洛夫写的一部著名的长篇童话小说。这也是她的代表作。台灣的出版社曾將本書重新命名為小矮人歷險記。
1902年,塞尔玛·拉格洛夫受瑞典国家教师联盟委托为孩子们编写一部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地理学,生物学和民俗学等知识的教科书,对此她欣然同意。1904年夏她开始爬山涉水到瑞典各地考察,为写“一本关于瑞典的,适合孩子们在学校阅读的书”“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句假话的书”做准备。1906年至1907年这本书问世了,它成了一部世界名著。
故事描写了一名叫尼尔斯的14岁小男孩的故事,他家住瑞典南部,不爱读书学习,调皮捣蛋,好作弄小动物。一个春天,尼尔斯的父母去教堂,他自己独自在家,因为戏弄一个小精灵而被精灵用法术变成一拇指大小的小人儿。正在此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尼尔斯骑在家中的一只鹅身上一起随着大雁飞。从此,他骑在鹅背上,与大雁一起周游各地。历时八个月才返回家乡。故事主要写了他在各地的种种经历,最后改掉了自己的缺点,培养了自己的优秀品德。
作品出版后,立刻获得教师们的好评和孩子们的欢迎。不仅学生们争着看,连大人也争着看,这部书很快风靡全国,有立刻流传到斯堪的纳维亚和欧洲大陆各国。这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安徒生童话”。
在瑞典,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上自国王,首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每个人都自幼阅读过这本书。
作品以尼尔斯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小人儿再变成一个勤劳勇敢的好孩子的过程中,从中穿插了大量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还讲述了瑞典的地貌风光,历史演变,真正把寓教于乐的手段运用的恰到好处。这部作品很富有教育意义,它使少年儿童的心灵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富有同情和怜悯。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最有价值,读者人数最多的一部儿童小说。
日本人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动画片《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在20世纪80年代曾在香港及中国大陆电视台播出
Thursday, 26 June 2008
Dick Bruna
对不起,自己真的是跳跃性思维
英国儿童作家才写两,我又跳了
哎,典型三分钟热度
因为,昨晚看见自己柜子里的miffy卡通裤
所以,今天决定提一下这个荷兰男人先
(老爷爷长的慈眉善目,很卡通,尤其那个胡子,看着象苗条版的圣诞老人)
miffy已经50多岁了
是只老兔子,长相却青春依旧
半根皱纹都没有!驻颜有素!
无厘头的说,就是,miffy是只天山童姥兔!
2005年时,它50岁,我还屁颠屁颠的跟着乐
这只兔子,是给4到8岁小朋友看的
大约我智力就这水平,所以我也喜欢看
连书,Dick Bruna都专门印制小开本,说是,小朋友的书是专门的号!不应该和大人书一样大!
这老头,真cool!
(The Miffy books each contain sixteen pages of story. Each page has one illustration and four lines of verse, the last word of the second line rhymes with the last of the fourth. )
下次去荷兰,一定去Utrecht
好歹去瞻仰一下这只兔子的老巢
Dick Bruna爸爸是荷兰最大出版商
后来Dick Bruna的兄弟继承了公司,Dick Bruna自己热爱创作画画
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简洁风格,我就是喜欢荷兰miffy,对那只日本猫hello kitty不是很感冒
不过,据说,miffy是受另一只猫启发创作的
Some claim that Miffy, or Nijntje, was inspired by Musti, created by graphic artist Ray Goossens in 1945
http://www.musti.be/
说实在,这只猫长得真有点hello kitty荷兰远亲的意味!
对了,1955年到1963年,miffy属于没长开的小朋友
那时的它looked like a toy animal, with floppy ears
1963年,miffy才看着和现在差不多
呵呵呵。。。
Miffy 是一个由迪克·布鲁内(Dick Bruna)创作的女性小白兔形象的卡通人物。她原来的荷兰名字叫做Nijntje (发音:IPA:['nɛintʃɛ]),来源于小孩子讀 “konijntje” (小兔子)這個字時的发音。
她的形象于1955年诞生,那是在某个假日迪克向他一岁的儿子讲述关于他们之前在沙丘上看到的小白兔的故事后。
第一本Miffy的书叫做《Miffy在海边》。
Miffy被赋予清爽的风格,只有一些线条和一兩種原色。事实上,它令人聯想到Hergé的ligne claire繪畫風格。
每本Miffy的书都包括16页的故事,每一页都有一幅插图和四句话,
这些书以很小的开本出版。迪克要让小读者们知道这些书是给他们的,而不是给他们家长的,他认为这很重要。
Miffy自2003年开始出现在电视上。.
很多人认为Miffy是日本人,因为她的线条风格和Hello Kitty及其的伙伴很像。然而,Miffy其實是荷蘭的作品。
1953年,Dick Bruna 推出第一本圖書《The Apple》;2001年,推出了第一百本圖書《Miffy the Ghost》。
1955 Miffy, Miffy at the Zoo (First Version of Miffy)
1963 Miffy, Miffy at the Zoo, Miffy in the Snow, Miffy at the Seaside
1970 Miffy Goes Flying, Miffy's Birthday
1975 Miffy at the Playground, Miffy in Hospital
1979 Miffy's Dream
1982 Miffy's Bicycle
1984 Miffy at School
1988 Miffy Goes to Stay, Grandpa and Grandma Bunny
1991 Miffy is Crying, Miffy's House
1992 Auntie Alice's Party
1995 Miffy in the Tent
1996 Dear Grandma Bunny
1997 Miffy at the Gallery
1999 Miffy and Melanie
2000 Miffy at the Movies
2001 Miffy the Ghost, Miffy the Fairy
2002 Miffy Dances
2003 Miffy's Letter, The New Baby
2004 Miffy's Garden
2005 Miffy in Lolly Land, A Flute for Miffy
2006 Flopear
2007 Queen Miffy
http://www.miffy.com/
Dick Bruna (b. August 23, 1927,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is an author, artist, illustrator and graphic designer.
Bruna is best known for his children's books which he authored and illustrated, now numbering over 200. His best known creation is Miffy, a small rabbit drawn with heavy graphic lines, simple shapes and primary colors. Other recurring characters include Boris the little boy bear and Barbara his girlfriend, Poppy the kind pig lady and Snuffy the dog[1]. Additionally, Bruna has also created stories for characters such as Lottie, Farmer John, and Hettie Hedgehog.
Aside from his prolific catalog of children's books, Bruna also illustrated and designed book covers, posters and promotional materials for his father's publishing company A.W. Bruna and Zoon. His most popular designs graced the covers of the Zwarte Beertjes series of books.
Among his designs those for Simenon's Maigret are quite famous. They are typified by graphic silhouettes of a pipe on various backgrounds.
Dick Bruna's father eventually became the Netherlands' largest publisher. His company, A.W. Bruna & Zoon, had a bookstand at virtually every one of the country's abundant railway stations.
His father's intentions were for Bruna to follow in his footsteps, but Bruna had different plans. Bruna's brother eventually took over the business, but Dick Bruna always remained a close collaborator.
In 1955, while on holiday with his wife Irene and their child, he saw a rabbit hopping around their house and later made attempts to draw it, thereby creating Miffy. "Miffy" is the Americanized version, whereas "Nijntje" (pronounced nein-che) is the original Dutch name of the rabbit, stemming from "konijntje" which is the diminutive form of "konijn" (rabbit).
Over the years Bruna has illustrated over 2,000 covers and over 100 posters for the family business, A.W. Bruna & Zoon. His most recognized illustrations were for the Zwarte Beertjes (English: little black bear) series, including The Saint, James Bond, Maigret, Simeon, and Shakespeare. He also translated books into Dutch (Maigret).
Bibliography (as children's author)
To date, Dick Bruna has published 120 children's book titles, the most recent being "Queen Miffy" in 2007.
1953 The Apple
1955 Toto In Volendam, Miffy, Miffy at the Zoo, The Small King
1957 Tijs, The Car
1959 The Apple, The Bird, Kitty Nell, Tilly and Tessa
1962 The Egg, The King, Circus, The Fish
1963 Christmas, Miffy, Miffy at the Zoo, Miffy in the Snow, Miffy at the Seaside, Little Bird Tweet
1964 The School, The Sailor
1966 Cinderella, Hop-o'-my-thumb, Red Riding Hood, Snow White
1967 B is for Bear
1968 A Story to Tell, I Can Count
1969 Snuffy, Snuffy and the Fire, I can Read, I Can Read More
1970 Miffy Goes Flying, Miffy's Birthday
1972 I Can Count More, My Vest is White, Animal Book, Animals From Our Land, Animals From Other Countries
1974 Another Story to Tell, I Am a Clown
1975 Flower Book, Miffy at the Playground, Miffy in the Hospital
1976 I Can Read Much More, I Can Read Difficult Words
1977 Basje Goes to Stay at the Children's Neurology Department, Poppy Pig, Poppy Pig's Garden
1979 Birthday Book for UNICEF, Miffy's Dream
1980 Poppy Pig Goes to Market, When I Grow up, I Can Do Sums, I Can Do More Sums, Children's Hemophilia Book
1982 Blue Boat, Round, Square, Triangular, Farmer John, Miffy's Bicycle
1984 The Rescue, The Orchestra, Miffy at School
1985 My Book of Sports, Whose Hat is That, Back to Front
1986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Poppy Pig's Birthday, Snuffy's Puppies
1988 Miffy Goes to Stay, Grandpa and Grandma Bunny, Stop at the Kerb! [Sic], Iris- A Book Without Words (revised edition, 2000)
1989 Boris Bear, Boris and Barbara, Boris on the Mountain
1990 The Writer, Lottie, Miffy is Crying, Miffy's House
1992 Auntie Alice's Party
1994 Boris in the Snow, Boris, Barbara and Benny, Poppy Pig is Sick
1995 Hettie the Hedgehog, Moo Says the Cow, Miffy in the Tent
1996 What We're Going to Be, The Dolly's Hair is Red, Boris Bear's Boat, Dear Grandma Bunny
1997 Do You Know Why I Am Crying?, Miffy at the Gallery
1998 Poppy Pig Goes on Holiday, Poppy Pig's Shop, Caleb and Noah's Arc
1999 Miffy and Melanie, Ping and Bing, Boris and the Umbrella
2000 Mister Knee
2001 Miffy and the Ghost, Miffy and the Fairy
2002 Miffy Dances, Boris the Pilot, Barbara's Clothes Chest
2003 Boris the Champion, Miffy's Letter, The New Baby
2004 A Song for Poppy Pig, Miffy's Garden
2005 Snuffy is Lost, Boris and Ko, Miffy in Lolly Land, Boris Does the Shopping, A Flute for Miffy
2006 Peter Bird, Flopear
2007 Queen Miffy
英国儿童作家才写两,我又跳了
哎,典型三分钟热度
因为,昨晚看见自己柜子里的miffy卡通裤
所以,今天决定提一下这个荷兰男人先
(老爷爷长的慈眉善目,很卡通,尤其那个胡子,看着象苗条版的圣诞老人)
miffy已经50多岁了
是只老兔子,长相却青春依旧
半根皱纹都没有!驻颜有素!
无厘头的说,就是,miffy是只天山童姥兔!
2005年时,它50岁,我还屁颠屁颠的跟着乐
这只兔子,是给4到8岁小朋友看的
大约我智力就这水平,所以我也喜欢看
连书,Dick Bruna都专门印制小开本,说是,小朋友的书是专门的号!不应该和大人书一样大!
这老头,真cool!
(The Miffy books each contain sixteen pages of story. Each page has one illustration and four lines of verse, the last word of the second line rhymes with the last of the fourth. )
下次去荷兰,一定去Utrecht
好歹去瞻仰一下这只兔子的老巢
Dick Bruna爸爸是荷兰最大出版商
后来Dick Bruna的兄弟继承了公司,Dick Bruna自己热爱创作画画
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简洁风格,我就是喜欢荷兰miffy,对那只日本猫hello kitty不是很感冒
不过,据说,miffy是受另一只猫启发创作的
Some claim that Miffy, or Nijntje, was inspired by Musti, created by graphic artist Ray Goossens in 1945
http://www.musti.be/
说实在,这只猫长得真有点hello kitty荷兰远亲的意味!
对了,1955年到1963年,miffy属于没长开的小朋友
那时的它looked like a toy animal, with floppy ears
1963年,miffy才看着和现在差不多
呵呵呵。。。
Miffy 是一个由迪克·布鲁内(Dick Bruna)创作的女性小白兔形象的卡通人物。她原来的荷兰名字叫做Nijntje (发音:IPA:['nɛintʃɛ]),来源于小孩子讀 “konijntje” (小兔子)這個字時的发音。
她的形象于1955年诞生,那是在某个假日迪克向他一岁的儿子讲述关于他们之前在沙丘上看到的小白兔的故事后。
第一本Miffy的书叫做《Miffy在海边》。
Miffy被赋予清爽的风格,只有一些线条和一兩種原色。事实上,它令人聯想到Hergé的ligne claire繪畫風格。
每本Miffy的书都包括16页的故事,每一页都有一幅插图和四句话,
这些书以很小的开本出版。迪克要让小读者们知道这些书是给他们的,而不是给他们家长的,他认为这很重要。
Miffy自2003年开始出现在电视上。.
很多人认为Miffy是日本人,因为她的线条风格和Hello Kitty及其的伙伴很像。然而,Miffy其實是荷蘭的作品。
1953年,Dick Bruna 推出第一本圖書《The Apple》;2001年,推出了第一百本圖書《Miffy the Ghost》。
1955 Miffy, Miffy at the Zoo (First Version of Miffy)
1963 Miffy, Miffy at the Zoo, Miffy in the Snow, Miffy at the Seaside
1970 Miffy Goes Flying, Miffy's Birthday
1975 Miffy at the Playground, Miffy in Hospital
1979 Miffy's Dream
1982 Miffy's Bicycle
1984 Miffy at School
1988 Miffy Goes to Stay, Grandpa and Grandma Bunny
1991 Miffy is Crying, Miffy's House
1992 Auntie Alice's Party
1995 Miffy in the Tent
1996 Dear Grandma Bunny
1997 Miffy at the Gallery
1999 Miffy and Melanie
2000 Miffy at the Movies
2001 Miffy the Ghost, Miffy the Fairy
2002 Miffy Dances
2003 Miffy's Letter, The New Baby
2004 Miffy's Garden
2005 Miffy in Lolly Land, A Flute for Miffy
2006 Flopear
2007 Queen Miffy
http://www.miffy.com/
Dick Bruna (b. August 23, 1927, Utrecht, the Netherlands) is an author, artist, illustrator and graphic designer.
Bruna is best known for his children's books which he authored and illustrated, now numbering over 200. His best known creation is Miffy, a small rabbit drawn with heavy graphic lines, simple shapes and primary colors. Other recurring characters include Boris the little boy bear and Barbara his girlfriend, Poppy the kind pig lady and Snuffy the dog[1]. Additionally, Bruna has also created stories for characters such as Lottie, Farmer John, and Hettie Hedgehog.
Aside from his prolific catalog of children's books, Bruna also illustrated and designed book covers, posters and promotional materials for his father's publishing company A.W. Bruna and Zoon. His most popular designs graced the covers of the Zwarte Beertjes series of books.
Among his designs those for Simenon's Maigret are quite famous. They are typified by graphic silhouettes of a pipe on various backgrounds.
Dick Bruna's father eventually became the Netherlands' largest publisher. His company, A.W. Bruna & Zoon, had a bookstand at virtually every one of the country's abundant railway stations.
His father's intentions were for Bruna to follow in his footsteps, but Bruna had different plans. Bruna's brother eventually took over the business, but Dick Bruna always remained a close collaborator.
In 1955, while on holiday with his wife Irene and their child, he saw a rabbit hopping around their house and later made attempts to draw it, thereby creating Miffy. "Miffy" is the Americanized version, whereas "Nijntje" (pronounced nein-che) is the original Dutch name of the rabbit, stemming from "konijntje" which is the diminutive form of "konijn" (rabbit).
Over the years Bruna has illustrated over 2,000 covers and over 100 posters for the family business, A.W. Bruna & Zoon. His most recognized illustrations were for the Zwarte Beertjes (English: little black bear) series, including The Saint, James Bond, Maigret, Simeon, and Shakespeare. He also translated books into Dutch (Maigret).
Bibliography (as children's author)
To date, Dick Bruna has published 120 children's book titles, the most recent being "Queen Miffy" in 2007.
1953 The Apple
1955 Toto In Volendam, Miffy, Miffy at the Zoo, The Small King
1957 Tijs, The Car
1959 The Apple, The Bird, Kitty Nell, Tilly and Tessa
1962 The Egg, The King, Circus, The Fish
1963 Christmas, Miffy, Miffy at the Zoo, Miffy in the Snow, Miffy at the Seaside, Little Bird Tweet
1964 The School, The Sailor
1966 Cinderella, Hop-o'-my-thumb, Red Riding Hood, Snow White
1967 B is for Bear
1968 A Story to Tell, I Can Count
1969 Snuffy, Snuffy and the Fire, I can Read, I Can Read More
1970 Miffy Goes Flying, Miffy's Birthday
1972 I Can Count More, My Vest is White, Animal Book, Animals From Our Land, Animals From Other Countries
1974 Another Story to Tell, I Am a Clown
1975 Flower Book, Miffy at the Playground, Miffy in the Hospital
1976 I Can Read Much More, I Can Read Difficult Words
1977 Basje Goes to Stay at the Children's Neurology Department, Poppy Pig, Poppy Pig's Garden
1979 Birthday Book for UNICEF, Miffy's Dream
1980 Poppy Pig Goes to Market, When I Grow up, I Can Do Sums, I Can Do More Sums, Children's Hemophilia Book
1982 Blue Boat, Round, Square, Triangular, Farmer John, Miffy's Bicycle
1984 The Rescue, The Orchestra, Miffy at School
1985 My Book of Sports, Whose Hat is That, Back to Front
1986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Poppy Pig's Birthday, Snuffy's Puppies
1988 Miffy Goes to Stay, Grandpa and Grandma Bunny, Stop at the Kerb! [Sic], Iris- A Book Without Words (revised edition, 2000)
1989 Boris Bear, Boris and Barbara, Boris on the Mountain
1990 The Writer, Lottie, Miffy is Crying, Miffy's House
1992 Auntie Alice's Party
1994 Boris in the Snow, Boris, Barbara and Benny, Poppy Pig is Sick
1995 Hettie the Hedgehog, Moo Says the Cow, Miffy in the Tent
1996 What We're Going to Be, The Dolly's Hair is Red, Boris Bear's Boat, Dear Grandma Bunny
1997 Do You Know Why I Am Crying?, Miffy at the Gallery
1998 Poppy Pig Goes on Holiday, Poppy Pig's Shop, Caleb and Noah's Arc
1999 Miffy and Melanie, Ping and Bing, Boris and the Umbrella
2000 Mister Knee
2001 Miffy and the Ghost, Miffy and the Fairy
2002 Miffy Dances, Boris the Pilot, Barbara's Clothes Chest
2003 Boris the Champion, Miffy's Letter, The New Baby
2004 A Song for Poppy Pig, Miffy's Garden
2005 Snuffy is Lost, Boris and Ko, Miffy in Lolly Land, Boris Does the Shopping, A Flute for Miffy
2006 Peter Bird, Flopear
2007 Queen Miffy
Wednesday, 25 June 2008
Michael Bond
这位先生在圣诞节,伦敦 Paddington Station火车站附近,买了只孤单小熊
于是,世界上有了只提箱旅行的英国绅士熊
我最喜欢就是它的外套duffle coat
以前,一天到晚琢磨着,买一件自己来穿
当然,我对它的雨鞋不感冒
这只熊在2007年还开始代言Marmite 酱
这种酱,非常出名的銷魂酵母精
不是一般人接受热爱的食物,但,如果爱它,肯定是疯狂热爱!
出名到,描绘它就一句话 LOVE IT OR HATE IT!
2007年,Paddington bear 的广告实在可爱
Paddington bear 是1956年Michael Bond写的
由 Peggy Fortnum女士(出生名为Margaret Emily Noel Nuttall-Smith)最先画的
1972年第一次制作, Gabrielle Designs 这家当时的小小公司
这家公司是夫妇俩Shirley and Eddie Clarkson运营
他们把小熊做出来,给他们的孩子Joanna Clarkson 和 Jeremy Clarkson,当圣诞节礼物
这里得提一句Jeremy Clarkson,他就是大名顶顶top gear的三大名嘴主持人之一
(Jeremy Clarkson, Richard Hammond and James May)
(其实,个人比较热爱 James May,尤其他的wine美酒学习介绍节目)
第一次,看Jeremy Clarkson节目,实际是他开车去法国,介绍法国菜
照例,把法国人讽刺得一楞一楞的
好了,远了
回来说熊和Michael Bond
帕丁頓熊(Paddington Bear,又譯為柏靈頓熊)是英國兒童文學中的一個虛構角色。他第一次出現是在1958年,隨後有14本麥克·邦德(Michael Bond)所寫的書是以他為主角,由佩姬·佛特南(Peggy Fortnum)繪製的帕丁頓熊圖像獲得專售權。圖畫中的帕丁頓熊比較像是一隻泰迪熊,也就是小熊維尼的原型,而非是一隻真正的熊。帕丁頓熊的靈感來源據說是邦德及妻子在聖誕節期間在一家店內所看到的泰迪熊,因為那隻泰迪熊是貨架上最後一隻小熊,他們覺得它會感到孤獨因此把它買了回家。
帕丁頓熊是一隻擬人化的熊,說英語,總是戴著一頂舊帽子,無論到哪裡都帶著一個裝有他私人物品的舊皮箱(後來打開才知道裡面有一個秘密隔間,帕丁頓熊在內放置一些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例如:他的護照)。在初創及較早的版本中,他穿著一件厚呢風衣(duffle coat),及一雙威靈頓長統靴(wellington boots)。他總是有禮貌地以「先生」、「女士」或「小姐」來稱呼他人,很少直接用名字。他也總是心懷善意(雖然他會瞪他不同意的人),喜歡果醬三明治及可可,雖然大家知道他「非常努力想把每件事情做對」,但是他卻不斷惹出許多麻煩。
Michael Bond 生平
Michael Bond, OBE, (born January 13, 1926 in Newbury, Berkshire) is an English children's author. He is the creator of Paddington Bear and has written about the adventures of a guinea pig named Olga da Polga, as well as the animated BBC TV series The Herbs. Bond also writes culinary mystery stories for adults featuring Monsieur Pamplemousse and his faithful bloodhound, Pommes Frites.
Bond was educated at Presentation College, a Catholic school in Reading. During World War II he served in both the Royal Air Force and the Middlesex Regiment of the British Army.
He began writing in 1945 and sold his first short story to a magazine London Opinion. In 1958, after producing a number of plays and short stories and while working as a BBC television cameraman (where he worked filming Blue Peter for a time) his first book A Bear Called Paddington was published. By 1967 he was able to give up his BBC job to work full-time as a writer. Paddington's adventure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nearly twenty countries.
He is married with two adult children and lives in London, not far from Paddington Station. The small bear he created has inspired pop bands, race horses, plays, hot air balloons and a TV series.
In 1997 Bond was awarded the OBE for services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On 6th July 2007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 awarded him an Honorary Doctor of Letters.
Michael Bond's most famous books by far are the Paddington series, detailing the adventures of a bear from Darkest Peru whose Aunt Lucy sends him to England, carrying a jar of marmalade. He was found at Paddington Station by the Brown family who named and adopted him.
除了熊,他还写一只豚鼠(我们也叫它们荷兰猪)的故事 Olga da Polga
还有成人Monsieur Pamplemousse 和 Pommes Frites的系列厨房食物有关的神秘历险
Michael Bond作品
Paddington Bear Series
1958 A Bear Called Paddington ISBN 0-618-15071-4
1959 More About Paddington
1960 Paddington Helps Out
1961 Paddington Abroad
1962 Paddington at Large
1964 Paddington Marches On
1966 Paddington at Work
1968 Paddington Goes to Town
1970 Paddington Takes the Air
1972 Paddington's Garden
1974 Paddington on Top
1979 Paddington Takes the Test
Olga da Polga Series
1971 The Tales Of Olga da Polga
1975 Olga Meets Her Match
1975 Olga Counts Her Blessings
1975 Olga Makes a Friend
1975 Olga Makes a Wish
1975 Olga Makes Her Mark
1975 Olga Takes a Bite
1975 Olga's New Home
1975 Olga's Second House
1975 Olga's Special Day
1976 Olga Carries On
1983 Olga Takes Charge
1982 The Complete Adventures of Olga da Polga (omnibus volume)
1983 First Big Olga da Polga Book
1975 Second Big Olga da Polga Book
2001 Olga Moves House
Monsieur Pamplemousse Series
1983 Monsieur Pamplemousse
1985 Monsieur Pamplemousse and the Secret Mission
1986 Monsieur Pamplemousse on the Spot
1987 Monsieur Pamplemousse Takes the Cure
1989 Monsieur Pamplemousse Aloft
1990 Monsieur Pamplemousse Investigates
1991 Monsieur Pamplemousse Rests His Case
1992 Monsieur Pamplemousse Stands Firm
1992 Monsieur Pamplemousse on Location
1993 Monsieur Pamplemousse Takes the Train
1998 Monsieur Pamplemousse Omnibus Volume One
1998 Monsieur Pamplemousse Omnibus Volume Two
1999 Monsieur Pamplemousse Afloat
1999 Monsieur Pamplemousse Omnibus Volume Three
2000 Monsieur Pamplemousse on Probation
2002 Monsieur Pamplemousse on Vacation
2003 Monsieur Pamplemousse Hits the Headlines
2006 Monsieur Pamplemousse and the Militant Midwives
2007 Monsieur Pamplemousse and the French Solution
Other
1970 Thursday Rides Again
1972 The Day the Animals Went on Strike
1971 Michael Bond's Book of Bears (Editor)
1975 Windmill
1975 How to Make Flying Things (nonfiction)
1975 Mr. Cram's Magic Bubbles
1980 Picnic on the River
1980 J. D. Polson and the Liberty Head Dime
1981 J. D. Polson and the Dillogate Affair
1983 The Caravan Puppets
1986 (With Paul Parnes) Oliver the Greedy Elephant
1987 (And photographer) The Pleasures of Paris (guidebook)
1992 A Day by the Sea
1992 Something Nasty in the Kitchen
1996 Bears and Forebears: A Life So Far
2007年,Paddington bear 的广告实在可爱
Marmite commercial - Paddingto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jSER4WWaOs
The Making of Paddington Bear's Marmite Adver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fOprfltBrc
Tuesday, 24 June 2008
Beatrix Potter
环看历史上的童话作家们,英国真是热门出产地
兔子 rabbit peter 熊 paddington bear 熊 Winnie-the-Pooh 建筑工人 bob builder 火车 Thomas ... 直到火爆的harry poter
ok, 让我们一个个数
今天介绍Beatrix Potter,兔子peter的创造者
Beatrix Potter和兔子
我是湖区lake district玩的时候,才猛然发现,那只兔子的老窝在那
以前只知道,那只兔子是只英国兔子
不过,这个童话的插画还真是美!
1893年9月,我们的碧雅翠丝在写给一个生病在床5岁男孩Noel Moore的信里,写了兔子的故事
1901年,它被重新润色
1902年,发表
碧雅翠丝实际生在伦敦
写兔子故事时,并非在湖区
她和她的出版商Norman Warne秘密订婚,被反对,他后来又因病去世,连婚礼也无
碧雅翠丝后来用稿费购置了湖区的房子Hill Top Farm, Sawrey, Cumbria
然后在那住下
直到最后1913年47岁嫁给当地一名律师 William Heelis
她正式住去了湖区
碧雅翠丝小姐很是厉害
她研究真菌学Mycology,还相当有造诣
但,因为那个时代女子是不可以做学术
她的论文居然被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atural Knowledge拒绝发表
(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全稱“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
她还在伦敦经济学院教书!厉害呀!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更厉害的是,这位小姐用密码写日记
直到去世后,10年,才有人解码!
噻!
女人是天才时,实在可畏!
小女孩时
甜蜜妇人
老太太时
碧雅翠丝·波特(Helen Beatrix Potter,1866年7月28日-1943年12月22日),英国童书作家与插画家。彼得兔是她的创作中最知名的角色。
生平
碧雅翠丝·波特于1866年出生于伦敦肯辛顿。她自幼在家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没有上学,也因此少有机会与同年龄的其他小孩一起玩耍。波特的弟弟 Bertram也因为被送到寄宿学校唸书,很少在家与她为伴。波特有许多宠物,包括青蛙、蝾螈,和一只蝙蝠。她先后养过两只兔子,第一只叫班杰明(Benjamin),她形容牠是个「鲁莽、大胆的小东西。」她的第二只宠物兔名叫彼得(Peter),她不管去哪里都带着牠,甚至用宠物绳带着牠上火车。波特会花很长的时间观察这些动物,并为牠们素描。她的素描技巧日益增进,让她在早年就开始发挥她的天份。
波特的父亲鲁伯·威廉·波特(Rupert William Potter, 1832-1914)虽然受过专业辩护律师的训练,却鲜少执业,多半耗在绅士俱乐部度日。她的母亲海伦波特(Helen Potter née Leech , 1839-1932)是个棉花商人的女儿,多数的时候都在接待客人或外出拜访友人。他们以他们继承自双亲的遗产来维持生活。
每年夏天,鲁伯·波特会租一栋乡间小屋,1871年到1881年间是租了位在苏格兰 Perthshire的Dalguise House,而后则租在英国的湖区。1882年他们结识了湖区当地的牧师,Canon Hardwicke Rawnsley,他当时正为工业与旅游业带给湖区的影响而深感忧心。他随后在1895年为了保护自然景观,成立了英国国家信讬基金(National Trust)。波特随即爱上了湖区崎岖的山峰与深邃的湖水,并且从Rawnsley身上理解到保存护育该地区的重要性,这观念跟随着她一辈子,并由她加以贯彻实践。
科学兴趣与蕈类研究
当波特成年,她的父母将他们的管家派给她,不鼓励她任何知识上的发展,而要求波特学习管理家务。从十五岁到三十岁后,她每天都写日志,用自己发明的密语记载每日生活,直到死后数十年才被人解码。 一位叔叔曾引荐她成为英国皇家植物园裘园的学生,但是因其女性身份而遭拒绝。波特后来为提出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组成的共生植物的先驱之一。由于在当时纪录显微图像唯一的方法只有画图,她画了无数的地衣和真菌图。也因为她的深入观察,使她成为当时在英国广受尊崇的真菌学家。她同时也研究孢子发芽与真菌的生命循环。她描绘详尽的真菌水彩图,到1901年总计约有270幅,现收藏在湖区安波赛(Ambleside)的阿米特图书馆(Armitt Library)。 1987年,她的一篇关于孢子发芽的研究论文由她叔叔亨利罗斯可爵士(Henry Enfield Roscoe)于林内学会(Linnean Society)发表,因为当时女人不准参加会议。(1997年该会发表了一篇给波特的官方正式道歉启事,为她当时所受的待遇致歉。)英国皇家协会也拒绝过至少一篇波特的论文。
作品列表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1902)
The Tale of Squirrel Nutkin (1903)
The Tailor of Gloucester (1903)
The Tale of Benjamin Bunny (1904)
The Tale of Two Bad Mice (1904)
The Tale of Mrs. Tiggy-Winkle (1905)
The Tale of the Pie and the Patty-Pan (1905)
The Tale of Mr. Jeremy Fisher (1906)
The Story of A Fierce Bad Rabbit (1906)
The Story of Miss Moppet (1906)
The Tale of Tom Kitten (1907)
The Tale of Jemima Puddle-Duck (1908)
The Tale of Samuel Whiskers or, The Roly-Poly Pudding (1908)
The Tale of the Flopsy Bunnies (1909)
The Tale of Ginger and Pickles (1909)
The Tale of Mrs. Tittlemouse (1910)
The Tale of Timmy Tiptoes (1911)
The Tale of Mr. Tod (1912)
The Tale of Pigling Bland (1913)
Appley Dapply's Nursery Rhymes (1917)
The Tale of Johnny Town-Mouse (1918)
Cecily Parsley's Nursery Rhymes (1922)
The Fairy Caravan (1929)
The Tale of Little Pig Robinson (1930)
Wag-By-Wall (decorations by J. J. Lankes) (1944)
她个人相关照片 http://socrates.berkeley.edu/~schmid/arber/BPotter_pics.html
兔子故事100年时的纪念文章
http://www.24hourmuseum.org.uk/trlout_gfx_en/TRA14360.html
兔子的主页
http://www.hop-skip-jump.com/index.php
The first page of the picture letter to the young Noel Moore. Courtesy of the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 Frederick Warne & Co., 1971.
兔子 rabbit peter 熊 paddington bear 熊 Winnie-the-Pooh 建筑工人 bob builder 火车 Thomas ... 直到火爆的harry poter
ok, 让我们一个个数
今天介绍Beatrix Potter,兔子peter的创造者
Beatrix Potter和兔子
我是湖区lake district玩的时候,才猛然发现,那只兔子的老窝在那
以前只知道,那只兔子是只英国兔子
不过,这个童话的插画还真是美!
1893年9月,我们的碧雅翠丝在写给一个生病在床5岁男孩Noel Moore的信里,写了兔子的故事
1901年,它被重新润色
1902年,发表
碧雅翠丝实际生在伦敦
写兔子故事时,并非在湖区
她和她的出版商Norman Warne秘密订婚,被反对,他后来又因病去世,连婚礼也无
碧雅翠丝后来用稿费购置了湖区的房子Hill Top Farm, Sawrey, Cumbria
然后在那住下
直到最后1913年47岁嫁给当地一名律师 William Heelis
她正式住去了湖区
碧雅翠丝小姐很是厉害
她研究真菌学Mycology,还相当有造诣
但,因为那个时代女子是不可以做学术
她的论文居然被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Natural Knowledge拒绝发表
(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全稱“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
她还在伦敦经济学院教书!厉害呀!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更厉害的是,这位小姐用密码写日记
直到去世后,10年,才有人解码!
噻!
女人是天才时,实在可畏!
小女孩时
甜蜜妇人
老太太时
碧雅翠丝·波特(Helen Beatrix Potter,1866年7月28日-1943年12月22日),英国童书作家与插画家。彼得兔是她的创作中最知名的角色。
生平
碧雅翠丝·波特于1866年出生于伦敦肯辛顿。她自幼在家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没有上学,也因此少有机会与同年龄的其他小孩一起玩耍。波特的弟弟 Bertram也因为被送到寄宿学校唸书,很少在家与她为伴。波特有许多宠物,包括青蛙、蝾螈,和一只蝙蝠。她先后养过两只兔子,第一只叫班杰明(Benjamin),她形容牠是个「鲁莽、大胆的小东西。」她的第二只宠物兔名叫彼得(Peter),她不管去哪里都带着牠,甚至用宠物绳带着牠上火车。波特会花很长的时间观察这些动物,并为牠们素描。她的素描技巧日益增进,让她在早年就开始发挥她的天份。
波特的父亲鲁伯·威廉·波特(Rupert William Potter, 1832-1914)虽然受过专业辩护律师的训练,却鲜少执业,多半耗在绅士俱乐部度日。她的母亲海伦波特(Helen Potter née Leech , 1839-1932)是个棉花商人的女儿,多数的时候都在接待客人或外出拜访友人。他们以他们继承自双亲的遗产来维持生活。
每年夏天,鲁伯·波特会租一栋乡间小屋,1871年到1881年间是租了位在苏格兰 Perthshire的Dalguise House,而后则租在英国的湖区。1882年他们结识了湖区当地的牧师,Canon Hardwicke Rawnsley,他当时正为工业与旅游业带给湖区的影响而深感忧心。他随后在1895年为了保护自然景观,成立了英国国家信讬基金(National Trust)。波特随即爱上了湖区崎岖的山峰与深邃的湖水,并且从Rawnsley身上理解到保存护育该地区的重要性,这观念跟随着她一辈子,并由她加以贯彻实践。
科学兴趣与蕈类研究
当波特成年,她的父母将他们的管家派给她,不鼓励她任何知识上的发展,而要求波特学习管理家务。从十五岁到三十岁后,她每天都写日志,用自己发明的密语记载每日生活,直到死后数十年才被人解码。 一位叔叔曾引荐她成为英国皇家植物园裘园的学生,但是因其女性身份而遭拒绝。波特后来为提出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组成的共生植物的先驱之一。由于在当时纪录显微图像唯一的方法只有画图,她画了无数的地衣和真菌图。也因为她的深入观察,使她成为当时在英国广受尊崇的真菌学家。她同时也研究孢子发芽与真菌的生命循环。她描绘详尽的真菌水彩图,到1901年总计约有270幅,现收藏在湖区安波赛(Ambleside)的阿米特图书馆(Armitt Library)。 1987年,她的一篇关于孢子发芽的研究论文由她叔叔亨利罗斯可爵士(Henry Enfield Roscoe)于林内学会(Linnean Society)发表,因为当时女人不准参加会议。(1997年该会发表了一篇给波特的官方正式道歉启事,为她当时所受的待遇致歉。)英国皇家协会也拒绝过至少一篇波特的论文。
作品列表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1902)
The Tale of Squirrel Nutkin (1903)
The Tailor of Gloucester (1903)
The Tale of Benjamin Bunny (1904)
The Tale of Two Bad Mice (1904)
The Tale of Mrs. Tiggy-Winkle (1905)
The Tale of the Pie and the Patty-Pan (1905)
The Tale of Mr. Jeremy Fisher (1906)
The Story of A Fierce Bad Rabbit (1906)
The Story of Miss Moppet (1906)
The Tale of Tom Kitten (1907)
The Tale of Jemima Puddle-Duck (1908)
The Tale of Samuel Whiskers or, The Roly-Poly Pudding (1908)
The Tale of the Flopsy Bunnies (1909)
The Tale of Ginger and Pickles (1909)
The Tale of Mrs. Tittlemouse (1910)
The Tale of Timmy Tiptoes (1911)
The Tale of Mr. Tod (1912)
The Tale of Pigling Bland (1913)
Appley Dapply's Nursery Rhymes (1917)
The Tale of Johnny Town-Mouse (1918)
Cecily Parsley's Nursery Rhymes (1922)
The Fairy Caravan (1929)
The Tale of Little Pig Robinson (1930)
Wag-By-Wall (decorations by J. J. Lankes) (1944)
她个人相关照片 http://socrates.berkeley.edu/~schmid/arber/BPotter_pics.html
兔子故事100年时的纪念文章
http://www.24hourmuseum.org.uk/trlout_gfx_en/TRA14360.html
兔子的主页
http://www.hop-skip-jump.com/index.php
The first page of the picture letter to the young Noel Moore. Courtesy of the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 Frederick Warne & Co., 1971.
Monday, 23 June 2008
Walt Disney
如果用成功程度来充气这世界上所有的卡通人物,无疑,吹的最巨的,只可能是米老鼠
你问问小朋友,没有哪个不知道米老鼠的!
他的缔造者,就是Walter Elias Disney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卡通托拉斯,就是迪斯尼
这个男人,确实迷人
从一穷二白,变成无可比拟的卡通王国总领
真的是,高屋建瓴!
可惜的是,他在自己的梦想工程迪斯尼乐园开业前去世
无疑,是个遗憾!
(Disney died of lung cancer on December 15, 1966, a few years prior to the opening of his Walt Disney World dream project in Lake Buena Vista, Florida.)
迪斯尼乐园,只去过法国和香港的
等着去美国和日本的
然后在等着去中国大陆的
他们说,法国憎恨美国产品的倾销
但,法国人主动引进了最大的美国产品,建在巴黎旁,实在很讽刺
在上海买了蓝色米老鼠帽子,戴着就和米老鼠长一样了
在香港买了白色米老鼠手套,超级喜欢大号手,每次穿,就不愿脱
大约,真的天生就是个卡通狂
(在这里,还是给他cartoonist的标签,虽然他的成功的title有一长串,因为,最初,他是一个心存梦想拥有童真的人)
華德·迪士尼(1901年12月5日—1966年12月15日),美國著名導演、製片人、編劇、配音演員和卡通設計者,並且和其兄洛伊·迪士尼 (Roy O. Disney)一同創辦了世界著名的華德迪士尼公司。
華德·迪士尼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講述者,一個實踐能力很強的製片和一個很普通的藝人。他和他的職員一起創造了許許多多世界上最有名的最受歡迎的角色,包括那經常被提及的稱得上是華德好友的米老鼠。
童年生活
1901年12月5日出生於芝加哥,家中排行第四。 他的名字來源於他父親在聖保羅教堂的牧師好友Walter Parr。 Walter於1902年6月8日在自己的教會裡為華德·迪士尼施洗禮。
迪士尼四歲時搬到密蘇里州Marceline的一個農場里,那個農場有200公頃大,並且離他的大伯羅伯特·迪士尼家不遠。據他後來的回憶,那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期,他和小妹魯絲(Ruth),因為年紀尚小,不用幫忙農事,常到附近的池塘游泳,玩弄田野間的小動物,在樹林下閒蕩。同一時期他也養成了對繪畫的喜愛,鄰居一位退休的醫生Sherwood,付錢請他畫Sherwood的馬Rupert。在Marceline他也愛上了火車,經常用耳朵貼在鐵軌上聽駛來的火車聲,也藉由開火車的叔叔 Mike Martin,觀察如何開火車。
1909年父親因傷寒而病倒,不能繼續在農場工作,只好把農場賣掉,搬到堪薩斯城以送報維生。根據堪薩斯城公立學校管理單位的記錄,迪士尼是從1910年開始在Benton文法學校上課,在1911年6月8日結業,延遲一年就學的原因是為了陪同小妹魯絲一起上學。之後到芝加哥藝術學校 (Chicago Art Institute)註冊,但後來並未完成學業。在學期間,他並不是個好學生,因為早起送報的緣故,無法專心上課,課堂上常打瞌睡,作白日夢,亂寫亂畫。
15歲那年,暑期打工充當在火車上遊走的小販,賣汽水、糖果、報紙等給旅客,這時他對火車更是著迷,有一次看入神,竟然將販賣的商品遺忘在一旁,以致全部被人拿走。哥哥洛伊借錢給他賠償老闆,並勸他把工作辭了。
中學時期,他負責校刊中的漫畫,他的漫畫非常具有政治性及充滿愛國情操,主要針對當時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哥哥洛伊加入了海軍,他很想跟隨哥哥加入部隊,因此16歲時輟學爲求入伍,但是當時他年齡不足,部隊並不接受他。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震驚了全世界。同學告知迪士尼美國紅十字救護隊正在招募年滿17歲者,在得到母親的同意下,他將出生証明文件上的生日由1901年篡改為1900年,以便符合年齡的限制。
雖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他始終未曾真正目睹戰鬥。在他受完訓練出發前往歐洲之前,德國已簽下停戰協訂結束戰爭。在最後的一段服役期間他在法國擔任救護車的駕駛,穿梭在一些重要官員間,閒來沒事將他的救護車畫得到處都是以消磨時日,在法國的這段日子,也養成抽煙的習慣。
1919年他終於受夠了法國"非常寂寞"的日子,提出退役申請,回到美國。這段經歷促使他想清楚日後要從事的工作志向。
動畫與創業
返國後,迪士尼將嚮往藝術工作的理想告訴父親,但卻未獲支持,於是搬離家裡自立生活。他搬到堪薩斯城裡開展一生的藝術工作事業,此時哥哥洛伊在銀行上班,透過哥哥朋友的引薦,迪士尼得到一份在Pesmen-Rubin藝術工作室的工作,工作內容是替報紙、雜誌、戲院製作廣告,此時他遇到一位害羞的漫畫家Ubbe Iwwerks,由於工作上彼此欣賞,遂成志同道合的朋友,決定一起開創事業。
1920年元月他們成立一家公司"Iwerks-Disney Commercial Artists"(原本欲取名為Disney-Iwerks,但他們怕與街上一家名稱相近的眼鏡行讓人搞混),然而公司的運作並不順利,只有少數客戶願意給他們機會,Iwerks匆促地離開公司,到另一家公司Kansas City Slide Company(後來改名為Kansas City Film Ad)謀職,當事業失敗迪士尼隨後也加入了這家公司。
在Kansas City Film Ad,他們為當地電影院製作早期的動畫廣告,迪士尼被動畫未來發展的潛力所吸引,他花許多時間在市立圖書館裡研讀有關解剖學及機構學的書籍,同時讀到一本Edweard Muybridge所寫有關動畫的書。他充分利用在公司的時間體驗動畫及電影技術,甚至於借走一部公司的攝影機回家作實驗。
經過了兩年的歷練,迪士尼自覺已具備足夠的經驗再次開啟個人的事業,在1922年,成立Laugh-O-Gram影片公司,從事製作以當代手法改編受歡迎兒童傳說故事的卡通短片(請參閱 Laugh-O-Gram Studios),當時員工包括Iwerks, Hugh Harman, Rudolph Ising, Carmen Maxwell, 和 Friz Freleng。所製作的短片,在堪薩斯城當地彼受好評,但其花費的成本卻大於收入。
在製作最後一部短片,人物加上動畫演出的"愛麗絲的幻想世界" Alice's Wonderland時,Laugh-O-Gram公司在1923年七月宣告破產,此時迪士尼決定前往成功發展中的娛樂工業中心加州好萊塢求發展,賣掉了他的攝影機,換來一張往加州的單程火車票。他留下了朋友和曾經一起打拚的伙伴們,但帶著未完成的"愛麗絲的幻想世界"影片膠捲。
當他抵達洛杉磯時,身上只剩下40美元和一隻裝著未完成卡通片的行李箱。有趣的是,他原想從動畫上發跡,卻又怕無法跟紐約的對手競爭,所以他的第一志願選的是導演,他拜訪城裡的每一家電影工作室,尋求導演的工作機會,但都遭到當面回絕。
迪士尼發覺影片界發展不會順利後,便回到動畫領域。他在好萊塢第一個卡通工作室就位於伯父羅伯特家的車庫,他寄了一份未完成的作品給紐約的影片發行商Margaret Winkler,很快就得到對方的回應,她希望取得更多"愛麗絲的幻想世界"一系列人物加動畫短片的發行權。
迪士尼尋求哥哥洛伊的協助,此時羅依正因肺結核在洛杉磯的一家退伍軍人醫院療養。迪士尼非常誠心地請求哥哥能到這家草創的工作室幫忙,表示如果欠缺他的協助,財務上將無法維持收支的正常,哥哥答應了他,並和他一起離開醫院。洛伊日後並未再回到這家醫院,而肺結核也未曾復發。在迪士尼的邀請下一些昔日的工作伙伴和家人陸續由堪薩斯城移居到好萊塢,有"愛麗絲的幻想世界"的人物主角Virginia Davis,和先前創業夥伴Iwerks,形成初期的"迪士尼兄弟工作室"。
1925年迪士尼僱用一位年輕女著色師Lillian Bounds,他們一見鍾情,幾個月後她便兼任秘書工作,並開始約會。他們的第一次約會是去看百老匯音樂劇"No, No, Nanette",他也時常載他到洛杉磯附近山丘逗風,乘著一次出遊的機會,他問她該送一部新車給她好呢?還是一枚戒指?他們就在當年的7月15日完婚。後來她開玩笑的說著「他很失望她為什麼沒有選車子」。他們渡蜜月的地點是在西雅圖附近的 Rainier山。
Academy Awards
Walt Disney holds the records for number of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with fifty-nine) and number of awarded Oscars (twenty-six, below). Four of his Oscars were special awards, and one, his last, was granted posthumously.
1932: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Flowers and Trees (1932)
1932: Honorary Award for: creation of Mickey Mouse.
1934: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ree Little Pigs (1933)
1935: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1934)
1936: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ree Orphan Kittens (1935)
1937: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e Country Cousin (1936)
1938: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e Old Mill (1937)
1939: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Ferdinand the Bull (1938)
1938: Honorary Award for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1938) The citation read: "For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recognized as a significant screen innovation which has charmed millions and pioneered a great new entertainment field" (the award was one statuette and seven miniature statuettes)[2]
1940: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Ugly Duckling(1939)
1941: Honorary Award for: Fantasia (1941), shared with: William E. Garity and J.N.A. Hawkins. The citation for the certificate of merit read: "For thei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use of sound in motion picture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Fantasia"[2]
1942: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Lend a Paw (1941)
1943: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Der Fuehrer's Face (1942)
1949: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Seal Island (1948)
1949: Irving G. Thalberg Memorial Award
1951: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Beaver Valley (1950)
1952: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Nature's Half Acre (1951)
1953: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Water Birds (1952)
1954: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s for: The Living Desert (1953)
1954: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s for: The Alaskan Eskimo (1953)
1954: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oot Whistle Plunk and Boom (1953)
1954: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Bear Country (1953)
1955: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s for: The Vanishing Prairie (1954)
1956: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s for: Men Against the Arctic
1959: Best Short Subject, Live Action Subjects for: Grand Canyon
1969: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Winnie the Pooh and the Blustery Day
List of Disney feature films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Disney_feature_films
你问问小朋友,没有哪个不知道米老鼠的!
他的缔造者,就是Walter Elias Disney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卡通托拉斯,就是迪斯尼
这个男人,确实迷人
从一穷二白,变成无可比拟的卡通王国总领
真的是,高屋建瓴!
可惜的是,他在自己的梦想工程迪斯尼乐园开业前去世
无疑,是个遗憾!
(Disney died of lung cancer on December 15, 1966, a few years prior to the opening of his Walt Disney World dream project in Lake Buena Vista, Florida.)
迪斯尼乐园,只去过法国和香港的
等着去美国和日本的
然后在等着去中国大陆的
他们说,法国憎恨美国产品的倾销
但,法国人主动引进了最大的美国产品,建在巴黎旁,实在很讽刺
在上海买了蓝色米老鼠帽子,戴着就和米老鼠长一样了
在香港买了白色米老鼠手套,超级喜欢大号手,每次穿,就不愿脱
大约,真的天生就是个卡通狂
(在这里,还是给他cartoonist的标签,虽然他的成功的title有一长串,因为,最初,他是一个心存梦想拥有童真的人)
華德·迪士尼(1901年12月5日—1966年12月15日),美國著名導演、製片人、編劇、配音演員和卡通設計者,並且和其兄洛伊·迪士尼 (Roy O. Disney)一同創辦了世界著名的華德迪士尼公司。
華德·迪士尼是一個成功的故事講述者,一個實踐能力很強的製片和一個很普通的藝人。他和他的職員一起創造了許許多多世界上最有名的最受歡迎的角色,包括那經常被提及的稱得上是華德好友的米老鼠。
童年生活
1901年12月5日出生於芝加哥,家中排行第四。 他的名字來源於他父親在聖保羅教堂的牧師好友Walter Parr。 Walter於1902年6月8日在自己的教會裡為華德·迪士尼施洗禮。
迪士尼四歲時搬到密蘇里州Marceline的一個農場里,那個農場有200公頃大,並且離他的大伯羅伯特·迪士尼家不遠。據他後來的回憶,那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期,他和小妹魯絲(Ruth),因為年紀尚小,不用幫忙農事,常到附近的池塘游泳,玩弄田野間的小動物,在樹林下閒蕩。同一時期他也養成了對繪畫的喜愛,鄰居一位退休的醫生Sherwood,付錢請他畫Sherwood的馬Rupert。在Marceline他也愛上了火車,經常用耳朵貼在鐵軌上聽駛來的火車聲,也藉由開火車的叔叔 Mike Martin,觀察如何開火車。
1909年父親因傷寒而病倒,不能繼續在農場工作,只好把農場賣掉,搬到堪薩斯城以送報維生。根據堪薩斯城公立學校管理單位的記錄,迪士尼是從1910年開始在Benton文法學校上課,在1911年6月8日結業,延遲一年就學的原因是為了陪同小妹魯絲一起上學。之後到芝加哥藝術學校 (Chicago Art Institute)註冊,但後來並未完成學業。在學期間,他並不是個好學生,因為早起送報的緣故,無法專心上課,課堂上常打瞌睡,作白日夢,亂寫亂畫。
15歲那年,暑期打工充當在火車上遊走的小販,賣汽水、糖果、報紙等給旅客,這時他對火車更是著迷,有一次看入神,竟然將販賣的商品遺忘在一旁,以致全部被人拿走。哥哥洛伊借錢給他賠償老闆,並勸他把工作辭了。
中學時期,他負責校刊中的漫畫,他的漫畫非常具有政治性及充滿愛國情操,主要針對當時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哥哥洛伊加入了海軍,他很想跟隨哥哥加入部隊,因此16歲時輟學爲求入伍,但是當時他年齡不足,部隊並不接受他。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震驚了全世界。同學告知迪士尼美國紅十字救護隊正在招募年滿17歲者,在得到母親的同意下,他將出生証明文件上的生日由1901年篡改為1900年,以便符合年齡的限制。
雖然盡了最大的努力,他始終未曾真正目睹戰鬥。在他受完訓練出發前往歐洲之前,德國已簽下停戰協訂結束戰爭。在最後的一段服役期間他在法國擔任救護車的駕駛,穿梭在一些重要官員間,閒來沒事將他的救護車畫得到處都是以消磨時日,在法國的這段日子,也養成抽煙的習慣。
1919年他終於受夠了法國"非常寂寞"的日子,提出退役申請,回到美國。這段經歷促使他想清楚日後要從事的工作志向。
動畫與創業
返國後,迪士尼將嚮往藝術工作的理想告訴父親,但卻未獲支持,於是搬離家裡自立生活。他搬到堪薩斯城裡開展一生的藝術工作事業,此時哥哥洛伊在銀行上班,透過哥哥朋友的引薦,迪士尼得到一份在Pesmen-Rubin藝術工作室的工作,工作內容是替報紙、雜誌、戲院製作廣告,此時他遇到一位害羞的漫畫家Ubbe Iwwerks,由於工作上彼此欣賞,遂成志同道合的朋友,決定一起開創事業。
1920年元月他們成立一家公司"Iwerks-Disney Commercial Artists"(原本欲取名為Disney-Iwerks,但他們怕與街上一家名稱相近的眼鏡行讓人搞混),然而公司的運作並不順利,只有少數客戶願意給他們機會,Iwerks匆促地離開公司,到另一家公司Kansas City Slide Company(後來改名為Kansas City Film Ad)謀職,當事業失敗迪士尼隨後也加入了這家公司。
在Kansas City Film Ad,他們為當地電影院製作早期的動畫廣告,迪士尼被動畫未來發展的潛力所吸引,他花許多時間在市立圖書館裡研讀有關解剖學及機構學的書籍,同時讀到一本Edweard Muybridge所寫有關動畫的書。他充分利用在公司的時間體驗動畫及電影技術,甚至於借走一部公司的攝影機回家作實驗。
經過了兩年的歷練,迪士尼自覺已具備足夠的經驗再次開啟個人的事業,在1922年,成立Laugh-O-Gram影片公司,從事製作以當代手法改編受歡迎兒童傳說故事的卡通短片(請參閱 Laugh-O-Gram Studios),當時員工包括Iwerks, Hugh Harman, Rudolph Ising, Carmen Maxwell, 和 Friz Freleng。所製作的短片,在堪薩斯城當地彼受好評,但其花費的成本卻大於收入。
在製作最後一部短片,人物加上動畫演出的"愛麗絲的幻想世界" Alice's Wonderland時,Laugh-O-Gram公司在1923年七月宣告破產,此時迪士尼決定前往成功發展中的娛樂工業中心加州好萊塢求發展,賣掉了他的攝影機,換來一張往加州的單程火車票。他留下了朋友和曾經一起打拚的伙伴們,但帶著未完成的"愛麗絲的幻想世界"影片膠捲。
當他抵達洛杉磯時,身上只剩下40美元和一隻裝著未完成卡通片的行李箱。有趣的是,他原想從動畫上發跡,卻又怕無法跟紐約的對手競爭,所以他的第一志願選的是導演,他拜訪城裡的每一家電影工作室,尋求導演的工作機會,但都遭到當面回絕。
迪士尼發覺影片界發展不會順利後,便回到動畫領域。他在好萊塢第一個卡通工作室就位於伯父羅伯特家的車庫,他寄了一份未完成的作品給紐約的影片發行商Margaret Winkler,很快就得到對方的回應,她希望取得更多"愛麗絲的幻想世界"一系列人物加動畫短片的發行權。
迪士尼尋求哥哥洛伊的協助,此時羅依正因肺結核在洛杉磯的一家退伍軍人醫院療養。迪士尼非常誠心地請求哥哥能到這家草創的工作室幫忙,表示如果欠缺他的協助,財務上將無法維持收支的正常,哥哥答應了他,並和他一起離開醫院。洛伊日後並未再回到這家醫院,而肺結核也未曾復發。在迪士尼的邀請下一些昔日的工作伙伴和家人陸續由堪薩斯城移居到好萊塢,有"愛麗絲的幻想世界"的人物主角Virginia Davis,和先前創業夥伴Iwerks,形成初期的"迪士尼兄弟工作室"。
1925年迪士尼僱用一位年輕女著色師Lillian Bounds,他們一見鍾情,幾個月後她便兼任秘書工作,並開始約會。他們的第一次約會是去看百老匯音樂劇"No, No, Nanette",他也時常載他到洛杉磯附近山丘逗風,乘著一次出遊的機會,他問她該送一部新車給她好呢?還是一枚戒指?他們就在當年的7月15日完婚。後來她開玩笑的說著「他很失望她為什麼沒有選車子」。他們渡蜜月的地點是在西雅圖附近的 Rainier山。
Academy Awards
Walt Disney holds the records for number of Academy Award nominations (with fifty-nine) and number of awarded Oscars (twenty-six, below). Four of his Oscars were special awards, and one, his last, was granted posthumously.
1932: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Flowers and Trees (1932)
1932: Honorary Award for: creation of Mickey Mouse.
1934: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ree Little Pigs (1933)
1935: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1934)
1936: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ree Orphan Kittens (1935)
1937: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e Country Cousin (1936)
1938: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he Old Mill (1937)
1939: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Ferdinand the Bull (1938)
1938: Honorary Award for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1938) The citation read: "For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recognized as a significant screen innovation which has charmed millions and pioneered a great new entertainment field" (the award was one statuette and seven miniature statuettes)[2]
1940: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Ugly Duckling(1939)
1941: Honorary Award for: Fantasia (1941), shared with: William E. Garity and J.N.A. Hawkins. The citation for the certificate of merit read: "For thei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advancement of the use of sound in motion picture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Fantasia"[2]
1942: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Lend a Paw (1941)
1943: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Der Fuehrer's Face (1942)
1949: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Seal Island (1948)
1949: Irving G. Thalberg Memorial Award
1951: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Beaver Valley (1950)
1952: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Nature's Half Acre (1951)
1953: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Water Birds (1952)
1954: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s for: The Living Desert (1953)
1954: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s for: The Alaskan Eskimo (1953)
1954: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Toot Whistle Plunk and Boom (1953)
1954: Best Short Subject, Two-reel for: Bear Country (1953)
1955: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s for: The Vanishing Prairie (1954)
1956: 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s for: Men Against the Arctic
1959: Best Short Subject, Live Action Subjects for: Grand Canyon
1969: Best Short Subject, Cartoons for: Winnie the Pooh and the Blustery Day
List of Disney feature films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Disney_feature_films
Sunday, 22 June 2008
Love is
照例,千日谈里,应该只是一天一位人物
但今天,用了一个漫画的名字
因为,这牵扯的是一段爱情,一个家庭
相信这个漫画,不会有人陌生
两个可爱小人,述说什么是爱,浪漫得无可救药
漫画故事的后面,也浪漫得无可救药
love is 在1960年代末问世
起初,这只是 Kim Grove画给她未来先生Roberto Casali 的爱情小画片
love note, 你可以把它翻译为爱情便条或爱情备忘录
Kim Grove出生于新西兰,19岁离家旅游世界
25岁在美国加州生活,在洛杉矶的滑雪俱乐部遇见Roberto
Roberto把Kim的画全留下来,并给朋友看,后来给报业界的人看
在他的鼓励下,Kim开始专心卡通画
1970年1月5号,love is 开始通过报业辛迪加在报刊上发表
1972年2月9号,Love Is...being able to say you are sorry被发表是里程碑
从此,love is 开始非常流行
1971年他们结婚了,搬到英国
Roberto成了Kim 经济人
有了2个可爱的儿子 Stefano和Dario
Kim一直喜欢旅行,家后来还住过法国和摩洛哥
但,1975年,Roberto 罹患癌症去世
用冷冻精子,Kim在他去世后怀上了第3个孩子Milo
love is 就这样继续着,到了1997年6月,Kim在55岁也离世
他们的儿子Stefano Casali 辞去广告业的工作
专心继承了love is (Stefano Casali 本身也有自己的专栏漫画)
Dario 和 Milo是视屏游戏设计人,比如The Plutonia Experiment
所以说那两个可爱小人,背后是一段爱情和一个家庭
这大约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天体主义者了
两个小朋友都是不穿衣服的
在英国,nude不是被接受的,于是1980年开始,love is 在 Mail on Sunday开始连载时,两位小朋友统统穿上了衣服
英国人的对nudism的抵抗,不失为一种幽默!
The "Love is..." cartoon is making a come-back to the comics pages, to the delight of dedicated fans and new readers.
The Creation of the "Love is..." Cartoons
New Zealand-born Kim Grove left at age 19 to travel the world. In 1967, she was 25 and living in California. She met her future husband, Roberto Casali, at a Los Angeles ski club. At that time, Kim drew sketches of her funny episodes on the slopes. Roberto encouraged her to continue and she did, expressing her love for him in little cartoons. Kim and Roberto were married in 1971.
Roberto saved Kim's love notes, and showed them to his friends, as well as the Los Angeles Times, who picked up the panel for publication. "Love is..." became a syndicated cartoon on January 5, 1970. It was picked up by papers in 50 countries in 25 languages. It was printed on mugs, t-shirts, calendars and much more.
Kim did not feel she was an artist or a cartoonist. In the September 1981 Cartoonist Profiles magazine, Kim said, "If I'd had a choice, I would have become a writer of romantic songs. Songs about love affected me deeply . . . I didn't become a songwriter so I had to express myself in another once the real thing happened to me."
"Love is..." in the 1970s
Six months after their wedding, the Casalis moved to England. Kim gave birth to sons Stefano and Dario. Her cartoon continued to grow and Roberto became her business manager. Kim was sometimes put on the spot to defend her cartoon, as some people felt the comic depicted "women as childish, simple-minded dependents whose function is to serve man."
In 1975, Roberto was diagnosed with an incurable cancer. He opted for surgery and treatment in hopes of extending his life. That same year, Kim and Roberto hired prolific British cartoonist Bill Asprey to manage "Love is...," leaving Kim free to do the writing.
During Roberto's poor health, Roberto and Kim decided to try for another child, but without success. Instead, they stored samples of Roberto's semen for later use. Only months later, Roberto passed away. Kim was devastated . After months of unsuccessful attempts, Kim finally became pregnant with Roberto's child. Milo was born on July 10, 1977, when Kim was 31.
The Cartoon Continues After Kim's Death
The popularity of "Love is ..." dropped off in the late '80s and 90s. Sadly in 1997 at age 55, after a short illness, Kim Casali passed away at her home in Surrey, England. Her oldest son, Stefano, stepped in to guide the "Love is..." business.
Stefano had made a career in advertising, working for Saatchi and Saatchi, and Leo Burnett, creating ads for Samsung, Gillette and McDonald's. While still employed as an ad executive, he dove into "Minikim," his mother's company, after her death. He left his job in 1999 to take full control of "Minikim."
As a ghost-cartoonist, Bill Asprey has drawn "Love is..." for almost 30 years. He also has his own syndicated comic strip, "Aphrodite," and a second strip taken from Roald Dahl's "Big Friendly Giant" book, called "BFG". It ran for 12 years in The Mail on Sunday in England.
"Love is..." is now undergoing modernization. The Tribune Media Service continues to publish it in over 100 newspapers, only 1/3 of which 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read in 34 countries and in 15 different language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Love is..." panels can be found on merchandise such as toiletries, clothing, gift items, wedding invitations, mobile telephone covers and in books world-wide.
Saturday, 21 June 2008
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这是一位勇敢象谜一样的男人
我不能不幻想,当1942年,他坐在纽约长岛的房子里,记忆起1935年在沙哈拉沙漠飞机失事的幻景,敲击一种奇幻的文字
终于,幸福的我们,手握了《小王子》这本书
而他,奔回战场
在1944年执行任务,从此消失
据说,在法国toulon附近,有人看见法国战机坠亡
一位无名士兵尸体,几日后被在海滩发现
悄然埋葬
他订婚的对象是Louise Leveque de Vilmorin,后来成为女作家
大吵之后,取消婚约
他结婚的对象是Consuelo Suncín Sandoval Zeceña,后来也是女作家
聚少离多的爱情,悄悄写了The Tale of the Rose
死后,文稿在1979年被发现,2000年出版
你猜,哪一位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笔下小王子故事里的rose?
这本小王子,被翻译了180种语言
据说是除《圣经》和《飘》之外,被印付最多次的书
也是全世界最畅销书前50名,共800000000册
更奇妙的是,1998年,一名渔夫发现了银制Bracelet,有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的名字
2000年,一名潜水者在马赛附近,发现了飞机
2003年,剩余残骸被发现
2004年,被鉴定,确实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的座机
2008年3月,一位前德飞行员,宣称,在1944年7月31击落一法军战机入海
他叫Horst Rippert,他的弟弟在2008年2月去世,是德国歌手Ivan Rebroff
他说,他在二战后,开始相信,他击落的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他披露,「飛機直插水面,沒有人從飛機中走出來。我當時根本不可能知道他就是聖修伯里。到現在都希望那不是他。」
他本身还是喜欢 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的读者
他说,如果他知道那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他无论如何不会射击。 ‘我们很多人正是在读了他的书后才立志从事飞行员这一职业的。他们后来对我说那个人肯定就是圣艾克絮佩里,我禁不住对自己说到,我的天呀,你看看你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这就是人生
一位被視為世上最偉大的「機師作家」的人生
1996年,电影Saint-Ex: The Story Teller,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2002年,欧元50大钞法国版,印制了他的头像
我有送书给喜欢朋友的坏习惯
当很惬意与对方做朋友,我会送书作为礼物
知交我送《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爱恋的对象我送《Le Petit Prince》
很老土吧?
没办法,小王子的故事,是最依恋的情节
我们都是娇气的玫瑰
我们都是等爱的狐狸
我们都象小王子,孤独的生活在自我世界,孤寂星球
安托萬·瑪麗·羅傑·德·圣-埃克絮佩裡(Antoine Marie Roger de Saint-Exupéry,1900年6月29日~1944年7月31日?),法國作家,飛行員,1900年6月29日生於法國里昂,在他的經典兒童小說《小王子》出版一年後,為祖國披甲對抗納粹德軍。在1944年7月31日晚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失蹤。他以於1943年出版的童話《小王子》(Le Petit Prince)而聞名於世,其他著名的小說分別有《夜間飛行》、《人類的土地》等。位於其家鄉的里昂聖圣-埃克絮佩里國際機場是以他命名的。直到2004年4月,離奇失蹤近60年的埃克蘇佩裡飛機殘骸才在法國南部馬賽海底附近被尋獲。
作品
L'Aviateur (1926)
Courrier Sud (1929)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Southern Mail)
Vol de Nuit (1931) (Night Flight)
Terre des Hommes (1939) (Wind, Sand and Stars)
Pilote de Guerre (1942) (Flight to Arras)
Lettre à un Otage (1943) (Letter to a Hostage)
Le Petit Prince (1943) (The Little Prince)
Citadelle (1948) (The Wisdom of the Sands), posthumous
Lettres de jeunesse (1953), posthumous
Carnets (1953), posthumous
Lettres à sa mère (1955), posthumous
Écrits de guerre (1982), posthumous
Manon, danseuse (2007), posthumous
我不能不幻想,当1942年,他坐在纽约长岛的房子里,记忆起1935年在沙哈拉沙漠飞机失事的幻景,敲击一种奇幻的文字
终于,幸福的我们,手握了《小王子》这本书
而他,奔回战场
在1944年执行任务,从此消失
据说,在法国toulon附近,有人看见法国战机坠亡
一位无名士兵尸体,几日后被在海滩发现
悄然埋葬
他订婚的对象是Louise Leveque de Vilmorin,后来成为女作家
大吵之后,取消婚约
他结婚的对象是Consuelo Suncín Sandoval Zeceña,后来也是女作家
聚少离多的爱情,悄悄写了The Tale of the Rose
死后,文稿在1979年被发现,2000年出版
你猜,哪一位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笔下小王子故事里的rose?
这本小王子,被翻译了180种语言
据说是除《圣经》和《飘》之外,被印付最多次的书
也是全世界最畅销书前50名,共800000000册
更奇妙的是,1998年,一名渔夫发现了银制Bracelet,有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的名字
2000年,一名潜水者在马赛附近,发现了飞机
2003年,剩余残骸被发现
2004年,被鉴定,确实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的座机
2008年3月,一位前德飞行员,宣称,在1944年7月31击落一法军战机入海
他叫Horst Rippert,他的弟弟在2008年2月去世,是德国歌手Ivan Rebroff
他说,他在二战后,开始相信,他击落的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他披露,「飛機直插水面,沒有人從飛機中走出來。我當時根本不可能知道他就是聖修伯里。到現在都希望那不是他。」
他本身还是喜欢 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 的读者
他说,如果他知道那是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他无论如何不会射击。 ‘我们很多人正是在读了他的书后才立志从事飞行员这一职业的。他们后来对我说那个人肯定就是圣艾克絮佩里,我禁不住对自己说到,我的天呀,你看看你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这就是人生
一位被視為世上最偉大的「機師作家」的人生
1996年,电影Saint-Ex: The Story Teller,讲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2002年,欧元50大钞法国版,印制了他的头像
我有送书给喜欢朋友的坏习惯
当很惬意与对方做朋友,我会送书作为礼物
知交我送《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爱恋的对象我送《Le Petit Prince》
很老土吧?
没办法,小王子的故事,是最依恋的情节
我们都是娇气的玫瑰
我们都是等爱的狐狸
我们都象小王子,孤独的生活在自我世界,孤寂星球
安托萬·瑪麗·羅傑·德·圣-埃克絮佩裡(Antoine Marie Roger de Saint-Exupéry,1900年6月29日~1944年7月31日?),法國作家,飛行員,1900年6月29日生於法國里昂,在他的經典兒童小說《小王子》出版一年後,為祖國披甲對抗納粹德軍。在1944年7月31日晚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失蹤。他以於1943年出版的童話《小王子》(Le Petit Prince)而聞名於世,其他著名的小說分別有《夜間飛行》、《人類的土地》等。位於其家鄉的里昂聖圣-埃克絮佩里國際機場是以他命名的。直到2004年4月,離奇失蹤近60年的埃克蘇佩裡飛機殘骸才在法國南部馬賽海底附近被尋獲。
作品
L'Aviateur (1926)
Courrier Sud (1929)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Southern Mail)
Vol de Nuit (1931) (Night Flight)
Terre des Hommes (1939) (Wind, Sand and Stars)
Pilote de Guerre (1942) (Flight to Arras)
Lettre à un Otage (1943) (Letter to a Hostage)
Le Petit Prince (1943) (The Little Prince)
Citadelle (1948) (The Wisdom of the Sands), posthumous
Lettres de jeunesse (1953), posthumous
Carnets (1953), posthumous
Lettres à sa mère (1955), posthumous
Écrits de guerre (1982), posthumous
Manon, danseuse (2007), posthumous
Friday, 20 June 2008
Oscar Wilde
他的快乐王子,大约是最痛苦的童话了
悲情荡漾在寒冬飘雪的季节
燕子,爱上了王子
放弃了远飞的生活规则
于是,宿命转捩,它冻死在他的身边
这就是爱吗?
小的时候,读它,无非觉得王子很伟大,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
大的时候,读它,觉得燕子的命运曲折,为了爱,完全忘却了自我
同样的童话,不同的年龄,于是,解读出不同意境
在二手店,买过一本彩绘王尔德童话集
封面蓝色,冰雪纷飞,快乐王子孤独站在冰凉的城市上方
书是1997年一对祖父母在圣诞节,送给一名叫sadie的小朋友
书扉页上写,to sadie who lives just over the river from where oscar wilde once lived!
童话书,怎样沦落到了二手店,无从知晓
无论如何,转手,书属于了爱童话的我
起码,我不会让它再流转
快乐王子,与好些lonely planet旅游书做伴,立于我书架
他是敢站在风浪尖上和社会拼同性恋平权的人
虽然,他当时只是告侯爵损害他名义
但,这个风雨满城的案子,后世,成为了同性恋平权运动史的典范
于是,到了现代,他成了同性恋文化的icon
枉费了他圣三一学院毕业的才华
沦落监狱的人,之后再也没有写童话
更是和唯美主义告别
最后,46岁,客死他乡,病逝于旅馆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不管怎样,永远记得中学老师说的
你们要有点文化,有点基本文学修养,不要以为王尔德姓王,纪伯伦姓纪!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
生平
婚前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为: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怀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他的父亲威廉·怀尔德(en:William Wilde)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珍·懷爾德是一位詩人與作家。
王尔德自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與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成婚,兩个兒子西里尔(Cyril)與维维恩(Vyvyan)亦分別在1885年與1886年出生。
婚後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妇女杂志的執行總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他的这些佳构剧被称为自谢里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
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上流社会新旧风尚的冲突激烈。王尔德的自由作风和大胆的政治作风很快使他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1895年,昆斯贝理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因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别名“波西”(Bosie))與王爾德交往而令到父子不和,并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鸡奸者(当时尚未產生“同性恋”这个概念)。
对此,愤怒的阿尔弗莱德叫王尔德立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结果王爾德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committing acts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other male persons)。根据当时英国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尔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这两年,王尔德停止了戏剧创作,在狱中写下了诗作《瑞丁监狱之歌》和书信集《深渊书简》。在这两部作品中,他的风格发生了转变,已很难寻得唯美主义的影响。在王爾德服刑期間,妻子康斯坦斯與兩個孩子改姓為荷兰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寥寥數人如剧作家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
1897年获释后,王爾德立刻动身前往巴黎,对于英国他失望透顶,不再有丝毫留恋。其後他為了兩名孩子曾嘗試與康斯坦斯復合,但阿尔弗莱德亦同時表示想與王爾德重歸如好,最後王爾德放棄兩名孩子而選擇了阿尔弗莱德。王爾德在以化名居住法国期间完成并出版了《瑞丁监狱之歌》,之后與阿尔弗莱德同游意大利。但幾個月後,兩人再次分手。
1900年王爾德終於在好友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幫助下改信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病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Hôtel d’Alsace)去世,享年46岁,死時只有罗比與另一朋友陪伴。他在巴黎的墓地,按照他在诗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成了一座小小的狮身人面像。
後世評論
20世纪末,在遭到毁誉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终于给了王尔德树立雕像的荣誉。1998年11月30日,由麦姬·汉姆林雕塑的王尔德雕像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莱德街揭幕。雕像的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处在沟中,但是其中一些人在仰望着天空中的星星。”(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王尔德的审判是英国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恋平权运动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在同性恋不再被视为异端、被普遍接受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他成了同性恋社群的一个文化偶像。
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和王尔德
Statue by Maggi Hambling - Adelaide Street, near Trafalgar Square
A Conversation With Oscar Wilde
代表作品
小说
《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
童话集
《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1888年)
《石榴屋》(A House of Pomegranates,1891年)
诗作
《诗集》(Poems,1881年)
《斯芬克斯》(Sphinx,1894年)
《瑞丁监狱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1898年)
剧本
《薇拉》(Vera,1880年)
《温德密尔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1892年。又译《温夫人的扇子》、《少奶奶的扇子》)
《帕都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dua,1893年)
《莎乐美》(Salomé,1893年)(原著用法语写成)
《无足轻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1892年)(1893年Theatre Royal Haymarket首演)
《真诚最要紧》(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1895年。又译《不可兒戲》)
《理想的丈夫》(An Ideal Husband,1895年。又译《好丈夫》)
其他著作
散文集:《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1891年。)
书信集:《深渊书简》(De Profundis,1897年。又译《自深深处》、《王尔德狱中记》原本是作者写给道格拉斯的书信集,1905年作者死后出版)
悲情荡漾在寒冬飘雪的季节
燕子,爱上了王子
放弃了远飞的生活规则
于是,宿命转捩,它冻死在他的身边
这就是爱吗?
小的时候,读它,无非觉得王子很伟大,为了别人,牺牲了自己
大的时候,读它,觉得燕子的命运曲折,为了爱,完全忘却了自我
同样的童话,不同的年龄,于是,解读出不同意境
在二手店,买过一本彩绘王尔德童话集
封面蓝色,冰雪纷飞,快乐王子孤独站在冰凉的城市上方
书是1997年一对祖父母在圣诞节,送给一名叫sadie的小朋友
书扉页上写,to sadie who lives just over the river from where oscar wilde once lived!
童话书,怎样沦落到了二手店,无从知晓
无论如何,转手,书属于了爱童话的我
起码,我不会让它再流转
快乐王子,与好些lonely planet旅游书做伴,立于我书架
他是敢站在风浪尖上和社会拼同性恋平权的人
虽然,他当时只是告侯爵损害他名义
但,这个风雨满城的案子,后世,成为了同性恋平权运动史的典范
于是,到了现代,他成了同性恋文化的icon
枉费了他圣三一学院毕业的才华
沦落监狱的人,之后再也没有写童话
更是和唯美主义告别
最后,46岁,客死他乡,病逝于旅馆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不管怎样,永远记得中学老师说的
你们要有点文化,有点基本文学修养,不要以为王尔德姓王,纪伯伦姓纪!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著名的作家、诗人、剧作家。
生平
婚前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全名为: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怀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他的父亲威廉·怀尔德(en:William Wilde)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珍·懷爾德是一位詩人與作家。
王尔德自都柏林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與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成婚,兩个兒子西里尔(Cyril)與维维恩(Vyvyan)亦分別在1885年與1886年出生。
婚後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妇女杂志的執行總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他的这些佳构剧被称为自谢里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
19世纪末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英国上流社会新旧风尚的冲突激烈。王尔德的自由作风和大胆的政治作风很快使他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1895年,昆斯贝理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因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别名“波西”(Bosie))與王爾德交往而令到父子不和,并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鸡奸者(当时尚未產生“同性恋”这个概念)。
对此,愤怒的阿尔弗莱德叫王尔德立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结果王爾德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committing acts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other male persons)。根据当时英国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尔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这两年,王尔德停止了戏剧创作,在狱中写下了诗作《瑞丁监狱之歌》和书信集《深渊书简》。在这两部作品中,他的风格发生了转变,已很难寻得唯美主义的影响。在王爾德服刑期間,妻子康斯坦斯與兩個孩子改姓為荷兰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寥寥數人如剧作家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
1897年获释后,王爾德立刻动身前往巴黎,对于英国他失望透顶,不再有丝毫留恋。其後他為了兩名孩子曾嘗試與康斯坦斯復合,但阿尔弗莱德亦同時表示想與王爾德重歸如好,最後王爾德放棄兩名孩子而選擇了阿尔弗莱德。王爾德在以化名居住法国期间完成并出版了《瑞丁监狱之歌》,之后與阿尔弗莱德同游意大利。但幾個月後,兩人再次分手。
1900年王爾德終於在好友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 'Robbie' Ross)幫助下改信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病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Hôtel d’Alsace)去世,享年46岁,死時只有罗比與另一朋友陪伴。他在巴黎的墓地,按照他在诗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成了一座小小的狮身人面像。
後世評論
20世纪末,在遭到毁誉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终于给了王尔德树立雕像的荣誉。1998年11月30日,由麦姬·汉姆林雕塑的王尔德雕像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莱德街揭幕。雕像的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处在沟中,但是其中一些人在仰望着天空中的星星。”(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王尔德的审判是英国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恋平权运动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在同性恋不再被视为异端、被普遍接受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他成了同性恋社群的一个文化偶像。
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和王尔德
Statue by Maggi Hambling - Adelaide Street, near Trafalgar Square
A Conversation With Oscar Wilde
代表作品
小说
《道林·格雷的画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1年)
童话集
《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1888年)
《石榴屋》(A House of Pomegranates,1891年)
诗作
《诗集》(Poems,1881年)
《斯芬克斯》(Sphinx,1894年)
《瑞丁监狱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1898年)
剧本
《薇拉》(Vera,1880年)
《温德密尔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1892年。又译《温夫人的扇子》、《少奶奶的扇子》)
《帕都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dua,1893年)
《莎乐美》(Salomé,1893年)(原著用法语写成)
《无足轻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1892年)(1893年Theatre Royal Haymarket首演)
《真诚最要紧》(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1895年。又译《不可兒戲》)
《理想的丈夫》(An Ideal Husband,1895年。又译《好丈夫》)
其他著作
散文集:《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1891年。)
书信集:《深渊书简》(De Profundis,1897年。又译《自深深处》、《王尔德狱中记》原本是作者写给道格拉斯的书信集,1905年作者死后出版)
Thursday, 19 June 2008
Brothers Grimm
其实,我好像是先有格林童话的书,才有安徒生的书
阅读好格林兄弟和安徒生的生平,你就发现,写童话的人,不是靠这吃饭
他们的生活,也和童话相差很远,没有玫瑰色,也不是彩虹色
和艺术,更是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遥隔
这对出生于法律家庭的兄弟,在政治上还是有名的7君子?晕倒!
不论如何,他们是伟大的童话家
没有他们,童年会少了很多志趣
我开始想,他们生前,都超级有爱心吗?
忘了在从地球哪飞哪的旅途上,在飞机上观看了格林兄弟(2005)电影
居然还是暴力PG13级的
那两兄弟游手好闲无是生非,简直是对偶像的终极幻灭
当然,最后,还是fairy tale ending!
再险恶,童话,终于还是要美好结局,才让小朋友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反正,现实世界,不是童话
小时候,看再多童话,这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真理
(ps 最近开始反思,本小姐,小时候是不是看太多童话了?!为什么一直有幼稚病?!)
格林兄弟是指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童话搜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因两人兴趣相近,经历相似,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The Brothers Grimm (German: Die Gebrüder Grimm), Jacob and Wilhelm Grimm。
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兄弟俩分别于1785年1月4日和1786年2月24日生于美因河畔哈瑙的一个律师家庭,分别于1863年9月20日和1859年12月16日卒于柏林。两人的经历相近,爱好相似,并先后于1802年和1803年入马尔堡大学学法律。1808年兄雅科布在卡塞尔任拿破仑的弟弟威斯特法伦国王热罗默的私人图书馆管理员。1813年拿破仑兵败之后,威斯特法伦王国被废除,建立了黑森公国,雅科布任公使馆参赞,参加了维也纳会议。弟弟威廉从1814年起任卡塞尔图书馆秘书。1816年雅科布辞去外交职务,担任卡塞尔图书馆第二馆员。1819年格林兄弟获马尔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829年兄弟俩应汉诺威国王的邀请到格廷根 ,雅科布除任大学教授外,还和弟弟一起任哥廷根大学图书馆馆员 ,稍后威廉也担任了大学教授。1837 年格林兄弟和另 外5位教授因写信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而被 免去教授职务 ,这7位教授被称为格廷根七君子。格林兄弟被逐,后回到卡塞尔。1840年底格林兄弟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之邀去柏林,任皇家科学院院士,并在大学执教。1848年雅科布被选为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代表。兄弟俩去世后都葬于柏林马太教堂墓地 。
从1806年开始,格林兄弟就致力于民间童话和传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两卷集)和《德国传说集》(两卷)。雅科布还出版了《德国神话》,威廉出版了《论德国古代民歌》和《德国英雄传说 》。1806~1826年间雅科布同时还研究语言学 ,编写 了4卷巨著《德语语法》,是一部历史语法,后人称为日耳曼格语言的基本教程。在《德语语法》1822年的修订版中,他提出了印欧诸语言语音演变的规则,后人称之为格林定律。他指出 ,在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历史上,辅音分组演变,在英语和低地德语中变了一次,后来在高地德语中又再变一次。事实上,格林定律只是大体上正确,后来由K.A.维尔纳加以补充。1838年底格林兄弟开始编写《 德语词典 》,1854~1862 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这项浩大的工程兄弟俩生前未能完成 ,后来德国语言学家继续这项工作,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格林兄弟对民间文学发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受浪漫派作家布仑坦诺和阿尔尼姆的影响。他们收集民间童话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善于鉴别真伪,他们的童话一方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同时又进行了提炼和润色,赋予它们以简朴、明快、风趣的形式。这些童话表达了德国人民的心愿、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格林童话集》于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后一版,共收童话216篇,为世界文学宝 库增添了瑰宝 。格林兄弟在语言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他们是日耳曼语言学的奠基人。
以几十年时间(1812-1857)完成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即现在俗称的“格林童话”,它包括200多篇童话和600多篇故事。其中的代表作如《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均脍炙人口。由于这些童话源自民间故事,作为学者的格林兄弟又力图保持它们的原貌,因此其中篇章大多显得比较粗糙,更适合低幼儿童阅读。
“格林童话”的最早中译本是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格林童话全集》,由魏以新据莱比锡“德国名著丛书”译出,包括“儿童和家庭故事”与“儿童的宗教传说”两部分,共210篇童话。此后根据它不断再版。
他们俩编辑了巨大的《德語大詞典》,没能在生前完成。
阅读好格林兄弟和安徒生的生平,你就发现,写童话的人,不是靠这吃饭
他们的生活,也和童话相差很远,没有玫瑰色,也不是彩虹色
和艺术,更是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遥隔
这对出生于法律家庭的兄弟,在政治上还是有名的7君子?晕倒!
不论如何,他们是伟大的童话家
没有他们,童年会少了很多志趣
我开始想,他们生前,都超级有爱心吗?
忘了在从地球哪飞哪的旅途上,在飞机上观看了格林兄弟(2005)电影
居然还是暴力PG13级的
那两兄弟游手好闲无是生非,简直是对偶像的终极幻灭
当然,最后,还是fairy tale ending!
再险恶,童话,终于还是要美好结局,才让小朋友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反正,现实世界,不是童话
小时候,看再多童话,这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真理
(ps 最近开始反思,本小姐,小时候是不是看太多童话了?!为什么一直有幼稚病?!)
格林兄弟是指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童话搜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因两人兴趣相近,经历相似,合作研究语言学、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传说,故称“格林兄弟”。The Brothers Grimm (German: Die Gebrüder Grimm), Jacob and Wilhelm Grimm。
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兄弟俩分别于1785年1月4日和1786年2月24日生于美因河畔哈瑙的一个律师家庭,分别于1863年9月20日和1859年12月16日卒于柏林。两人的经历相近,爱好相似,并先后于1802年和1803年入马尔堡大学学法律。1808年兄雅科布在卡塞尔任拿破仑的弟弟威斯特法伦国王热罗默的私人图书馆管理员。1813年拿破仑兵败之后,威斯特法伦王国被废除,建立了黑森公国,雅科布任公使馆参赞,参加了维也纳会议。弟弟威廉从1814年起任卡塞尔图书馆秘书。1816年雅科布辞去外交职务,担任卡塞尔图书馆第二馆员。1819年格林兄弟获马尔堡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829年兄弟俩应汉诺威国王的邀请到格廷根 ,雅科布除任大学教授外,还和弟弟一起任哥廷根大学图书馆馆员 ,稍后威廉也担任了大学教授。1837 年格林兄弟和另 外5位教授因写信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而被 免去教授职务 ,这7位教授被称为格廷根七君子。格林兄弟被逐,后回到卡塞尔。1840年底格林兄弟应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之邀去柏林,任皇家科学院院士,并在大学执教。1848年雅科布被选为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代表。兄弟俩去世后都葬于柏林马太教堂墓地 。
从1806年开始,格林兄弟就致力于民间童话和传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两卷集)和《德国传说集》(两卷)。雅科布还出版了《德国神话》,威廉出版了《论德国古代民歌》和《德国英雄传说 》。1806~1826年间雅科布同时还研究语言学 ,编写 了4卷巨著《德语语法》,是一部历史语法,后人称为日耳曼格语言的基本教程。在《德语语法》1822年的修订版中,他提出了印欧诸语言语音演变的规则,后人称之为格林定律。他指出 ,在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族历史上,辅音分组演变,在英语和低地德语中变了一次,后来在高地德语中又再变一次。事实上,格林定律只是大体上正确,后来由K.A.维尔纳加以补充。1838年底格林兄弟开始编写《 德语词典 》,1854~1862 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这项浩大的工程兄弟俩生前未能完成 ,后来德国语言学家继续这项工作,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格林兄弟对民间文学发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受浪漫派作家布仑坦诺和阿尔尼姆的影响。他们收集民间童话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善于鉴别真伪,他们的童话一方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同时又进行了提炼和润色,赋予它们以简朴、明快、风趣的形式。这些童话表达了德国人民的心愿、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格林童话集》于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后一版,共收童话216篇,为世界文学宝 库增添了瑰宝 。格林兄弟在语言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他们是日耳曼语言学的奠基人。
以几十年时间(1812-1857)完成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即现在俗称的“格林童话”,它包括200多篇童话和600多篇故事。其中的代表作如《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均脍炙人口。由于这些童话源自民间故事,作为学者的格林兄弟又力图保持它们的原貌,因此其中篇章大多显得比较粗糙,更适合低幼儿童阅读。
“格林童话”的最早中译本是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格林童话全集》,由魏以新据莱比锡“德国名著丛书”译出,包括“儿童和家庭故事”与“儿童的宗教传说”两部分,共210篇童话。此后根据它不断再版。
他们俩编辑了巨大的《德語大詞典》,没能在生前完成。
Wednesday, 18 June 2008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大家都是从小朋友变大的
在做小朋友时,一定听过安徒生的童话
在那些奇幻美好的世界里,我们长大了
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麥作家,詩人,因為他的童話故事而世界聞名。
成長歷程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麥的歐登塞。父親是一名鞋匠,體弱多病。母親長父親幾歲,是一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里。在父母寬鬆的教育環境下,尤其是母親的溺愛,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現了其想象才能。他在家中塔起了玩具劇場,並且給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時他還閱讀所有可能借到的戲劇劇本,這些劇本包括路維·郝爾拜(Ludvig Holberg)和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後來他甚至記下了莎士比亞的所有劇本。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他給安徒生留下了所有的製鞋工具。安徒生也因此輟學在家。在這一期間他在織工和裁縫那裡當過學徒,還在一家香煙工場做過工,並且有逸聞稱那裡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孩子,還脫褲子檢查過。據證實,在1819年的複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歐登塞的聖克努特大教堂開始考慮他的未來。因為他希望成為一個歌劇演唱家,於是在1819年的九月去了哥本哈根,由於聲音比較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佣;但不久後嗓子壞了並且失業。據指,起初他在那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在劇院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他得到了音樂家Christoph Weyse和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年—1852年)的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可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由於他在後來變得懶散起來,所以逐漸失去了Frederik Hoegh Guldberg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Jonas Collin)的幫助,後來他們兩人成為終身的朋友。
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他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語法學校去深造幾年。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本書:《Ghost at Palnatoke's Grave》(1822年)。在1827年之前,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艾森諾(Elsinore)的另一所學校。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的得怪,不合群,老師也常責罵他。他後來說這些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作家經歷
在他的朋友們認定他的古怪不會有好結果,從而對安徒生放棄希望之後,1829年他終於發表了一部比較成功的《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然後馬上又發表了一齣鬧劇和一冊詩集。這三部作品之後,他又寫不出來了。1833年,丹麥國王發給他一小筆生活費,安徒生以這筆錢第一次漫游歐洲。在Le Locle, in the Jura, 他寫出《埃格內特和美人魚》。1834年10月,他到達義大利羅馬。
1835年初,安徒生發表了第一部小說《即興詩人》,因此成名。同年,安徒生童話的第一部分在哥本哈根出版了,其他部分也分別於1836年和1837年出版。這些故事的價值並沒有被人們立刻意識到,他們的銷量非常糟糕。這時,安徒生出版了一部更成功的小說《奧·特》(1836年),和大量的《瑞典風光》的草稿;1837年他發表了他最好的長篇小說《不過是個提琴手》。
這時,他開始轉向了戲劇,雖然時間很短,但卻喚醒他的才華,寫出了著名雜記《沒有畫的畫冊》(1840年)。
安徒生是一位偉大的旅行者;他最遠的一次旅程,在1840年至1841年,穿越了德國(旅途中他第一次乘坐了火車)、義大利、馬爾他、和希腊,到達了君士坦丁堡。途徑黑海和多瑙河返回。而他的重要著作《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年),和常常被認為是他最好的旅行游記的旅遊書就是根據這段旅行經歷創作的。
同時他最著名的童話已經開始寫作了。而第二部分在1838年開始。三部分則開始在1845年。
儘管在丹麥1845年時他的社會地位還受到一些人的質疑,這時安徒生在歐洲已經非常受歡迎。1847年6月,他首次訪問英國,併在社交界取得了成功;當他離開的時候,查爾斯·狄更斯親自送他到Ramsgate碼頭。
那之後不久,狄更斯出版了《大衛·科波菲爾》,據說裡面的角色Uriah Heep是以安徒生為原形創作的;至少那個人物跟安徒生一樣,都是左撇子。
後來安徒生繼續出版了很多作品,他仍希望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小說家和劇作家;他非常蔑視“仙女精靈故事”,雖然那是他唯一的天分。儘管如此,他仍在創作這類作品,1847年到1848年,兩部新的作品問世。很長一段時間的寂靜之後,1857年年他創作了另外一部小說 To be or not to be。1863年,在經歷了一次有趣的旅行之後,他發表了另外一部旅行手記In Spain。
他的“仙女精靈故事”仍在陸續發表,直到1872年的聖誕,最後的故事也完成了。那一年的春天,他從床上摔下來並受了重傷,後來一直沒有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他很平靜的死在接近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一所叫Rolighed的房子,死後被葬在丹麥哥本哈根的Assistens 墓地。
在西方國家,《醜小鴨》、《國王的新衣》和《豌豆公主》等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然而只有少數的人可以說出它們的作者。他們跟查爾斯·佩羅的故事一樣成為人類共同的遺產,和格林兄弟的作品一樣,已經成為真正的民間故事了。
人名寫法慣例
大多數的英語(或者是德語、法語)資料使用“Hans Christian Andersen”這個叫法,但是在丹麥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安徒生的名字為“H.C. Andersen”。在丹麥,一個人的姓名只用首字大寫字母表示是個被接受的慣例,正如美國人姓名的中間單詞用單詞的首字大寫字母代替。這是沒有什麼一般準則的,但是要知道各自的正確用法。因此,在丹麥,人名的規範形式為:“H.C. Andersen”、“H.C. Ørsted ”、“N. F. S. Grundtvig”,而不是“Søren Kierkegaard”、“Tor Nørretranders”、“Lars von Trier”。
童話作品
他的最出名的童話作品包括:
國王的新衣
醜小鴨
美人魚
豬倌
豌豆公主
幸運的套鞋
樅樹
雪皇后
跳高者
接骨木樹媽媽
鐘聲
老房子
幸福的家庭
母親的故事
襯衫領子
影子
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杜克
頑皮的孩子
紅鞋
拇指姑娘
天堂飄來的葉子
屎殼郎
夜鶯
小錫兵
在做小朋友时,一定听过安徒生的童话
在那些奇幻美好的世界里,我们长大了
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麥作家,詩人,因為他的童話故事而世界聞名。
成長歷程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麥的歐登塞。父親是一名鞋匠,體弱多病。母親長父親幾歲,是一名洗衣婦。一家人住在一間窄小的房子里。在父母寬鬆的教育環境下,尤其是母親的溺愛,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現了其想象才能。他在家中塔起了玩具劇場,並且給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時他還閱讀所有可能借到的戲劇劇本,這些劇本包括路維·郝爾拜(Ludvig Holberg)和威廉·莎士比亞的作品。後來他甚至記下了莎士比亞的所有劇本。
1816年安徒生的父親逝世,他給安徒生留下了所有的製鞋工具。安徒生也因此輟學在家。在這一期間他在織工和裁縫那裡當過學徒,還在一家香煙工場做過工,並且有逸聞稱那裡的同事們戲稱他是女孩子,還脫褲子檢查過。據證實,在1819年的複活節,安徒生在位於丹麥菲英島北部港市歐登塞的聖克努特大教堂開始考慮他的未來。因為他希望成為一個歌劇演唱家,於是在1819年的九月去了哥本哈根,由於聲音比較好,他被丹麥皇家劇院雇佣;但不久後嗓子壞了並且失業。據指,起初他在那裡被當作一個瘋子,所以在劇院受到冷落,甚至差點餓死。
不過他得到了音樂家Christoph Weyse和Siboni的幫助,後來還得到詩人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年—1852年)的相助。雖然歌唱家的夢想破滅,可他還是被荷蘭皇家劇院接納為舞蹈學徒。同時他開始寫作。由於他在後來變得懶散起來,所以逐漸失去了Frederik Hoegh Guldberg對他的厚愛;不過這時安徒生開始得到了皇家劇院的主管喬納森·柯林(Jonas Collin)的幫助,後來他們兩人成為終身的朋友。
國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對這個奇怪的男孩產生了興趣,他決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萊格思(Slagelse)的語法學校去深造幾年。在啟程之前,安徒生發表了他的第一本書:《Ghost at Palnatoke's Grave》(1822年)。在1827年之前,這個並不情願的後進生先是留在了斯萊格思,後來又去了位於艾森諾(Elsinore)的另一所學校。他在學校中仍然表現的得怪,不合群,老師也常責罵他。他後來說這些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時期。最後,柯林終於讓他畢業了。之後,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作家經歷
在他的朋友們認定他的古怪不會有好結果,從而對安徒生放棄希望之後,1829年他終於發表了一部比較成功的《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然後馬上又發表了一齣鬧劇和一冊詩集。這三部作品之後,他又寫不出來了。1833年,丹麥國王發給他一小筆生活費,安徒生以這筆錢第一次漫游歐洲。在Le Locle, in the Jura, 他寫出《埃格內特和美人魚》。1834年10月,他到達義大利羅馬。
1835年初,安徒生發表了第一部小說《即興詩人》,因此成名。同年,安徒生童話的第一部分在哥本哈根出版了,其他部分也分別於1836年和1837年出版。這些故事的價值並沒有被人們立刻意識到,他們的銷量非常糟糕。這時,安徒生出版了一部更成功的小說《奧·特》(1836年),和大量的《瑞典風光》的草稿;1837年他發表了他最好的長篇小說《不過是個提琴手》。
這時,他開始轉向了戲劇,雖然時間很短,但卻喚醒他的才華,寫出了著名雜記《沒有畫的畫冊》(1840年)。
安徒生是一位偉大的旅行者;他最遠的一次旅程,在1840年至1841年,穿越了德國(旅途中他第一次乘坐了火車)、義大利、馬爾他、和希腊,到達了君士坦丁堡。途徑黑海和多瑙河返回。而他的重要著作《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年),和常常被認為是他最好的旅行游記的旅遊書就是根據這段旅行經歷創作的。
同時他最著名的童話已經開始寫作了。而第二部分在1838年開始。三部分則開始在1845年。
儘管在丹麥1845年時他的社會地位還受到一些人的質疑,這時安徒生在歐洲已經非常受歡迎。1847年6月,他首次訪問英國,併在社交界取得了成功;當他離開的時候,查爾斯·狄更斯親自送他到Ramsgate碼頭。
那之後不久,狄更斯出版了《大衛·科波菲爾》,據說裡面的角色Uriah Heep是以安徒生為原形創作的;至少那個人物跟安徒生一樣,都是左撇子。
後來安徒生繼續出版了很多作品,他仍希望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小說家和劇作家;他非常蔑視“仙女精靈故事”,雖然那是他唯一的天分。儘管如此,他仍在創作這類作品,1847年到1848年,兩部新的作品問世。很長一段時間的寂靜之後,1857年年他創作了另外一部小說 To be or not to be。1863年,在經歷了一次有趣的旅行之後,他發表了另外一部旅行手記In Spain。
他的“仙女精靈故事”仍在陸續發表,直到1872年的聖誕,最後的故事也完成了。那一年的春天,他從床上摔下來並受了重傷,後來一直沒有完全康復。1875年8月4日他很平靜的死在接近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一所叫Rolighed的房子,死後被葬在丹麥哥本哈根的Assistens 墓地。
在西方國家,《醜小鴨》、《國王的新衣》和《豌豆公主》等故事早已家喻戶曉,然而只有少數的人可以說出它們的作者。他們跟查爾斯·佩羅的故事一樣成為人類共同的遺產,和格林兄弟的作品一樣,已經成為真正的民間故事了。
人名寫法慣例
大多數的英語(或者是德語、法語)資料使用“Hans Christian Andersen”這個叫法,但是在丹麥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安徒生的名字為“H.C. Andersen”。在丹麥,一個人的姓名只用首字大寫字母表示是個被接受的慣例,正如美國人姓名的中間單詞用單詞的首字大寫字母代替。這是沒有什麼一般準則的,但是要知道各自的正確用法。因此,在丹麥,人名的規範形式為:“H.C. Andersen”、“H.C. Ørsted ”、“N. F. S. Grundtvig”,而不是“Søren Kierkegaard”、“Tor Nørretranders”、“Lars von Trier”。
童話作品
他的最出名的童話作品包括:
國王的新衣
醜小鴨
美人魚
豬倌
豌豆公主
幸運的套鞋
樅樹
雪皇后
跳高者
接骨木樹媽媽
鐘聲
老房子
幸福的家庭
母親的故事
襯衫領子
影子
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杜克
頑皮的孩子
紅鞋
拇指姑娘
天堂飄來的葉子
屎殼郎
夜鶯
小錫兵
Tuesday, 17 June 2008
Marie-Louise von Franz
读心理学的时候,是一种痛苦
晦涩的文字和专业的名词,它们看我,我不认识它们
书读得很辛苦,作业写得很辛苦
用所谓的理论去分析自己的时候,最辛苦
看着那些案例,有趣之外,是一种犹如芒针刺背的痛苦
因为,你开始解读自己
这个女人的书,开始的时候,令我觉得有趣
因为她擅长解读童话
看了之后,未免更不知所措
原来,童话的世界,背后,隐藏着,成人世界的扭曲
哎 。。。
瑪麗—路易絲·弗蘭絲(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年1月14日-1998年2月16日),瑞士容格心理學家,出生於德國慕尼黑,父親是奧地利的爵士。她從1933年與容格工作直至1961年容格去逝為止。她創辦蘇黎世容格學院,而且一生中分析了65,000個夢。她寫了超過20本的分析心理學著作,以童話分析最為著稱。
Alchemical Active Imagination ISBN 0877735891
Alchem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ymbolism And The Psychology ISBN 091912304X
Animus and Anima in Fairy Tales ISBN 189457401X
Archetypal Dimensions of the Psyche ISBN 1570624267
Archetypal Patterns in Fairy Tales ISBN 0919123775
C. G. Jung: His Myth in Our Time ISBN 0919123783
Creation Myths ISBN 087773528X
Individuation in Fairy Tales ISBN 1570626138
Feminine in Fairy Tales ISBN 157062609X
Number and Time ISBN 0810105322
On Divination and Synchronicity: ... ISBN 0919123023
On Dreams & Death: A Jungian Interpretation ISBN 0812693671
Projection and Re-Collection in Jungian Psychology: Reflections of the Soul ISBN 0875484174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Redemption Motif in Fairytales ISBN 0919123015
Puer Aeternus: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Adult Struggle With the Paradise of Childhood ISBN 0938434012
Shadow and Evil in Fairy Tales ISBN 0877739749
The Cat: A Tale of Feminine Redemption ISBN 0919123848
The Golden Ass of Apuleius: The Liberation of the Feminine in Man ISBN 1570626111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iry Tales ISBN 0877735263
The Problem of the Puer Aeternus ISBN 0919123880
Time Rhythm and Repose ISBN 050081016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ZMwmTItYJM
晦涩的文字和专业的名词,它们看我,我不认识它们
书读得很辛苦,作业写得很辛苦
用所谓的理论去分析自己的时候,最辛苦
看着那些案例,有趣之外,是一种犹如芒针刺背的痛苦
因为,你开始解读自己
这个女人的书,开始的时候,令我觉得有趣
因为她擅长解读童话
看了之后,未免更不知所措
原来,童话的世界,背后,隐藏着,成人世界的扭曲
哎 。。。
瑪麗—路易絲·弗蘭絲(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年1月14日-1998年2月16日),瑞士容格心理學家,出生於德國慕尼黑,父親是奧地利的爵士。她從1933年與容格工作直至1961年容格去逝為止。她創辦蘇黎世容格學院,而且一生中分析了65,000個夢。她寫了超過20本的分析心理學著作,以童話分析最為著稱。
Alchemical Active Imagination ISBN 0877735891
Alchem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ymbolism And The Psychology ISBN 091912304X
Animus and Anima in Fairy Tales ISBN 189457401X
Archetypal Dimensions of the Psyche ISBN 1570624267
Archetypal Patterns in Fairy Tales ISBN 0919123775
C. G. Jung: His Myth in Our Time ISBN 0919123783
Creation Myths ISBN 087773528X
Individuation in Fairy Tales ISBN 1570626138
Feminine in Fairy Tales ISBN 157062609X
Number and Time ISBN 0810105322
On Divination and Synchronicity: ... ISBN 0919123023
On Dreams & Death: A Jungian Interpretation ISBN 0812693671
Projection and Re-Collection in Jungian Psychology: Reflections of the Soul ISBN 0875484174
Psychological Meaning of Redemption Motif in Fairytales ISBN 0919123015
Puer Aeternus: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Adult Struggle With the Paradise of Childhood ISBN 0938434012
Shadow and Evil in Fairy Tales ISBN 0877739749
The Cat: A Tale of Feminine Redemption ISBN 0919123848
The Golden Ass of Apuleius: The Liberation of the Feminine in Man ISBN 1570626111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iry Tales ISBN 0877735263
The Problem of the Puer Aeternus ISBN 0919123880
Time Rhythm and Repose ISBN 050081016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ZMwmTItYJM
Monday, 16 June 2008
Eileen Chang 張愛玲
自己从来觉得,对于最爱,是永不足用单薄的语言去形容的
再华丽的辞藻,也说明不了心动的悸然,和热爱的绚烂
最爱的人,最爱的时光,最爱的剧,最爱的曲,最爱的小说 。。。
一切,冠以最爱的事物,都是脑海里飘浮的彩虹
所以,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多说了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本名張瑛,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張愛玲的家世顯赫,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1931年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中,改名愛玲。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1942年香港淪陷後輟學回到上海。這之後直到1945年的四年間,張愛玲在淪陷區的上海大放異彩,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1950年代後,張愛玲經香港輾轉到美國,1973年後定居洛杉磯,晚年於寓所深居簡出,直至病逝。
生平
1920年9月30日(一說為1921年),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今靜安區康定東路87弄,臨近蘇州河,周邊是鴻章紡織染廠)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她的父母給她取名叫做張煐。張愛玲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1]
1922年,張愛玲2歲時,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那裏,張愛玲四歲進入私塾學習。同年,母親黃素瓊出國留學。1928年,張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張煐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同年,張愛玲的父母離婚,張愛玲跟隨父親生活。
1931年,張愛玲開始在上海白利南路美國聖公會所辦的貴族學校聖瑪利亞女中就讀。
1932年,張愛玲在該校的校刊上發表了她的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在該校刊發表她的第一篇散文《遲暮》。1937年,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並在這一年從中學畢業。
1934年,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與民國政府前總理孫寶琦之女孫用番在國際飯店舉行婚禮。1938年,張愛玲與繼母發生衝突後,離家出走。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文學院。[2]成績優異,連獲獎學金,並有機會赴倫敦大學深造。日戰爆發後,不得不中斷學業,回滬從事文學創作為生,租住赫德路愛丁頓公寓65室(常德公寓),與姑母為鄰。1943年,張愛玲發表幾篇重要著作,包括《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等。
1943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並於1944年8月秘密結婚(婚禮上只有炎櫻和胡蘭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場)。一年之後,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蘭成匿名逃亡。她與胡蘭成在1947年離婚。
1948年,發表《十八春》(後來改名為《半生緣》)。
1952年,張愛玲離開上海,遷居到香港。到香港美國新聞處工作。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
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 MacDowell Colony 的寫作獎金。這一年她結識了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 。開始創作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小說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時期。由於作品與當時中共的主流格調不合,被作為“毒草”而批判。在大陸文學界,張愛玲也因此長期被作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有所改觀。
1957年—1964年,為香港電影業鉅子陸運濤的電影懋業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等劇本。
1967年,改編短篇小說《金鎖記》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
1967年,賴雅去世,張愛玲獲邀擔任美國紐約雷德克里芙學校駐校作家,並且開始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翻譯成為英文。
1968年,《十八春》的內容經過修改以後重新定名為《半生緣》,在《皇冠》雜誌、香港《星島晚報》進行連載。
1973年,定居洛杉磯。
1991年,《張愛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逝世於洛杉磯寓所,享年74歲。同年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其遺願,同將她的遺體在洛杉機惠提爾玫瑰崗墓園火化。同年張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與幾位文友將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遺物則由友人宋淇、鄺文美夫婦處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1997年,旅美學者張錯在美國南加大成立“張愛玲文物特藏中心”,得到宋淇遺孀鄺文美的同意,送了南加州大學圖書館兩箱張愛玲的遺稿,發現《海上花》英譯稿竟就在其中。
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張愛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緣》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於1960、70年代先後由臺北皇冠出版社重新出版,且於1980年代暢銷海內外。張愛玲小說風格對台灣戰後文壇的小說流派影響深遠。電影劇本有由陳燕燕主演的《不了情》和《太太萬歲》。
2004年2月,台灣皇冠文化集團在其50周年社慶之際,宣佈推出張愛玲的遺作《同學少年都不賤》,這本突然曝光的著作據稱是張愛玲的最後一部遺稿。其後該書的簡體中文版權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獲得。
2005年,皇冠出版社與大陸的書商合作,委託陳子善先生擔任主編,收錄她以往未曾正式結集出版的散文、電影劇作、親筆插畫和個人遺物的照片,輯成新書《沉香》。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
張愛玲.《封鎖》.
張愛玲.《心經》.
張愛玲.《色,戒》. 2007年被導演李安搬上銀幕,影片與小說同名,並獲得威尼斯金獅獎。
中篇小說
張愛玲.《金鎖記》. 曾分別改編成電視劇《金鎖記》、《金鎖記》
張愛玲.《第一爐香》.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45.
張愛玲.《傾城之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37. 曾改編成電影《傾城之戀》、舞臺劇《傾城之戀》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曾改編成電影《紅玫瑰白玫瑰》
張愛玲.《同學少年都不賤》.皇冠.ISBN 9573320223.
長篇小說
張愛玲.《秧歌》.皇冠文化.ISBN 9573305399, ISBN 9624510210.
張愛玲(1992).《半生緣》.皇冠.ISBN 9573305453, ISBN 9624510059. (又名《十八春》):曾改編成電影《半生緣》、舞臺劇《半生緣》、電視劇《半生緣》
張愛玲(1992).《赤地之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02, ISBN 9624510040.
張愛玲(1991).《怨女》.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29, ISBN 9573305399, ISBN 9624510067, ISBN 9624510210. 曾改編成電影《怨女》
散文集
張愛玲(1991).《流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10, ISBN 9624510229.
張愛玲(1991).《惘然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507, ISBN 9624510237, ISBN 957330550X.
學術研究
張愛玲(1992).《紅樓夢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77, ISBN 962451058X.
譯作
張愛玲.《海上花開》.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84.
張愛玲.《海上花落》.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96.
張愛玲(1992).《愛默生選集》.皇冠.ISBN 9573306778.
電影劇本
張愛玲.《不了情》.
張愛玲.《太太萬歲》.
張愛玲.《小兒女》.
其他
張愛玲.《張看》.臺北: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61.
張愛玲.《對照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10921.
張愛玲(1991).《餘韻》.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521, ISBN 9624510377.
張愛玲(1991).《回顧展 1》.皇冠.ISBN 9573305437, ISBN 9624510075.
張愛玲(1991).《回顧展 2》.皇冠.ISBN 9573305445, ISBN 9624510083.
張愛玲(2003).《續集》.皇冠文化.ISBN 9573305518, ISBN 9624511705.
張愛玲(2005).《沉香》.皇冠文化.ISBN 9573321750.
逸聞
張愛玲在上海時,好奇裝異服。當時在上海漫畫家文亭所繪的“上海女作家三畫像”中 ,給同時期在上海活躍的著名女作家蘇青和潘柳黛的定義分別是“輯務繁忙的蘇青”和“弄蛇者潘柳黛”,而張愛玲的特征則為“奇裝炫人”。
再华丽的辞藻,也说明不了心动的悸然,和热爱的绚烂
最爱的人,最爱的时光,最爱的剧,最爱的曲,最爱的小说 。。。
一切,冠以最爱的事物,都是脑海里飘浮的彩虹
所以,在这里,什么也不用多说了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本名張瑛,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張愛玲的家世顯赫,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1931年入讀上海聖瑪利亞女中,改名愛玲。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1942年香港淪陷後輟學回到上海。這之後直到1945年的四年間,張愛玲在淪陷區的上海大放異彩,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1950年代後,張愛玲經香港輾轉到美國,1973年後定居洛杉磯,晚年於寓所深居簡出,直至病逝。
生平
1920年9月30日(一說為1921年),張愛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今靜安區康定東路87弄,臨近蘇州河,周邊是鴻章紡織染廠)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她的父母給她取名叫做張煐。張愛玲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1]
1922年,張愛玲2歲時,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那裏,張愛玲四歲進入私塾學習。同年,母親黃素瓊出國留學。1928年,張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張煐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同年,張愛玲的父母離婚,張愛玲跟隨父親生活。
1931年,張愛玲開始在上海白利南路美國聖公會所辦的貴族學校聖瑪利亞女中就讀。
1932年,張愛玲在該校的校刊上發表了她的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1933年,在該校刊發表她的第一篇散文《遲暮》。1937年,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並在這一年從中學畢業。
1934年,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與民國政府前總理孫寶琦之女孫用番在國際飯店舉行婚禮。1938年,張愛玲與繼母發生衝突後,離家出走。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文學院。[2]成績優異,連獲獎學金,並有機會赴倫敦大學深造。日戰爆發後,不得不中斷學業,回滬從事文學創作為生,租住赫德路愛丁頓公寓65室(常德公寓),與姑母為鄰。1943年,張愛玲發表幾篇重要著作,包括《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等。
1943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並於1944年8月秘密結婚(婚禮上只有炎櫻和胡蘭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場)。一年之後,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蘭成匿名逃亡。她與胡蘭成在1947年離婚。
1948年,發表《十八春》(後來改名為《半生緣》)。
1952年,張愛玲離開上海,遷居到香港。到香港美國新聞處工作。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
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 MacDowell Colony 的寫作獎金。這一年她結識了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 。開始創作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小說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時期。由於作品與當時中共的主流格調不合,被作為“毒草”而批判。在大陸文學界,張愛玲也因此長期被作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有所改觀。
1957年—1964年,為香港電影業鉅子陸運濤的電影懋業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等劇本。
1967年,改編短篇小說《金鎖記》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
1967年,賴雅去世,張愛玲獲邀擔任美國紐約雷德克里芙學校駐校作家,並且開始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翻譯成為英文。
1968年,《十八春》的內容經過修改以後重新定名為《半生緣》,在《皇冠》雜誌、香港《星島晚報》進行連載。
1973年,定居洛杉磯。
1991年,《張愛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逝世於洛杉磯寓所,享年74歲。同年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其遺願,同將她的遺體在洛杉機惠提爾玫瑰崗墓園火化。同年張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與幾位文友將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遺物則由友人宋淇、鄺文美夫婦處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1997年,旅美學者張錯在美國南加大成立“張愛玲文物特藏中心”,得到宋淇遺孀鄺文美的同意,送了南加州大學圖書館兩箱張愛玲的遺稿,發現《海上花》英譯稿竟就在其中。
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張愛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緣》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於1960、70年代先後由臺北皇冠出版社重新出版,且於1980年代暢銷海內外。張愛玲小說風格對台灣戰後文壇的小說流派影響深遠。電影劇本有由陳燕燕主演的《不了情》和《太太萬歲》。
2004年2月,台灣皇冠文化集團在其50周年社慶之際,宣佈推出張愛玲的遺作《同學少年都不賤》,這本突然曝光的著作據稱是張愛玲的最後一部遺稿。其後該書的簡體中文版權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獲得。
2005年,皇冠出版社與大陸的書商合作,委託陳子善先生擔任主編,收錄她以往未曾正式結集出版的散文、電影劇作、親筆插畫和個人遺物的照片,輯成新書《沉香》。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
張愛玲.《封鎖》.
張愛玲.《心經》.
張愛玲.《色,戒》. 2007年被導演李安搬上銀幕,影片與小說同名,並獲得威尼斯金獅獎。
中篇小說
張愛玲.《金鎖記》. 曾分別改編成電視劇《金鎖記》、《金鎖記》
張愛玲.《第一爐香》.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45.
張愛玲.《傾城之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37. 曾改編成電影《傾城之戀》、舞臺劇《傾城之戀》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曾改編成電影《紅玫瑰白玫瑰》
張愛玲.《同學少年都不賤》.皇冠.ISBN 9573320223.
長篇小說
張愛玲.《秧歌》.皇冠文化.ISBN 9573305399, ISBN 9624510210.
張愛玲(1992).《半生緣》.皇冠.ISBN 9573305453, ISBN 9624510059. (又名《十八春》):曾改編成電影《半生緣》、舞臺劇《半生緣》、電視劇《半生緣》
張愛玲(1992).《赤地之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02, ISBN 9624510040.
張愛玲(1991).《怨女》.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29, ISBN 9573305399, ISBN 9624510067, ISBN 9624510210. 曾改編成電影《怨女》
散文集
張愛玲(1991).《流言》.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10, ISBN 9624510229.
張愛玲(1991).《惘然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507, ISBN 9624510237, ISBN 957330550X.
學術研究
張愛玲(1992).《紅樓夢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77, ISBN 962451058X.
譯作
張愛玲.《海上花開》.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484.
張愛玲.《海上花落》.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96.
張愛玲(1992).《愛默生選集》.皇冠.ISBN 9573306778.
電影劇本
張愛玲.《不了情》.
張愛玲.《太太萬歲》.
張愛玲.《小兒女》.
其他
張愛玲.《張看》.臺北:皇冠文化.ISBN 9573305461.
張愛玲.《對照記》.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10921.
張愛玲(1991).《餘韻》.皇冠文化.ISBN 9789573305521, ISBN 9624510377.
張愛玲(1991).《回顧展 1》.皇冠.ISBN 9573305437, ISBN 9624510075.
張愛玲(1991).《回顧展 2》.皇冠.ISBN 9573305445, ISBN 9624510083.
張愛玲(2003).《續集》.皇冠文化.ISBN 9573305518, ISBN 9624511705.
張愛玲(2005).《沉香》.皇冠文化.ISBN 9573321750.
逸聞
張愛玲在上海時,好奇裝異服。當時在上海漫畫家文亭所繪的“上海女作家三畫像”中 ,給同時期在上海活躍的著名女作家蘇青和潘柳黛的定義分別是“輯務繁忙的蘇青”和“弄蛇者潘柳黛”,而張愛玲的特征則為“奇裝炫人”。
Sunday, 15 June 2008
Antoni Gaudi i Cornet
2003年,我去了Barcelona
那时冬天,游人不算多,落叶满街,让人有种舒服的秋意
在英国待太久,阴冷灰暗的冬天,和西班牙相比,宛如恐怖小说里的抑郁
出太阳的时候,脱到只剩短袖,拼命享受阳光
满街西班牙人穿着厚毛衣,夸张地瞪着,好像本人来自外太空
当我第一次抬头看见圣家堂时,我觉得,天,好大一怪物!我喜欢!
爬到圣家堂顶,太阳照进来,看着整个城市在脚下整齐着,突然觉得自己爬进了童话王国的城堡
明明是教堂,却觉得,应该有无数彩色的活泼可爱精灵,在里面玩
还去了他的房子和他设计的公园
站在大街上他画像旁,和他合影
很喜欢他的怪诞
总之,怪诞得让怪物我,感同身受犹如回归怪物家乡,闯进童话王国
说穿了,也很感激西班牙人
没有异常的豁达,怎么可能成就gaudi
能让他把这些奇异的建筑,统统垒起来,也是伟大
换了别的学院派横倨的地方,这些图纸早被掷进垃圾桶了
在gaudi拿到建筑师资格时,签名的Elies Rogent说,"Qui sap si hem donat el diploma a un boig o a un geni: el temps ens ho dirà" ("Who knows if we have given this diploma to a nut or to a genius. Time will tell.")
是,时间会说话
他不是nut,是个genius!
可惜,这样一个genius,死得未免太可惜
被当乞讨者送去医院
扼腕叹息!
安東尼·高第-克爾內特(Antoni Gaudi i Cornet,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西班牙加泰隆現代主義建築家。
高第出生於雷烏斯 (Reus),世代是坐鍋爐的鐵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間解構能力與雕塑感覺。 又因小時患有風濕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敏銳的觀察大自然,使他日後成為師法自然的建築師。
他是五兄弟中的老么,受到父親的鼓勵而到巴塞隆納讀建築系。1878 年瓷磚商麥諾.畢森 (Manuel Vicens) 委托高第設計一棟避暑別莊,叫做文生之家 (Casa Vicens),高第的這棟建築開創了建築史的現代主義。1878年高第也認識了他最重要的贊助者,顯赫的桂爾先生(Guell),桂爾先生驚於高第的天才,從此委托高第設計墓室、殿堂、宅邸、亭台等,使高第能充分自由地表現自我,發揮才華。
高第終生未娶,除了工作,沒有任何別的愛好和需求,神聖家族教堂是他最偉大的作品,他把一生中的43年都貢獻在那裡,1925年還乾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結構設計,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第完成當天的工作從神聖家族教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禮拜,被一輛電車撞倒,當時他衣衫破舊,路人以為是流浪漢,把他送到聖十字醫院,三天後去世了,大家才發現流浪漢竟是高第,為他舉行了個很隆重的葬禮,送葬的隊伍從聖十字醫院一直緩緩的延伸到了神聖家族教堂,把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神聖家族教堂地下。。
他的作品包括:
文生之家 CASA VICENS (1883-1888),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聖家堂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 (1882- ),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桂爾別墅 PAVELLONS DE LA FINCA GÜELL (1884-1887)
桂爾宮 PALAU GUELL (1886 - 1889),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聖德雷沙學院 COL.LEGI DE LES TERESIANES (1888-1889)
卡爾倍特之家 CASA CALVET (1898-1899)
貝列斯誇爾德 TORRE DE BELLESGUARD (1900 - 1909)
桂爾公園 PARC GÜELL (1900-1914),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米拉勒之門 PORTA DE LA FINCA MIRALLES (1902)
巴特由之家 CASA BATLLÓ (1904-1906),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米拉之家 CASA MILÀ, LA PEDRERA (1906-1912),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桂爾紡織村教堂 ESGLÉSIA DE LA COLONIA GÜELL (1908 - 1917),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聖家堂學校 ESCOLES DE LA SAGRADA FAMILIA (1909)
他的一個建築草稿成為了重建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概念。
Early career
1878–1879: Lampposts for the Plaça Reial at Barcelona;
1878: Showcase for glove manufacturer Comella. Via this work, used at the World's Fair in Paris, Eusebi Güell came to know the architect.[6]
1878–1882: Several designs for the Obrera Mataronense at Mataró. Only a very small part of these plans was built, but it shows Gaudí's first use of parabolic arches, here in a wooden structure.
1883–1885: Casa Vicens;
1883–1885: Villa "El Capricho" at Comillas (Santander);
1884: Finca Güell: Entrance pavilion and stables for the palace at Pedralbes (first completed building for Eusebi Güell);
1884–1891: Completion of the crypt of the Sagrada Família (the crypt had been started by the architect Francisco del Villar in 1882, who had to abandon the project in 1883);
1885–1889: Palau Güell;
1887–1893: Episcopal palace at Astorga;
1889–1894: Colegio Teresiano;
1891–1893: Outer walls of the absis of the Sagrada Família;
1892–1894: Casa de los Botines at León.
Later years
The Casa Milà, in the Eixample, Barcelona.
Gaudi was an ardent Catholic, to the point that in his later years, he abandoned secular work and devoted his life to Catholicism and his Sagrada Família. He designed it to have 18 towers, 12 for the 12 apostles, 4 for the 4 evangelists, one for Mary and one for Jesus. Soon after, his closest family and friends began to die. His works slowed to a halt, and his attitude changed. One of his closest family members – his niece Rosa Egea – died in 1912, only to be followed by a "faithful collaborator, Francesc Berenguer Mestres" two years later. After these tragedies, Barcelona fell on hard times, economic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La Sagrada Família slowed; the construction of La Colonia Güell ceased altogether. Four years later, Eusebi Güell, his patron, died.[7]
Perhaps it was because of this unfortunate sequence of events that Gaudi changed. He became reluctant to talk with reporters or have his picture taken and solely concentrated on his masterpiece, La Sagrada Família.[7]
On June 7 [8] 1926 Gaudi was run over by a tram. Because of his ragged attire and empty pockets, many cab drivers refused to pick him up for fear that he would be unable to pay the fare. He was eventually taken to a pauper's hospital in Barcelona. Nobody recognized the injured artist until his friends found him the next day. When they tried to move him into a nicer hospital, Gaudi refused, reportedly saying "I belong here among the poor." He died three days later on June 10, 1926, half of Barcelona mourning his death. He was buried in the midst of La Sagrada Família.[7]
Although Gaudi was constantly changing his mind and recreating his blue prints, the only existing copy of his last recorded blue prints were destroyed by the anarchists in 1938 at the height of Franco's invasion of Barcelona. This has made it very difficult for his workers to complete the cathedral in the same fashion as Gaudí most likely would have wished. It is for this that Gaudí is known to many as "God's Architect". La Sagrada Família is now being completed but differences between his work and the new additions can be seen.
As of 2007, completion of the Sagrada Familía is planned for 2026. However, this may prove wildly optimistic if the worst fears of many eminent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 are realized[citation needed]. These have pointed out the structural dangers posed by a tunnel for a TGV-style high-speed rail, which would run within feet of the church’s foundations[9][1]; one might note the precedent of one metro tunnel in Barcelona’s Carmel district that collapsed and destroyed an entire city block on the 27th of February 2005. Others of Gaudí's works threatened by the city center route chosen by Barcelona's mayor Jordi Hereu for the new rail line include Casa Batlló and Casa Milà.
那时冬天,游人不算多,落叶满街,让人有种舒服的秋意
在英国待太久,阴冷灰暗的冬天,和西班牙相比,宛如恐怖小说里的抑郁
出太阳的时候,脱到只剩短袖,拼命享受阳光
满街西班牙人穿着厚毛衣,夸张地瞪着,好像本人来自外太空
当我第一次抬头看见圣家堂时,我觉得,天,好大一怪物!我喜欢!
爬到圣家堂顶,太阳照进来,看着整个城市在脚下整齐着,突然觉得自己爬进了童话王国的城堡
明明是教堂,却觉得,应该有无数彩色的活泼可爱精灵,在里面玩
还去了他的房子和他设计的公园
站在大街上他画像旁,和他合影
很喜欢他的怪诞
总之,怪诞得让怪物我,感同身受犹如回归怪物家乡,闯进童话王国
说穿了,也很感激西班牙人
没有异常的豁达,怎么可能成就gaudi
能让他把这些奇异的建筑,统统垒起来,也是伟大
换了别的学院派横倨的地方,这些图纸早被掷进垃圾桶了
在gaudi拿到建筑师资格时,签名的Elies Rogent说,"Qui sap si hem donat el diploma a un boig o a un geni: el temps ens ho dirà" ("Who knows if we have given this diploma to a nut or to a genius. Time will tell.")
是,时间会说话
他不是nut,是个genius!
可惜,这样一个genius,死得未免太可惜
被当乞讨者送去医院
扼腕叹息!
安東尼·高第-克爾內特(Antoni Gaudi i Cornet,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西班牙加泰隆現代主義建築家。
高第出生於雷烏斯 (Reus),世代是坐鍋爐的鐵匠,所以他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間解構能力與雕塑感覺。 又因小時患有風濕病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敏銳的觀察大自然,使他日後成為師法自然的建築師。
他是五兄弟中的老么,受到父親的鼓勵而到巴塞隆納讀建築系。1878 年瓷磚商麥諾.畢森 (Manuel Vicens) 委托高第設計一棟避暑別莊,叫做文生之家 (Casa Vicens),高第的這棟建築開創了建築史的現代主義。1878年高第也認識了他最重要的贊助者,顯赫的桂爾先生(Guell),桂爾先生驚於高第的天才,從此委托高第設計墓室、殿堂、宅邸、亭台等,使高第能充分自由地表現自我,發揮才華。
高第終生未娶,除了工作,沒有任何別的愛好和需求,神聖家族教堂是他最偉大的作品,他把一生中的43年都貢獻在那裡,1925年還乾脆搬到教堂的工地去住,全心全意研究教堂的結構設計,1926年6月7日的下午,高第完成當天的工作從神聖家族教堂到市中心的教堂做禮拜,被一輛電車撞倒,當時他衣衫破舊,路人以為是流浪漢,把他送到聖十字醫院,三天後去世了,大家才發現流浪漢竟是高第,為他舉行了個很隆重的葬禮,送葬的隊伍從聖十字醫院一直緩緩的延伸到了神聖家族教堂,把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神聖家族教堂地下。。
他的作品包括:
文生之家 CASA VICENS (1883-1888),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聖家堂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 (1882- ),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桂爾別墅 PAVELLONS DE LA FINCA GÜELL (1884-1887)
桂爾宮 PALAU GUELL (1886 - 1889),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聖德雷沙學院 COL.LEGI DE LES TERESIANES (1888-1889)
卡爾倍特之家 CASA CALVET (1898-1899)
貝列斯誇爾德 TORRE DE BELLESGUARD (1900 - 1909)
桂爾公園 PARC GÜELL (1900-1914),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米拉勒之門 PORTA DE LA FINCA MIRALLES (1902)
巴特由之家 CASA BATLLÓ (1904-1906),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米拉之家 CASA MILÀ, LA PEDRERA (1906-1912),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桂爾紡織村教堂 ESGLÉSIA DE LA COLONIA GÜELL (1908 - 1917), 被列入世界遺產中
聖家堂學校 ESCOLES DE LA SAGRADA FAMILIA (1909)
他的一個建築草稿成為了重建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概念。
Early career
1878–1879: Lampposts for the Plaça Reial at Barcelona;
1878: Showcase for glove manufacturer Comella. Via this work, used at the World's Fair in Paris, Eusebi Güell came to know the architect.[6]
1878–1882: Several designs for the Obrera Mataronense at Mataró. Only a very small part of these plans was built, but it shows Gaudí's first use of parabolic arches, here in a wooden structure.
1883–1885: Casa Vicens;
1883–1885: Villa "El Capricho" at Comillas (Santander);
1884: Finca Güell: Entrance pavilion and stables for the palace at Pedralbes (first completed building for Eusebi Güell);
1884–1891: Completion of the crypt of the Sagrada Família (the crypt had been started by the architect Francisco del Villar in 1882, who had to abandon the project in 1883);
1885–1889: Palau Güell;
1887–1893: Episcopal palace at Astorga;
1889–1894: Colegio Teresiano;
1891–1893: Outer walls of the absis of the Sagrada Família;
1892–1894: Casa de los Botines at León.
Later years
The Casa Milà, in the Eixample, Barcelona.
Gaudi was an ardent Catholic, to the point that in his later years, he abandoned secular work and devoted his life to Catholicism and his Sagrada Família. He designed it to have 18 towers, 12 for the 12 apostles, 4 for the 4 evangelists, one for Mary and one for Jesus. Soon after, his closest family and friends began to die. His works slowed to a halt, and his attitude changed. One of his closest family members – his niece Rosa Egea – died in 1912, only to be followed by a "faithful collaborator, Francesc Berenguer Mestres" two years later. After these tragedies, Barcelona fell on hard times, economic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La Sagrada Família slowed; the construction of La Colonia Güell ceased altogether. Four years later, Eusebi Güell, his patron, died.[7]
Perhaps it was because of this unfortunate sequence of events that Gaudi changed. He became reluctant to talk with reporters or have his picture taken and solely concentrated on his masterpiece, La Sagrada Família.[7]
On June 7 [8] 1926 Gaudi was run over by a tram. Because of his ragged attire and empty pockets, many cab drivers refused to pick him up for fear that he would be unable to pay the fare. He was eventually taken to a pauper's hospital in Barcelona. Nobody recognized the injured artist until his friends found him the next day. When they tried to move him into a nicer hospital, Gaudi refused, reportedly saying "I belong here among the poor." He died three days later on June 10, 1926, half of Barcelona mourning his death. He was buried in the midst of La Sagrada Família.[7]
Although Gaudi was constantly changing his mind and recreating his blue prints, the only existing copy of his last recorded blue prints were destroyed by the anarchists in 1938 at the height of Franco's invasion of Barcelona. This has made it very difficult for his workers to complete the cathedral in the same fashion as Gaudí most likely would have wished. It is for this that Gaudí is known to many as "God's Architect". La Sagrada Família is now being completed but differences between his work and the new additions can be seen.
As of 2007, completion of the Sagrada Familía is planned for 2026. However, this may prove wildly optimistic if the worst fears of many eminent engineers and architects are realized[citation needed]. These have pointed out the structural dangers posed by a tunnel for a TGV-style high-speed rail, which would run within feet of the church’s foundations[9][1]; one might note the precedent of one metro tunnel in Barcelona’s Carmel district that collapsed and destroyed an entire city block on the 27th of February 2005. Others of Gaudí's works threatened by the city center route chosen by Barcelona's mayor Jordi Hereu for the new rail line include Casa Batlló and Casa Milà.
Saturday, 14 June 2008
Salvador Dalí
Surrealism这个单词在绘画世界里,和dali这个名字永远隔离不开
他扭曲的钟是我对时间最直面的感受,一切都是永远
永远就是扭曲的时间
或许,某一瞬,时空移位,一切重叠
或许,某一刻,曲面游离,一切渐远
他的作品数不清
只知道,有日,一定去看他的大宅,那个象宫殿一样的迷宫
当然,他的私生活和政治立场,我无兴趣探究
他是不是candaulism,不关我事
他多热衷 anarchism, 也事不关己
反正,他的画,我画不出
要电脑ps加数层layout才可以做
所以说,他很厉害!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his house
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文:Salvador Dalí,全名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í i Domènech,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是着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他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他有一种对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热爱好,并影响至他的公众艺术形象,使他的艺术爱好者与评论家异常苦恼。
達利,六歲就能畫出成熟的風景畫,七歲想成為拿破崙,十歲就以印象派畫家自居,十五歲就定期撰寫藝術評論討論文藝復興時代的米開蘭基羅和達文西,十七歲學野獸派、十九歲學立體派風格,而在二十五歲之前就早早地樹立自己那種曠世絕無的特殊畫風。對這樣的藝術奇才,任何讚頌都是多餘的。
達利生於西班牙東北部卡塔崙亞(Catalunya)地區的費格拉斯,十七歲才到馬德里,二十二歲才到巴黎。世界性的達利,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是很本土的,他除二次大戰為逃離納粹迫害而流亡美國,住了八年(1940-48)外,一生大多在故鄉過。自羅馬時代以來,卡塔崙亞便是一個本土意識極強的地方,達利講卡塔蘭話(Catalan),第一篇藝術評論及早期文章都用卡塔蘭文寫作。我們可以說達利是一個標準的卡塔蘭人,比起前輩大畫家畢卡索,達利的鄉曲性實在夠重的,然而他終於成就最普世性的藝術,並且成為最國際化的人物。時間上,達利藝術創作的根深植於過去四千年的傳統,空間上,這個根也深深栽入他「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卡塔崙亞的泥土。我們從達利又體會到另一個道理:地區的本土性和人類的普遍性不會牴觸,毋寧說是相輔相成。
他一生有超过1500副作品,其中有卡通短篇一部,在他死后,2003年由Disney发行
1910 Landscape Near Figueras
1913 Vilabertin
1916 Fiesta in Figueras (begun 1914)
1917 View of Cadaqués with Shadow of Mount Pani
1918 Crepuscular Old Man (begun 1917)
1919 Port of Cadaqués (Night) (begun 1918) and Self-portrait in the Studio
1920 The Artist’s Father at Llane Beach and View of Portdogué (Port Aluger)
1921 The Garden of Llaner (Cadaqués) (begun 1920) and Self-portrait
1922 Cabaret Scene and Night Walking Dreams
1923 Self Portrait with L'Humanite and Cubist Self Portrait with La Publicitat
1924 Still Life (Syphon and Bottle of Rum) (for García Lorca) and Portrait of Luis Buñuel
1925 Large Harlequin and Small Bottle of Rum, and a series of fine portraits of his sister Anna Maria, most notably Figure At A Window
1926 Basket of Bread and Girl from Figueres
1927 Composition With Three Figures (Neo-Cubist Academy) and Honey is Sweeter Than Blood (his first important surrealist work)
1929 Un chien andalou (An Andalusian Dog) film in collaboration with Luis Buñuel, The Lugubrious Game, The Great Masturbator, The First Days of Spring, and The Profanation of the Host
1930 L'Âge d'Or (The Golden Age) film in collaboration with Luis Buñuel
1931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his most famous work, featuring the "melting clocks"), The Old Age of William Tell, and William Tell and Gradiva
1932 The Spectre of Sex Appeal, The Birth of Liquid Desires, Anthropomorphic Bread, and Fried Eggs on the Plate without the Plate. The Invisible Man (begun 1929) completed (although not to Dalí's own satisfaction).
1933 Retrospective Bust of a Woman (mixed media sculpture collage) and Portrait of Gala With Two Lamb Chops Balanced on Her Shoulder, Gala in the window
1934 The Ghost of Vermeer of Delft Which Can Be Used As a Table and A Sense of Speed
1935 Archaeological Reminiscence of Millet’s Angelus and The Face of Mae West
1936 Autumn Cannibalism, Lobster Telephone, Soft Construction with Boiled Beans (Premonition of Civil War) and two works titled Morphological Echo (the first of which began in 1934).
1937 Metamorphosis of Narcissus, Swans Reflecting Elephants, The Burning Giraffe, Sleep, The Enigma of Hitler, Mae West Lips Sofa and Cannibalism in Autumn
1938 The Sublime Moment and Apparition of a Face and Fruit Dish on the Beach
1939 Shirley Temple, The Youngest, Most Sacred Monster of the Cinema in Her Time
1940 The Slave Market with Disappearing Bust of Voltaire, The Face of War
1941 Honey is Sweeter than Blood
1943 The Poetry of America and Geopoliticus Child Watching the Birth of the New Man
1944 Galarina and Dream Caused by the Flight of a Bee around a Pomegranate a Second Before Awakening
1944–1948 Hidden Faces, a novel
1945, Basket of Bread—Rather Death Than Shame and Fountain of Milk Flowing Uselessly on Three Shoes; This year Dalí collaborated with Alfred Hitchcock on a dream sequence to the film Spellbound, to mutual dissatisfaction.
1946 The Temptation of St. Anthony
1948 Les Elephants
1949 Leda Atomica and The Madonna of Port Lligat. Dalí returned to Catalonia this year.
1951 Christ of St. John of the Cross and Exploding Raphaelesque Head.
1952 Galatea of the Spheres
1954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begun in 1952), Crucifixion (Corpus Hypercubus) and Young Virgin Auto-Sodomized by the Horns of Her Own Chastity.
1955 The Sacrament of the Last Supper, Lonesome Echo, record album cover for Jackie Gleason
1956 Still Life Moving Fast, Rinoceronte vestido con puntillas
1957 Santiago el Grande oil on canvas on permanent display at Beaverbrook Art Gallery in Fredericton,NB Canada
1958 The Rose
1959 The Discovery of America by Christopher Columbus.
1960 Dalí began work on the Teatro-Museo Gala Salvador Dalí and Portrait of Juan de Pareja, the Assistant to Velázquez.
1965 Dalí donates a gouache, ink and pencil drawing of the Crucifixion to the Rikers Island jail in New York City. The drawing hung in the inmate dining room from 1965 to 1981.[73]
1967 Tuna Fishing
1969 Chupa Chups logo
1970 The Hallucinogenic Toreador, acquired in 1969 by A. Reynolds Morse & Eleanor R. Morse before it was completed
1972 La Toile Daligram
1976 Gala Contemplating the Mediterranean Sea
1977 Dalí's Hand Drawing Back the Golden Fleece in the Form of a Cloud to Show Gala Completely Nude, Very Far Away Behind the Sun (stereoscopical pair of paintings)
1983 Dalí completed his final painting, The Swallow's Tail.
2003 Destino, an animated cartoon which was originally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Dalí and Walt Disney, is released. Production on Destino began in 1945.
desti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O1ghQFSXro
他扭曲的钟是我对时间最直面的感受,一切都是永远
永远就是扭曲的时间
或许,某一瞬,时空移位,一切重叠
或许,某一刻,曲面游离,一切渐远
他的作品数不清
只知道,有日,一定去看他的大宅,那个象宫殿一样的迷宫
当然,他的私生活和政治立场,我无兴趣探究
他是不是candaulism,不关我事
他多热衷 anarchism, 也事不关己
反正,他的画,我画不出
要电脑ps加数层layout才可以做
所以说,他很厉害!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his house
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文:Salvador Dalí,全名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í i Domènech,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是着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他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他有一种对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热爱好,并影响至他的公众艺术形象,使他的艺术爱好者与评论家异常苦恼。
達利,六歲就能畫出成熟的風景畫,七歲想成為拿破崙,十歲就以印象派畫家自居,十五歲就定期撰寫藝術評論討論文藝復興時代的米開蘭基羅和達文西,十七歲學野獸派、十九歲學立體派風格,而在二十五歲之前就早早地樹立自己那種曠世絕無的特殊畫風。對這樣的藝術奇才,任何讚頌都是多餘的。
達利生於西班牙東北部卡塔崙亞(Catalunya)地區的費格拉斯,十七歲才到馬德里,二十二歲才到巴黎。世界性的達利,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是很本土的,他除二次大戰為逃離納粹迫害而流亡美國,住了八年(1940-48)外,一生大多在故鄉過。自羅馬時代以來,卡塔崙亞便是一個本土意識極強的地方,達利講卡塔蘭話(Catalan),第一篇藝術評論及早期文章都用卡塔蘭文寫作。我們可以說達利是一個標準的卡塔蘭人,比起前輩大畫家畢卡索,達利的鄉曲性實在夠重的,然而他終於成就最普世性的藝術,並且成為最國際化的人物。時間上,達利藝術創作的根深植於過去四千年的傳統,空間上,這個根也深深栽入他「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卡塔崙亞的泥土。我們從達利又體會到另一個道理:地區的本土性和人類的普遍性不會牴觸,毋寧說是相輔相成。
他一生有超过1500副作品,其中有卡通短篇一部,在他死后,2003年由Disney发行
1910 Landscape Near Figueras
1913 Vilabertin
1916 Fiesta in Figueras (begun 1914)
1917 View of Cadaqués with Shadow of Mount Pani
1918 Crepuscular Old Man (begun 1917)
1919 Port of Cadaqués (Night) (begun 1918) and Self-portrait in the Studio
1920 The Artist’s Father at Llane Beach and View of Portdogué (Port Aluger)
1921 The Garden of Llaner (Cadaqués) (begun 1920) and Self-portrait
1922 Cabaret Scene and Night Walking Dreams
1923 Self Portrait with L'Humanite and Cubist Self Portrait with La Publicitat
1924 Still Life (Syphon and Bottle of Rum) (for García Lorca) and Portrait of Luis Buñuel
1925 Large Harlequin and Small Bottle of Rum, and a series of fine portraits of his sister Anna Maria, most notably Figure At A Window
1926 Basket of Bread and Girl from Figueres
1927 Composition With Three Figures (Neo-Cubist Academy) and Honey is Sweeter Than Blood (his first important surrealist work)
1929 Un chien andalou (An Andalusian Dog) film in collaboration with Luis Buñuel, The Lugubrious Game, The Great Masturbator, The First Days of Spring, and The Profanation of the Host
1930 L'Âge d'Or (The Golden Age) film in collaboration with Luis Buñuel
1931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his most famous work, featuring the "melting clocks"), The Old Age of William Tell, and William Tell and Gradiva
1932 The Spectre of Sex Appeal, The Birth of Liquid Desires, Anthropomorphic Bread, and Fried Eggs on the Plate without the Plate. The Invisible Man (begun 1929) completed (although not to Dalí's own satisfaction).
1933 Retrospective Bust of a Woman (mixed media sculpture collage) and Portrait of Gala With Two Lamb Chops Balanced on Her Shoulder, Gala in the window
1934 The Ghost of Vermeer of Delft Which Can Be Used As a Table and A Sense of Speed
1935 Archaeological Reminiscence of Millet’s Angelus and The Face of Mae West
1936 Autumn Cannibalism, Lobster Telephone, Soft Construction with Boiled Beans (Premonition of Civil War) and two works titled Morphological Echo (the first of which began in 1934).
1937 Metamorphosis of Narcissus, Swans Reflecting Elephants, The Burning Giraffe, Sleep, The Enigma of Hitler, Mae West Lips Sofa and Cannibalism in Autumn
1938 The Sublime Moment and Apparition of a Face and Fruit Dish on the Beach
1939 Shirley Temple, The Youngest, Most Sacred Monster of the Cinema in Her Time
1940 The Slave Market with Disappearing Bust of Voltaire, The Face of War
1941 Honey is Sweeter than Blood
1943 The Poetry of America and Geopoliticus Child Watching the Birth of the New Man
1944 Galarina and Dream Caused by the Flight of a Bee around a Pomegranate a Second Before Awakening
1944–1948 Hidden Faces, a novel
1945, Basket of Bread—Rather Death Than Shame and Fountain of Milk Flowing Uselessly on Three Shoes; This year Dalí collaborated with Alfred Hitchcock on a dream sequence to the film Spellbound, to mutual dissatisfaction.
1946 The Temptation of St. Anthony
1948 Les Elephants
1949 Leda Atomica and The Madonna of Port Lligat. Dalí returned to Catalonia this year.
1951 Christ of St. John of the Cross and Exploding Raphaelesque Head.
1952 Galatea of the Spheres
1954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 (begun in 1952), Crucifixion (Corpus Hypercubus) and Young Virgin Auto-Sodomized by the Horns of Her Own Chastity.
1955 The Sacrament of the Last Supper, Lonesome Echo, record album cover for Jackie Gleason
1956 Still Life Moving Fast, Rinoceronte vestido con puntillas
1957 Santiago el Grande oil on canvas on permanent display at Beaverbrook Art Gallery in Fredericton,NB Canada
1958 The Rose
1959 The Discovery of America by Christopher Columbus.
1960 Dalí began work on the Teatro-Museo Gala Salvador Dalí and Portrait of Juan de Pareja, the Assistant to Velázquez.
1965 Dalí donates a gouache, ink and pencil drawing of the Crucifixion to the Rikers Island jail in New York City. The drawing hung in the inmate dining room from 1965 to 1981.[73]
1967 Tuna Fishing
1969 Chupa Chups logo
1970 The Hallucinogenic Toreador, acquired in 1969 by A. Reynolds Morse & Eleanor R. Morse before it was completed
1972 La Toile Daligram
1976 Gala Contemplating the Mediterranean Sea
1977 Dalí's Hand Drawing Back the Golden Fleece in the Form of a Cloud to Show Gala Completely Nude, Very Far Away Behind the Sun (stereoscopical pair of paintings)
1983 Dalí completed his final painting, The Swallow's Tail.
2003 Destino, an animated cartoon which was originally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Dalí and Walt Disney, is released. Production on Destino began in 1945.
destin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O1ghQFSXro
Subscribe to:
Posts (Atom)